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1下顺槽开口及施工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下顺槽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下顺槽维修安全技术措施下顺槽维修作业是在船舶舱底进行的一项重要维修作业,它是指在船底的下方进行维修作业。
由于下顺槽维修作业需要在船舶舱底进行,因此在维修过程中,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下顺槽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防护1.舱底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如坑洞、裂缝、断裂等。
2.必须在下顺槽区域内架设安全防护围栏或者安全网底板,以防止人员或物品掉下舱底。
3.运用板材进行包围舱底,遮盖漏洞、异物,防止作业中发生意外伤害。
4.使用合适的安全绳索固定工具和设备,以防止过重物品从悬挂的制高点滑落。
5.在作业现场使用专业的安全工具,防护头盔、手套等防护设备,并根据需要使用呼吸防护设备。
6.在遇到应急事故时,应有预先设置的应急预案。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二、环境保护1.在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注意环境保护,禁止将废弃物物丢弃到船舱内或其他地方,相关废弃物应该经过正确的处置方式进行处理。
2.维修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避免污染船舱环境。
3.在铺设下顺槽周边附近的设备和工具时,应防止对直接移动其它设备。
4.在使用电瓶车等易引起污染的设备时,应避免在附带尽可能多的设备呼吸密闭空间工作,避免引起有害气体的面临。
三、设备标准化1.在维修过程中,应使用设备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并根据实际需求对设备做好标准化管理措施。
2.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应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安装设施固定并正确使用,以防止动力设备在使用时发生意外。
3.在使用维修物品时,应检查相应配件是否完好清洁,并注意检查合适的工具是否到位。
四、作业前会议在下顺槽维修作业开始前,应当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拟定下一步维修计划,并在此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技术措施,明确工作责任。
同时,也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安全警示和注意事项引导。
通过会议,能够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并对船员自主维修提供支持。
下顺槽开口贯通安全技术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下顺槽开口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介绍下顺槽开口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知识和应用,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安全防范措施。
1. 下顺槽开口贯通概述下顺槽开口贯通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地面或建筑物内部进行槽口开设、穿越或贯通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电力、通信、给水、排水、天然气等管道系统的布置和维护。
下顺槽开口贯通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如果不正确地进行槽口开设或贯通,可能会导致地基沉陷、水土流失、管道损坏等安全事故,甚至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
因此,下顺槽开口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工程的质量。
2. 下顺槽开口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下顺槽开口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施工前勘察和设计在进行下顺槽开口贯通工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与设计。
勘察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地下水位、土层情况、地质构造、环境特点等信息,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防护措施。
2.2 施工材料选择施工材料的选择对于下顺槽开口贯通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择耐腐蚀、抗压强度高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质检,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3 施工操作规范施工操作规范是保证下顺槽开口贯通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施工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2.4 安全防护措施下顺槽开口贯通施工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警示标志、警示灯光、防护栏杆等。
同时,也应加强现场管理,设置专人负责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2.5 施工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施工人员是保证下顺槽开口贯通安全的重要环节。
顺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引言顺槽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地下矿井开采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
