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通识3.0”课程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4.22 KB
- 文档页数:6
课程类型:大学历史与文化课程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武汉大学的历史沿革,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2. 掌握武汉大学的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武汉大学的历史沿革2. 武汉大学的文化特色教学难点:1. 武汉大学的历史沿革中的重要事件2. 武汉大学的文化特色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武汉大学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办学历史等。
2. 提出问题:武汉大学有哪些历史和文化特色?二、讲授新课1. 武汉大学的历史沿革a.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1893年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
b. 1903年,自强学堂改为湖北高等学堂。
c. 1913年,湖北高等学堂更名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d. 1928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为武汉大学。
e. 1952年,武汉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f.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2. 武汉大学的文化特色a. 历史文化底蕴:武汉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樱花园、老斋舍、东湖等。
b. 学术氛围:武汉大学注重学术研究,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
c. 国际化程度:武汉大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世界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武汉大学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有哪些?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武汉大学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
2. 布置课后作业:收集武汉大学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事件和文化活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武汉大学历史和文化特色的掌握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武汉大学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对当代社会有哪些启示?二、讲授新课1. 武汉大学的历史事件a. 1911年,武昌起义: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是武昌起义的策源地之一。
b. 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成立:武汉大学成为了国民政府的临时办公地。
综合素养学部通识必修课程开设方案一、课程设置通识必修课程分为人文社科模块和自然科学模块两大模块。
每一模块下设不同具体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每一模块中自由选修至少一门课程,即1个学分,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必须修满两大模块的4门不同的课程,即修满4个学分,学生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进行通识必修课程的修读:第一种,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的1门具体课程(1学分),选修自然科学模块下设的3门不同的具体课程(3学分);第二种,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的3门不同的具体课程(3学分),选修自然科学模块下的1门具体课程(1学分);第三种,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的2门不同的具体课程(2学分),选修自然科学模块下设的2门不同的具体课程(2学分)。
选定课程原则上不予退选。
二、课程安排1.本学年开设模块——人文社科模块和自然科学模块针对2019级新生,我部计划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人文社科模块和自然科学模块的课程。
人文社科模块目前下设2门课程:“中外政治与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观念”;自然科学模块目前下设1门课程:“科学技术发展史”。
