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共47页
- 格式:ppt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47
家庭医药 2018.0734盛夏将至,艳阳高照,人体阳气旺盛,也极易“上火”,出现头晕、咽痛、牙疼、便秘、全身长疮疖等一系列症状。
此时,我们就需要消消“火”了,如到药店买一些清热降火的凉茶,或者清润去火的中药进行调理,饮食上清淡,忌食热性食物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好处。
但在必要的情况下,一些清热泻火的中成药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期专家评药,为您介绍——指导专家:重庆万和药房执业中药师 程立国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师 刘 倩 南京市中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讲师 司振阳整 理:杨春霞清热,如何选用中成药人体热证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温热湿气、六淫入里化热、情志过极化火、阳盛所生内火及饮食失调化火等。
温、热、火三者本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
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
热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而火多数内伤,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的结果,牛黄解毒片是一种传统的中成药,药方来源于明·《证治准绳》。
主要成分有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等。
牛黄解毒片是一种家庭常备泻火解毒的中成药,其作用是清热解毒,适用于实火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
牛黄是牛黄解毒片的主药,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
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疗毒症。
由于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价格要如肝火亢盛、心火上炎等。
中医有“温者清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的治疗原则,对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适用。
清热药作为治疗热证的药物,种类繁多,本文就最常用的几种进行简述。
高于黄金,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另外,方中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气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苦寒沉降,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共为辅药。
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经,宣肺利咽,共为佐药。
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化学成分陈世雄;翟青;袁平川;柳春燕【摘要】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型号为Xbridge),该色谱柱填料颗粒直径为5μm,色谱柱的长度为250 mm,色谱柱内经为4.6 m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流动相采用乙腈(A相)和0.2%磷酸水溶液(B相)的二元体系进行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严谨性考察,包括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试验考察,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具有严谨性的前提下,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线性考察结果显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是:结果表明黄芩苷在90.59~1449.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7465X+22879(r=0.9999);菊苣酸得回归方程Y=39728X+15520(r=0.9998),在5.48~54.8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黄芩苷峰面积的RSD=0.18%,菊苣酸峰面积的RSD=0.16%,结果表明超高效液相仪器精密度良好.3)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黄芩苷峰面积的RSD=0.96%,菊苣酸峰面积的RSD=0.87%,符合色谱峰相对峰面积的RSD<3%则说明稳定性良好,提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供试品溶液24 h内稳定性良好.4)重复性试验研究结果显黄芩苷峰面积的RSD=0.99%,菊苣酸峰面积的RSD=1.06%,符合色谱峰相对峰面积的RSD<3%表示重复性良好,提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供试品溶液的重复性良好.5)加样回收试验结果显示黄芩苷对照品溶液、菊苣酸对照品溶液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887%、99.033%,RSD分别为1.03%、1.11%,提示高相液相检测方法所测加样回收率结果可靠.6)3个不同批次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黄芩苷成分和菊苣酸成分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3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相似度检测结果也比较相近.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操作简单,方法严谨性强,可作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而不同批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有效成分含量未见明显差异,且相似度高.【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9(014)004【总页数】4页(P844-847)【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黄芩苷;菊苣酸;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作者】陈世雄;翟青;袁平川;柳春燕【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芜湖,241000;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芜湖,241000;皖南医学院药物研发中心,芜湖,241000;皖南医学院药物研发中心,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物组成主要有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等4味中药,四味药经过现代化提取工艺制备而成中药口服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利咽的功效,临床上对咽炎[1]、扁桃体炎[2]具有治疗效果,近来也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3-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于“脾常不足”的小儿更适用,对小儿手足口病[5-6]也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概况作者:姜春燕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8年第05期【摘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文章对其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蒲地兰消炎口服液;临床应用;研究概况【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9-0030-0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
药理研究证实[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作用。
临床广泛用于细菌及病毒感染性疾病,且罕见不良反应,并不局限于其药物说明,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 内科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1.1 上呼吸道感染梁静[2]采用利巴韦林片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
60例患者,治愈34例(56.67%),显效15例(25%),有效8例(13.33%),无效3例(5%),总有效率为95%。
