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背诵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96.79 KB
- 文档页数:5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决定你心中的天空是阴是阴的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拥有阳光心情的人是失败的!祝中考好运!以下是边肖带来的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欢迎阅读参考资料。
让我们来看看!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1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硝酸(1)浓盐酸: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为干燥剂);脱水(使有机物碳化的化学变化);强氧化(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
(3)浓硝酸:易挥发,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生成水而不是氢气。
酸、碱和盐的溶解度酸、碱、盐溶解度记忆公式:氨、钾、钠、钡、钙溶于碱。
硝酸铵钾,都是可溶性盐。
硫酸盐不溶性钡和铅;氯化物不溶于银和亚汞,碳酸盐溶于钾、钠和铵,其他不溶。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二碱金属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 CuSO4=Cu(OH)2 Na2SO42.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三氯化铝铁=三氯化铁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钠4.氢氧化钠和氯化铜:2氢氧化钠氯化铜=铜(氢)22氯化钠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共性:氢氧化钙Na2CO3=碳酸钙氢氧化钠碱碱的一般性质(一般性质的原因:离解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阴离子都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3)酸碱盐水(4)盐碱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所有反应物均可溶,产物满足复分解条件)注: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一般性质)例如铜(OH) 2氧化铜H2O2Fe(OH)3fe2o 3 3H2O常见沉淀:氯化银硫酸钡铜(氢)2 氟(氢)3 镁(氢)2 生物活性炭O3 碳酸钙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只有在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组分,产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才能发生。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3邻苯二甲酸盐酸-另一种酸,另一种盐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CaCl2 H2O CO2=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 HCl=2 NaCl H2O CO2=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MgCl2 H2O CO2=4.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硝酸银=氯化银硝酸5.硫酸和碳酸钠的反应:Na2CO3H2SO4=Na2SO4 H2O CO2=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H2SO4 BaCl2=BaSO4 2HCl酸性普通性别酸的一般性质(一般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产生的所有阳离子都是H)(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及酸的通性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HCl浓硫酸H2SO4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2.酸的通性:盐酸HCl 硫酸H2SO4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碱+酸→盐+水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 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
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
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一、酸、碱、盐的特性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3、浓硫酸———无挥发性。
粘稠的油状液体。
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有强氧化性;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二、酸与碱的通性1、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三、盐的性质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初三化学常考知识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试样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结论:(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结论:〔1〕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酸碱盐是化学中基础的概念之一,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会对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酸、碱、盐的概念
1. 酸:指能够将氢离子(H+)释放出来的化合物,具有酸性的特征。
3. 盐:指由酸与碱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它们既不具有酸性和碱性,又具有稳定性。
二、酸碱指示剂
1.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判别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2. 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红、甲基橙、酸性橙、万能指示剂等。
3. 酸性等于中性:溶液中的氢离子(H+)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三、酸碱反应
1. 酸碱反应: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发生水和盐的过程。
2. 酸碱反应的特征:放热、发泡、变色、起涟漪等。
四、PH值的定义
1. PH值:是对溶液酸碱强度的一个数值表示,它是由酸离子浓度或者氢离子浓度所决定的。
2. PH值的范围:酸性溶液PH值小于7,中性溶液PH值等于7,碱性溶液PH值大于7。
五、酸、碱的常见性质
1. 酸性物质具有酸味和腐蚀性,与可溶性碱性物质产生中和反应。
3.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
六、常见盐的分类
1. 氯化盐:含有氯离子(Cl-)的盐,如氯化钠、氯化铵等。
2. 硫酸盐: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的盐,如硫酸铁、硫酸钾等。
总之,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基础知识包括酸、碱、盐的概念,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PH值的定义,以及酸、碱的常见性质和常见盐的分类等。
希望这篇总结能够对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有所帮助。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总结酸碱盐是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份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供您参考:1. 酸的定义:由氢离子 (H+) 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酸。
例如,硫酸 (H2SO4)、盐酸 (HCl) 和硝酸 (HNO3) 等。
2. 碱的定义:由氢氧根离子 (OH-) 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碱。
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 (Ca(OH)2) 和氨水 (NH3·H2O) 等。
3. 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 (或铵根离子)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例如,氯化钠 (NaCl)、碳酸钠 (Na2CO3) 和硫酸钙 (CaSO4) 等。
4. 酸碱盐的通性: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好,可以导电。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反应,并且生成的产物可以是盐、酸或碱。
5.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可以与金属离子反应产生氢气,也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硫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盐酸与铜反应产生氢气。
6. 碱的性质:碱具有碱性,可以中和酸性物质,也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和水。
7. 盐的性质:盐具有中性,可以中和酸性物质,也可以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例如,氯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
8. 酸碱盐的相互关系:酸碱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硫酸可以转化为硫酸盐,盐酸可以转化为盐酸盐。
此外,酸碱盐也可以在水中溶解度不同而相互转化。