2.“人文科学模块”课程和“自然科学模块”课程开设具体安排每一个模块下设的1门具体课程为1个学分、18学时,学生可选修第6-11周的教学班,3节连上,共计上课6周;可选修第12-18周的教学班,4节连上,共计上课5周(第13周和14周为军训停课,第18周为2节连上);也可选修第14-18周的教学班,4节连上,共计上课5周(第18周为2节连上)。
人文社科模块课程计划开设26个班,每班118人。
自然科学模块计划开设6个班,每班118人。
三、学生选课需知2019级各院系的学生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选修人文社科模块下设课程和自然科学模块下设课程。
四、人文社科模块下设课程简介1.中外政治与文化交流(1)黄家瑜(台湾博士)本课程以中国著名战略学者胡波教授所著《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作为主要授课教材,上课内容除了老师对中国现今海洋安全情势的讲解之外,每周课堂上也会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上台报告讨论结果,藉由透过上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中国发展海权的思想、过程、争辩有基本的认识与掌握。
一、尔雅通识课程概述尔雅通识课程以全人教育为理想,汇集国内通识教育著名学者组建尔雅通识课程委员会,对于通识教育的发展以及实践进行深入探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以港台通识教育体系为蓝本,吸收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经验,设计出具有尔雅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
尔雅通识课程设计摒弃传统单一的以学科为单位而进行的划分方式,以智性的关怀为出发点对课程进行规划与设计。
课程着重于不同的知识领域相关联,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
透过在尔雅通识教育六个范畴的学习和反思,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在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世界时能具备基本识见。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六大范畴: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尔雅通识课程特质:●汇聚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家名师授业解惑;●着重广度及学科间的关联;着重智性启发而非技术训练;●介绍相关学科的基本学术理念及研究方法;●探讨与课题相关的人类处境或社会议题;●不要求一般大学生能力以外的先备知识或技能。
尔雅通识目标:●拓展知识视野,培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积极思考历久弥新的课题,探讨智性、追寻与个人在工作、家庭及生活的联系;●对中国文化传承及其他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表达、沟通及批判思考所需的态度及能力;●扩展好奇心,广泛阅读,发展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所需的态度和技能。
视频课时:1课时=45分钟;每门课程的视频课时计算方法为:视频课时=课程总时长/45分钟;其中,视频课时不包括在线作业、答疑、讨论互动、考试所占的课时数。
二、我校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考书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计算机应用基础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指定教材《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电路与电子技术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参考书目《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武汉大学选修课指南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选课时间为2010年2月24日上午10:00——2010年3月12日下午17:00。
一、选课地址:http://202.114.74.199http://202.114.74.198二、选课操作程序:1、进入选课页面2、输入学号、密码、验证码。
本学期仍然延用上学期密码;如果上学期没有更改过密码,则为本人生日;如果密码不对或遗忘密码,请到学生所在学院更改密码。
3、进入选课界面后点击:在线选课->公共选修课程。
是否为通识课可以通过“备注”属性查看。
4、检索课程,点击要选课的课程第一列的选课,这时选课申请表就会有该课程;如要取消,在选课申请表中直接点击该课程;如要取消全部选课申请,点击全部取消按钮。
最想选的课程应该放在申请表最前面,系统处理时排在选课申请单前面的课程成功机率要大些。
5、申请单公共选修课最多可填6门。
6、选课申请填完后,点击提交,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有提示。
7、在每天凌晨系统会对提交的申请作一次处理,选课成功的公共选修课总学分不超过8,系统处理完后可以查询所选课表。
三、选课注意事项:1、请大家选课时慎重考虑,珍惜学校资源。
对于选了课不去上课的,成绩将以零分记载,存入学生档案。
2、选课服务器一天24小时开放,因在高峰时期可能上不去的学生可以选择避开高峰期选课,如中午或深夜。
