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食用菌产业将获大力扶持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谈蕈菌生科院 2011013018 叶泽俊【摘要】蕈菌是应用价值很高的一类微生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本文从蕈菌的概念,结构,分类及应用价值这几个方面介绍了蕈菌。
同时也分析了中国蕈菌产业的现状。
【关键字】结构分布分类繁殖营养医疗保健生态经济发展【正文】一、什么是蕈菌?蕈菌(mushroom )又称伞菌,是指那些能形成大型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 并能为食用、药用或其他用途的一类高等真菌。
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的子囊菌类。
从外表来看,蕈菌不像微生物,因此过去一直是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但从其进化历史、细胞构造、早期发育特点、各种生物学特性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来考察,都可证明它们与其他典型的微生物——显微真菌却完全一致。
事实上,若将其大型子实体理解为一般真菌菌落在陆生条件下的特化与高度发展形式,则蕈菌就与其他真菌无异了。
近20年来已为大多数专业人士认同。
蕈菌的生长在基质上或地下的子实体的大小足以让肉眼辨识和徒手采摘。
二、蕈菌的结构蕈菌的最大特征是形成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大型肉质子实体。
典型的蕈菌,其子实体是由顶部的菌盖(包括表皮、菌肉和菌褶),中部的菌柄(常有菌环和菌托),基部的菌丝体三部分组成。
蕈菌的营养体细胞是分枝的丝状体,管状结构。
它的细胞壁不同于细菌和植物细胞壁。
蕈菌细胞壁细菌细胞壁植物细胞壁葡聚糖、几丁质黏肽、肽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三、蕈菌的分布与分类从外表看,蕈菌不象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更为丰富。
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
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
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现存蕈菌大概有140 000种,然而迄今已辨识的只有15 000种左右(约占估计总量的10%)。
蕈菌生产和消费目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估计有1 500~2 000种可食蕈菌,已辨识的981种。
黑龙江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工程后续发展对策研究于兴新【摘要】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sis'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actual effects of the natural forestry protection project in the state-owned forestry reg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n, the main problems that affect seriously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ject are found ou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trategies and tries to explore some effectual methods for the later period of national forest protection of the state-owned forestry region in Heilongjiang. These official suggestions include revitalizing forest zoning,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fund use, supporting the follow-up industry project, separating government function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triping every social function that enterprises have to undertake, reforming the mechanism and so on. All these measures will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the process of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project and will have deep effects on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state-owned forestry region in Heilongjiang.% 从黑龙江国有林区基本现状、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的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地评价了实施“天保”工程取得成效及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八大经济区”战略进展和思考一、战略提出背景(一)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国际政治经济跌宕起伏:面对“四个局”1.经济的变局,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经济困难,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
2.政治的乱局,埃及、叙利亚等国发生“革命”,利比亚推翻了卡扎菲40余年的统治,中东、北非动荡,出现蔓延趋势。
3.政治经济的迷局,针对中国的战略干预逐渐增加,政治与经济矛盾交互变化、扑捉迷离。
周边环境狼烟四起,台海局势、南海争端、朝鲜半岛、中印制衡;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债危机、欧债危机于中国密切相关,难以割舍。
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要求欧洲给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引来众多非议。
按照WTO协议,世界将于2016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4.科学发展观的大局,力促“三个转变”,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局面。
黑龙江经济总量位次后移,1978年第8位,2003年第13位,2004年第14位,2007年第15位,2009年16位,2011年17位?图1 (1978-2010)黑龙江与全国经济总量对比图2 黑龙江省地貌图(三)省情特点、发展条件1.一条边境线:近3000公里,2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对俄贸易占全国22%。
2.两大平原:粮食产量、商品量、绿色食品、农机动力居全国首位3.三大山脉: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
