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部编语文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329.17 KB
- 文档页数:55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
我和父亲的“战争”
我5岁,他29岁。有天我哭哭啼啼地跑回家,边抹眼泪边对他说:“我要改名字,我的名字不好听,而且班
上有个小朋友的名字跟我一模一样。我讨厌!”“名字是你爷爷取的,怎么能说改就改?不行!”他的态度坚决,脸色铁青。我是这个大家族唯一的女孩,爷爷很宠我,名字当然也是爷爷包办的。
我开始哭闹,可是他无动于衷,根本就不理我。我不得不拿出我的杀手锏——不吃饭。我心里盘算:坚持绝食,直到他答应为止。果然,第三天,他宣布,为我改成单名“廖
夏”。我高兴极了。我已经饿了两天,如果他再不做出反应,我真不知道该怎么下台。我16岁,他40岁。
某天吃晚饭时,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我不要去上高中,我要上职中。”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我的三魂六魄都吓掉了一半。我不敢抬头,只顾低着头往嘴里塞
饭。我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谁唆使你去上职中的?你眼里还有父母吗?这件事到此为止。如果你敢再提,我就揍你。还有你。”他指着我那上小学六年级的老弟,接着说道:“别学你姐,脑子糊了,进
水了,好不容易考个好的高中,居然不想去上。”“有我什么事,又不是我。”老弟嘴里嘟囔着。我朝他做了个鬼脸。
这一次,我的抗争以失败而告终。我19岁,他43岁。
黑色的七月终于过去了。走出考场,我长吁一口气。接下来是填志愿。因为这件事,我和
他又昏天黑地地吵了好几天,互不相让。我想去外省上大学,脱离他的控制。他则希望我在省内上学,理由是女孩子离家近点好。
在那几天,我们见面就斗嘴。后来弄得老妈都烦死了:“你们再这样,就给我到大街上去吵。”我们只得马上闭嘴。
到了填志愿的那天,他跟着我去了学校。一到学校,他就不见人影,后来我发现,他和我的班主任在一个角落里嘀嘀咕咕。再后来班主任找我谈话,说我报省内那所知名大学的中
文系是最保险的。我晕倒!班主任居然被他收买了。这一次我又以失败告终。不过后来事实证明他是时的。
我23岁,他47岁。我刚刚遭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但我最终失去了我的爱情。那段日子,我不吃不喝,不和
任何人交流。人瘦了一大圈。家里再也听不到我和他抬杠的争吵声。
有天深夜,我感觉有人进了房间,他坐在床边,帮我把被子盖好。“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难过,看见你这样不吃不喝,我更难过。从小到大,我都希望把你培养成一个自尊、自
爱,自强、自主的女孩子。”他顿了顿,接着说,“你知道我和你母亲是多么心疼你、担
心你吗?忘掉以前的一切,重新开始,一定会有更好的,更适合你的人在等着你。”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用这种语气和我说话,那声音明显苍老了很多,没了平时的霸道和强势。说完,他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我感觉到他在抽泣。
那夜,我哭得好伤心。第二天,我开始出现在饭桌上,依然和从前一样挑三栋四,但这回他没有指责我。我悄悄
地瞥了他一眼,看见他脸上闪过一丝笑容。现在,虽然我离家在外工作,但我们的“战争”却依然持续着。只不过,现在我们不是面
对面,而是靠一根电话线维系着“战争”。我依然喜欢和他抬杠;喜欢挑他写的工作报告中的毛病;喜欢在做错事情后先死不认账,然后道歉;喜欢和他煲电话粥....,一煲几个小
时;喜欢在某个深夜发条信息给他,上面只有五个字:“老爸,我爱你。”我心里清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他就像一盏航灯永远守候着我这艘航船。我一
天一天地长大,老爸一天一天地变老。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老爸
最最贴心的小棉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之间的几次“战争”及其结果。
2.文中不同的故事所要讲述的父亲的爱是不同的,请你概括说明。
3.在“我”和父亲的“战争”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请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句子。
4.体会文中加点词,并回答问题。(1)“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我不要去上高中,我要上职中。’”句中的“小心翼翼”表现了“我”。
(2)“喜欢和他煲电话粥....,一煲几个小时”中的“煲电话粥”一词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父爱深沉而浓烈,这种爱有时我们并不能立刻理解,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1.改名字“我”胜利;择校之争“我”失败;填志愿之争“我”失败。2.①改名字:父亲心疼“我”所以妥协。②择校之争:父亲关心“我”的前途,体现出强硬的态度。③填志愿:父亲爱得很有智慧。④失恋:父亲爱得柔软且宠溺。
3.我心里清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他就像一盏航灯永远守候着我这艘航船。
4.(1)在向父亲提出自己想法时胆小害怕的心理,也写出了“我”的想法不合常理,为父亲发火埋下伏笔(2)比喻“我”和父亲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表达了父女感情的深厚
5.紧扣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
棉花里的父亲章中林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
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jiā)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
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种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
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呐。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闻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