然而,由于其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来确保工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顺槽施工中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1. 施工前期安全准备措施在开始顺槽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安全准备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前期安全准备措施:•详细的工程规划:根据矿井开采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范围、施工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安全培训与教育:对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安全设备的准备:确保所有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器材齐全,并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施工现场的布置: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道路畅通、电力供应和通信设备可靠。
2. 监测与预警技术措施有效的监测与预警技术措施是保障顺槽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监测与预警技术措施:•地质勘探与监测: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情况,确保施工区域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安装和使用合适的地质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地质变化和地下水位等信息。
•气体监测与通风控制:对施工现场进行气体监测,确保矿井中的氧气含量达到安全标准。
在有毒气体超标的情况下,及时采取通风控制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应力监测与预警:对施工区域进行应力监测,确保顺槽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
一旦监测到应力超过安全标准,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灾害发生。
3. 安全操作技术措施在顺槽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安全操作技术措施是保障工人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操作技术措施:•计划稳定顺槽: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条件及时调整顺槽的位置和尺寸,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必要时,采取锚杆支护、注浆等措施加强顺槽的稳定性。
•防火与防爆措施:在矿井内进行顺槽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防火与防爆的规定。
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综采设备技术措施我队负责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中的运输工作,为保证安全、高效的运输11011工作面综采设备,特编制本措施,施工时严格按本措施执行。
1、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轨道质量要求(1)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2)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4)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5)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
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积水、无浮煤。
(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
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巷道中的轨道必须定期检修。
(7)轨道下铺设的道木间距为1000mm,不得超宽。
2、车辆连接装置的性能指标(安全系数)和投用前的试验(1)矿车的车梁、碰头和连接插销,不小于6。
(2)无极绳的连接装置,不小于8。
(3)矿车的连接环、链和插销要求:批量生产的,必须做抽样拉断试验,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初次使用前和使用后每隔2年,必须逐个以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发现裂纹或永久伸长量超过0.2%时,不得使用。
3、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无极绳绞车提升能力验算(1)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无极绳绞车技术参数绞车型号:SQ-120/132B 绞车运距L :2200米 巷道坡度β:不大于5° 单位长度钢丝绳质量q R :2.64kg/m 绞车功率:132 KW 最大牵引力F dj :120KN钢丝绳规格:Ф26mm 运 速V :0.88m/s 破断力Q z :348KN (2)运送液压支架时牵引力计算: F=(G+G 0+G 1)(0.02cos βmax +sin βmax )g+2μq R gLF=(2600+2000+2000)×(0.02cos5°+sin5°) ×9.8+2×0.25×2.64×9.8×2200=59940.61N式中:G ——运输最大重量; G 0 ——梭车自重 G 1——平板车重量; βmax ——运行线路最大坡度μ——钢丝绳摩擦阻力系数;q R ——单位长度钢丝绳的重量: L ——运输距离 g ——重力加速度(3)无极绳绞车张力验算: 实际静张力验算:59.940KN<120KN(4)电动机功率验算(按最大件、最远距离时计算)87.038.01000 1.21.10.88599401000k k F N 21dj =⨯⨯⨯⨯=⨯⨯⨯=ηdj dj V KW<132KW式中:η=0.8为绞车传动效率; V dj =0.88m/s 为梭车牵引支架速度; K 1为绞车运行不平衡系数,取1.1; K 2为绞车初始运行时的不平衡系数,取1.2。
