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后加工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237.22 KB
- 文档页数:5
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工艺流程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是一种轻质、高强度、高刚度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RTM制备及其抗高温性能》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轻量化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RTM(树脂传递模塑)技术作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工艺之一,其优势在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能够制造出复杂形状的制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RTM制备工艺,并对其抗高温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二、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RTM制备1. 材料选择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涉及碳纤维、树脂基体以及必要的添加剂。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特点,是复合材料的主要增强材料;树脂基体则起到粘结碳纤维的作用,常见的有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
2. 工艺流程RTM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模具设计、碳纤维预浸料制备、注射工艺及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根据产品需求设计模具;然后,将碳纤维与树脂基体混合制备成预浸料;接着,将预浸料放入模具中,通过注射装置将树脂注入模具,使树脂在模具内充分渗透并固化;最后,进行脱模、修整等后处理工序。
3. 工艺参数RTM制备工艺的参数包括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固化温度和时间等。
这些参数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三、抗高温性能研究1. 抗高温性能指标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性能主要表现在其耐热性、高温强度、高温蠕变等方面。
通过对比不同制备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性能,可以评估RTM制备工艺的优越性。
2. 实验方法为了研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性能,可以采用热重分析、热机械分析等方法。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复合材料进行加热和加载,观察其性能变化,从而评估其抗高温性能。
3.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数据。
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RTM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抗高温性能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对比其他制备工艺下的复合材料性能,进一步评估RTM工艺的优越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结构轻、强度高、耐腐蚀、抗疲劳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其中一种材料,由于其高强度、低密度、高刚度和优良的热稳定性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端产品,如飞机、汽车、大型模具、船舶制造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这种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材料的性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设计和试验。
一般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预制备碳纤维碳纤维是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碳纤维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选择的原料、生产工艺、热处理方式等。
通常采用纤维束成型、碳化及氧化等工艺制备碳纤维,确保碳纤维的品质。
2、浸渍树脂将预制的碳纤维放入树脂中,使其充分浸泡。
树脂中的成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达到预期的力学性能。
3、热固化热固化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步骤之一。
材料通过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让树脂变成固体,并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的化学键连接。
通过这一步工艺,可以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4、精加工精加工是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最后步骤。
通过对材料进行切割、抛光、打磨、胶接等方式,可以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光泽度的制品。
精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损伤材料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保证材料性能的完好。
以上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的主要步骤,整个制备过程需要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且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综合评估生产效果。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热膨胀性等特点,但其性能亦受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材料,需要对其性能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锻碳纤维制作工艺流程
锻造碳纤维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制碳纤维坯料:首先需要为应用选择合适的碳纤维纱线,然后将其缠绕在模具上制成碳纤维布。
再将碳纤维布经过树脂浸渍固化,制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坯料。
这种碳纤维坯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密度轻、耐腐蚀、不易变形等特点。
