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湖选煤厂洗水系统工艺优化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3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优化作者:武鑫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6期摘要:阐述某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技术改造,对入浮煤泥筛分试验数据进行探讨,研究煤泥分级浮选的可行性。
关键词:选煤厂;煤泥水;分级;改造原煤在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掺杂一些物理杂质或者化学杂质,甚至煤炭本身的质量就不高,比如灰分,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对这些杂质进行充分的处理,从而提高煤的质量。
在除杂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专业技术,比如脱介工艺、介质处理工艺、废水循环利用工艺等等,企业要想提升利润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选煤技术,熟练掌握有关工艺并不断地加以改进,才能保证精煤质量,提高精煤产量。
一、煤泥水处理工艺简述煤泥水处理是选煤厂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工序为分级、澄清、浮选及过滤等,其目的是选出细粒精煤,同时对尾煤洗水进行净化,达到清水洗煤的目标。
(一)循环水系统细泥积聚,影响浮选效果捞坑溢流大部分深入循环水,诸多细泥随溢流水流失,在系统中循环,持续性生产,使得循环水中的细泥数量不断增加,浓度提升,无法达到清水洗煤工艺要求。
并且煤粒表面疏水性受到影响。
(二)入浮粒度大,导致精煤流失实践表明,捞坑对溢流的把关效果欠佳,会造成跑粗。
捞坑设计截留粒度越粗,相应的跑粗粒度则大,数量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煤泥含量多时,洗水波动高,捞坑管理不当,跑粗现象加剧。
捞坑截留粒度大,使得浮选入料粒度增加,致使低灰粗粒难以浮起,最终流失到尾矿,导致精煤流失,回收率下降。
(三)尾矿粒度大,使得压滤机不能把关,影响洗水闭路循环板框压滤机采用无纺滤布处理尾煤浓缩机底流,达到固液分离,达到煤泥回收,洗水分离。
入料粒度大小和压滤机压料时间呈正比例关系,入料粗颗粒增加,会造成压料时间和卸料时间的延长,滤饼水分的增多。
实际生产中,当入料一中低灰粗颗粒较多时,容易出现滤饼夹心、压不干的状况。
即滤液呈线状和压料时间延长基本无变化,而滤饼水分偏高。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及实践摘要:煤泥水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分选系统稳定性、产品质量和洗水浓度。
针对洗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现场分析研究决定在合理选择和添加药剂、改进分选工艺等方面对原煤泥处理系统进行改造。
技改实践表明,煤泥水处理系统经技术改造后有效地提高了煤泥水的处理效果,为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煤泥水;工艺优化;技改方案;效果分析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煤泥水的处理便成了选煤厂洗水循环中的重点和难点。
煤泥水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煤炭洗选效率和产品质量,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洗煤厂分选工艺流程。
分选实践表明,煤泥水处理系统能力不足,则会造成分选设备故障率升高,洗水浓度偏高,分选效率低下,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影响产品销售。
尽管采取化学、物理手段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洗水中煤泥含量,但洗水浓度偏高问题仍然是困扰洗煤厂的关键难题[1-3]。
文章以西部某矿附属选煤厂为研究对象,为实现低浓度洗水和煤泥的有效回收,对原煤泥水处理工艺进行技术改造。
1 煤泥水处理系统问题分析该选煤厂设计可入选原煤能力300万吨/年,煤泥水处理系统具体为煤泥水经由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进行分级和浓缩,底流进入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溢流进入浓缩机和加压过滤机进行脱水回收煤泥,所得滤液进入闭路循环洗水。
该选煤厂自2001年运营以来,生产系统稳定,分选精度高,但是受到矿井开采工艺的改变,入选原煤煤泥含量大幅度提高,造成分选系统中煤泥处理难度加大,原分选工艺煤泥处理能力减弱,致使洗水中煤泥含量较高。
另外,选煤采用单絮凝剂进行煤泥沉淀,该絮凝剂对于细煤泥处理效果较差,造成洗水中煤泥含量偏高,原因是细煤泥表面存在斥力较大的电荷会阻碍煤泥的絮凝过程,故药剂的选择不合理也是造成洗水浓度偏高的重要原因。
洗水浓度偏高会一定程度地制约选厂正常分选,造成重介分选系统处于低负荷运行;煤泥部分进入分选产品中,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今年应客户要求将喷吹煤灰分指标调为9.6~10%,而当前产品灰分值普遍高于10%,这样造成产品销售困难。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改造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故障率,对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现状选煤厂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和泥土去除,从而提高煤炭品质。