9103轨道顺槽开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9103轨道顺槽位于位于西南部采区,巷道北为采空区,西为工作面煤库,东南均为未采区,开口位置巷道错综交叉,顶板压力大,为确保巷道开口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现场概况2101巷反掘断巷道、运输联络巷、运输巷形成三角地段,该地段最厚处煤体为5.1m。
开口处位于胶带上山末端,9103轨道顺槽中心线与胶带上山中心线夹角成90°。
9103轨道顺槽沿煤层掘进,采用锚网、锚索支护,二、技术要求1、施工前后,必须有专职瓦斯员不定时对工作面瓦斯浓度进行检查。
2、进入工作面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检查工作地点前后10m范围内支护是否良好。
3、工作面风筒必须及时延接到位,确保工作面正常通风。
4、工作面必须及时使用超前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5、锚杆、锚索支护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执行,锚杆锚固力不低于150KN,预紧力不小于200N.m;锚索预紧力不小于300N.m。
6、巷道开口后,及时补打锚索进行锁口。
巷道交叉点补打锚索加强支护。
三、施工方法1、安全检查开口前先对2101联络巷锚网、锚索支护情况进行检查,确定锚网、锚索支护紧跟迎头,交叉口锁口锚索已补打后,根据巷道已定偏中线开口,左帮距3m,右帮距1.5m。
2、风镐支挖开口开口处正断面宽不超过时,采用风镐扩刷的方式进行掘进施工,随扩刷将右帮料石墙拆除伸超前支护,扩刷够一排距离时,必须及时进行永久锚网、锚索支护。
扩刷至运输联络巷煤体离层段位置时,先将顶板离层碎煤处理后方可扩刷右边帮部。
四、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处理掉活煤、矸,并要对周围10m范围内巷道支护进行检查,对锚固力不达标、预紧力不够的锚杆进行处理。
失效锚杆、锚索重新补打或打点柱进行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2、巷道开口施工过程中,临时支护必须及时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
3、施工现场必须安排一名瓦斯员对现场瓦斯浓度进行时时监测。
下顺槽顺层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下顺槽顺层钻孔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岩体探测、地质勘探等领域。
然而,由于钻孔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下顺槽顺层钻孔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帮助施工人员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2. 钻孔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下顺槽顺层钻孔之前,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2.1 工作区域的划分在施工现场划定明确的工作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工作区域应由专人负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警示牌,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2 岩体稳定性评估在进行下顺槽顺层钻孔之前,需要对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估。
通过地质勘探和岩土力学参数测试,评估岩体的稳定性,以预防岩体坍塌事故的发生。
2.3 设备和工具的检查在进行钻孔施工前,对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有发现设备故障或工具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 钻孔中的安全技术措施钻孔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3.1 钻孔井筒的稳定性控制钻孔井筒的稳定性是钻孔施工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钻孔井筒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合适的井筒衬管和托架,增强井筒的稳定性;- 监测井筒的变形情况,及时进行补充支护。
3.2 钻具和钻头的安全使用在使用钻具和钻头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钻具和钻头表面应保持干燥,以防滑倒事故的发生; - 使用合适的抓手和工具夹持装置,确保钻具和钻头的牢固性; - 避免钻具和钻头与其他物体碰撞,以防止伤害。
3.3 排风和防尘措施钻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有害气体,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合理设置通风装置,将有害气体迅速排除; - 使用防尘面具或呼吸器防护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 - 在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空气质量检测。
1101下顺槽改造巷掘进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根据矿井采掘生产需求,需对1101下顺槽进行改造,开口方向位置:沿1101工作面停采线向西10m巷道上帮进行开口,施工方位角:51°20′,施工坡度0°,施工6m后停止掘进。
在停采线外10m开口掘进的同时,在原1101下顺槽材料硐室,硐室西帮1m向里打抬棚进行开口,向西进行掘进,施工方位角290°55′,开口位置及方位由生产科测量放线为准,施工坡度沿煤层顶板,工程量共38m。
为保证巷道掘进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巷道断面尺寸和支护材料采用矿工钢单棚支护,巷道设计断面为梯形;断面尺寸:上净宽2200mm、下宽3600mm、中高2200m(梁长2400mm、腿长2500mm),棚距600mm(中—中),柱窝200mm。
