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5
塞上江南——临泽临泽县历史悠久,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要塞。
南出梨园口,可达青藏高原;北越合黎,可抵蒙古大漠;西过嘉峪关通新疆;东经武威、兰州,与内地相连。
现为张掖市辖县,全县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辖2乡5镇,总人口14.7万人。
境内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
临泽县古为雍州属地,周、秦时期乌孙、月氏驻牧,西汉时期为匈奴牧地。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以汉将霍去病西征时昭功武德而得名“昭武”。
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避司马昭讳改昭武县为临泽县。
临泽县的地形特征可以概括为“两山夹一川”。
南屏祁连峻峰,北蔽合黎峰峦,中部是平坦的走廊平原。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
南部大戈壁和北部巴丹吉林大沙漠相拥,中部沃野绿洲象一块绿宝石镶嵌于其中。
由于自东而西有黑河、自南而北有大沙河的交汇滋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草茂盛,物产丰富,享有“沙漠绿洲”、“塞上小江南”的美誉。
临泽是一方创造辉煌历史的宝地,也是一块充满希望活力的热土。
长期以来,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勤劳和智慧,临泽在历史的征程中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脚印,在发展的岁月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中国枣乡”、“全国粮食单产冠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明县”这些金灿灿的称号,造就了临泽的富庶安康、人杰地灵,使临泽独具魅力而潜力无限。
临泽意为濒湖泊,临沼泽。
这里黑河、大沙河相互交汇,曾经湖泊相连,河渠纵横,百泉喷涌,这里是历史悠久的灌耕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且由于处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北纬38°57''—39°42''之间),加之充足的光热资源,许多农产品的品质具有天然的优势,历经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相对优势和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临泽小枣、雪晶淀粉、奥瑞金种子、雪莲奶粉以及奶肉牛、温室果蔬等特色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蕴藏着锰铁、煤、凹凸棒粘土、石膏、石英石等多种矿产资源,目前锰铁精炼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凹凸棒粘土矿开发前景非常广阔,境内丹霞地貌层理交错、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也极具旅游开发价值;这里地处河西走廊黄金地段,兰新铁路、312国道、连霍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特别是随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建设,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临泽县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临泽县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临泽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之间。
东邻张掖市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总面积2729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临泽县辖7镇,共71个行政村,总人口150294人(2013年),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1个民族。
2017年,临泽县实现生产总值(GD)51.5亿元,较2016年增长1.6%。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7825.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79.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84%;流动资金2345.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16%。
达产年营业收入2263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7874.92万元,税金及附加288.39万元,利润总额4762.08万元,利税总额5707.31万元,税后净利润3571.5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135.7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72%,投资利税率32.02%,投资回报率20.04%,全部投资回收期6.49年,提供就业职位394个。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
项目承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整个过程。
......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产业进入不断创新和发展新阶段,市场规模呈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经接近万亿元。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兴旺发展,休闲食品市场地位日益重要。
另外一方面,虽然我国休闲食品行业总产值不断增长,但中国休闲食品产量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所差距。
八年级信息技术考试I初二信息技术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计算机能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的技术,属于()技术。
A: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参考答案:1(本题2分)计算机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A:单击鼠标B:双击鼠标C:拖动鼠标D:单击鼠标右键参考答案:8(本题2分)【题目】启动电脑后,通常显示在桌面下面的窄窄的一条叫做()。
A:任务栏空白处B:桌面空白处C:我的电脑窗口空白处D:资源管理器窗口空白处参考答案:2(本题2分)【题目】在Windows98中通常屏幕下方任务栏最右边是()A:移动B:单击C:双击D:拖动参考答案:2(本题2分)【题目】Windows98窗口的操作主要是靠鼠标来进行,快速连续按两次鼠标左键,然后迅速放开为()A:移动B:单击C:双击D:拖动参考答案:8(本题2分)【题目】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
