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21课画家和牧童(自)
- 格式:ppt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49
201班赵惠君第12周星期四第二节第21课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课件《画家和牧童》。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出示插图,指出里面的重要人物:戴嵩和牧童)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4、写字:抹、挤、拱、批、评、决(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总结: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四、作业1、朗读课文并练写本课生字板书第21课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及修改后教案语文教学是最富个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悦的心灵享
受。本节课注重了学生的以下几点:1.自主探究求发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我创设了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是否喜欢画画,并观看名画”为切入点,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文的探究欲望。在观看名画中认识画家“戴嵩”二字。识字中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做动作的方式进行,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带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主动参与识字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另外在朗读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读、说、评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的读文,进一步体会戴嵩画技的高超。2.没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离我们的生活年代久远,他画的又是中国国画,学生不熟悉,所以文本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虽然不是游离,但它所表现的是课堂常规所要求的一般的状态,而不是源于内心的积极渴求状态。学生在课堂上是很努力的,也想尽力地表现自己,但他们又是真实的,他们的眼睛会告诉你,总缺点什么。内心的尴尬与失落不免产生。我想可能是没有触动学生内心的某一根心弦,没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低年级的孩子总是喜欢小动物,喜欢同龄人,喜欢似曾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如何让学生走近这样一个离他们年代久远的人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我想,情境的创设、语言的渲染、直观的感受、生活体验的唤起应该非常重要吧。修改后的教案还重视语言训练,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读,来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修改后《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图文结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懂得文中所阐明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3、课件视频直观再现,让孩子融入到情境当中,进一步体会人物品质。一、质疑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C板书:画家和牧童)(“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2、教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相机板书:大人小孩画家牧童画画放牛)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精析感悟,积累语言1、教师:课题中的画家指的是谁?(戴嵩)课文是怎么说的?找出来读一读。2、出示: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1)、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画家的朝代和名字。) (2)、“著名”是什么意思?(很有名,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其影响力非常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如说著名的歌星、著名的作家等。)(板书:著名) (3)齐读这句话。强调“著名”一词。3、教师:课文从哪些地方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他的画技高超呢? 4、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画技高超的句子。5、全班交流。(1)、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①、教师出示《斗牛图》,学生欣赏这幅绝妙之作,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种画法。②、从这句话中,你觉得戴嵩画得怎样?(画得很好看、画得很用心、画得很熟练、画得又快又好) ③、教师:他画得很用心,很熟练。他画得又快又好,真不愧是一位——著名的画家。④、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句话。(2)、教师:戴嵩的画很快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怎样?(纷纷夸赞)夸赞的意思是什么?(夸奖称赞)人们是怎么夸奖称赞的? (3)、出示: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①自由读,在句子当中找出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 ②教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呀!同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③有感情地朗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④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吗?(还有很多人,如戴嵩的朋友、官员……)出示插图,了解插图中的人物,想象一下,其他人会怎样夸赞这幅画,说一说。⑤这么多人称赞、赞扬戴嵩的画,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纷纷夸赞) ⑥教师出示《斗牛图》,学生欣赏这幅绝妙之作。⑦学生夸夸这幅绝妙之作。(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⑧教师:看,你也夸我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赞,这就叫“纷纷夸赞”,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4)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①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他的高超本领?