全断面采用塑编网和背木背帮背顶,塑编网搭接100mm,采用阻燃连网绳进行连网,连网时逢孔必连,每隔200mm打一个死结,塑编网规格800mm ×7500mm。
网前采用背木背顶,直径40mm~60mm,背木间距300mm,背木必须过顶、成排成线。
撑杆每棚7根,(梁两端一根、梁中心一根,棚腿距棚梁200mm处各一根,底板向上800mm处各一根),撑杆必须打紧打牢、成排成线。
三、施工方法1、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科测量组标注的巷道中腰线施工。
2、以1101下顺槽停采线向西10m进行开口,开口方位角51°20′,施工6m后停止掘进。
在停采线外10m开口的同时,在1101下顺槽材料硐室内巷道左帮进行开口,按照方位角290°55′施工,施工时沿煤层底板掘进,开口位置及方位由生产科测量放线为准。
3、开口打设抬棚:1101下顺槽开口处巷道需打设开口抬棚、拆除棚腿,开口抬棚采用矿工钢对棚形式,开口抬棚可打设在梁耳内,拆除棚腿后再在梁耳外补充一架抬棚,对棚设完成后方可拆除棚腿,拆除棚腿时必须安排专人观察顶板。
工作面下顺槽维修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下顺槽是煤矿运输系统的重要设施,对煤矿生产和运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煤矿工作面下顺槽工作环境的封闭性和复杂性,工人在进行维修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工人在维修过程中的安全。
一、排除危险源:在进行工作面下顺槽维修前,必须先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例如,要清理工作面下的积水和泥浆,杜绝滑倒和有害气体的危险。
同时,还要清理并检查顺槽内的杂物和散落的煤炭,以避免对维修人员造成伤害。
二、合理使用安全设备:在进行工作面下顺槽维修时,维修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各种安全设备,以保障其自身的安全。
例如,必须佩戴好防护面具、手套和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维修过程中发生面部或手部受伤以及滑倒的情况。
此外,还应使用好钢质防护网和固定带等安全设备,防止人员坠落或受到石头、煤炭等物品的伤害。
三、制定详细的维修作业方案:工作面下顺槽的维修工作必须制定详细的维修作业方案,明确每一步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例如,要规定清理工作面、检查顺槽、维修管道等工作的具体步骤和要点。
此外,还要在作业方案中注明人员的配备要求,确保维修人员能够根据作业方案进行安全维修。
四、确保通风和排水畅通:在进行工作面下顺槽维修时,必须确保通风和排水的畅通。
通风设备应保持良好运转,保持顺槽内空气新鲜和安全。
排水设备应保持畅通,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淹导致人员受伤和工作面受损。
五、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对于从事工作面下顺槽维修的员工,必须进行培训和意识教育。
培训的内容包括工作面下顺槽的结构和特点、维修的操作步骤和要点、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养成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设备的好习惯。
六、实施监督和检查:为了确保工作面下顺槽维修中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监督的方式可以包括现场巡视、视频监控等。
检查的内容可以包括工作面下顺槽的安全设备是否完好、员工是否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以及维修作业是否符合规定等。
下顺槽铺道安全技术措施顺槽铺道是煤矿开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作业。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开采,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要做好顺槽铺道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对煤层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评价,确定煤层的稳定性、裂隙和地应力等情况,从而确定合理的措施。
同时,还要对顺槽铺道的位置和方向进行选择,避免选择在地质构造活动区和高应力区。
其次,要加强对巷道支护的设计和施工。
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钢支架、液压支架等,同时要注意支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保证其能够承受外界的压力和震动。
对于巷道的刀刃要进行钢化处理,提高其耐磨性和抗压能力。
此外,还要对巷道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修,防止出现支护失效和漏水等问题。
再次,要加强对瓦斯的控制和防护。
顺槽铺道工作面容易积聚大量的瓦斯,一旦积聚过多,容易引发爆炸。
因此,要加强对瓦斯的抽排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巷道中设置瓦斯监测点,并配备瓦斯检测仪,及时发现瓦斯超标情况。
同时,加强通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顺槽铺道中的空气流通畅通。
此外,还要加强对顺槽铺道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
对作业人员进行矿山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在作业现场要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禁止违规操作和不懈废工作。
同时要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尘口罩等,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最后,要加强对顺槽铺道作业过程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变形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等设备,对顺槽铺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预警信号,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停止作业或疏散人员,防止事故的发生。