A:WPSB:Wl多媒体(本题2分)【题目】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组成。
参考答案: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本题2分)【题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诞生于国,它的名字是。
参考答案:1946,美,ENIAC(本题2分)【题目】计算机的硬件有五部分组成,其中组成CPU的是,CPU 又叫。
参考答案:运算器和控制器,中央处理器(本题2分)【题目】在打开文件夹后,要选择一批非连续文件,在选择了第一个文件后,要按住键,同时再选择其它文件。
参考答案:Ctrl(本题2分)【题目】的默认扩展名是TXT。
参考答案:文本文件(本题2分)【题目】的默认扩展名是COM或EXE。
参考答案:可以直接执行文件(本题2分)【题目】按键能删除光标右边的字符。
参考答案:Delete(本题2分)【题目】Del键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删除字符(本题2分)【题目】Shift键的作用是。
河西绿洲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摘要:本文以临泽县土壤中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微量元素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并且微量元素块金值与基台值比较高,其自相关的空间范围均比较大。
关键词:地统计学河西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微量元素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因子。
因此,研究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对认识本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结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以甘肃河西内陆绿洲地区的张掖市临泽县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化对本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结构影响,为因地制宜推广精细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区域概况林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99°51′~100°30′E、38°57′~39°42′N),总面积2727.29km2,该区地处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大地形平坦,属河西走廊平原的一部分,由西南向东北轻度倾斜,样区西南面局部为祁连山之前山带低山丘陵。
1.2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项目和方法在研究区选取样点120个,样点取0~20cm的土壤表层,每一采样点周围选取5个点,以5个点的平均值为该样点的最终数据。
随后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里风干、研磨和过筛处理后,用酸溶法进行消解。
1.3 统计方法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间分布上既有随机性又有结构性,或空间相关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该函数可用下式表示:式中,r(h)为半方差函数,h为两样本间的分离距离,z(xi)和z(xi+h)分别为随机变量在空间位置xi和xi+h上的取值,N(h)为在分离距离为h时的样本对总数。
2 结果与分析2.1 土壤微量元素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对120个样本描述性统计后,总体来看,土壤类型不同,微量元素具有很大差别,其中,盐渍化土、灰棕漠土、风沙土、和灰钙土普遍缺锌,草甸土中的锌元素含量较高,其他土壤中锌元素低于临界值(0.55mg/kg),始终处于极缺的状态,施锌肥效果明显,铁元素在土壤中含量丰富,土壤中一般不缺少铁元素,但是在灰棕漠土、风沙土、和灰钙土含量较低:锰在灌耕土和潮土中的含量为15.16~21.16mg/kg,而处于临界边缘值的只有耕种土壤和盐渍化土壤,含量为 4.35~8.41mg/kg,所以施锰肥有增产的效果;硼元素临界值为0.5mg/kg,小于临界值的土壤不存在,但风沙土和潮土接近临界值,所以施硼肥也具有增产的效果。
我的家乡家乡是花园,有着艳丽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我的家乡―临泽,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素有“中国枣乡”之美称。
金秋八月,红枣熟了,像一个个红色的玛瑙挂在枝头。
如果你闻到一股枣乡,那就说明你已经来到枣树旁。
当你摘下一颗枣放在嘴里轻轻一咬:“甜!”俗话说:“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许多中老年人吃了还可以补钙。
如果你现在感到垂涎三尺,那就赶快新动起来,到临泽品尝一下吧!热情好客的临泽人一定会拿出又大又甜的枣子,让你吃个够!我的家乡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祁连丰碑,双泉映月,昭武神韵,沙河望春,七彩丹霞……下面先来说说七彩丹霞吧!七彩丹霞(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境内,海拔2180米,长约45公里。
该丹霞地貌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
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条。
在阳关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
最为独特的丹霞景观有七彩丹霞、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湖、七彩菇、大扇贝等十一处。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但见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宛如一幅风景名画,尽收眼底,让你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就这样,丹霞地貌以她独特的英姿,吸引来了不少中外游客,还被评为“中国最美七大丹霞”之一。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丹霞地貌,有空一定要来看看哦!近几年来,临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都变成了柏油马路。
以前低矮的平房,现在都已经被高楼大厦取代了。
现在的临泽,充满了现代城市的文化气息。
吃过晚饭后,漫步在大沙河边,这时耳边会传来孩子们欢笑声,老人们的聊天声,还有动听、悦耳的音乐声。
这些都体现了临泽正在飞速前进。
但是,也还是有一些人破坏公物,不懂得爱护大自然的一切生物。
Tourism Economy旅游经济甘肃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临泽县为例宋建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崛起,中国的乡村旅游开始迅速发展,且政府颁布了很多关于乡村旅游的优惠政策,乡村旅游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临泽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认为临泽县乡村旅游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但是,目前临泽县乡村旅游发展中仍然存在部分不足,如旅游商品同质化严重、人才缺乏和资源开发不彻底等。