3、通识课程信息请参看通识教育在线,通识教育在线网址为:/coursefile/wuha ndaxuetongshikechengxinximenhu_200 80422/index.php说起选修课,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有的人看到自己喜爱的课程已经爆满,心痛得仰天长叹;有的人看着自己的通时课程学分离修满还遥遥无期,只觉得心急火燎。
学校的选课系统似乎永远不会让你选到心仪的课,第101次选课失败后,你也开始长叹:原来选修课这种东西也是可望不可即的。
但是,学分是要修的,选修课自然也是要上的,选不上就蹭已经成为大学选修课的王道。
通识选修课课程介绍《雅思听力》《雅思听力》是一门听力专项训练课程。
此课程依托雅思考试,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雅思听力的题型、所涉及内容范畴以及解题方式。
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水平,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力求改善学生在英语学习进程中应对听力时的恐慌心理。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基础,尤其适合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后期望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的学生群体。
《英国社会与文化》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全面系统地介绍英国社会与文化相关知识,如政治制度、教育体制、城市风情、体育娱乐、民族特点、家庭生活、文学艺术、新闻传媒、民俗习惯等,为学生提供了解西方社会,尤其是英国社会的知识平台。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知英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各个相关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中国与英国社会和文化的异同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对于英国社会文化的介绍,在提升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进一步深层次地了解世界文化多元化,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通过查找网络、阅读图书等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充实文化知识,丰富思维方式,提高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英美报刊选读》《英美报刊选读》是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语通识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英美主要报刊简介、报刊基础知识、报刊重要词汇短语、报刊词汇特点以及英美报刊选读及其思维导图的画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报刊英语语言、文体、词汇、语法等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最新鲜、最丰富的报刊语言材料,充分利用报刊文章的语言典型性和行文结构的可模仿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逐步训练学生的摘要写作和观点陈述能力,从而提高其提炼、整合及评论信息的能力,同时训练其学术写作的基本技能。
《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口语》的目的在于通过语境教学,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协调自如的运用论据、观点和推理,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为学生提供各项技能综合集成和应用的平台,以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学生在求职、就业甚至是生活等多种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件4:通选课简介1.我校通选课有哪几种类型?目前我校通选课主要分为通识选修课和通识核心课两大类;其中通识选修课由普通通选课、骨干通选课(课程代码以字母“H”结尾)、短课时通选课(课程代码以字母“D”结尾)、经典阅读通选课(经典阅读课程代码以字母“J”结尾,导读课课程代码以字母“M”结尾)、综合实验通选课(课程代码以字母“E”结尾)、科教结合通选课(以S结尾)六种类型组成;通识核心课(课程代码以字母“C”结尾)按照课程域进行建设。
2.通识核心课都包括哪些课程域?(1)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课程域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与智慧、中外科技发展史,人类文化发展历程,当代西方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比较,宗教文化等内容。
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的知识,树立国际视野,体悟传统文化,提升人生境界和生存智慧。