(没有不、争着、大价钱) ②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评价,分组赛读) ③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说一个句子呢? (5)有感情地齐读第1—4自然段。三、评价人物,体会品质1、师:就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一位牧童挤了进来,并大声喊道(课件出示插图和牧童的话,示意学生学着牧童的样子喊)师:牧童这一喊就像(炸雷一样),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2.出示:“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1)、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2)、“这声音”指的是什么?(“画错啦,画错啦!”)为什么说“像炸雷一样”? 师:大画家戴嵩听了牧童的话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戴嵩是怎样做的?像我一样吗?(师做生气状)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插图。(和蔼)谁能学学戴嵩和蔼的表情?师:现在我是小牧童,你们是戴嵩,一起来学学。师:大画家,您这么大的年纪,并如此著名,却叫我这个放牛娃“小兄弟”,这“小兄弟”三个字表达了戴嵩对小牧童的(),来,带上我们对小牧童的尊重,再叫叫他()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吗?()可戴嵩却对小牧童说“我很愿意”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戴嵩呀?(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虚心或谦虚),来,让这位谦虚的戴嵩来到我们身边吧(师生互读对话)再互换角色读师:此时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我有问题请教你们了。小兄弟,请你说说我什么地方画错啦?(课件出示:这牛尾巴……)提示学生用上动作表示。课件出示两牛相斗的视频,学生观察得出结果。师:小牧童们,真了不起,我还真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你们怎么对牛这样了解呀?师:这不仅是个细心观察的小牧童,他还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出一位大画家的错误,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小牧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细心或勇敢)师:让这位细心、勇敢的小牧童也来到我们身边吧(师生互读对话)师:戴嵩听了小牧童的话,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谁能学学戴嵩的表情,做做他的动作。()你的头向下低着,脸有点红,这种表情叫(惭愧),我们一起带着这种表情再来读读。这个“连连拱手”怎么做呀?在这表示什么意思。()来,做上拱手动作读读,再带上惭愧的表情,做上连连拱手的动作,再读读这个句子。师: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咱们再来学习一下人物的语言,(课件出示对话)。开始。(师生互读对话)互换角色再读,同桌互读,指导学生带上表情、动作读。师:多谢你的指教,多谢你的指教,小兄弟,你还有什么话想对我戴嵩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价)四、拓展升华、欣赏名画1、教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吗? 2、学生说话练习:我想对戴嵩(或牧童)说……3、小结: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不论是大画家的虚心,还是小牧童的勇敢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们学习。正因为戴嵩虚心听取了小牧童的意见,以后每天都到乡村观察两牛相斗的情形,后来再次画了“斗牛图”,你们看,(课件出示)这幅图更加逼真,更加栩栩如生,成了流传百世的名画,这幅画现在珍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三牛图》《归牧图》这两幅名画,也是他画的。还有许多著名画家也给我们留下了绝妙之作。4、学生欣赏名家名画。《斗牛图》《归牧图》《三牛图》……五、布置作业1、读读背背描写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2、收集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画家的资料。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21、画家和牧童大人小孩著名画家牧童画画放牛谦虚、和蔼勇敢、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画家和牧童画家和牧童一、授课时间:二、学习目的:⑴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⑶懂得既要敢于挑战,又要谦卑慎重。
⑷培养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朗诵心得,领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难点:懂得要敢于挑战,也要谦卑慎重。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六、教学准备:⑴老师准备生字卡片⑵学生收收集我国画动物的画家的作品。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读习题激趣,导入新课⑴认真观察教师板书课习题。
⑵朗诵课习题三遍,低声议论对课习题的解释。
⑶交流对课习题的理角,激发兴趣引入课文学习。
自由读文,随机识字。
⑴第一遍: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标上段落序号。
⑵第二遍: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艰难处多读几遍。
⑶第三遍:同桌对读(逐段),针对“音准句通”互相评议纠正。
⑷指名,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⑴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⑵交流读后的感受。
字词检测,稳固认读⑴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⑵用生字扩词。
⑶读带生字的词语,再指名从课文中找出带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写字练习,练中识字。
⑴认读田字梅中12个字并组词。
⑵观察田字梅中生字的字形,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⑶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⑷学生展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
小结:第二课时朗诵课文分组朗诵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读词语,说句子⑴出示词语:购买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批评融洽翘起驱逐惭愧⑵用多种方法认读词语⑶学生自由选词语说句子。
自读心得⑴轻声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⑵指名学生说说浏览感受。
⑶牧童敢于批评大画家。
(引导:坚持实事求是)小组合作,品读课文⑴根据自己理解,选定品读的语段,自由组合。
a、读懂戴嵩的画技。
(课文1-4自然段)b、读懂戴嵩谦卑的品质。
(课文5-6自然段)c、读懂牧童坚持实事求是。
(课文5-6自然段)⑵合作浏览,小组讨论:你从哪些句子中领会到戴嵩画技高,为人谦卑和善牧童敢于说真话,实是求是?⑶自选交流的方式,反应对语文语句的理解、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