50%山地丘陵,矿产资源富集;森林植被形成天然屏障;五山一水一草二份田,自然、生态、田园等旅游资源,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独具特色。
4.四大产业:装备、能源、石化、食品传统产业是支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发展质量不高。
5.五大水系: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绥芬河。
二、战略发展进程(一)经济总量、质量跃上新台阶。
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02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73.3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75.6%和1.7倍。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加快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6.13•【字号】铁政办发 [2020]13 号•【施行日期】2020.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岭市加快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铁岭市加快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铁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6月13日铁岭市加快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意见》(辽政发〔2019〕1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同东北亚国家的经贸人文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以创建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为目标,以产业合作、贸易合作、招商引资“走出去”、人文交流、商贸平台建设为助推器,积极推进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全面参与国家构建东北亚经济圈建设和新一轮东北振兴,打造辽宁省北部对外开放新门户。
二、重点任务(一)深化同东北亚国家重点产业合作。
1. 深化与东北亚国家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交流合作。
以精密机械制造、高精尖电子产业技术、电动汽车和汽车电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为重点,加大技术引进和高端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力度。
推动华晨橡塑、五星油膜等汽车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与韩国汽车制造企业对接,投资落户我市产业园区,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改造。
关于推动东宁黑木耳产业长远发展的调研报告黑木耳产业是东宁市第一富民产业,是东宁市的“金字招牌”。
如何推动黑木耳产业长远发展,稳固全国黑木耳第一市位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必须解决的课题。
谨供参阅。
一、黑木耳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推动下,东宁黑木耳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价值比较稳定,借这次调研对黑木耳产业总体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统计。
黑木耳生产规模。
2018年,全市黑木耳栽培规模达8.2亿袋,占地5.8万亩,其中地栽5.8 亿袋、棚室2.4亿袋。
生产户数15048户、2.9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28.4%,专兼职技术人员约200人,棚室数量达到10123个。
黑木耳专业园区38个,黑木耳专业合作社63家,研发机构5家,菌包厂达到77家,工厂化生产达到30%左右。
干品产量稳定在3.8万吨左右,占牡丹江市总产量的45%,是海林、林口、宁安、穆棱等市县的3—4倍。
产品品牌塑造情况。
“东宁黑木耳”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黑龙江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达到433.14亿元。
全市黑木耳注册商标184个,其中知名商标6个、著名商标6个,正在申请运福驰名商标。
有机认证商品5个。
二、黑木耳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黑木耳生产所需木屑紧缺。
8亿袋左右的生产规模,所需木屑数量较大,随着木材商业性采伐全面禁止,俄罗斯木屑进口政策变化和不稳定性,黑木耳发展时刻面临原料供应问题。
近年来替代料研发推广进展缓慢,技术不够成熟,生产农户对使用替代料黑木耳产量和质量不满意、不接受,推广难度较大。
黑木耳产业发展模式滞后。
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较龙头企业牵动存在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市场形势把握不精准、产品开发不深入、质量体系建设难等问题,目前看我市黑木耳产业分散型种植、农户自产自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产业加工链短,精深加工不足,且品牌影响力弱,导致产品附加值低,营销模式传统老旧,配套的包装、物流、售后等环节不健全,产业总体效益没有大的提升。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宜府办发〔2017〕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2月20日宜昌市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宜昌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改革,建设农业强市和智慧农业,根据《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全市农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以来,全市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百亿产业、千亿农产品加工、万元农民收入格局基本形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
2015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17 68亿元、370 31亿元和12990元,较2010年增长110 03%、109 35%和117 22%,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6%、15 97%、16 78%。
(二)特色产业有名有位。
畜牧、柑桔、蔬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六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2 6%,特色产业已成为宜昌农业名片。
