心理护理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4.59 KB
- 文档页数:2
聚焦肿瘤安宁疗护,坚守生命尊严谢幕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一种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相关数据信息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8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285.91/10万,平均每6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癌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较为沉重的负担,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癌症负担呈现出逐渐上涨的发展趋势。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由于长时间受到失眠、便秘和疼痛等相关症状的困扰,患者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因此针对安宁疗护具有更高的需求。
安宁疗护是一种系统且科学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身体、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护理,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助力肿瘤患者可以安详平静且具有尊严的离开人世。
一、安宁疗护的概念关于安宁疗护,源自于英国的临终关怀,国际临终关怀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临终关怀源自西西里·桑德斯博士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所创建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
这是现代临终关怀事业起始的重要标志,主要是为了保证因患有重症而无法有效治愈的患者可以安宁且有尊严的面对死亡。
在我国,针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禁忌,而临终关怀中的“临终”二字所指向的正是死亡,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此的接受程度,相应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在香港,将临终关怀称之为“善终服务”。
在台湾,将临终关怀称之为“安宁疗护”。
而后,众多专业人士从公众接受程度方面进行考虑,统一将其称之为“安宁疗护”。
二、安宁疗护在肿瘤疾病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意义首先,安宁疗护的意义体现于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核心理念为对人的价值予以尊重。
对于安宁疗护,指的是针对临终前及其治疗无希望的晚期癌症患者不对痛苦且无效的治疗方法予以依赖,而是将主要工作集中于合理的心理关怀等相关护理措施,以最大化减轻患者所承受的身心痛苦,使得患者能够以更为平静的心态面对死亡,确保患者没有遗憾,家属无愧于心。
其次,安宁疗护与辩证唯物主义生死观相应的要求相符合。
心理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心理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方法:选择医院于2022年4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62例晚期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护理干预中,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成为强化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的重要护理干预手段,具有先进性。
关键词:晚期肝癌;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生活质量前言:肝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排名为第四位,致死病因排名第二位,极大地威胁了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征,尤其是进展至晚期的肝癌患者,患者生存时间往往不足12个月,因此如何对患者实施科学护理,是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1]。
从临床护理经验来看,个性化护理是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而制定的护理干预方法,强调围绕患者病情、主观认识、疾病差异落实针对性的护理支持。
心理护理模式则是基于心理弹性理念而兴起的一种护理方法,所谓心理弹性是指患者个体面对困难状态的反应能力,即在重大事件(或者疾病)时的心理良好适应过程,希望通过一系列科学护理方法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现为深入分析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晚期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选择6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展开分析,具体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肝癌患者,病例入选时间范围为2022年4月-2023年6月,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1例,男/女=19/12;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1.02±3.53)岁;患者疾病确诊时间为0.3-1.3年,平均时间(0.71±0.21)年;患者手术情况包括已手术切除14例,未手术切除17例。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马红霞[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普外一科,河北 石家庄]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将90例恶性肿瘤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病情告知、创建和谐的环境等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化疗依从性患者43例,占95.6%,对照组化疗依从性患者37例,占8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促进康复,降低恶性肿瘤复发率,对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干预;化疗;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5.053本文引用格式:马红霞.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88,94.·临床研究·0 引言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医学上的重大科研难题[1]。
因为人为因素和环境恶化的影响,恶性肿瘤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恶性肿瘤一般发病比较隐匿,且在临床上缺少典型的症状,加上人们自我保健的知识比较匮乏,很多患者都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化疗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常用方法之一,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大,常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对化疗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从而放弃化疗。
据调查58.75%的肿瘤患者存在心理障碍[2],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转归,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化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化疗的9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比较,经过本科护理人员几方面的心理干预,在化疗患者依从性的提高上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
陆珏;王莹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综合版)》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总结了381例行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发现在治疗过程中有175例患者发生便秘,发生率为45.9%,导致便秘发生的
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饮食因素及其他因素.针对原因采
取对因对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认为通过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协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等综合手段能改善恶性肿瘤
患者便秘情况.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陆珏;王莹
【作者单位】710061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10061 西安西安
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J], 闻金萍;程清林
2.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和护理措施 [J], 刘翠红
3.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和护理措施 [J], 刘翠红
4.我院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J], 刘丽丹