9. 常见的酸碱盐:常见的酸碱盐包括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钙等。
以上是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整理)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酸 + 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酸碱盐通常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涉及的概念多、物质分类多、反应规律多、需要记忆的多、实际应用的多、题型变化多,因此要掌握这部分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
专题六知识点一:常见的酸、碱、盐1. 酸金属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比如FeCl 2,而不是FeCl 3)。
浓硫酸可用来洗气干燥(长进短出)。
酸酸的组成:酸 H + + 酸根离子常 见 的 酸盐酸硫酸浓盐酸的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可以看见白雾(盐酸小液滴),敞口放置后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精炼石油、制造药物等。
浓硫酸的性质:粘稠油状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水性、脱水性(碳化现象)、强氧化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敞口放置后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金属除锈等碱碱的组成:碱 OH - + 金属离子(或NH )常见 的 碱氢氧化钠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颗粒,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强腐蚀性,暴露在空气中会结合CO 2发生变质;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
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等。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腐蚀性;用途:建筑业上常用来砌砖抹墙;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还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怎么判断?补充:1、注意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而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酸碱盐知识要点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1、生石灰—— 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 CaCO3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 NaHCO3铁锈、赤铁矿——Fe2O3磁铁矿—— Fe3O4金刚石、石墨—— C 干冰——CO2冰—— H2O天然气(甲烷)——CH4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2、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白色的固体——KClO3、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NaCl等暗紫色的固体——KMnO4黄色的固体—— S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六白”CaCO3BaCO3BaSO4AgCl Mg(OH)2 Al(OH)3可溶于稀硝酸,且产生气体不溶于稀硝酸可溶于稀硝酸,不产生气体“一蓝”Cu(OH)2“一红褐”Fe(OH)3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Cu CuO Cu2(OH)2CO3 CuSO4 Cu(OH)2 CuSO4溶液红色黑色绿色蓝色蓝色蓝色Fe Fe2O3Fe3O4Fe2+溶液Fe3+溶液Fe(OH)3银白色红色黑色浅绿色黄色红褐色3、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2)、检验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检验CO32-——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4)、检验NH4+——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4、粗盐提纯5、氢氧化钠(NaOH)溶液变质检验方法(检验生成物Na2CO3)氢氧化钠(NaOH)溶液变质的原理:2NaOH + CO2 = Na2CO3 + H2O1)加酸例如盐酸实验步骤: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及结论:有气泡生成,则待测液变质;无气泡生成,则不变质。
注意:1.加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或不能加少量稀盐酸或者加入少量稀盐酸不见气泡的原因:NaOH也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2)加碱(Ca(OH)2 、Ba(OH)2 )例如Ca(OH)2溶液实验步骤: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实验现象及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变质;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不变质。
化学方程式: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3)加盐(CaCl2 、BaCl2 或Ca(NO3)2 、Ba(NO3)2 等)例如BaCl2 溶液实验步骤: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加入过量的BaCl2 溶液实验现象及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变质;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不变质。
化学方程式:BaCl2 + Na2CO3 = 2NaOH + BaCO3↓6、氢氧化钠(NaOH)溶液全部变质或部分变质的检测方法实验步骤:取适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加入过量的BaCl2 溶液,直至不再有沉淀生成。
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其上层清液,向其滴加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及结论:若溶液变红,则待测液部分变质;若待测液不变色,溶液完全变质。
注意:1)不能直接加酚酞验证的原因: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2)加过量BaCl2 溶液的原因:完全除掉溶液中的Na2CO33)不能加碱(Ca(OH)2 、Ba(OH)2 )的原因:会干扰验证NaOH4)不能加酸的原因:NaOH也与酸反应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3、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3、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6、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7、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三)盐的性质:(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2、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HCl = AgCl↓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8、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9、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共存就是不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者水、记住十个离子对,它们不能相遇。
相遇就反应也就是不能共存。
十个离子对分别是:Ag+— Cl- Ba2+—SO42- Mg2+—OH-Cu2+—OH- Fe3+—OH-Ca2+—CO32- Ba2+—CO3以上七对相遇生成沉淀。
H+—OH-生成水NH4+—OH-生成氨气H+—CO32-或HCO3-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例如:盐酸中有氢离子,氢氧化钠中有氢氧根离子,它们相遇就会生成水。
HCl+NaOH====NaCl+H2O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指导: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一、气体除杂:(括号中为杂质)1.CO2(含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含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固体除杂:1.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将活泼金属用酸溶解)2.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3.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4.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5.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6.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O与水反应溶于水)7.CaCO3(含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8.CaCl2(含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9.Ca(OH)2(含CaO):加足量水。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三、溶液除杂:1.FeSO4溶液(含H2SO4或CuSO4)、FeCl2溶液(含盐酸或CuC l2):加过量铁粉,过滤,取滤液。
有关反应:Fe+H2SO4=FeSO4+H2↑;Fe+CuSO4=Cu+ FeSO4Fe+2HCl=FeCl2+H2↑;Fe+CuCl2=Cu+ FeCl22.NaCl溶液(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