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开发商品个性化、加强对旅游行业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以及多方面促进科技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等。
临泽县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旅游服务行业的扩展和完善,并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临泽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一)临泽县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域临泽县隶属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四季分明。
临泽县是张掖盆地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路径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东与张掖市甘州区相邻,西接高台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
现辖5个镇和两个乡,面积约2 729平方千米,域内总人口约19 600人。
民族以汉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为主,其中,裕固族是其特有的少数民族。
(二)临泽县乡村生态景点临泽县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较多,比较典型的有大沙河景区、小口子峡谷奇观、临泽黑河烟林、临泽丹霞、临泽双泉湖、香古寺旅游景区等。
“沙河望春”是由临泽古十二景“沙河春望”演变而来,以“望春”命名,寓意临泽人民按照“顺应自然、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的理念,依托大沙河水系和现有基础设施,以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切入点,与当地周围其他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秀美赛江南”的美景,以此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展示临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岁月印痕历史见证——临泽县县史县情展室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中国枣乡——临泽县检查指导工作,并参观临泽县县史县情展览室。
前言综述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俗有“中国枣乡”之称。
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汉唐以来,一直为中西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孔道和要冲。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横贯全境。
全县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总人口14.7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
临泽县的地形特征是“两山夹一川”,形似海棠叶。
南面是祁连山,北面为合黎山,中间是平坦的走廊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
黑河、梨园河纵横流经全境。
历史沿革临泽历史悠久,县名变更频复。
先秦时期月氏(zhi)人在昭武建立名扬四方的月氏城。
西汉元鼎六年,汉武帝设置张掖郡,始建了昭武县。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为避文帝司马昭之讳,改昭武县为临泽县。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临泽县并与永平,也就是现在的张掖。
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6年),设甘州府抚彝分府,后改称抚彝厅。
1913年改为抚彝县。
民国初期,改抚彝县为临泽县。
1949年9月22日,临泽解放,9月29日成立临泽县人民政府。
1958年2月,临泽撤销建制。
1961年12月,临泽县恢复建制。
2005年5月至今,临泽县辖五镇二乡。
清光绪皇帝诏书这个展柜中存放的是清代光绪皇帝对临泽籍候补千总把总的一份策封诏书,是本馆镇馆之宝。
大意是你们的儿子为国效力,受到嘉奖,这种殊荣也应延及父母及兄嫂。
它用两种文字书写,一种满文,一种汉文。
一份给父母,一份给兄嫂。
第一部分往昔民生临泽县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但是由于昔日利用不够,管理不善,尤其是在清末至民国期间,战争不断,又加之自然灾害频繁,整个临泽灾荒连年,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这是清末原临泽县城(蓼泉堡)复原示意图。
城廓周长700米,有东西两个城门,城墙高8.25米,宽7.26米。
这是清光绪初蓼泉城一角,清末板桥堡南门城楼一角。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下)中期学习能力摸底高一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森林花园被誉为“住房4.0”,在建筑设计中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等。
城市森林花园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读图1“住房3.0”和图2“住房4.0”景观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建设“住房4.0”可以()①增加城市绿地②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④改善市内大气环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 “住房4.0”体现了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A. 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B. 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C.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D. 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功能显著增强答案:1 B 2. A上世纪60年代,因在地处川滇交界横断山区发现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而兴起的攀枝花市,已由过去的几个偏远小村庄发展为辖区人口超121万的蜚声中外的钢城。
根据发展规划,到2030年,攀枝花市面积约为成都的1/2,但规划人口数仅为成都的1/10。