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qū)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
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
牧民看护着自已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体,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
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
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
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
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跟扎眼;一张
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
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càn)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
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
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1.联系全文内容,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
2.按要求品味语言。(1)“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
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你从这个
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2)“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
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父亲的外貌?透过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3.“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⑩自然段的作用。
1.表层含义:①指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②指侧躺在棉花上睡着的父亲。深层含义:①指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②指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③指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各答出一点即可)
2.(1)“跪拜”一词体现出父亲侍弄棉花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突出了棉花在父亲心中的神圣地位。(意近即可)(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核桃比喻父亲的脸,用柘树枝比喻父亲的手,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苍老、瘦弱、憔悴的形象,表现了父亲的艰辛与劳
累。
3.示例:爸爸,这么多年来,为了全家,您不辞辛劳,整日忙碌,您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太多太多了。现在,我们都大了,该是我们报答您的时候了!希望您不要这样劳累了,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吧。(能体现出感恩、劝慰之意,表达通畅即可)
4.结构上:点题,收束全文。内容上:深化主题,写出了父亲的精神给“我”的影响,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由衷热爱之情。(意近即可)
3.
租房三天的女人
江泽涵我楼下有一间小屋,搁着旧家具,闲着也是浪费,干脆租出去吧。刚贴出信息,就有人来电话问租金。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粗矿而略显沙哑。她说电话里说不清楚,人就在楼下的电话亭,请我下楼商量。快到一楼了,我闻见一股淡淡的腐味,可能感冒鼻塞的缘故,也可能真的死老鼠了。楼梯口已经站着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糙黑,衣着也很旧,但选得干净,她的身板尽量挺得直,还是有些微缩。女人冲我笑笑,带着一丝勉强。我回了一个招呼,简单介绍了一下条件,问她要租多久。“俺……三天!”女人拽紧了拳头,不等我变脸,又紧接上,“俺厖我给两百,成吗?”她似乎失了勇气,又像是在恳求。我看她不像来找茬,也就软了下来,“光三天,还是住旅馆吧,再说搬东西也麻烦啊?”“太贵了,而且我厖”她的声音沉了下去。她也不像作风不正的人。我依然不敢大意:“能告诉我,你这三天要用来干什么吗?”女人脸涨成了酱紫色,嗫嚅着:“我女儿要来看我。”我一愣,问女人原来住在哪儿。“在厖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女人说。“八个人一间,不能留客的。”女人说。我向来不爱招麻烦,但这次要破例了。女人欢天喜地地抱紧了拳头。她手脚很利索,一寸地一寸地地拖起来,瓷砖也擦得锃亮的。第二在一早,女人就蹬着大三轮搬来了,一床洗白被褥,一套旧炊具,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我问女人还需要什么。她讪笑了一下:“你家阳台好多花呢,借俺一盆行不?”她盯着我的眼睛。我说不好都难了,挑来挑去,还是选了茶几上的水仙。这一晚,我吃完夜宵,下楼去散步,路过小屋。亮度不高的台灯下,一个女孩正在写作业,朴素,大方。女人坐在旁边静静地陪着。女人和女儿都洋溢着恬淡的笑。“丫啊,这张是啥?”女人拿起一张表格。“学生档案表啊。”“高一不填过了吗?”“这张高考要用啦。“女儿一栏栏写下来,“海王星服装厂!妈,我还记得你的单位呢。”“妈工作不好呢。”“没呢,咱班多的是工农子弟呢。”女人笑了,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妈,我明儿想去你厂里参观下?”“可远了。周末也放假的。妈明儿带你去附近逛逛,看看缺啥,妈给你买。”女儿摇摇头:“哈都不缺呢。”……女人如期送走了女儿。她捧着水仙来退房。反正新房客也还没找来,我就意思意思收了五十。女人后来又折回来送了我一篮水果。半个月后,感冒可算好了,到哪儿都精神抖擞呢。兴之所致,到老区拜访旧友。路过海王星服装厂的时候,我想起了租三天房的女人,她现在应该正忙碌着吧。临近了老巷子,一股酸腐味袭过来。再往里几步,我傻眼了。晒场大的一块地上,一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