煤矿中的原煤通常含有大量的泥土和矿渣,因此在选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水。
这些煤泥水如果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煤泥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去除,从而达到排放标准,同时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水资源。
目前我国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煤矿原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煤泥水中包含的杂质和污染物种类繁多,导致处理系统的复杂性增加。
由于选煤厂生产量大、设备运转时间长,煤泥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环境恶劣,设备容易发生故障。
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故障率较高,维护费用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
二、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改造方案1. 设备更新升级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中的设备大多数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投入使用的,已经使用了20多年。
这些设备存在设计落后、技术陈旧、易损件多等问题,导致了设备运行效率低、故障率高。
首先需要对煤泥水处理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更新升级,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运行维护管理选煤厂生产量大、设备运转时间长,对煤泥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很高。
必须建立健全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故障隐患,降低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自动化控制传统的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大多采用手动操作,存在操作不当、误操作等问题。
洗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优化与改造
韩军萍
【期刊名称】《内蒙古煤炭经济》
【年(卷),期】2018(000)023
【摘要】针对河南某洗煤厂存在的循环水浓度高、分选效果差,压滤机工作周期长、原煤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絮凝剂优化、助滤剂优化、加药系统优化等措施实现
了煤泥水的零排放,经济效益显著.
【总页数】2页(P132-133)
【作者】韩军萍
【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6.3;TD94
【相关文献】
1.老石旦洗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改造 [J], 王筠;蔚志恒;高新忠;于洪林;高海亮
2.太西洗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初探 [J], 李光明;高洪学
3.大佛寺矿洗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 [J], 韩田军;丁运华
4.洗煤厂煤泥水处理技术改造与实践 [J], 王怀;贾文攀;冯志伟
5.某洗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改造实践 [J], 闫晓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优化与改造作者:梅晓光来源:《卷宗》2020年第22期摘要:一直以来煤泥水处理都是选煤厂洗水循环的重难点,煤泥水处理系统的作用是利用固液分离技术将煤泥颗粒和水分离,形成煤泥产品和可重复利用的循环水。
当前很多煤泥水处理后的水质根本无法达到工艺用水规定,甚至不能很好地满足洗水闭路循环的需求。
为提高煤泥水处理系统能力,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改造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措施煤炭深度化洗选加工,一直以来都是提高煤炭质量的重要手段,选煤作为煤炭深加工的一项重要工序,需要通过各类化学、物理方法从原煤内将合格煤炭分离出来。
1 案例分析一矿选煤厂隶属于平煤神马集团一矿,是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选煤厂。
在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中,煤泥压滤位于煤泥水系统的末端,煤泥压滤效率是保证煤泥水系统稳定的重要条件。
煤泥内具有大量细颗粒及黏土矿物,这也是煤泥综合处理效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了小筛分试验,对浓缩池底流进行分析。
经测定,底流内-0.045mm极细煤泥所占比例达到63.1%,可判定为极难处理煤泥水。
2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问题分析本系统压滤处理流程为浓缩池底流通过管道运输到加压过滤机、板框压滤机、筛网沉降离心机进行单独处理,滤液将重新流向浓缩池并进行再次沉降。
目前,在这个处理环节,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入料粒度组成太细,压滤设备处理效率不高。
2)加压过滤机和筛网沉降离心机的滤液重新流到浓缩池,再次沉降后,将大幅增加药剂消耗量,提高底流粘度。
此外,重新进入压滤设备进行处理时,将会导致料层变薄,产品水分增大,出现恶性循环。
3)设备维护不及时,致使设备工况不佳。