(2)人文与艺术课程域主要涵盖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
目的在于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提升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社会探究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域主要涵盖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要概念和思维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4)科学与技术课程域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医学等学科,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5)生涯发展与生命关怀课程域(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主要包括职业发展、职业指导、职业心理学、创新创业、人格发展与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系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rinciple and Microcomputer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35、修读期第三学年下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李杭生副教授陈正讲师7、课程简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接口电路的构成与工作原理与基本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计算机操纵技术》与将来的实践工作与科研开发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应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掌握并行输入/输出接口、串行输入/输出接口与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设计原理。
熟悉典型的接口芯片,具备硬件连接与软件设计的能力。
4.掌握有关上机与实验的方法与技能。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者辅助学习活动上机实验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郑学坚,周斌清华大学出版社11、参考书目《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C语言程序设计》陈光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2、网上资源自动操纵原理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自动操纵原理The Principle of Automatic Control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4、学分5.05、修读期第三学年上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周洪教授7、课程简介本课程包含全部经典操纵理论。
要紧内容有: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根轨迹法、频率特性分析法、系统校正、非线性分析法、离散系统分析等构成。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者辅助学习活动实验6学时, 上机时数8实验项目及内容1.时域分析2.根轨迹分析3.频域分析4.Routh Nyquist判据5.设计与仿真6.非线性分析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高国燊,余文烋等《自动操纵原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999)11、参考书目《自动操纵系统》, [美]本杰明.郭2003《自动操纵原理》, 谢麟阁,电力工业出版社,199912、网上资源传感器与信号处理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传感器与信号处理Sensor and signal processing3、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学生4、学分2.55、修读期第三学年下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郑贵林教授博士刘国成讲师7、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综合类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对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还能深入挖掘社会问题的本质,并提供多个角度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的跨学科课程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这类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文化与历史:通过学习各种文化与历史事件,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交流,从而培养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此外,通过研究历史事件,学生能够理解社会变迁和演进的过程,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2.