张秀义[3]在治疗上感过程中发现,蒲地蓝联合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说明本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张伟[4]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上发现本药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发热时间,缓解病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1.2 病毒性心肌炎李纯[5]通过对30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分组,发现蒲地蓝口服液联合缬沙坦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60%),认为在临床辨证无误的情况下,本方案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1.3 甲状腺疾病郭同兰[6]将亚甲炎患者分为两组,联用阻和单用组,联用组(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强的松单纯治疗),联用组疼痛消失时间、血沉恢复正常时间、TSH水平复常时间亦均明显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观察梁俊凤【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清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予以对照组更昔洛韦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腮肿消失、发热消退、腺体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更昔洛韦;蒲地兰消炎口服液【作者】梁俊凤【作者单位】清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河南濮阳 45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1流行性腮腺炎为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临床表现为腮肿、发热、头痛、畏寒、咽痛、腺体疼痛,还可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并发耳聋、睾丸炎、脑膜炎等。
临床以退热、消肿、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
更昔洛韦常用于治疗免疫低下所致巨细胞病毒感染,可抑制病毒复制,但易出现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更佳[1]。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祖国医学“痄腮”范畴,治宜清热解毒。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中成药,主要含有蒲公英、苦地丁、黄芩、板蓝根提取物,具有抗炎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本研究旨在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清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13岁,平均(8.86±1.58)岁;体温37.7~39.1 ℃,平均(38.37±0.54)℃。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150例疗效观察张成大;何君【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四联疗法根除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50例HP阳性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及治疗组76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过敏患者予以甲硝唑、克拉霉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两组均口服给药2周,于疗程结束后4周,行C-14呼气试验查HP,观察两组根除率,判定疗效,同时观察两组副作用.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四联疗法根除HP效果明显,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8(015)008【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根除率;疗效【作者】张成大;何君【作者单位】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 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相关性疾病的研究一直是中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课题。
目前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全球性问题,是否能达到根除目的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15年时发表的“京都共识”,多个发达国家实施全民干预HP感染帮助胃癌发病率下降的国家策略,明显提升了根除HP在国际上的受关注程度。
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人群中的耐药率高,为了获得更高的HP根除效果,我国共制订5次相关感染处理共识,尽管主流根除方案中联合用药种类逐渐增加、抗酸药使用量、抗生素的使用量逐渐增加,使用疗程逐渐延长,不过初治患者经治疗的根除率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且总体呈下降趋势[1]。
(10):2514 2517〔3〕卢兴,钟慧,陈彪,等 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干预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房,2018,29(11):1466 1469〔4〕温正旺,董佳宁,梁鹏,等 基于HIS的住院摆药单优化与摆药差错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药房,2018,29(19):126 130 〔5〕李晓娥,郑龙,郭伦锋,等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及PDCA循环法在我院西药管理中应用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9):28 31〔6〕陈伟薇,丁光跃,董一曼,等 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药房口服摆药调剂内差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J〕 安徽医学,2017,38(38):1494 1498〔7〕周洁,王璐,由玉梅,等 癌痛护理策略团队工作模式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8):2408 2412〔8〕刘嘉,赵庆年,张宁,等 任务型课程项目模块化教学及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以《中药调剂技术》为例〔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8,32(05):78 81 〔9〕张雷,王芳,袁娟娟 昆山市中医医院门诊中药房智能调配系统与传统调配模式效果比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5):124 126〔10〕袁成代,赵亚娟 6S管理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失效药品率及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1670 1672某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用药分析夏 荧,李 琳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衡阳421000)摘要:目的 了解中成药在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甄别分析不合理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从2018年四季度儿科门诊处方中抽取只含中成药口服制剂不合理处方143例进行分析。
结果 儿科门诊中成药使用率高,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表现为用药不适宜,其次为不规范处方。
结论 儿科门诊情况复杂,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
浦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主要功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人们在平时的时候就经常会喝到的,这种药物是可以起到一个消炎的作用,对于因为炎症而引起的一些疾病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只要是服用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让自己体内的炎症基本上消失的,尤其是儿童患上支气管炎的话就是可以使用这种药来进行治疗的,可以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不会再让病情出现一些恶化的情况。
★主要功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伤寒菌苗所致体温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相对于其它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炎症疾病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
因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地蓝口服液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之功效。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四味中药材的提取液,方中4味中药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且蒲公英消痈散结,苦地丁活血消肿,板蓝根凉血,黄芩泻火燥湿,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利湿,使表里之邪透泄而愈。