2. 预浸料制备:将碳纤维与树脂等预浸料混合,形成预浸料,通常需要在低温下储存。
碳纤维预浸料的制备是制作碳纤维制品的关键步骤之一,影响
着制品的性能和质量。
3. 成型工艺:将预浸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工艺包括手工层叠法、压塑法、自动化纺织成型法等。
手工层叠法是较为简单的工艺,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复杂形状的制品,但其生产效率较低。
压塑法采用模压成型,可以生产大尺寸、厚度均匀的板材和壳体等制品。
自动化纺织成型法则采用机器纺织的方式,可以生产连续性的复杂形状的制品。
4. 固化工艺:成型后的碳纤维制品需要经过固化工艺,以使预浸料中的树脂能够充分固化。
固化可以采用热固化、辐射固化等方式。
热固化需要将成型后的制品放入高温烤箱中进行加热,使树脂固化。
辐射固化则是通过紫外线或电子束等方式使树脂固化。
固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树脂能够充分固化,从而使制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锻造碳纤维的过程比较复杂,且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要求较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书籍,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方法地点:山西大同大学炭研究所时间:5.31——6.3学习内容:一、C/C复合材料简述C/C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以碳为基体,通过加工处理和碳化处理制成的全碳质复合材料。
优点:抗热冲击和抗热诱导能力极强,具有一定的化学惰性,高温形状稳定,升华温度高,烧蚀凹陷低,在高温条件下的强度和刚度可保持不变,抗辐射,易加工和制造,重量轻。
缺点:非轴向力学性能差,破坏应变低,空洞含量高,纤维与基体结合差,抗氧化性能差,制造加工周期长,设计方法复杂。
二、C/C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CVD法):将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丙烷、液化天然气等通入预制体,并使其分解,析出的碳沉积在预制体中。
技术关键:热分解的碳均匀沉积到预制体中。
影响因素:预制体的性质、气源和载气、温度和压力都将影响过程的效率、沉积碳基体的性能及均匀性。
工艺方法:温度梯度法温度梯度法工艺方法:将感应线圈和感应器的几何形状做得与预制体相同。
接近感应器的预制体外表面是温度最高的区域,碳的沉积由此开始,向径向发展。
温度梯度法的设备如下图:三、预制体的制备碳纤维预制体是根据结构工况和形状要求,编织而成的具有大量空隙的织物。
二维编织物:面内各向性能好,但层间和垂直面方向性能差;如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三维编织物:改善层间和垂直面方向性能;如热解炭四、C/C的基体的获得C/C的基体材料主要有热解碳和浸渍碳两种。
热解碳的前驱体: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丙烯和乙烯以及低分子芳烃等;大同大学炭研究所使用的是液化天燃气。
浸渍碳的前驱体:主要有沥青和树脂五、预制体和碳基体的复合碳纤维编织预制体是空虚的,需向内渗碳使其致密化,以实现预制体和碳基体的复合。
渗碳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法。
基本要求:基体的先驱体与预制体的特性相一致,以确保得到高致密和高强度的C/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工艺流程:碳纤维预制体→通入C、H化合物气体→加热分解、沉积→C/C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制造摘要:飞机为了能够在高空中保持长时间的飞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整体的架构需要保证飞机自身的重量越轻越好,机翼梁作为飞机的重要承重部分更是需要维持自身的重量足够轻,相比以前飞机的结构材料,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搭建机翼梁不仅保持着自身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承重能力,还优化了自身重量,降低了燃油成本,提高环境舒适度,本文通过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和机翼梁的适用点,详细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梁的工艺制造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航天;具体应用;工艺制造前言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飞机领域的应用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相比于之前的铝合金等结构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拥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并且在耐受性方面也十分突出,拥有卓越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这两点对一直在高空中的飞机来说尤为重要,并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重量也很轻,综合以上优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飞机的结构中就存在十分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管是民用飞机还是空客飞机都采取碳纤维复合材料。
1.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所有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一种经过热处理,全身由就成以上由碳纤维组成的特殊材料,由碳纤维经过深层次的加工成为复合材料,与传统的复合金属材料所不同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更高,耐热性耐腐蚀性更强,重量更小,大型加工设计更加方便。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传统材料的性能结构上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复合材料在结构上的规划设计不能采取传统材料的固定模式,否则就会造成复合材料成品之后还没有传统材料的硬度强,耐热性,耐腐蚀性高,成本也会比传统材料的高,给客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更何况是飞机上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更是不能有任何问题的产生,一架飞机上承载着许多生命不能出现半点纰漏,所以问题的重点就是能不能利用出复合材料的优点,研制出一种不管是产品性能质量上还是成本效率上都比传统材料高的材料,并且将这种材料结合在飞机上,大力推广给全世界,目前,飞机普遍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但是能够有效地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结合在飞机上的人才不多,我们需要重点培养这些人才。
1. CFRP成型工艺多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分为短纤维料模压法、层压模压法、缠绕模压法、织物模压法等。