5.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的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J], 闻金萍;程清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量密切相关,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给予灵性照护干预,不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悲伤情绪,使其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帮助患者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庭关系,同时还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尊严感,引导患者重塑生命的意义,进而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及功能状态,提高其终末期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灵性照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灵性水平,改善患者的终末期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 考 文 献[1]宋俊荣.灵性照顾对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癌痛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7):3103 3105.[2]宋静静.晚期肿瘤患者对护士提供灵性照护的需求现状的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5):17 19.[3]刘珧,曾雅力,肖娜,等.意义疗法主导型的灵性照护干预 措施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6):103 106.[4]刘建利,杨玲,周长美,等.灵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0):80 82.[5]刘翔宇,韦迪,谌永毅,等.中文版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在癌症患者中的信效度评定[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9):1085 1090.[6]林尽.癌症患者灵性照护需求现况调查与护理干预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61 62.[7]史岩,张卉悦,陈长英,等.乳腺癌患者灵性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10):25 28.[8]雷琴玲.灵性干预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免疫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8):1131 1132.(本文编辑:艾洪涛)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10.033工作单位:230000 合肥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周轶芳:女,本科,主管护师吕利: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0-03-29叙事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周轶芳 吕 利 娄海林摘要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
护理探讨 中外健康文摘护理探讨 2008年6月第5卷第6期 W orld Health Dige stM edica l Pe ri odica l 处理恶性瘤患者化疗致便秘的护理干预 ■孟世春(重庆市中山医院肿瘤科 400013)【摘要】该文探讨化疗患者便秘效果的护理方法。
提出护士及早对化疗患者便秘进行预防、及时处理和加强毒性反应护理,可以避免化疗患者的便秘发生。
【关键词】晚期肿瘤;便秘;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1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6-0312-0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2007年2月-2008年4月收住我科的癌症化疗患者共156例。
所有病例均为:①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
②目前进行化学治疗。
③化疗前大便正常者,每天1~2次。
④无肠道病变者。
将人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共7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51岁。
对照组:共7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3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47岁。
112 方法治疗组自化疗前1天开始,除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还针对化疗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从心理饮食排便习惯等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不进行其他护理干预。
212 结果实验组便秘10例,腹痛1例,腹胀6例,食欲不振4例;对照组便秘28例,腹痛7例,腹胀17例,食欲不振12例,两组便秘及其相关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105)。
3 护理311 心理护理:护士的言行对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有直接影响,向患者解释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消除思想顾虑,指导患者卧床排便,尽快建立床上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1]患者担心预后,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疾病痛苦、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使随意肌紧张,导致便秘。
解病人心理状态及大便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加深。
肿瘤的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费用高、疗效差等特征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这不仅会对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还会对他的家人产生伤害,同时对人体的正常机能产生损害会导致患者自身的形象发生变化,进一步导致患者在家庭中的角色发生变化,从而使患者产生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导致不愿接受治疗。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因此,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1.焦虑肿瘤患者在面临治疗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焦虑。
这种焦虑可能来自于对治疗效果的担忧、对身体状况的不安、对未来的恐惧等。
焦虑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影响睡眠和食欲,进而影响身体的康复。
2.抑郁肿瘤患者在面临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生活方式的改变、身体的疼痛、社交方面的限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抑郁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3.恐惧肿瘤患者在面临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情绪。
恐惧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二、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1.倾听患者的心声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最需要的是倾听。
医护人员应该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医护人员应该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2.提供心理支持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希望和勇气。
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问题。
3.提供信息支持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信息支持。
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治疗信息和康复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治疗信心和康复意愿。
直肠癌护理常规【概念】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接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病因可能与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癌前病变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及粪便变形变细,晚期可出现贫血及消瘦症状。
【护理评估】1、患者的饮食习惯。
2、是否有腹痛,便秘,大便带血。
3、对人工肛门的接受能力。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大多数病人对术后腹部带有永久性人工肛门顾虑重重,应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减轻心理负担。
2、肠道护理: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中污染、术后感染,有利于吻合口愈合,增加手术成功率。
①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2日起进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②清洁灌肠。
③口服20%甘露醇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二)术后护理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2、造口护理:造口开放前,造口周围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保护;造口术后2-3日开放后,及时清洁造口分泌物、渗液和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更换肛袋,避免感染。
观察造口肠粘膜的色泽、有无出血、坏死、造口有无水肿、狭窄、回缩。
3、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为预防术中误伤输尿管或膀胱、术后尿潴留或因麻醉、手术刺激盆腔神经引起反射性抑制而导致致排尿困难,术前留置尿管,维持膀胱处于空虚状态。
术后尿管留置约1-2周,期间保持会阴部清洁;拔尿管前先试行夹管,定时或有尿意时开放,以训练膀胱张力,膀胱功能恢复后方可拔管。
【健康指导】1、注意饮食规律和个人卫生,控制粗纤维、过稀、可致胀气的食物。
2、排便:锻炼每日定时排便,逐渐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
3、自我监测: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发现造口狭窄及其他异常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