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职业病防治法测试试题及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2017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知识竞赛一、单项选择(40 分)1.2017年4 月25日至5 月1 日是第()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贯彻落实好《职业病防治法》对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DA.10B.20C.5D.15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 年10 月27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CA.2001 年5 月1 日B.2001 年10 月27 日C.2002 年5 月1 日D.2002 年10 月27 日3.《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CA.安全生产B. 劳动保护C. 预防控制D. 保护健康4.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A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分类管理,综合管理C.行业自律,职工参与D.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5.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BA.公安B. 卫生C. 国务院D. 工会6.2017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从 4 月25日至5月1日,宣传主题是()。
CA.职业安全无小事B. 依法防治职业病,切实关爱劳动者C.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D. 工作,健康,和谐7.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每年()月最后一周。
BA.1B.4C.5D.108.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DA.技术B. 技能C. 安全D. 职业卫生9.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CA.申请B. 备案C. 申报D. 审查10.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各类职业危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2017年7月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姓名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职业病防治法》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B、2001年11月1日;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 ),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B、警示标识;C、安全标语5、矽肺是由于吸入( )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 )种法定尘肺。
A、11;B、25;C、13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是( )。
A、干式凿岩;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 )mg/m3A、8;B、6;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 )mg/m3A、6;B、4;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 dBAA、115;B、75;C、85。
11、慢性职业总督和慢性职业病在( )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B、24小时C、10天D、15天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B、无权索取C、有权要求复印D、无权要求复印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病的范畴?A. 尘肺病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眼病D. 普通感冒答案:D2.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治疗为主,预防为辅C. 以治疗为中心,预防为辅D. 防治并重答案:A3.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A. 定期体检B. 健康检查C. 职业健康检查D. 普通体检答案:C4.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病?A.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导致的疾病B. 工作过程中受到急性伤害C. 工作环境恶劣导致的疾病D. 遗传性疾病答案:D5.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A. 及时诊断B. 及时治疗C. 及时报告D. 及时康复答案:C6.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A.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设施C. 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培训D. 为劳动者提供高工资待遇答案:D7.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应当?A. 及时治疗B. 及时康复C. 给予经济补偿D. 适当调整工作岗位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用人单位不承担职业病防治责任?A. 劳动者患有职业病B. 劳动者因工负伤C. 劳动者因工死亡D. 劳动者自愿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答案:D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A. 用人单位承担B. 劳动者承担C. 政府承担D. 社会保险承担答案:A10.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劳动者的职业史B. 劳动者的临床表现C. 劳动者所在单位的环境监测数据D. 劳动者的家庭病史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正确)2.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2017年职业病防治培训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 A)公布实施。
A 2011年12月31日B 2002年5月1日C 2012年5月1日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 A)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卫生行政部门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3.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 B)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 卫生行政部门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4.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C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监督 B检查 C建议5.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C )。
A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治理”。
A 彻底 B综合 C分期7.《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C)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 C预防、控制8.《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 B)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9.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A)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B、卫生C、国务院10.《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C )。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11.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12.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B )种。
A 100B 132C 115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B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 B用人单位 C劳动者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C )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职业病防治培训考试试题姓名:时间: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
2、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产品包装的醒目位置,应当设置相应的()和()说明。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和其他因素。
4、公司应全面接受()部门进行的依法监督检查,并提供相应资料。
5、公司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又未积极治理,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时,职工有权拒绝操作。
()2、企业可以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3、2019年以后职业健康危害管理部门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4、在产生噪音较大的搅拌区域必须按要求佩戴耳塞。
()5、公司现场作业人员应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6、压力表测量到的压力就是绝对压力。
()7、公司料仓主要产生的职业危害为粉尘。
()8、生产过程中有害与无害作业可以不分开,工作时注意即可。
()9、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10、公司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待遇。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0分)1、公司产生粉尘的岗位,应佩戴的职业健康劳动防护用品为()。
A、安全帽B、防护鞋C、防尘口罩D、工作服2、用人单位(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必须B、可以C、应该D、视情况而定3、各企业、事业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应必须()。
A调离粉尘作业岗位 B不用管 C辞退 D隔离4、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 )承担。
A、鉴定者B、用人单位C、卫生行政部门D、劳动保障部门5、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B、技能C、安全D、职业卫生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 )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职业病防治法测试题及答案1、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
A、拒绝B、拒绝和阻碍C、阻碍答案:B2、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A、并向劳动者说明情况B、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C、并终止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待遇答案:B3、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可分为()。
A、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B、接触粉尘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接触放射因素类、其他类的职业健康检查C、接触粉尘类、物理因素类、有毒有害气体类、其他类的职业健康检查D、接触粉尘及化学物质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B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B、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答案:C5、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C、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证明答案:B6、手臂振动病是()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长期B、短期C、连续答案:A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职业卫生B、分开C、劳动保护答案:B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D、安全第一防治结合答案:C9、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