政治与法律:政治与法律是人类社会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政治和法律原则,学生能够了解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从而更好地理解政治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
此外,学生还能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规范,并学会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社会问题。
3.经济与社会学:经济和社会学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个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了解经济体系的运作机制和经济决策的影响。
社会学的研究则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作出对个人和社区有意义的贡献。
4.教育和心理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通过学习教育和心理学,学生能够了解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心理学对于个人发展和行为的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拓宽学术视野,加深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这些能力和知识将对学生在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武⼤公选课详细介绍左边⼀栏页数跟新版选课系统是相符合的,其中绝时间课程名学分教师名周⼀科技与考古1潘春旭周⼀职场展望1王少雄周⼀⼈类⽣存环境与考古学研究1陈官涛周⼀⼤学⽣⼼理健康1齐华勇周⼀近代物理发展史1祁宁周⼀纳⽶科技的基础和应⽤1⽯瑛周⼀国际商务规则与实战技巧1王追林周⼀数字媒体传播基础1邹炼周⼀MATLAB及其应⽤1缪庆元周⼀⽔⼒发电⼯程概论1周伟周⼀核电站与环境安全1王书法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1庄艳峰周⼀洪⽔与防洪1张为周⼀低碳经济与能源对策1曾洪涛周⼀航空航天技术概论1吴琼⽔周⼀智能问题求解⽅法1刘华俊周⼀⾃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李全周⼀信息安全概论1彭国军周⼀遥感技术应⽤及发展1⽅圣辉周⼀⾃然计算⽅法导论1梁意⽂周⼀饮⾷营养与慢性疾病1汪春红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1陈俊涛周⼀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12龚芙蓉周⼀职业⽣涯规划与设计2叶晓倩周⼀公共⾏政理论与实务2王少辉周⼀⼤学⽣⾝⼼健康2廖皓磊周⼀电⼒系统及电⽓设备概论2宋元胜周⼀⼯程项⽬管理与监理2罗⾦耀周⼀JAVA程序设计2康卓周⼀贝多芬经典作品赏析2胡壮丽周⼀汽车概论2万卉周⼀Inventor产品设计及新标准2冯霞周⼀建筑与⾳乐2尚涛周⼀系统⼯程概论2罗强周⼀机器⼈设计与竞赛2王国顺周⼀中国美术鉴赏2⾼智勇周⼀数字媒体技术基础2刘全⾹周⼀⼤学语⽂2张登雄周⼀⼟建⼒学基础3王⽟龙周⼀台湾专题研究1罗永宽周⼀中国教育名著导读1郭昊龙周⼀《⼤学》之道与中国⼈的修养1陈闻晋周⼀世界华⽂⽂学经典欣赏1赵⼩琪周⼀公共经济学1柳新元周⼀材料防护与资源效益1谢学军周⼀机器⼈概论1许贤泽周⼀中国陶瓷艺术1⾼薇周⼀中国陶瓷艺术1张俊周⼀世界华⽂⽂学经典欣赏1赵⼩琪周⼀⼈⽂化学2胡继明周⼀上午汉语的词汇与⽂化2吉晖周⼀中国⼈⽂地理2周西宁周⼀周⼆西⽅⽂化概论2赵林周⼀周四能源科学概论2⾦振齐周⼆治⽔与社会发展1谢华周⼆⾏为与健康1何启强周⼆全球变化与环境导论1周培疆周⼆⼈类⽣存发展与核科学1吴奕初周⼆中国现代⽂学中的性别视⾓1萧映周⼆相对论1周国全周⼆⼤学⽣⼼理健康1章吉周⼆⼯程建设与环境协调1邹勇周⼆中国乡⼟建筑赏析1王炎松周⼆电与电能1丁坚勇周⼆安全⼯程基础B1付尽芳周⼆视觉艺术与设计1林丰周⼆物联⽹应⽤及安全1张⽴强周⼆现代光电显⽰技术1胡国元周⼆恶意软件(病毒)的分析与防范1傅建明周⼆⼤学⽣职业规划与就业1王少雄周⼆⼤学⽣⽣涯规划1王少雄周⼆⽣命科学导论(⽂科)2谢志雄周⼆⽹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12路雅祺周⼆国际商务2肖光恩周⼆中国⽂化产业资本运营专题2刘友芝周⼆⾛进物理世界1程放周⼆数字化建筑设计⽅法2刘永周⼆近代中国思想变迁2李少军周⼆数学模型2胡元明周⼆宇宙新概念2赵江南周⼆数据库编程技术2黄⽂斌周⼆C语⾔程序设计2张曙光周⼆《孟⼦》讲析2吴天明周⼆科学是什么2周祝红周⼆计算机⾳乐2胡壮丽周⼆数据库技术与应⽤实践2刘英周⼆20世纪物理学2揭泉林周⼆材料科学2黄世⽂周⼆当代中国政府与社会治理2刘杉周⼆现代⼈⽂科学概论2冯黎明周⼆公⽂写作与处理2付⼩刚周⼆《资治通鉴》导读2⽏有江周⼆中国⽔利⽂化2王红周⼆道路桥梁⼯程导论2王书法周⼆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2李晖周⼆建筑与⾳乐2尚涛周⼆