工艺加工过程中参数的控制1.1 装料量的控制装料量一般是用模压料制品的相对密度乘以制品的体积再加上3%~5%的损耗量。
1. 2 预压实工艺按照传统的模压成型工艺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时, 在加热加压过程中, 空气因胶液粘性大不能全部溢出, 在材料中造成空隙。
经检测空隙率大于2%。
改进的工艺是在模压工艺中增加冷预压实和放气工序, 即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预浸料内部的空气挤出。
卸去压力, 加热固化, 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再施以压力。
结果模压件的空隙率低于0. 5% , 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1. 3 升温速度在加工过程中, 升温速度过慢, 压制成型时间长, 效率低; 升温速度过快, 模型中材料产生温度梯度, 表层材料会提前凝胶, 加压后造成胶液挤出, 复合材料含胶量低, 层间剪切强度下降。
此外, 升温速率过快, 到达恒温控制段时的温度冲量大, 使制品肿胀、开裂、变形和翘曲。
因此, 控制升温速率是非常必要的。
在成型过程中, 模具的升温速率一般控制在1~2℃/min,为使升温速度均匀避免热冲击, 可以在模具与加热板之间增加一定厚度的牛皮纸;同时在达到成型温度后为使模压制品固化完全消除内应力, 要有一定的保温时间。
1. 4 加压时机在固化过程中加压过早, 树脂从溢胶槽中过多的流出, 造成树脂含量过低, 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下降; 加压过晚, 树脂已凝胶初步固化, 加压不仅不起作用, 而且复合材料中的树脂含量过高, 材料的弯曲强度下降。
因此需要根据所选树脂基体的热固化特性同时结合具体的升温速度等条件综合来确定合理的加压时机。
2 RTM工艺(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碳纤维增强苯并口恶嗪树脂复合材料板的制备将碳纤维布裁剪成适当的尺寸铺到涂有脱模剂的RTM钢模具中,用螺栓紧固模具密封。
将树脂在115℃抽真空去除气泡后放入注胶罐内,用树脂管路将注胶罐、模具、回收树脂桶及真空泵连接起来,并检查模具系统气密性。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首先,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
碳纤维
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而树脂
基体则起到了粘合和保护碳纤维的作用。
常见的树脂基体包括环氧
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
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经过复合工艺,可以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其次,制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艺包括预浸料成型、手工
层叠成型和自动化成型等。
其中,预浸料成型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其过程是将碳纤维与树脂预浸料预先混合,然后通过模具成型、固化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
另外,自动
化成型技术的发展也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低密度等优异性能。
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是钢的2-5倍和5-10倍,而密度却只有
钢的1/4。
因此,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
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
用于制造飞机机身、机翼、尾翼等部件,可以减轻飞机重量,提高
燃油效率。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车身、底
盘等部件,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在船舶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用于制造船体、桅杆等部件,可以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一、碳纤维复合材料概述。
1.1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材料。
它就像一个超级明星,在众多领域都大放异彩。
这种材料是由碳纤维和基体材料组合而成的,碳纤维就像是钢筋,给整个材料提供强大的支撑力,而基体材料呢,就如同混凝土,把碳纤维紧紧地包裹在一起,让它们协同工作。
1.2它的性能那可真是没得说。
又轻又结实,就像一个武林高手,身轻如燕却又有着惊人的力量。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以大大减轻飞行器的重量,同时又能保证结构强度,这就好比给飞机穿上了一件既轻便又坚固的铠甲。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1原材料准备。
2.1.1碳纤维的选择是第一步。
这就像挑选种子一样重要。
我们得根据最终产品的要求来选择碳纤维的类型、规格等。
不同的碳纤维就像不同性格的人,有的韧性好,有的强度高,要因材施教,哦不,是因材施用。
2.1.2基体材料的选择也不能马虎。
常见的基体材料有树脂等。
这就好比给菜选合适的调料,选错了基体材料,那整个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可就大打折扣了。
2.2成型工艺。
2.2.1手糊成型法。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就像手工制作陶器一样。
工人师傅们把碳纤维织物和基体材料一层一层地铺好,然后用工具压实。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效率比较低,而且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就像做手工活,老师傅做出来的就是精致些。
2.2.2模压成型法。
这个方法有点像做月饼,把碳纤维和基体材料放到模具里,然后施加压力和温度。
模具就像一个魔法盒,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碳纤维复合材料就按照模具的形状成型了。
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尺寸精度比较高,质量也比较稳定。
2.2.3缠绕成型法。
想象一下用线绕一个球,只不过这里是用碳纤维缠绕在芯模上。
这种方法适合制作一些圆筒形的产品,比如火箭的发动机外壳等。
碳纤维就像听话的小蛇,一圈一圈地绕在芯模上,最终形成我们需要的形状。
2.3后处理。
2.3.1固化处理。
这就像给刚刚做好的蛋糕进行最后的烘焙一样。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RTM制备及其抗高温性能》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抗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
RTM(树脂传递模塑)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品性能优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文将重点探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RTM制备工艺及其抗高温性能。