下表示意攀枝花市1982~2020年人口统计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常住人口数(万人)81.594.8109.2121.4121.2城市人口数(万人)53.146.961.17384.33. 从1965年的偏远小村庄到目前超过121万人口,攀枝花市人口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A. 交通便利,边境贸易发达B. 资源开发,外来人口多C. 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促进经济发展D. 本区域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4. 攀枝花市目前城镇化率约为()A. 50%B. 60%C. 70%D. 80%5. 攀枝花市未来规划人口密度较低,主要因为()A. 地处山区,适宜建设用地少B. 经济发达,人均消费水平高C. 资源枯竭,工业产值增长慢D. 位置偏远,对外开放程度低答案:3. B 4. C 5. A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如下图所示,该地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是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治理沙漠的模式第1种模式,榆林模式。
榆林地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面积达2.44万平方公里,有6座县城陷于重重沙漠之中,412个村庄受风沙的侵袭压埋,100年间,吞没农田、牧场200万亩。
他们针对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建立了以“带、片、网”相结合的防风沙体系,使年沙尘日由50年代的7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20多天。
现在可是人进沙退、林茂粮丰的“塞上江南”景象了。
这种模式适用于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治理。
第2种模式,赤峰模式。
赤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荒漠化土地达7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77%,251万公顷草场退化,全市70%的人口、12个旗(县)的148个乡镇受荒漠化危害。
后采取固沙造林育草技术、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和“小生物经济圈”整治技术进行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不足5%,提高到21.2%,区域性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适用于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地区推广。
第3种模式是临泽模式。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两岸,由于过度樵采、放牧,植被遭严重破坏,沙化严重,原来的绿洲向南退缩了近500米。
后来,采取以绿洲为中心形成了自边缘到外围的“阻、固、封”相结合的防护体系,使流沙面积从54.6%减少到9.4%。
适用于干旱地带沙质荒漠化危害的绿洲地区推广。
第4种模式是和田模式。
和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以绿洲为中心建立防护体系,兴修水利,节水灌溉并采取固定流动沙丘的办法,治沙效果明显。
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适用于极端干旱区绿洲土地荒漠化防治。
这几种模式其实再2007年就总结成立,那么过了12年之后,我们就来看看成绩。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为古丝绸之路之要冲,是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以汉将霍去病西征时昭功武德而得名“昭武”,以水丰多泽而易名“临泽”。
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辖2乡5镇,1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
境内盛产的小枣久负盛名,被原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枣乡”,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临泽县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境内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现有灌溉面积50万亩,尚有未利用土地179万亩。
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锰、铁、石膏、石英石、含碘凹凸棒、膨润土、煤、萤石、蛭石等。
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量12.95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5.69亿立方米。
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兰新铁路及其第二双线穿境而过,县乡村公路相互贯通,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县内供水、供电保障可靠,现代通讯方便快捷,投资环境非常宽松。
临泽丹霞地貌奇观是目前国内连片面积最大、地貌特征最为独特、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以形态丰富、色彩缤纷、造型奇特、观赏性强堪称中国第一。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
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加快临泽科学发展”
的基本思路,真抓实干,合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0年,预计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2亿元,同比增长11.5%;大口径财政收入达1.7亿元,同比增长4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86元,同比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52元,同比增长7.5%。
先后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和肉牛产业大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临泽,寓意为濒湖泊,临沼泽。
南依祁连山脉,北邻巴丹吉林沙漠,因黑河、大沙河相互交汇,滋养浸润,形成一片独特的绿洲。
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成为河西走廊历史悠久的灌耕农业区,享有“沙漠绿洲”、“塞上江南”之美誉。
发源于祁连山的大沙河穿城而过,向北流经倪家营、沙河、鸭暖等乡镇后与黑河交汇,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和核心区域,被临泽人民称为“母亲河”。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生态恶化,大沙河长期断流、污染严重、泥沙淤积、河道萎缩,冬春风沙弥漫,夏秋洪水四溢,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县城形象。