顺槽铺道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重要且危险的环节,为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开采,必须加强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通过提前的准备工作、巷道支护设计和施工、瓦斯的控制和防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以及作业过程的监测和预警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保障顺槽铺道的安全。
顺槽开口安全技术措施简易版A Spec 讦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 n Problem, The Process In e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ObjectAnd In flue ne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 ally Implement! ng.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顺槽开口安全技术措施简易版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问题,或行业提岀的•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概况根据地测防部门提供的停掘通知单2102回风顺槽在距切眼3号导线点67. 5m处停止掘进进行开口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组织施工负责人:荣念军安全负责人:胡方果机电负责人:刘栋技术负责人:林天德常北三、施工方法首先由地测部门确定2102回风顺槽中腰线1 • 5m, 锚索规格为: 017. 及方位,按照巷道中腰线及方位施工,施工方 式为综掘机掘进,开口施工前打注一排锁口锚 索,巷道开口施工完毕后,进入正常掘进施 工。
四、技术要求、施工材料规格 开口处打注一排锁扣锚索,开口抹角处空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支护。
开口后按照 回风顺槽设计进行正常支护,锁口锚索间距为300*300*150mm,每根锚索使用一支K2335、两 支Z2360锚固剂,预紧力150KN,锚索外露 150-250mm o附图:2102切眼及回风顺槽开口加强支护 平面示意图。
五、排煤(肝)、运输、通风、供风、供 水系统。
1、排煤肝系统:40t刮板输送T切眼简易皮带T2102运输顺槽800皮带输送机T胶带上山800皮带输送机T轨道大巷800皮带输送机 T副平碉800皮带输送机T地面堆煤场。
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超化高岭煤矿
21011工作面下副巷开口及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开拓一队
负责人:郭庆瑞
编制人:高亚男
编制时间:2013年10月8日
21011工作面下副巷开口及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计划,经矿领导研究决定由开拓一队施工21011工作面下副巷,为确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特制定如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设计
1、21011下副巷开口坐标为X=3811132.6,Y=38442576.1,开口方位63°30′18″,设计工程量为700.4m.。
2、支护形式:采用规格为29#U型钢支护,巷道断面为4.0*3.15m(净宽*净高),棚距600mm,每棚采用4套卡缆3道拉杆及2道U型钢连锁支护。
3、通风路线
新风路线:副井底→井底车场→(风机)21采区上仓联巷→21采区上仓运输巷→掘进头
乏风路线:掘进头→21采区上仓运输巷→上仓运输巷→11运输上山→总回风巷→风井→平地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前先对开口地点前后5m范围内支架进行检查,发现漏帮漏顶时重新打帮打顶,防止施工时震动,引起帮顶流渣。
2、开口施工时在施工现场附近巷道较宽处,准备一定数量防冒顶材料(小径木20根、削尖板20根、荆芭3捆),以备冒顶时使用。
三、工程质量要求:
1、巷道必须经常保持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材料码放整齐,管线风筒吊挂平直成线,保证巷道“高、宽、平、直、净”的标准要求。
2、严格工程质量管理,要求棚子迎山适中有力,不得歪旋。
严禁出现空帮空顶现象,局部空帮空顶处必须用坑木背实背牢,或用编织袋装渣进行填充,并保证填充质量。
严格执行拉尺上线制度。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
1.施工时采用炮掘,“三八”制作业施工方法,其工艺流程为:加固棚→打眼→装药→联线→撤人→放炮→洒水→敲帮问顶→移动前探梁→架棚→背帮顶→出渣→检查工程质量。
2.施工工艺:
(1)在所要架设的支架梁和柱腿上用粉笔打上梁中,腰线,以保证架棚准确,迅速。
(2)架棚前先用镢头将爆破成型不好的地方刷齐,使断面成型,方便架棚。
(3)移动前探梁,将其加固牢靠,施工人员站在煤堆形成的工作台上,将U型钢梁放进前探梁上,并用背材将梁与前探梁进行连锁加固,严防梁脱落伤人。
(4)梁放正后,塑料网打顶,在前探梁掩护下挖柱窝站腿,要求两帮柱腿必须放正,不得前倾后仰,支持住顶梁达到高,齐,平的标准,同时拉中线三角线进行校正。
(5)待帮顶背好后,检查①搭接长度②卡缆间距③U 型钢间距(即棚距④卡缆上紧力⑤支架迎山⑥背帮背顶、联网⑦中线、三角线。
五、机电管理要求:
1、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面机电设备必须消灭失爆,不准带电检修作业,耙斗机固定牢固,照明、护栏等设备要齐全可靠。
2、使用过的棉纱等物品,不得乱丢乱放,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严禁在井下泼洒废油和剩油。
六、加强斜巷运输管理