二、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RTM制备1. 材料选择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需要选择高质量的碳纤维和树脂基体。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优点,是复合材料的主要增强材料;树脂基体则起到粘结和支撑碳纤维的作用,常见的有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
2. RTM工艺流程RTM工艺主要包括模具设计、材料预处理、注射工艺和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根据产品需求设计模具,确保模具的密封性和排气性;然后对碳纤维和树脂进行预处理,如干燥、混合等;接着将预处理后的材料注入模具,通过压力和温度的控制使树脂充分渗透碳纤维,并进行固化;最后进行脱模和后处理,得到成品。
3. 工艺参数控制RTM工艺中,温度、压力、注射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制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参数,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三、抗高温性能研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主要得益于碳纤维的高温稳定性和树脂基体的耐热性。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抗高温性能,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 实验方法采用高温炉对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加热,通过测量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指标,评价其抗高温性能。
2. 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性能略有降低,但总体上仍能满足大多数应用需求。
这主要得益于碳纤维的高温稳定性和树脂基体的耐热性。
此外,RTM工艺制备的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界面性能,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抗高温性能。
碳纤维工艺流程
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
在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碳纤维制品的
工艺流程是制作碳纤维制品的基础,下面将介绍碳纤维工艺的主要
流程。
首先,碳纤维的生产需要原料——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纤
维是碳纤维的原料,它是通过聚合物化学合成得到的一种合成纤维。
在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中,聚丙烯腈纤维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接下来,原料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预处理过程中,
聚丙烯腈纤维会经过拉伸、热处理等工艺,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
为后续的碳化处理做好准备。
然后,是碳化处理。
碳化处理是将经过预处理的聚丙烯腈纤维
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热解,使其发生碳化反应,逐渐形成碳纤维的过程。
碳化处理是制备碳纤维的关键步骤,其温度、时间和气氛控制
都对碳纤维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接着,碳纤维的表面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表面处理,
可以改善碳纤维的表面性能,增强其与树脂基体的粘接性能,从而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
最后,是成品的制备。
经过以上工艺步骤,碳纤维就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碳纤维制品,如碳纤维板、碳纤维管、碳纤维布等。
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制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如压制、浸渍、缠绕等。
总的来说,碳纤维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预处理、碳化处理、表面处理和成品制备。
这些工艺步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碳纤维制品生产的全过程。
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推动碳纤维行业的发展。
碳纤维工艺流程
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制品的生产过程经过多道工艺流程,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碳纤维工艺流程的详细步骤。
1. 原料准备。
碳纤维的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腈纤维(PAN)或煤焦油,这些原料经过预处理后,可以进行纺丝成为碳纤维的前身。
2. 碳化。
首先将PAN纤维在氮气氛围中进行热处理,使其碳元素含量增加,形成碳化纤维。
这是制备碳纤维的关键步骤,碳化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于最终碳纤维性能的影响极大。
3. 纺丝。
碳化纤维经过纺丝工艺,形成碳纤维束,这些碳纤维束可以用来编织成布料,也可以用来制备预浸料。
4. 编织或制备预浸料。
碳纤维束经过编织工艺可以制备成碳纤维布料,也可以与树脂预浸料结合,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
5. 成型。
将碳纤维布料或预浸料放入模具中,经过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其成型为所需形状的碳纤维制品。
6. 固化。
经过成型的碳纤维制品需要进行固化处理,使树脂充分固化,确保制品的性能稳定。
7. 表面处理。
最后,对碳纤维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可以进行涂装、抛光等工艺,提高制品的外观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将碳纤维原料制备成各种形状的
碳纤维制品,如碳纤维板、碳纤维管、碳纤维零件等。
这些制品具
有优异的强度和轻质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
材等领域,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碳纤维工艺流程的
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将为碳纤维制品的性能和品质提供持续的保障。
知识·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特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纤维和树脂体系确定后,主要决定于成型固化工艺。
所谓成型固化工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成型,这就是将纤维织物根据产品的要求,铺设成一定形状,一般就是产品的形状,并涂刷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物。
