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概况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7
主要内容井冈山
摘要:
1.井冈山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2.井冈山的自然风光
3.井冈山的革命历史
4.井冈山的旅游资源与开发
正文:
井冈山位于我国江西省吉安市,地处湘赣边界,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井冈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这里的自然风光秀丽,有高峰、峡谷、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当属黄洋界,这里是井冈山的象征,也是中国革命的象征。
此外,还有五指峰、仙女潭、金鸡峰等景点,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 年,当时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此展开,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此后,井冈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红军在这里发展壮大,开展了许多重要的革命斗争。
今天的井冈山,依然保留着许多革命遗址,如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红军医院等,供人们参观学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井冈山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自然风光,又有革命历史遗址。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可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总的来说,井冈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山,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总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有大小山岭五百多座,地势上明显分为两级阶梯,中部高峰叠起,峻拔峭峨,四周低山丘陵,逶迤连绵。
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位于湘赣边界上。
1927年~1928年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秋收农民起义和南昌武装起义两支队伍,在此胜利会师,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首路,从此,中国人民革命的燎原烈火燃遍全国大地,最后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因此,人们把井冈山看成是中国人民的“革命摇篮”,在这里留下的大量革命史迹,成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许多游人特地前来参观、瞻仰、学习,是井冈山旅游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井冈山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山雄、峡险、谷幽、潭清、瀑多、洞异,风光明媚,气候宜人,林木苍翠,山花烂漫,集雄、奇、险、幽、秀于一体,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时,赞为“天下第一山”。
郭沫若在畅游井冈山后,挥笔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
1982年井冈山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14平方公里。
分为八大景区,共有六十多个景点,二百七十多处景观景物。
现在茨坪、龙潭、黄洋界、笔架山等景区已修通了公路,汽车可以直达,每年来游的中外游人超过50万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是四十佳”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茨坪茨坪位于井冈山风景区的中部,海拔840米,是井冈山区最大的山间盆地,也是最大的集镇。
井冈山市政府设在这里,是全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面积约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多人。
这里在长征以前的革命斗争时期,是我国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革命史迹非常丰富,如党的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红四军军部、湘赣边界防务处、二十九团留守处、军械处、红军被服厂、边区政府公卖处、区赤卫队、红四军军官教导团,党团训练班等机构都设在这里,因此,这也是井冈山地区革命旧赴最为集中的地方。
井冈山的介绍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地之一,
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
井冈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和商贸中心。
1911年辛
亥革命后,井冈山逐渐成为国共两党的活动中心之一。
1927年8月,
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并采取了“围剿中打扫地”的
战略,于1934年开始了长征。
在井冈山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工农红军进
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布置和军事行动,如攻打黄洋界、石城、永丰
等战斗,使敌人倍感窘迫。
同时,在井冈山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革命
领袖,如朱德、邓小平等,他们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如今,井冈山旅游区已经建成,游客可以参观中央革命根据地和
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朱德同志故居等重要历史文
化遗址。
井冈山旅游区景色壮观,山川秀美,是国内景点中备受追捧
的旅游胜地之一。
井冈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井冈山既是著名的革命圣地,又是风光绮丽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着异常丰富的自然景观。
她雄峙于万洋山中,方圆500里,群峰耸立,层峦叠峰。
林海浩瀚。
古木参天。
长瀑联群,溪流澄碧。
竹林青翠,山花火红。
云海磅礴,夕阳瑰丽,风光旖旎。
井冈山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素有“天然动植物园”和“绿色宝库”之美誉。
接下来,我们将从自然地理的六个方面来依次介绍井冈山。
一、地理位置井冈山位于省西南部市境,地处湘东赣西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它是由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高峻山岭组成,属南岭山脉北伸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东侧的一组山体,南北长达90公里,东西宽约80公里,号称“五百里井冈”。
是省西南的门户,境平均海拔达381.5米,市最高峰一坳海拔1841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它距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距井冈山市新城区(红星街道)35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9’到114°23’,北纬26° 27’到26°49’。
二、地质井冈山地处亚欧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位于中国大陆第三阶梯地形,处于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的罗霄山脉中段东坡。
罗霄山脉是一条历史悠久、成因复杂、总体上呈南北走向的大型山脉。
井冈山位处中国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南东侧,处于罗霄山脉南北向构造带的核心地段,北与---江山---断裂带和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相望,南与---政和---大埔断裂带和东南沿海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带相接。
属于华南加里东期造山带,罗霄山---诸广山褶皱带。
井冈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根据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成果,清楚表明了井冈山所在的华南古板块从海洋→陆地→海洋→大陆的近6*108a的海陆变迁。
井冈山地区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奥系、泥盆系,中生代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以古生代地层出露的面积大、围广,主要分布在井冈山地区的中东部。
特别奥纪地层,可划分出7个典型的笔石化石带,在国外都具有很好的可对比性。
井冈山概况
井冈山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吉安市代管,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介于北纬26°27′~26°49′,东经113°49′~114°23′之间,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总面积1462.4平方千米。
井冈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截至2018年,井冈山市辖1个街道、7个镇、11个乡,另辖4个乡级单位,市人民政府驻红星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井冈山市常住人口为155976人。
元至顺年间(1330年~1333年),析永新州胜业乡第四十五都至第五十二都等地置县,以“长宁之义”定名为永宁,县治设升乡(今古城),隶属于江西行省吉安路。
民国三年(1914年),因避国内“永宁”同名地有四,而改县名为宁冈,县属庐陵道。
2000年5月,宁冈县和井冈山市合并,并入组建的新井冈山市。