A、尘肺病B、噪声聋C、苯中毒D、振动病答案:A10、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一、选择题1. 《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A. 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B. 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C. 加强劳动者的职业安全意识D. 促进工作环境的改善和管理2. 工业园区的企业必须建立以下哪项制度来预防职业病?A.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B.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C. 工伤事故报告制度D.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制度3. 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者的权利?A. 接受职业病体检B. 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C. 超时工作D. 不参与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A. 有职业病预防技术知识和防护措施的岗位B. 接受全员职业病防治法培训C.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D. 享受职业病防治法保障待遇5. 以下那种情况属于职业病危害的行为?A. 员工不按时上班B. 缺少必要的监护措施C. 使用无毒化学品D. 强迫员工加班二、判断题6.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由劳动者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职业性体力劳动而导致的疾病。
7.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8. 用人单位应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告知劳动者。
9. 用人单位应当对可能危及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评价,确保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
10. 用人单位应当对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检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三、简答题11. 《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2. 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至关重要,请简要介绍一下劳动者应该如何获取这些知识。
13. 你认为企业应如何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四、论述题14. 请详细描述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15. 用人单位应如何应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监管和检查?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A4. A5. B二、判断题6. 正确7. 正确8. 正确9. 正确10. 正确三、简答题11. 用人单位应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报告制度、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等。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对象不包括转岗到该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A、对B、错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对B、错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状危害的岗位作业。
A、对B、错4.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况。
A、对B、错5.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A、对B、错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A、对B、错7.涉及转岗的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只要上岗时间不长可以不需要做上岗体检A、对B、错8.员工异动到职业危害的岗位不需要做上岗休检,只需要走岗位异动中请即可。
A、对B、错9,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A、对B、错10.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A、对B、错二、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A、预防、遏制B、预防、减少C、预防、控制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5年2月1日3.国家规定每年()月的最后一同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2017年《职业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1.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2.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
3.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4.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5.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但在工作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应视同职业性接触。
6.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7.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8.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9.2009年媒体披露的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暴露出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再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10.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1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A、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或者未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的B、未按照规定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的C、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查、诊断、报告和登记的D、未按照规定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的E、以上都不是1、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这些规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其中,以下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40分)。
1.《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CA.安全生产B. 劳动保护C.预防控制D. 保护健康2.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A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分类管理,综合管理C.行业自律,职工参与D.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3.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下列关于职业病诊断条件中,不作为界定法定职业病基本条件的是()。
D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B、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C、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D、接触职业危害因素5年以上4.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A.化学、物理、生物B.化学、物理、生理C.生理、物理、生物D.化学、物理、生化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BA.员工健康检查B.职业健康监护C.定期健康检查D.职业健康体检6.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危害防治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属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内容的是()。
DA、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B、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C、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D、组织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7.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申请鉴定。
CA.劳动保障部门B.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C.卫生行政部门D.司法鉴定机构8.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承担。
AA.用人单位B.劳动者本人C.工会组织D.民政部门9.用人单位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从原岗位()。
BA.继续工作B.调离C.开除D.解聘10.国家对从事()、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职业病防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审议通过
A、7月2日
B、5月29日
C、10月27日
2.新的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16年9月1日
B、2016年5月1日
C、2017年1月1日
3.职业病防治的宗旨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
A、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B、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C、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4.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5.职业病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地方政府
7.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8.()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
B、各级政府
C、用人单位
9.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进行。
A、医疗卫生机构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C、中介机构
10.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预算。
A、地方财政
B、中央财政
C、建设项目工程
11.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进行卫生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
A、专项管理
B、计划管理
C、特殊管理
14.()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
B、工会组织
C、用人单位
15.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档案。
A、劳动者健康监护
B、工资
C、人事
16.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直接责任人员
B、责任人员
C、管理人员
17.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负责的()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医疗卫生机构
B、用人单位
C、主管人员
18.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19.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病危害因素
20.职业病防治法共有()章,()条。
A、7,78
B、7,79
C、8,80
二、简答题(共4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0分)
答:
2、用人单位是否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10分)
答:
3、是否可以转移或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10分)
答:
4、对未成年工和女职工实行什么特殊劳动保护(10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