其中柑桔面积192万亩,总产300万吨,居全国市州第一;茶叶面积69万亩,总产6 8万吨,综合效益全省第一;蔬菜面积194万亩,总产432万吨,设施化、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草食畜牧业、名优特水产养殖业和食用油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瓜菜产业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市坚持双轮驱动战略,在各项政策、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建基地、育龙头、拓市场、活流通,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了我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制订本规划。
一、瓜菜产业发展成就(一)规模效益日益显著我市实施蔬菜产业优化升级案,大力推进了设施农业提质增效、露地蔬菜规模化发展以及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蔬菜面积稳步扩大,效益逐步提高。
全市瓜菜(含蔬菜、瓜类、设施果树食用菌等)种植面积303.5万亩,总产量718.5万吨,实现产值100.2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36.6%,农民人均蔬菜产业纯收入达到1211元,末增长 33.5%。
(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全市形成了设施蔬菜、露地蔬菜、出口蔬菜、加工蔬菜和西甜瓜板块和蔬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的良好局面。
建成了现代设施蔬菜、出口蔬菜、西甜瓜生产优势区,产业布局区域特色鲜明,集聚度逐步提高。
(三)科技水平明显提升以蔬菜标准园创建及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为平台,推广优新品种;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精准水肥一体化、标准化建造、集约化育苗、绿色防控等技术;配套卷帘机、保温被、通风器、微耕机、移栽机等设施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了农业物联网、装配式镀锌钢架结构、主动蓄放热及无土长季节栽培等新技术。
引进推广蔬菜新技术12项,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提质增效技术覆盖率达到70%,培训农民20余万人次,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
(四)流通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建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53个,其中定点批发市场19个,培育各类蔬菜流通企业和合作组织309家。
配套采后处理、分级、包装,预冷、保鲜、储藏及冷链运输等设施,推进直销窗口、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流通模式,打造了一批品质优越、市场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
出口蔬菜远销东南亚等地区,露地蔬菜除供应南方市场外,还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五)蔬菜品质明显提高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菜田沃土工程,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蔬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
14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示意某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
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撂荒地(经耕种肥力下降后荒废的土地)、坡耕地、经果林(经济果木林)数量和规模随时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撂荒地、坡耕地、经果林分别对应图中()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甲乙2.随着时间推移,该山区()A.水土流失加剧B.植物种类增加C.聚落向高海拔山区转移D.农业从业人口增加【答案】1.D 2.B【解析】1.根据材料,撂荒地是经耕种肥力下降后荒废的土地,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及人们环保意识低,撂荒地会越来越多,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撂荒地增加速度趋缓甚至停滞、下降,据此,撂荒地对应图示中的丙;该地是山区,适合发展经果林,随着社会发展,经果林种植会越来越多,对应图示的乙线;山区陡坡垦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坡耕地会减少,据此,图示中的甲线代表坡耕地。
据此分析本题选D。
2.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随着时间推移,该山区坡耕地减少,撂荒地减少、经果林增加,说明该山地采取了退耕还林的策略,林木覆盖率上升,水土流失减轻,植物种类增加,生态环境改善。
高海拔山区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较差,故聚落一般不会向高海拔山区转移;进入生态化-集约经营阶段后,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农业机械推广,智能设备大量应用,农业生产效率高,但农业从业人口会减少。
据此分析本题选B。
(2021·山东高三其他模拟)美国的玉米带位于北美五大湖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玉米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出产了全球约40%的玉米。
大规模、高密度的玉米种植改变了当地的局部气候,形成了极度闷热的室外环境,出现了“玉米汗”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玉米汗”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玉米()A.大量吸收短波辐射B.大量释放长波辐射C.密集种植降低风速D.蒸腾提升空气湿度4.“玉米汗”现象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太阳辐射增多B.降水增多C.河流径流减少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3.D 4.B【详解】3.玉米作为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生物能,并不能将大量短波辐射转化为长波辐射,排除A、B;玉米(相对于树木、建筑物和地形起伏等)植株不高,虽能降低近地面风速,但影响的范围和高度有限,难以形成大范围闷热环境,排除C;玉米带大规模种植玉米,蒸腾量巨大,导致大范围空气湿度增大,加剧闷热感,D对。
龙源期刊网
俄罗斯:食用菌产业将获大力扶持发展
作者:斯坦利·多南
来源:《中国新农村月刊》2016年第07期
如果获得国家支持,列宁格勒区生产的蘑菇可满足西北地区甚至整个俄罗斯。
波罗的海广播电台相关负责人谢尔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种植有1300吨蘑菇,占全国总产量的10%。
如果国家补贴信贷利率,我们能够将规模扩大到上万吨,并计划大规模栽培平菇。
即使不能满足全国需求,满足西北部的需求也是绰绰有余的。
”
日前,俄农业部部长亚历山大.特卡乔夫向总统普京作了报告,报告提及俄罗斯对外大量
进口蘑菇的情况,并将全力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
俄罗斯食用菌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