4)滤液浓度略低,水循环量太大。
3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优化与改造措施3.1 筛网离心机二次加药工艺筛网沉降离心机脱水具备沉降离心机和筛网过滤离心机的共同优势,在沉降段将有大量液体排出,可形成主滤液,此类滤液具有浓度低、粒度细的特点。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刘敏摘要:鉴于近年来煤炭系统中的污泥量、灰分和粘度增加的问题,煤泥回收过程中的下降速度较慢,卸饼的难度较大,粉碎成状的时间较长。
经过调整,某些选煤厂已经调整了这一过程。
转移管道位置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煤泥水事故率,降低了煤耗,保证了洗煤水的封闭循环,加大了煤浆水系统调整的灵活性,并提高了煤炭产品的质量和浮精产率。
关键词:煤泥水;调整工艺;分选效果;降低事故率;提高精煤产品质量前言:煤泥水的处理在选煤厂的运作当中是必不可少的。
伴随着末煤系统的投入使用,大量的小颗粒煤泥进入到了系统当中,它不但影响了现场质量标准,而且破坏了悬浮系统的稳定性能,给分选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确保煤泥水处理系统满足正常生产要求,系统只能减少生产,从而影响了整个工厂的业绩。
根据实际情况,本文从工艺改进和现场管理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讲述,来实现煤泥的有效回收,大幅度的减少了循环水的浓密度,从而达到了洗水封闭循环的效果。
1.原处理工艺在原有的生产过程中,煤泥根本就没有分选,作为动力煤混合的原煤,严重影响原煤的质量,使装卸工作更加困难。
原煤泥水系统的处理流程,是煤泥水在旋风分离器中分类浓缩,并流入粗煤泥水回收系统,溢流至浓缩机。
在现有工艺中,粗煤灰含量高,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根本不能满足煤产品结构调整的条件。
因此,有必要对煤泥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原煤中导致煤泥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原煤质量的变化。
许多选煤厂与原设计的原煤不同,特别是采矿型选煤厂。
第二是煤炭开采方式不同。
现在机械化采煤方式不断完善,原煤当中煤泥的占有量逐渐增加。
例如,在某选煤厂挑选的原煤中,煤泥当中的占有量比原设计提高了不止十五个百分点。
2.原处理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煤层开采的深入,原煤破碎现象越来越严重,水提煤量的增加,导致了煤浆水处理系统煤泥量的增加。
特别是在局部较低的地层和废弃煤层中,煤质明显较差,灰分和粘度也明显增加;煤灰较高,煤泥在回收过程中速度较慢,而且压滤成饼时间比较长,所以卸载饼也非常困难。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摘要: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的优化对环保和生产效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选煤厂煤泥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即利用沉淀法和过滤法相结合,采用多级过滤,同时注重设备维护保养和工艺操作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煤泥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水质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
关键词: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设备维护保养;工艺操作管理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选煤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煤泥水处理成为了选煤厂面临的一个难题。
煤泥水的高浓度、高含砂率、高含杂质等特点,使得传统的处理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此外,选煤厂在处理煤泥水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优化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工艺,既要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稳定性,又要降低处理成本和环境污染,是目前选煤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工艺入手,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即利用沉淀法和过滤法相结合,采用多级过滤,同时注重设备维护保养和工艺操作管理。
1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泥水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废水,因其水质复杂、处理难度大而备受关注。
在选煤过程中,煤泥水往往含有大量杂质,如煤粉、砂石、矿物质等,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煤泥水的处理成为选煤厂必须面对的问题。
以下是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的几个方面:1.1处理工艺的选择目前,常见的煤泥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沉淀法、过滤法、生物法、吸附法等。
各种工艺有其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1.2处理设备的改进煤泥水处理的关键在于对杂质的有效去除,因此对于处理设备的选择和改进尤为重要。
如采用特制的过滤材料、多级过滤等,能够提高杂质去除率,提高处理效率。