二是固化,这就是使已铺设成一定形状的层叠材料,在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下使形状固定下来,并能达到预计的性能要求。
与金属材料成型工艺相比,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如下显著特点:01、应确保实现结构设计所确定的纤维铺设方向。
02、热压工艺的成型,结构件成型与材料的形成同时完成。
03、可实现大型构建整体成型,显著减少机械加工和装配工作。
04、需要完善的工艺质量控制体系,保证高成品率。
这几个基本特点,决定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材料制造技术密切相关,通过设计,可制成满足实际需求的产品。
70年代以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基本上沿用金属材料的加工刀具和切削工艺,但是后来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刀具快速磨损、钻孔分层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提出了新的课题,70年代后国际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复合材料加工的论文,早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是塑料加工的延伸。
80年代,Miner和Mackey在研究了两相复合材料切削工艺的复杂性后指出不仅要更新刀具概念,而且也需要改进切削工艺,这开始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01、控制切削参数。
在切削碳纤维复合材料时,分层的大小与平均轴向力存在着线形或分段线性的定量关系。
轴向力是随进给量或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所以在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时,可以通过改变进给量或进给速度,把轴向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孔的加工质量。
02、选择合适钻型。
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尽量选择合适的钻型。
减小横刃的长度,增加钻头切削部分的后角,提高切削刃的锋利性。
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钻尖应具有一定的刃倾角,且刃倾角为负值,可以有效防止孔加工缺陷的出现。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应用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 264202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64202摘要: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研究已成为现代设计制造领域的主流。
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轻质材料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简要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碳纤维及其成型工艺,并结合轻量化的特点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成型工艺;应用1概述在当今的设计和生产中,复合材料的轻量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随着节能减排需求的不断增加,轻质材料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综述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应用和发展,总结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碳纤维制品的主要成型技术,并从材料应用的角度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2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2.1 PCM成型工艺PCM工艺是将CFRP半成品放入模具中,采用扫描喷射成型工艺。
PCM成型过程首先需要对模具进行设计,然后通过三维计算机处理得到模具的三维模型,然后将数据转换成分层剖面数据,生成控制信息。
然后,使用PCM快速成型机控制树脂喷嘴,将树脂均匀地喷到芯砂表面。
一层完成后,对其进行预热,以加速模型的固化。
PCM成型工艺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成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而且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易于一次成型复杂结构件。
同时,由于纤维具有良好的取向性,产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目前,PCM成型工艺已成为汽车CFRP的重要组成部分[2]。
2.2RTM成型工艺RTM工艺是在一定压力下填充低粘度树脂,然后在封闭模具中低压固化,得到结构复杂的复合材料。
RTM成型工艺流程首先根据不同需要设计碳纤维的布局,将碳纤维铺入模具闭合,然后注入树脂进行渗透,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
与传统的成型工艺相比,RTM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生产效率高,模具成本低;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形状精度高。
目前,RTM工艺以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浅谈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李一军(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引言CFRP就是我们常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在航天、军工、电子、等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杆件是航空航天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常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内部骨架以及发动机等零件的固定支架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管被应用在雷达、电视塔用于天线使用。
本文主要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所采用的预浸料铺层-热压罐固化介绍,并对技术工艺的难点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以下碳纤维合成材料:1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当代高科技产物都是出于军事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也是一样。
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强国都开展了对太空领域的探索,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应运而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也进入了平常人的生活中,小到羽毛球拍大到汽车无处不见到碳纤维何处材料的身影。