2009年,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加快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治水、节水、活水,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水系特色产业带,引领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和腾飞。
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坚持“顺应自然、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综合治理,科学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改善城乡面貌、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以河道整治、路桥配套、景观建设、房产开发、产业布局为重点,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按照“三期四段”的思路分步实施建设。
第一期对城区地段3公里进行建设,形成临泽东入城口新的景观带;第二期对工业园区至高速公路桥6公里进行建设,形成新型房地产开发带和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带;第三期对南至梨园口和北至黑河交汇处两段38公里进行产业布局建设,形成具有临泽特
色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奶肉牛规模养殖区、精品蔬菜区、高效林果区。
一期工程自2009年5月开工,今年6月底全面完工;二期工程于7月份全面实施。
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已建成蓄水湖面1300多亩,滨河西路、园区西路2条道路8.3公里,泄洪明渠1.67公里,绿地12.8万平方米,景观大道4公里,栽植花草树木70万株,修建五湖桥、揽月桥、祁连桥3
座跨河大桥,奥瑞金广场等4个休闲广场,5处亲水平台,设置了七彩华灯、音乐喷泉、主题雕塑、石林碑刻等一系列特色人文景观,构筑了新的城市风景区、市民休闲娱乐区和新型房地产开发区,呈现出湖光云影、花团锦簇,碧水蓝天、流光溢彩,亭台石径、游人如织,自然人文、浑然一体的园林化生态城市美景。
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效载体,使临泽科学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一是成为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新引擎。
沿大沙河流域形成了临泽城市发展的中轴线,构筑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框架和轮廓。
依托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沿岸闲置土地整理开发步伐,去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城镇化建设项目暨大沙河景区开发招商会,拍卖大沙河沿岸土地6宗384亩,出让金成交额5984万元。
今年在第十六届兰洽会上,又有3宗土地成功拍卖,成交额达2800万元,高出起拍价1750万元,目前,签约的滨河丽景小区、天鹅湖花园小区等6个花园式新型住宅小区全面启动建设,新型房地产开发带初步形成,走出了一条经营城市、盘活土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的新路子。
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预计将整理开发闲置荒滩
土地3500亩,开发建设商品住宅57万平方米,带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每年新增城市人口2000人以上。
通过实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在不占用耕地的基础上,使县城向东延伸近3公里,向南延伸近6公里,城区建设面积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0.28平方公里,增长近一倍,进一步拓展了县城发展空间,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加速了人口资本聚集,昔日“一条街,十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
的狭小县城成为一个高楼林立、华灯缤纷、动感十足、充满现代气息的园林城市。
二是成为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平台。
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把一二三产业连接成了一个互动多
赢的整体,涵盖了三次产业的核心内容,形成两头一产、中间二产、中心三产的水系特色产业带。
两头一产即水系南北两面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荒漠现代设施农业区、高效林果区、精品蔬菜区、高效畜牧业养殖区和生态旅游区,目前沿大沙河流域已形成1万亩高效设施农业、13万亩红枣、16万头奶肉牛生产基地,订单农业面积达90%以上;中间二产即以工业园区为基地,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培育形成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四大工业经济集群。
规划建设的梨园河16座梯级电站建成10座,装机容量2.63万千瓦,年发电量8500万度;中心三产即以城区为核心,打造以七彩丹霞、红色遗迹、田园风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城市商业核心区和休闲观光区,带动
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城市经济,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83.3万元,同比增长81.2%。
三是成为彰显绿洲生态文明的新名片。
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城市建设、人文景观与旅游景观有机融合,形成大水面与大绿地交相呼应的城市景观,体现城依河、河傍城,水从城中流、城在两岸建的园林特色,再现高楼耸立、绿地盈盈、田畴如画、水光倒影的枣乡风韵,改善绿洲环境,筑牢生态屏障,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建设,打造开放开发、和谐宜居、投资创业的“绿洲明珠”。
今年以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为载体,精心组织开展“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文化艺术节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甘肃临泽篇演出活动,并相继举办全国女篮甲级四强对抗赛、全省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摄影大赛、青少年歌手大奖赛等系列活动,高标准、大范围、全方位的宣传和展示了临泽形象面貌。
如今,一座美丽富饶、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现代城市正向我们款款走来,一个热情开放、活力四射的新临泽正向世人敞开双臂,“中国枣乡”、“七彩丹霞”、“戈壁水乡”、“红色圣地”的神奇魅力吸引八方宾客观光旅游、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