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装饰风格2吴定燕周⼆⼤学语⽂2张登雄周⼆包装技术2马桃林周⼆装饰绘画基础2⾼智勇周⼆图形图像软件应⽤2彭⼩元周⼆C++程序设计2张华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胡将军周⼆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2赵嵘周⼆SAS(统计分析系统)2何宁周⼆中外名曲赏析2李格周⼆国家公务员制度3熊传荣周⼆创业运营模拟课程1尤⾚矶周⼆领导⼼理学1王新⼭周⼆太极与养⽣1蔺志华周⼆中国公共卫⽣热点问题1⽯超明周⼆现代能源1胡雪蛟周⼆周四能源科学概论2朱全利周⼆摄影技术与赏析1孙和利周⼆地下⽔与⼈类⽂明1黄爽周⼆晚清⼩说中的西⽅形象1邹⼩娟周⼆⼈⽂化学1胡继明周⼆美国历史与⽂化2潘迎春周⼆⼤学⽣健康2谭晓东周⼆简明中国史2魏斌周⼆汉语成语2程娥周⼆周三西⽅⽂化概论2周⽞毅周⼆现代管理者技能与艺术1温兴琦周三普通话正⾳1萧映周三调⽔⼯程概论1周龙才周三⼤学⽣⽣涯规划与指导1徐鹏周三性与社会1邹宇量周三阿拉伯世界的历史现状与前景1李荣建周三激光原理与应⽤1张⽂献周三诺贝尔奖史话1周晓东周三战略思维1吴忠国周三战争史1戴新武周三中国⽂论经典1李建中周三⽅⾔与中国⽂化1阮桂君周三地震减灾漫谈1杨⾦鑫周三⼤学⽣职业规划与就业1王少雄周三西北地区⽔资源与⽣态环境1谢平周三⼈机⼯程学基础及应⽤1杨克修周三绿⾊电⼒1⽅华亮周三⼤学⽣专利设计与实践1李江云周三现代奥林匹克⽂化1曾洪涛周三⾷品安全与⼈体健康1曾晓波周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周辉周三⼤学⽣创业1赵健周三计算机常⽤⼯具软件的使⽤1⽥纲周三⼤学⽣就业指导1王少雄周三医学信息检索与利⽤22仲秋周三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理)12欧懿周三⾛进遥感世界-系列实验1潘斌周三社会性别与⼥性发展2柳莉周三KAB创业基础2刘林青周三⽣命科学导论(理⼯科)2赵洁周三科学技术史2张密⽣周三体育与⽂化2崔德刚周三博弈论2范如国周三宪法与公民教育2周⾦华周三⼯程经济学2张清周三Inventor产品设计及新标准2冯霞周三⾛进物理世界1程放周三⽔利现代化2洪林周三演讲与⼝才2陈建军周三中国传统礼仪与风俗2吴兆丰周三“量⼦”世界探秘2王宝⼭周三营养与⾷品卫⽣学2罗琼周三现代⼼理学引论2刘毅周三⼈⽂科学概论2吴昕炜周三中国⽔利史2王红周三⼤学现代化2李⼯真周三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2戴德铮周三化学世界2⾼志农周三中国江河防洪2张为周三数学精神与⽅法2杜乃林周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2刘伟周三国际礼仪2李晶周三公共关系学2⽥蕴祥周三建筑⽂化与歌剧艺术2尚涛周三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装饰风格2吴定燕周三桥牌艺术与⼈⽣2张登雄周三C语⾔程序设计2汪同庆周三⽔利⽔电⼯程概论2马军朝周三发明与专利2周⼒平周三材料科学导论2彭志⽅周三汽车概论2彭卫平周三安全⼯程基础A2贺⼩明周三创新与实践2王晓进周三贝多芬经典作品赏析2胡壮丽周三⼤学语⽂2胡春润周三C语⾔程序设计2蒋华周三⾊彩原理及应⽤2马桃林周三C语⾔程序设计2殷朴周三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2尚重⽣周三时事英语演讲与辩论2桂敏周三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1李勤周三⼿机应⽤分析和创意1张曙光周三逻辑与思维导论1费定⾈周三国家公务员与公务员录⽤制度1熊传荣周三《楚辞》导读1易栋周三办公软件⾼级应⽤与实践1郭玮周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刘早荣周三佛教⽂化1⾼⽂强周三产业⽣态学1施晓⽂周三GPS导航应⽤1黄劲松周三中国陶瓷艺术1⾼薇周三中国陶瓷艺术1张俊周三周六雷电与⽤电安全2关伟民周三能源与环境1汪的华周三汉语应⽤⽂写作2刘姝周四汽车结构与运⽤实验1刘照周四中国古代民众的⽇常⽣活1申万⾥周四近代物理学史1李宏芳周四中西宗教⽂化⽐较1黄超周四从分⼦⽔平看世界1⾼志农周四⾳乐剧欣赏1吴靓周四化学的今天与明天1李仁杰周四⼤学⽣职业规划与就业1王少雄周四⼼理咨询与治疗1章星波周四⽣物恐怖与⽣物安全1艾时斌周四性与健康1朱俊勇周四地下空间与未来世界1曾亚武周四结构美学-中外桥梁美学赏析1万臻周四⼯程实践1陈⼩圻周四⼤学⽣⼼理健图像处理技巧1贾永红周四环境健康学1王红周四下午诺贝尔奖物理实验1刘海林周四桥牌2林军周四电⼦商务2朱华伟周四管理学原理2刘明霞周四⾛进物理世界1程放周四计算机⽹络实践2李俊娥周四计算机⽹络⼯程设计与实践1黄建忠周四《左传》导读2鲁家亮周四简明世界史2潘迎春周四社交礼仪2李荣建周四⼤学语⽂2胡春润周四化学与社会2罗威周四计算机基础与应⽤2熊素萍周四C语⾔程序设计2郭玮周四桥牌艺术与⼈⽣2张登雄周四公务管理写作2赵⼴平周四材料科学2⽅鹏飞周四西⽅美术鉴赏2阮晴周四iPhone应⽤程序开发2张曙光周四⼤学语⽂2陈建军周四古今著名⽔利⼯程赏析2王红周四JAVA程序设计2杨运伟周四C语⾔程序设计2刘英周四C++程序设计2张华周四⽔利⼯程经济2王博周四地下⽔环境2史良胜周四流体⼒学基础实践2齐鄂荣周四创新与创造2王晓进周四天⽂学概论2罗佳周四计算机基础与应⽤2何宁周四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2李晖周四计算机⾳乐2胡壮丽周四智能材料2刘兴海周四下午⾛进物理世界1程放周四宇宙新概念2赵江南周四爵⼠舞2王珊周四⾳乐欣赏2江柏安周四国际关系与新闻传播2林婕周四⽣命伦理学1杨建兵周四⽔资源经济1李雪松周四⼈类⽣物学1周荣家周四民法的精神1罗昆周四中国的世界遗产赏析1王三⼭周四科学锻炼与保