1.3污泥处理的综合利用在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处理产生的污泥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煤厂选煤工艺流程优化分析摘要:随着国内煤炭资源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煤炭工业逐步走出了低发展状态,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对选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原因所在,进行系统优化改造,达到效益增长,设备平稳运行,产量和品质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选煤厂;工艺流程;优化分析引言煤炭资源是我国最基本的能源资源之一,约占一次能源的70%。
煤矿采出的原煤需要经过选煤工艺处理,除去杂质,获得各种优质煤炭资源。
对选煤工艺的研究既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因此,选煤技术在煤的加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选煤技术发展进步的必要性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愈发变得严重。
我国的近些年来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一直在两千万吨以上,在这其中,燃煤占据了85%,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同样在两千万吨以上,其中燃煤占据了65%,烟粉尘的排放总量维持在一千三百万吨以上,其中燃煤占据了70%。
煤炭工业的现代化生产中,选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环节之一,也是清洁煤技术的源头技术,是煤炭工业中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的第一步户和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也是清洁高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选煤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顺应和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趋势,提高煤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重介选煤技术现状重介选煤技术工艺是我国当前选煤的主要方法技术,同时也是选洗厂最常使用的一种选煤方法。
相对于其他的选煤工艺技术,重介选煤的优点在于其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相关设备操作以及维修方便,处理能力强,效果显著等。
除此之外,重介选煤的适应性极强,能够应用于诸多选煤条件环境中,对于难选到易选的煤均能够实现高度分选。
同时,重介选煤自动化程度高,处理量大,能够处理的煤炭粒度范围较宽。
总之,我国重介选煤技术工艺正在逐步地完善优化进步,使得重介选煤能够更加精确地实现分选。
邻保节能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第36卷第8期2020年8月文章编号:丨67 卜8909 ( 2020 ) 8-0077-002选煤厂选煤工艺流程优化分析申静静(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矿选煤厂,山西霍州031400)摘要:通过优化工厂的选煤技术流程进行展开,与具体的工艺实际相结合,基于对洗选工艺中产生的问题以 及原因的分析,对选煤的优化和改进设计进行针对性的展开,并分析总结改进技术的实际效果。
综合表明,改进 的洗选技术被很好的使用,使选煤厂的综合利益提升。
关键词:选煤厂;选煤工艺;优化中图分类号:T D 94 ; T D 928文献标识码:A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是煤炭,选煤技术的合理使用 有助于我国煤炭工业的持久发展。
常用的选煤方式主要 有:重介选煤、浮选选煤、跳汰选煤、浅槽选煤等,选 煤工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从成本、煤炭质量、选煤 设备、环保等方面进行考虑。
对选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问题进行分析,使用合理的优化方法对其进行改造,可 有效促进选煤行业的健康发展。
1选煤所需经历的工艺流程一般工艺流程如下:先从矿井中取出来原煤,进 入200 m m 左右分级筛,筛上物进行手选矸(或反手选, 一般为反手选),矸石废弃,捡出的煤块破碎后进入筛下, 筛下物进入50 m m 分级筛,筛上进入浅槽机进行分选, 筛下进入重介系统。
浅槽分选出原煤及矸石,矸石进行 废弃,原煤经破碎到50 m m 以下进入重介系统。
2原煤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随着逐渐恶化的煤矿开采条件,开采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导致选煤厂的原煤入料发生了重大变化,无法 更好地控制末煤的质量。
(1)在筛分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筛面面积比较小,从而产生较厚的物料堆积。
除此之外,在稀释介质阶段 也缺乏科学依据,致使精煤产品产生较高的带介比例, 但是如果将喷水压力值加大,会因此产生翻花的问题, 而导致洗选流程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因此,在选煤过程 中会出现较大介质损耗的问题。