碳纤维合成材料的强度要高于铜,自身重量却小于铝。
与玻璃纤维相比,碳纤维还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是非常优秀的增强型材料。
它不仅可以对塑料、金属、陶瓷灯材料进行增强。
还可以做为新型的非金属材料进行应用,它的组要特点有;高强度、耐疲劳、抗蠕变、导电、高模量、抗高温、抗腐蚀、传热、比重小和热胀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
1.1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是目前被最多应用于基体的树脂材料。
这类复合材料的比重比铝轻,强度还很高。
其弹性模量要大于铝合金和钢。
并且疲劳强度高,冲击韧性好。
同时抗水和湿气,化学稳定性高,摩擦系数小,导热性好,还具有受X光线辐射时强度和模量不变化等特点。
总之其性能要高于玻璃钢,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工程。
但这类材料也有很大的不足,做为复合材料,碳纤维与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聚四氟乙烯等材质的粘结力不够大,而且各向异性强度高,在高温环境下不稳定。
1.2碳纤维金属复合材料碳元素不容易在常温条件下和金属发生反应,只有在高温情况下才会生成金属碳化物,所以碳纤维金属复合材料比较不容制作。
碳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增强体和碳基质组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高温性能、高强度重量比以及良好的耐磨损和抗热震性,在航空航天、核能、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液相浸渍-炭化法:
-步骤包括:首先选择合适的碳纤维预制件(如编织布、层压板或三维编织结构),然后将其浸入树脂或其他碳前驱体溶液中进行渗透。
-接着在惰性气氛下经过预氧化处理,将树脂转化为中间相炭素或其他炭质物质。
-最后通过多级高温炭化过程,逐步去除非碳元素,使碳纤维与基质紧密结合,形成连续的碳网络。
2.热解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该方法中,碳纤维预制件置于反应腔内,并通入含碳气体(如甲烷、丙烯等)。
-当气体在纤维预制件内部扩散并吸附于纤维表面时,会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并在预制件内部沉积成碳,从而逐渐填充空隙形成连续的碳基质。
3.热压烧结法:
-该方法通常用于制备短切碳纤维/石墨粉末复合材料。
-首先将碳纤维和石墨粉混合均匀,然后放入模具中,在高温高压下直接进行烧结,使得纤维和粉末之间实现致密化连接。
4.碳源熔融渗透法:
-使用碳源(如聚丙烯腈、沥青等)熔融后渗透到碳纤维预制体中,随后经过一系列热处理得到碳碳复合材料。
5.真空袋灌注成型技术结合以上浸渍工艺:
-采用真空袋技术可以提高液相浸渍过程中树脂或碳前驱体的渗透效率。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控制碳纤维复合材料(CFC)是由碳纤维和基质材料组成的一种高性能材料。
CFC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
本文将就CFC的制备与性能控制进行探讨。
一、CFC的制备CFC的制备主要分为预制复合体和后固化复合体两个过程。
1.预制复合体预制复合体是指在模具内预先制备好的CFC复合材料坯料。
其制备流程如下:(1)CFC布料排布:将碳纤维布料横向、纵向或斜向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成所需厚度的碳纤维布料。
(2)树脂浸渍:将所选用的树脂浸润于碳纤维布料之中,将其浸透均匀。
(3)真空复合:将浸润后的碳纤维布料放置于真空袋内进行复合,压缩排除浸润后的空气,确保树脂渗透均匀。
(4)固化处理:将复合好的碳纤维布料放置入模具中进行加热固化,使其完全固化成型。
2.后固化复合体后固化复合体是指在制备好的预制复合体基础上,再进行一步辅助固化的工艺过程。
其制备流程如下:(1)机械加工:对预制好的CFC坯料进行精细的机械加工,以确保其平整度和精度。
(2)表面涂覆:在CFC表面涂覆一定厚度的助剂,以起到固化效果。
(3)固化处理:将经过表面涂覆的CFC放置于高温烤箱中进行再次固化,使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二、CFC的性能控制CFC性能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碳纤维的选用碳纤维的选用是制备CFC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选用不同特性的碳纤维。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碳纤维;汽车领域更注重碳纤维的耐磨性、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医疗领域则更注重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
2.基质树脂的选用基质树脂的选用也非常关键。
应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树脂。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具有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树脂;汽车领域则需选择耐热的树脂以应对高温环境;医疗领域则需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树脂。
3.加工工艺的控制加工工艺的控制直接影响CFC的性能。
碳陶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碳陶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引言碳陶复合材料是一种结合了碳纤维和陶瓷颗粒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陶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概述碳陶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预浸料制备、模具制作、热压烧结、后处理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流程的具体步骤。
原料准备1.碳纤维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碳纤维,通常采用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碳纤维。
2.陶瓷颗粒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陶瓷颗粒,常见的有氧化铝、碳化硅等。
3.粘结剂选择:根据生产要求选择适合的粘结剂,常用的有树脂、粉末冶金粘结剂等。
预浸料制备1.碳纤维表面处理:对选用的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与粘结剂的粘结性能。
2.粘结剂配方调制:按照一定比例将粘结剂与陶瓷颗粒混合,形成预浸料。
3.预浸料浸渍:将碳纤维浸渍到预浸料中,使其充分浸润。
模具制作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结构。
2.模具制作:根据设计图纸,用适当的材料制作模具。
3.模具调试:对制作好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其尺寸和结构的准确性。
热压烧结1.碳陶复合坯体成型:将浸渍好的碳纤维布层叠放在模具中,用预设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热压成型。