健1崔德刚周四哲学核⼼问题(形⽽上学)1苏德超周四西⽅政治思维与智慧1申建林周四健康教育学1张晓燕周四⼈体机理趣谈1吴珂周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刘早荣周四⽔质与⼈体健康和社会发展1刘⼴容周四现代⽣活⽅式与寄⽣⾍感染1明珍平周四英汉⼝译基础1汪涛周四世界⽂化与⾃然遗产1倪婉周四当代中国话题2刘姝周四国画名家与流派1温庆武周五阿拉伯⽂化1李荣建周五京剧历史与审美导引1易栋周五近代化学发展史1沈爱国周五可再⽣能源发电技术1苏凯周五⽔务管理1马军朝周五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1肖明周五西⽅近现代兵法1何华周五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22龚芙蓉周五⽂化⼈类学2崔应令周五新能源系统综合实验1蔡锴周五⽐较政治现代化2徐琳周五C++程序设计2张华周五艾滋病防治2侯炜周五建筑⽂化与歌剧艺术2尚涛周五动画技术基础2曹丽琴周五光纤通信基础2何对燕周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李美幸周五民族传统体育⽂化与鉴赏1刘欣刚周五基督教与⼆⼗世纪中国⽂学1荣光启周五⾷源性寄⽣⾍病1董惠芬周五元素营养与健康1⽥卫群周五健康教育学1张晓燕周五中国陶瓷艺术1⾼薇周五中国陶瓷艺术1张俊周五国外新闻传媒与新闻英语导读1张青周五中国书法艺术2蒋惠民周五光机电⽓⼀体化技术实训1宋凤莲周六上午饮⾷情绪与胃肠功能1陈继红周六上午环境变迁与⼈类⽣育⼒改变1杨菁周六上午急救知识1赵剡周六上午营养学1王素青周六下午健康⼼理学1王⾼华周六上午跆拳道2刘欣刚周六上午⼤众⾜球2曾丹平周六上午⽹球2陈浩周六上午⽻⽑球2林军周六下午民族传统体育2刘欣刚周六下午芭拉芭舞与健美操(⼀)2贾凤蓉周六下午计算机信息检索与利⽤(⽂)12马浩琴周六上午⼝腔保健1台保军周六上午⼤学语⽂2胡春润周六上午核能及其应⽤2余亮英周六上午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2胡允达周六上午⽹页设计2林丰周六上午Flash CS4动画设计与制作2宋麟周六下午Flash CS4动画设计与制作2宋麟周六下午军事地形学与定向越野2胡允达周六下午计算机基础与应⽤2孟德鸿周六上午⼆外德语(下)3刘靓周六上午⼆外俄语3李红青周六上午⼆外法语3赵鸣周六上午⼆外⽇语(下)3何国晖周六上午芭蕾形体训练2洪⼀鸣周六上午⼤学⽣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法1陈厚桂周六上午电⼯初级技能训练2⽂康珍周六上午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与道德1朱帆周六上午⼈类与微⽣物1刘斌波周六下午当代欧美戏剧名作赏析1易栋周六下午⽣殖健康1孟运莲周六上午⼤学化学实验1龚淑玲周⽇上午恋爱必修课1李爱斌周⽇上午急救医学1魏捷周⽇上午植物世界1汪⼩凡周⽇上午体育舞蹈(⼀)2贾凤蓉周⽇上午体育舞蹈(⼀)2晋会峰周⽇上午龙⾈运动2覃寅寅周⽇上午龙⾈运动2王永志周⽇上午龙⾈运动2李海冰周⽇下午街舞2肖娟周⽇下午街舞2陈⽂英周⽇晚上孙⼦兵法研究与应⽤2陆保⽣周⽇上午平⾯图像处理2陈萍周⽇上午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2周雅洁周⽇下午⼤学语⽂2孙疏影周⽇下午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2孟德鸿周⽇晚上室内乐排练2江柏安⽆黄河史2梁利⽆⽔政与⽔法规2梁利暑期开课社会调查研究⽅法1颜海暑期开课项⽬管理1陈远黄河史2梁利暑期开课⽂化遗产与旅游1周耀林中国传统武术欣赏2秦⼦来暑期开课处世⽂化1王新才国旗护卫训练2吴忠国暑期开课社会⽹络分析1吴江其中绝⼤多数的课的信息来源于各种⽹络,可信度⾃⼰估量,按ctrl+f可搜索,也可以根据需上课地点⽆点名作业⼀区教⼀⾃然与⼯程类⼀区教⼀⼈⽂与社会类上课很有趣,请的都是职场上的⽐较有经验的⼈,90+⼀区教三⼈⽂与社会类有⼏次传纸条签到,好⼏次轮到我的时没有⼀区教四⼈⽂与社会类⼀区教四⾃然与⼯程类⼀区教五⾃然与⼯程类没有⼀区教五研究与领导类⼀区妓院⾃然与⼯程类没有没有⼀区妓院⾃然与⼯程类据说很好过⼆区主教⾃然与⼯程类另外⼀个⽼师的这门课很好。
武大。
数学应用数学大一课程及教科书
摘要:
1.武汉大学简介
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概述
3.大一课程设置
4.教科书推荐
正文:
武汉大学,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声誉的顶级学府。
学校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武汉大学的一个优势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在大一阶段将接触到一系列基础课程,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大一课程设置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以下课程:- 高等数学
- 线性代数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解析几何与代数
- 数学分析
- 离散数学
此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设置了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课
程。
关于教科书推荐,以下几本书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一学生的必备教材:
-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版)