井冈山市境内的井冈山风景旅游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井冈山(江西省吉安市代管县级市)—搜狗百科森林资源据专家考证,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原生地之一,具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
井冈山境内有植物38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500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的野生植物23朴,省级保护的78种,代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伯栎树、银杏、香果树、半枫荷、观光木等。
此外还有很多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如:兰花、石蒜、杜鹃类、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红润楠、槭树类等等。
截至2005年,井冈山有山林面积189.7万亩,其中用材林70.2万亩,经济林10.7万亩,竹林16.2万亩,其它特用林10.5万亩、防护林3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14.6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551.8万余根。
[10]生物资源井冈山森林资源井冈山植物、动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丰富。
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
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井冈山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
井冈山市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
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
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
主要内容井冈山
摘要:
一、井冈山概述
二、井冈山的历史地位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四、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五、井冈山在我国革命史上的意义
正文:
井冈山位于我国江西省,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
在中国革命史上,井冈山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井冈山的主要内容。
一、井冈山概述
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山势险峻,丛林茂密,具有很好的地理优势。
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农业和林业发展。
二、井冈山的历史地位
井冈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诞生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井冈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 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
在井冈山上,毛泽东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
这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四、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是革命精神的一种,具有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特点。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对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井冈山在我国革命史上的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为我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井冈山在我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井冈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是一个有着深远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
以下是关于井冈山的详细资料:
地理环境: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罗霄山脉中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植被丰富。
其地理位置独特,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具有易守难攻的优点。
历史背景:1927年,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决定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尝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破国民党的围剿。
1930年,井冈山根据地被扩大到全盛时期,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文化价值:井冈山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这里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纪念碑,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五指峰、黄洋界等。
此外,井冈山的自然风光也非常迷人,有着壮丽的峰峦、清澈的溪流和奇特的石景等。
旅游资源:井冈山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革命遗址、瞻仰烈士陵园、观赏自然风光等。
此外,井冈山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如井冈山豆腐、竹编工艺品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保护与开发:为了保护井冈山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
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确保井冈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得到有效保护。
总之,井冈山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井冈山概况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边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
解放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
全市现21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8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
同时也是革命的摇篮,是革命的根据地山体山貌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
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有21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4%。
经初步戡查,有风景点60多处,景物景观320多处。
革命人文景观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井冈山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
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
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
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
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
一个融革命传统教育与风景旅游揽胜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区已经形成。
最佳旅游时间井冈山旅游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4-10月份。
而最精彩的莫过于每年的4、5月份,十里杜鹃傲然开放时节,正是游览井冈山的绝佳时机。
杜鹃已被评为井冈山市的市花。
历史沿革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兰花坪。
井冈山概况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边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
解放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
全市现21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8万余人,总面积为1308.58平方公里。
同时也是革命的摇篮,是革命的根据地山体山貌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
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面积有213.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4%。
经初步戡查,有风景点60多处,景物景观320多处。
革命人文景观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
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井冈山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
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
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
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