2.烧结工艺:将成型好的碳陶复合坯体进行高温烧结处理,以实现颗粒的烧结和结构的固化。
3.冷却处理:经过烧结后的产品进行自然冷却,以避免产生内部应力。
后处理1.加工修整:对烧结后的产品进行表面的加工处理,如修整和抛光等。
2.检测质量: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客户要求。
3.包装出厂:将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做好出厂记录。
结论通过上述的工艺流程,碳陶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得以完成。
每个流程都有自己的重要性,只有环环相扣、步步严谨,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碳陶复合材料产品。
综述碳陶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研究摘要:轻质高强、易于整体近净成形制造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先进装备的制造中优势显著,广泛用于制造各类构件。
碳纤维复材构件的加工是其连接装配最终制造装备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此类材料具有多相态、层叠、各向异性等特征,加工易产生分层等损伤,严重影响其服役性能和生产效率。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引言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异机械物理性能,还具有可进行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整体近净成形制造等突出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先进装备的制造中优势显著。
近年来,碳纤维复材实现了从非承力构件到主承力构件、小型构件到大型构件、简单构件到复杂构件的应用场景升级,已成为先进装备减重增效的优选材料,其用量更是衡量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碳纤维复材的大量应用离不开其制造技术的发展,碳纤维复材构件的制造一般需要经过赋形、成型、加工、装配等过程。
因此,加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碳纤维复材基础切削理论研究切削加工过程的实质是被加工材料受到刀具的作用产生变形直至破坏的过程。
此过程中,被切削材料在刀具作用下,哪个部位、在何时、发生什么形式的变形,最终如何发生破坏,形成何种形式的切屑和加工表面,统称为材料的切削机理。
只有充分阐明材料的切削机理,才能开发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工艺技术,并对切削加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保证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碳纤维复材在细观尺度上呈纤维、树脂及界面的多相混合态,在宏观尺度上具有层叠和各向异性特征,这使得碳纤维复材的切削过程包括:在细观尺度上,对纤维、树脂及界面的切削;在宏观尺度上,复材整体切削成屑,且呈不同角度切削复材的去除过程也不同。
碳纤维复材的细观切削理论发展到目前,在以弹性地基梁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出虑及树脂对纤维的多向约束以及树脂温变特性对约束影响的单纤维切削模型,能够更准确描述实际复材的切削受力状态,并针对纤维变形、树脂开裂、纤维断裂发展了多种计算方法,以期更准确计算切削力、揭示碳纤维复材去除机理及损伤形成机制并指导实际钻、铣削加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新材料新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后加工工艺胡宝刚赵建设李德茂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北京文摘碳纤维复合材料后加工时易产生各种加上缺陷刀具磨损快尺
寸
控制困难本文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制孔切割等后加工工艺的研究对
各种后加工工艺用的刀具材料几何角度提出了建议并推荐了相应的工艺参数
,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后加工工艺切削制孔切割
前言间剪切强度低和导热性差其难加工性表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而在为刀具的磨损快切削阻力大和由于切削温航天领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其构件质量度高而产生的分层和烧损从而大大影响了
轻比刚度高但成型后的构件精度往往达刀具的使用寿命所以要解决碳纤维复合材不到要求需进行后加工料的切削首先应解决刀具的使用寿命
问
碳纤维复合材料属难加工材料其加工题
过程中易产生分层撕裂毛刺拉丝崩块我们曾对碳素钢高速钢硬质合金和等缺陷尺寸控制比较困难加工时刀具温聚晶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削碳纤维复合材料
度很高极易产生发热堵塞现象从而导致的试验得到了切削时间与刀具磨损量之间碳纤维表面碳化影响表面加工质量的关系曲线见图碳素钢作为切削
刀具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后加工工艺可分为材料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领域中的应用以下三类①用于保证构件精度的切削工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高速钢材料由
于
艺②用于连接装配的制孔工艺③切割工近年晶粒细化增加了刀具强度和耐磨性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领域仍可继续使用本文就以上各种后加工工艺刀具种而硬质合金刀具由于晶粒超细化结合界类材质几何角度等分别进行讨论并推荐面增大出现了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群改善了相应的加工工艺参数了刀具的刚度和使用寿命从而在碳纤维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工艺合材料加工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聚晶金刚碳纤维复合材料属难切削材料构成这石刀具的出现使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加工种材料难切削特性的原因主要有硬度高层质量大幅度提高以车代磨逐步成为可能宇航材料工艺年第期一一©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切阴时间,卜图不同刀具切削时间与刀尖磨损之间的关系碳素钢高速钢硬质合金聚晶金刚石可以预料聚晶金刚石刀具将作为首选刀具而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中得到应用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刀具加工碳纤维复
合材料时易采用低速中走刀大吃深和干
切削刀具几何角度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是保
证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加工质量的关键建议采用表的刀具参数表人造金刚石聚晶刀具几何参数
人造金刚石聚晶刀具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速度为走刀量为吃刀量为
一一
为了避免切削难的问题往往采用磨削或特种加工但是磨削效率很低进给量
一