-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版)
- 《解析几何与代数》(北京大学版)
- 《数学分析》(复旦大学版)
- 《离散数学》(高等教育版)
这些教材内容详实,例题丰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当然,除了这些教材之外,还可以参考其他优秀教材和辅导书籍,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总之,武汉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严谨的学术氛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武汉大学2012-2013学年通选课清单(附攻略:点名、作业、质量、给分、备注)消息来源:武汉大学诸位前辈吐血收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小编:许祐玮新增小贴士:CTRL+F 输入课程名字可帮助快速定位关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实行通识选修课网上选课的通知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攻略部分,第二部分为武汉大学2012-2013 学年上学期通选课清单。
第一部分:攻略课程名称学分类别领域上课地点点名情况课堂作业情况教师授课评价结课考核方式给分情况备注科学技术史2 数自三区无无较好开卷考试较容易90+ 可能要买书,人较多急救医学 1 数自三区不点名无老师讲的不错,各有所专中间有操作测试,期末闭卷较高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1 数自一区变相点名有课堂作业三次死板不过老师好人开卷考试还要加一篇论文较高就是讲地下的地铁啊,地下停车场啊一些基本介绍, 比较无趣数字影视特效技术基础1 数自三区从不点名实验报告+作品(可不做)1老师一般2还好3放教学视频,老师几乎不讲1论文2交作品和报告1、一般2、高比较专业,枯燥数字媒体技术基础1 数自三区签到两次1次当堂作业1老师一般2还好自选内容,论文手写较高 1不难2枯燥数字图像处理技巧1 数自三区1经常点名2两次1没有作业2作业有点多1还不错,课时不多,大多数讲PS 2有点专业,很认真1没有考试,最后自己在课程中心下载作业,提交给老师就行,都是PS作业2有很多平时作业和最后的大作业较高很好过图形图像软件应用2 数自 3区一般报告很好软件开发理论与实践2 数自一区无无很好论文较高信息安全概1 数自三区点名3有作老师很好开卷,带电脑较高如果想学论次吧业,需要有一定基础这方面的东西的话推荐一下,老师是会讲很多很实用的东西(不过能不能学会又要另当别论了),如果只是想混学分不推荐网络信息检索1 数自三区不点名无讲的挺好试卷带回,两个礼拜后交较高特别好过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2 2 数自二区图书馆偶尔签到大概有三次还好开卷考试可带电脑一般,结合平时成绩给分是一门很有实际用途的课,当初是听学长推荐去上的信息检索 2 数自三区不点名有一次作业挺好开卷考试,平时听听应该不难一般挺有用的,但是要认真听恶意病毒分析与防范1 数自三区连点两次,一次到可有一个论文老师很好开卷,带电脑较高课程与我们学习的计算机基础与C语言紧密相连,难度适中。
武大数学系一年级课程
【最新版】
目录
1.武大数学系的简介
2.数学系一年级的课程设置
3.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建议
正文
武大数学系,全名武汉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是我国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数学院系。
该系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数学人才。
在武大数学系的学生中,一年级课程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课程设置非常重要。
武大数学系一年级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基础数学课程: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之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应用数学课程: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提供便利。
4.外语课程:如英语、德语等。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打下基础。
在学习武大数学系一年级课程时,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方法:
1.认真听课、笔记: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及时记录重点内容,方便课后复习和巩固。
2.多做习题,加强实践: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3.积极参与讨论、学术交流: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4.定期复习,形成知识体系:要定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武大数学系一年级课程设置合理,有利于学生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