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
一个融革命传统教育与风景旅游揽胜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区已经形成。
最佳旅游时间井冈山旅游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4-10月份。
而最精彩的莫过于每年的4、5月份,十里杜鹃傲然开放时节,正是游览井冈山的绝佳时机。
杜鹃已被评为井冈山市的市花。
历史沿革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兰花坪。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
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
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业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
近年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八大景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3.5平方公里,分为茨坪、黄洋界、龙潭、主峰、桐木岭、湘洲、笔架山、仙口八大景区。
八大景区不同程度地开发建设了发潜力巨大。
自然与人文一体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320多处景观景物。
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10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
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
奇、险、峻。
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
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革命传统。
旅游风光。
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毫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
今天,井冈山正以崭新独特的面貌迎接中国外佳宾的光临。
动植物:井冈山上林木繁茂,有各类植物3800多种,其中香果树、银杏、水杉、鹅掌揪、井冈杜鹃等,均属名贵珍稀植物。
一般杜鹃花都是丛生灌,这里却能长成直径达2尺有余的大树,而且品种很多,当春夏之交,漫山遍野杜鹃花盛开,景色迷人。
井冈山上动物种类也很多,主要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短尾猴等。
特产:井冈山的物质特产有猕猴桃、金桂、山梨、杨梅、石耳、木耳、香菇、玉兰片、玉溪荼、黄连、边山七、屏风、玩具、首饰盒等。
地方风味菜有石耳炖鸡、炒双冬、怪味菜、烧狗肉等。
景区简介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
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峻险,至今杳无人迹,还是个“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
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
半山腰有个“天军洞”,相传为当年太平天国军驻地,与五指峰相望的还有“龙庆洞”。
传说此洞曾藏龙居仙,当年红军曾在此顶严寒、斗冰雪,坚持了40多天游击战,故名“游击洞”。
景区内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是短尾猴、木鹿、黄腹角雉等珍禽异兽出没的地方。
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石鸡、石鱼,河谷峭壁上盛产石耳等。
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落差约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绢半空悬挂,在几公里以外就可眺见,并有流动感。
五指峰瀑布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
五指峰脚下有一群峦湖,犹如一轮明月映照在茫茫云海之中,为主峰景区增添了迷人色彩。
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和风景如画的高山流水,为避暑和旅游观光提供了大然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神游于此处的游客,往往会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将画面与完景对照一番,这也别有一番情趣。
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
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金蟾望月走进江西井冈山笔架山景区里,在一片杜鹃密林处,有几块巨石,前后斜立,形态酷似金蟾,日夜抬头望天,人们称其为“金蟾望月”石,是笔架山美景之一。
在“金蟾望月”石的对面生长着一丛丛高山杜鹃林,金蟾张开大口象是吹响了革命的集结号,杜鹃林也象是被唤起的千百万工农,似乎是毛主席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1931年春写下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场景的再现。
诗中云:“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在“金蟾望月”石的西边50米处,有几块较大而平整的石头,据说,当年井冈山的好汉王佐在当绿林时就是以笔架山下的行洲、下庄为大本营,笔架山是他们常来之地。
就在这几块大石上,王佐和他的部队曾经坐在上面开会商讨战事,并研究如何下山“吊羊”。
“吊羊”,在当时就是绑架土豪作为人质,索以巨款,拿到钱物后除自己部队开支外,还会分钱给贫苦的百姓解决生活问题。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在当时“吊羊”可是有“行规”的,即:吊富不吊贫,吊疏不吊亲,吊远不吊近。
大井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处,革命历史参观点有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军医务所旧址等。
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冲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
他领导红军深入群众,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进行生产劳动,解决实际困难。
在这里还设立了红军医务所,兔费给当地群众看病、治疗。
产且在这里开始了对地方武装王佐部队的教育改造工作。
1928年2月,王佐率领地方武装参加工农革命军,被改编为工农革命第二团第二营,从而壮大了革命队伍。
大井的革命遗址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除了革命历史参观点外,大井还有中国名山大川罕见的高山田园风光。
大井周围的群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松峰顶篁交翠,古树成林,溪涧流泉清冽,石鱼历历可数,美味的石鸡、珍稀保护动物娃娃鱼也分布于此。
当地居民的住宅则环境清幽,建筑风格古朴,和周围环境相映成趣。
村寨周围的稻田像天梯一样直人云雾深处。
旅行者从喧闹的大城市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幅高山田园画,听到的是一首高山田园诗,耳目自然为之一新,所有的烦恼自然为之消融。
小井位于茨坪北面六公里处,这里有中国红军的第一所医院——“红光”医院,现已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当年的“红光”医院设有门诊室、手术室、病床等,共三十二个房间,可容纳伤病员二百多人。
1929年10月1日,井冈山曾一度失守。
一百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全部壮烈牺牲。
解放后,井冈人民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了红军烈士墓。
茨坪茨坪,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
这是游览井冈山到的地方。
现在,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等。
从茨坪到各个纪念地及主要风景游览点,都有道路相通。
以革命战场闻名的五大哨口,也都是景色绝妙之处。
它们离茨坪不远,有五哨公路通达。
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黄洋界。
黄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临下,扼居山口,形势险要,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
在这里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白云翻腾,犹如汪洋大海。
当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还依稀可见,红军营房保存完好。
现在这里建有一座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文由朱德同志书写。
另一面镌刻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井冈山》。
碑前有大理石屏风,上有“黄洋界”三个金色大字。
井冈山碑林建于1987年7月,自1989年清明节起对外开放。
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组成,因势而构,曲折回环,别具一番情趣。
“井冈山碑林”为书法家舒同题写。
碑文有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手书,部分知名人士和书法家的墨迹。
其思想内容丰富,书法艺术精湛,是茨坪景区一处新的游览点。
大井位于茨坪西7公里,现有公路相通。
井冈山有五井,指五个位于群山环绕、宛若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
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
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常驻之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多次在这里部署战斗,粉碎湘赣敌军的多次军事“进剿”。
黄洋界黄洋界在茨坪西北17千米处,海拔1343米,巍峨峻拔,形势险要,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毛主席是著名的《西江月》一词就是为这次伟大光辉战斗胜利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