1、斜巷提升运输要坚持“三固定、四保险”及“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2、斜巷提升必须配备专职绞车司机提升工作,无证人员不准操作。
3、提升信号铃为:一停、二上、三下、四上下人,信号必须清晰准确无误,信号工认真做到:四保险使用不全,连接不牢,超限拉车辆,有行人或人员未撤离至安全地方,不准传递信号。
4、挂钩工必须保证连接装置及保险装置处于完好状态,每次开车前必须检查车数和各车连接情况,不合格不准上、下车。
5、所有安全设施,要经常检查维修,保证其齐全、完好、灵活、可靠。
6、行车时,红灯亮信号铃响,行人时,绿灯亮信号铃不响。
7、斜巷每次只准提升1辆车,严禁放飞车。
斜巷运输的具体注意事项:
8、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信号工,信号工听准听清发准信号,绞车司机听准听清信号开车,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制动装置及其它安全装置,操作时要准、稳、快、防止松绳冲击,把钩工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检查好车辆状况,正确使用安全设施(保险挡、保险杠、保险绳、保险叉等)要检查车辆连接,装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非绞车司机不得操作绞车,非信号工不得发送信号,绞车和矿车要搞好日常维护,定期检修,按规定试验,斜巷行走或作业时要按规定征得信号工同意,施工现场接章作业,并有人监护,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作业制度,行走人员不要在道心走,不得随意跨越钢丝绳,行走途中遇到绞车运行时要及时躲进躲避硐或车场等安全地点,绞车滚筒上的钢丝绳头要固定牢固。
七、主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顶板管理,严禁空顶作业。
工作面施工地点附近要经常存放足削尖板30块、小径木20根、荆笆3捆等材料,以备发生小冒顶时急用。
施工前必须对临时支护情况进行检处理,靠近迎头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检查,无问
题时方可作业。
要认真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及时用长柄工具找掉危岩,特别是打眼前、装药前和放炮后要坚持多轮次的敲帮问顶工作。
敲帮问顶工作应由2名以上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1人找顶、1人观察顶板。
找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其余人员要站在找顶人员后方的安全地点,不得影响找顶人员的退路,找顶前要看好退路。
找顶要从支护完整处由外向里先顶后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
2、加强爆破管理,必须杜绝多装药放大炮的做法,要多打眼少装药,减少对围岩破坏程度。
严格控制控顶距,围岩松软较活时要采用削尖板及小径木先挺后掘,保证顶板稳定性。
3、放炮作业坚持“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每次放炮前班长必须派专人在距放炮地点100米的各个巷道内把口警戒并撤出警戒区域内的所有人员。
4、放炮作业采用一次打眼、一次装药、一次全断面正向装药爆破,根据围岩变化合理调整装药量,尽可能减小对巷道围岩的破坏程度,爆破采用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楔形掏槽,起爆使用防爆发爆器起爆,连线方式为串联。
装药时炮眼剩余部分必须炮泥填满充实;如局部需挑顶或刷帮时,要严格控制装药量及一次起爆个数,炮眼深度最浅不能低于300mm。
炮眼深度为300mm-400mm 时,每眼装药量不得超过半卷;炮眼深度为400mm-600 mm 时,装药量不得超过1卷/每眼,一次起爆个数不得超过10
个,炮眼剩余部分必须用炮泥囤实。
5、风筒采用双反边连接,要求吊挂平、直,风筒距窝头不得大于10米。
6、耙碴机机身及老桩要固定可靠,耙斗机的四个卡轨器与轨道固定,轨型不小于22kg/m。
禁止在已松动的岩块上或松软破碎的围岩上打眼安设固定楔。
八、该工作面水灾,瓦斯爆炸、火灾避灾路线:
施工中出现重大事故积极采取措施处理,并组织人员撤出:
1、出现事故时,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并迅速向调度室汇报。
2、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和工具材料及时处理事故,若确无可能处理,就应由在现场的带班副队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1)对于外因火灾,如电气明火,一般应切断电源,并就近取得消防器材,在进风侧用直接灭火法扑灭,如果由于外因火灾造成煤炭燃烧,可用挖除火源或用砂子、黄土等方法压灭火源。
(2)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事故地点回风侧的人员可配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鼻,尽量走捷径较快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顺风流撤退。
若路线较长,爆炸波或火焰可能袭
来时,则应卧倒或俯伏于水沟中,以减轻烧伤,撤退路线如下:掘进头→21采区上仓运输巷→21采区上仓联巷→井底车场→副井底→平地
(3)当发生涌水事故时,在场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的地点和灾害程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应迅速组织抢救。
应尽可能的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设法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若无法抢救时,应有组织的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避开压力水头撤退到安全地区,缩短待避时间,撤退路线如下:掘进头→21采区上仓运输巷→21采区上仓联巷→井底车场→副井底→平地
(4)当发生事故,副井提升系统有问题或是提升人员来不及时,应由当班组长或跟班队长负责组织人员,先躲进-305水平避难硐室内,等待救护人员救援。
九、本施工地点所有人员必须遵守“三大规程”,作好自主保安,杜绝“三违”现象。
十、本措施未尽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编写:高亚男
201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