般在之间金刚石砂轮和树脂结合剂砂轮适合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磨削加工但树脂结合剂砂轮易粘刀引起堵塞建议采用粒度为的金刚石砂轮作为磨削工具
特种加工如高温切削振动切削超
塑
性切削等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集于一体往往能取得很好效果国内应该在这
些方面展开研究以期特种加工能在碳纤维
复合材料加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此外金属陶瓷刀具等新型刀具是否适
合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到目前为止还
没有结论国内应该加紧这方面的研究
瑞
典公司用于加工玻璃纤维和碳纤
维复合材料的刀具群的出现是值得注意的
动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孔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时容易产生下列问题
①层间分层和出口层分层
②孔径收缩尺寸精度难以保证③出口层边缘易产生劈裂拉丝崩块④攻丝时易掉扣局部掉渣⑤碳颗粒快速磨损刀具⑥导热性差排屑不好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刀具另一方面来自工艺方法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刀具材质的影
响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相当硬度是高速钢钻头钻碳纤维复合材料孔时磨损极快钻削过程是刀具与碳纤维复合材料之间相互挤压的过程一只钻头只能钻个孔而且精度低孔径不稳定硬质合金钻头钨钻类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韧性可以减少钻削时的崩刃而且刀具刃
宇航材料工艺年第期
已月寡件
角度名称称角度作用前角适当增大可以加大刀具切切割作用减少切削热提高
刀
具寿命
后角适当增大保证切削轻快减
少摩擦和切削热热
主偏角于可减小径向力和振动提高
刀
具强度改善刀具散热条件件
刃倾角几适当减小补可减小加工中的
冲击力保持刀具强度
刃口形叫锐刃保持刃口锋利
刀尖形状状圆弧刃或提高刀尖强度和耐用度
修光刃一©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磨性好适于磨出锋利的刃口从而使钻削顺畅以硬质合金为例其硬度约为弯曲强度为这类刀具基
本上能够满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的需要
但硬质合金钻头德窝钻铰刀一般适于中以内小孔的加工
对于中以上的大孔的制孔工艺国内研制了电镀金刚砂套料钻这种刀具排
屑困难易堵塞可在背面打一通孔以利排
屑还有一种新型刀具即在钢基体上直接镀一层金刚砂有时钢基体做成锥形表面
使钻铰一次完成以提高制孔效率用于碳纤维表面德窝的惚窝钻一般采用硬质合金嵌片也可在钢基体上镀一层约的人造金刚砂以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克服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脆性钻头形式及钻头几何参数刀具形式及几何参数直接影响被加工
表面的质量制孔时产生分层的主要原因是作用在层压板上的轴向力太大导致中
间层
上的拉伸应力大于剪切强度与轴向力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钻芯厚度螺旋角顶角等有资料报道德国公司的抛物线槽形麻花钻头可以减小轴向力倍该钻头的主要特点是①容屑槽有效空间大易排屑②钻芯增厚刚性好③沟槽磨光抛光并氧化处理④螺旋角加大到⑤顶角加大到⑥钻头修薄到为钻头直
径钻芯厚度与轴向力之间的关系见图
横刃长度与轴向力之间的关系见图钻型方面双刃扁钻和四刃铰刀式扁钻采用小的刃倾角前端尖锐后角很大切削刃口锋利有利于减小轴向力
宇航材料工艺年第
期
钻芯厚度图钻芯厚度与轴向力之间的关系
只二疽
澳
橄刃长度
图横刃长度与轴向力之间的关系
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参数的制定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工艺参数对制孔影响很大其中进给速度对制孔质量影响最大进给速度与轴向力之间的关系见图
、只厄解
进给速度
一
图进给速度与轴向力之间的关
系
一般采用低速进给和较大转速为宜建议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参照下列参数进行
一一©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钻中以内的孔时机床转速,,
一进给速度为
一
钻中以上大孔时一般应采用金刚石套料钻机床转速一一
进给速度为一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上制孔时一般应选取与构件金属相同的钻削参数特种工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中的
应用根据目前刀具现状碳纤维复合材料制
孔按以下要求进行①巾中孔用高速钢钻头中中
孔用硬质合金钻头
巾以上大孔用金钢石套料钻头钻
孔再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孔②划窝钻建议采用硬质合金和金刚砂
金刚砂镀层选用““粒度
③制孔时保持刀具峰利使切屑易排出④制孔时应控制进给速度在
⑤为防止出口处分层孔的出口面应
垫
板或在出口处固化一层玻璃胶布以防止出
口表层的分层和劈裂
⑥制孔时应用吸尘器或抽风罩清除
碳
粉尘以防电器设备短路
⑦高精度孔采用钻铰结合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割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割过程中易产生两种缺陷一是切口损伤二是层间分层切口损伤主要是切口边缘附近产生出口分层撕
裂毛刺拉丝等缺陷层间分层主要是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与层之间发生的分离使构件内部组织变得疏松从而降低了构件强度
和其它性能切割工艺研究的目的是防止加土缺陷的产生和保证切割精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割可以采用激光切割高压水切割等特种工艺也可以用金
一一
刚石砂轮片切割工艺特种工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很少应用以高压水切割为例由于高压水射流能量的损失切口不直精度低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割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机械切割工艺由于成本低
使用方便在碳纤维切割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在切割工具切割工艺参数上应作适
当调整本文只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机械切
割工艺的讨论切割工具一般选用金刚石砂轮片作为切割刀具有时为加强基体强度防止切割振动偏摆也选用如图所示的切割工具
荃体
金刚砂铰层
图加强的金刚石砂轮片金刚石砂轮片由基体和金刚砂镀层组成基体厚度一般为起支承作
用镀层是切割工具的工作部位其厚度约一般的镀层硬度在以上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硬度一般为
所以选用金刚砂镀层的砂轮片作为切割工具是可行的镀层一般选了“粒度
切割
试验
将金刚石砂轮片安装在卧式铣床
上切
割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板切割时层板背面用垫板支衬以防切透时造成切口边缘的撕裂
和拉丝缺陷切割厚板时一般采用双面切割
工艺即分别从两面各切割一半以减少切割时产生分层等缺陷这种方法切口对接
处
下转第
页
宇航材料工艺年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