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改造与优化摘要:为了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增加选煤效率,需要对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文章针对目前选煤行业中最常使用的两种改造方式进行论述,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对系统改造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以后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改造一、通过改造选煤工艺降低煤泥水浓度1.1存在问题原有生产工艺中,煤泥没有分选环节,以混合状态进入到原煤中充当动力煤,这就对原煤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给装卸车工作加大难度。
现有工艺中粗煤泥灰分较高,这就对产品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不能满足公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
所以,对煤泥水系统进行工艺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1.2技术改造方案通常来说,有两种办法能够增加原煤入选量和煤泥的处理能力。
第一,增添设备,针对入选量的问题配备煤泥回收设备,这种方法的弊端是精煤损失增加。
第二,增加工艺,在工艺上增加浮选环节,在增大原煤入选量的基础上降低精煤损失量。
随着喷吹煤需求量的提升,对于产品质量上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某选煤厂担任着公司的喷吹煤基地,所以最佳的改造方案是增加浮选系统,既解决了能力欠缺的问题,又满足了煤泥回收的要求。
经改造后的工艺流程,煤泥水经过旋流器组,对粗煤泥进行回收,之后溢流进入浮选系统中,在浮选之后经过压滤工序,脱水得到产品,融入精煤,浮选尾煤在浓缩压滤之后就得到煤泥。
压滤之后得到的滤液再回流到浮选系统进行二次回收,浓缩机得到的滤液用为循环水。
1.3工艺技术指标分析对煤泥水系统进行工艺改造前后的系统指标数据比对得出,在经过改造之后,洗水净化效果更好,煤泥水系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主系统的生产能力增强,满足与其生产能力要求;精煤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洗水浓度能够达到要求,从而使得系统介质的消耗量大幅减小。
二、煤泥水处理现状目前,国内洗煤厂的煤泥水沉降处理是添加絮凝剂和凝聚剂使煤泥沉降。
但是国内各地的煤矿性质差异较大,煤泥水澄清循环的工艺和药剂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各地煤泥水澄清循环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
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问题分析与优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开采量巨大。
伴随着煤炭开采及采煤人工干预过程对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使地下水、煤层、岩层和微生物之间相互接触,发生一系列复杂的介质间物理、化学和生化反应,继而产生极具煤炭行业特色的矿井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未充分认识到矿井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对矿井水资源疏于管理,矿井水往往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不仅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还会导致矿区周边土壤性质发生变化,对当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我国煤矿矿区水资源结构单一,大多过度依赖地表水和地下水,矿井水的肆意排放加剧了矿区的缺水现状。
研究矿井水的资源化,在缓解缺水、优化矿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及防控环境的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问题;优化引言随着煤炭资源开采需求的提高,煤矿矿井水产出量不断增加。
矿井水所含杂质较多、成分复杂,不经处理进行排放,不但会威胁煤矿周围的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安全,而且也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现已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表明,矿井水经过处理之后能够获得水质良好的水资源,既能够井下生产再利用,又能够用于井上生产和生活的杂水,缓解矿井区域的水资源不足,节约地下水的用量。
不同地域的矿井水所含所含有害物质的成分和浓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使得相同的水处理工艺不能全部得到较为理想的再利用水,因此应因地制宜的设计矿井水处理工艺。
基于某煤炭企业现有矿井水处理工艺,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开展工艺改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问题现状结合煤炭企业实际矿井水产量和工艺现状,分析了当前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下方面:第一是水处理工艺最初的处理能力为2200m3/d,虽经过了改造扩建,也不能满足当前要求4500m3/d的处理能力,部分经过粗沉淀之后直接排入了河流;第二是继续扩建场地受限,还要更换水处理设备,存在较大困难;第三是污泥池内的煤泥脱水效率较低,水仓底部淤积大量煤泥,使得水仓蓄积清水的能力不足,该工艺进行水处理需要完成2次/a~3次/a的清淤工作,清淤过程需要半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