现代药效学研究证实: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均有较广的抗菌作用,并且蒲公英和板蓝根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饭后服用。
请于饭后15-30分钟服药,饭后服用的药物一般对胃肠道有刺激。
由于多数药物在小肠内被吸收,如果饭后立即服药,因饱餐后食物降低了胃的排空速率,延长了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推迟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而饭后15-30分钟服可使药物缓慢而均匀地到达肠道吸收部位,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总的来说,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解毒消炎的效果是不错的。
另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非处方药,朋友们可以到药店购买即可。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根据蒲地蓝片原方改革剂型后研制成的新剂型,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消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总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以用于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此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大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所致小鼠皮下混合感染的脓肿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脆弱类杆菌腹腔注射所致的小鼠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伤寒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常用中成药中成药(一)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ml×6支 10ml tid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2.炎可宁片 24片 3—4片 tid清热泻火,消炎止痢。
用于急性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疖痈,急性乳腺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及急性尿路感染。
(黄柏、大黄、黄芩、板蓝根、黄连)3.抗菌消炎片 36片 4—8片 tid清热、泻火、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实火牙痛。
(金银花、百部、大黄、大青叶、黄芩、知母、金钱草)4.连翘败毒片0.6g×48片 4片 bid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疮疖溃烂,灼热发烧,流脓流水,丹毒疱疹,疥癣疼痒。
(桔梗、白芷、天花粉、大黄、浙贝母、紫花地丁、蒲公英、玄参、连翘、甘草、栀子、木通、蝉蜕、金银花、防风、白鲜皮、赤芍、黄芩)5.三黄片 24片 4片 bid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大黄、盐酸小辟碱、黄芩浸膏)6.维C银翘片 24片 2片 tid清热解毒,辛凉解表。
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山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芦根、桔梗、甘草、扑尔敏、扑热息痛、维生素C、薄荷素油)7.清喉利咽颗粒5g×6包 1包 bid—tid清热利咽,宽胸润喉。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发干,声音嘶哑;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常用有保护声带作用。
(黄芩、西青果、桔梗、竹茹、胖大海、橘红、枳壳、桑叶、醋香附、紫苏子、紫苏梗、沉香、薄荷脑)(慢严舒柠)8.藿香正气软胶囊0.45g×24粒 2—4s bid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证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9.小柴胡颗粒10g×10包 1—2包 tid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DOI:10.16662/ki.1674-0742.2024.01.082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王建利,马柱新泰市人民医院儿三科,山东泰安271200[摘要]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RTI患儿3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80例,应用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180例,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及炎症反应指标、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9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0,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creactive Protein, 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URTI能提升疗效,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蒲地蓝;奥司他韦;临床症状;炎症反应[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4)01(a)-0082-04Effect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Combined with Oseltamivir on the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nflamma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WANG Jianli, MA Zhu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Ⅲ, Xintai People's Hospital, Tai'an, Shandong Province, 271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combined with oseltamivir on the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inflamma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 Meth⁃ods A total of 360 children with URTI treated in Xintai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Con⁃trol group one hundred and eighty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oseltamivir, observation group one hundred and eighty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combined with oseltamivir. After 2 consecutiv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8.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92.2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7.470, P<0.05) , and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 The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6 (IL-6) and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groups (P>0.05). Conclusion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com⁃[作者简介] 王建利(1984-),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科呼吸免疫。
蒲地蓝消炎药功效作用与主治用量蒲地蓝消炎药简介蒲地蓝消炎药,又称法蒲地蓝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制剂。
蒲地蓝是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中医传统药方中,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
蒲地蓝消炎药是由蒲地蓝的有效成分经过提取、浓缩和制成片剂而成,方便患者使用。
蒲地蓝消炎药的功效与作用蒲地蓝消炎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炎作用:蒲地蓝消炎药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的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达到减轻炎症的作用。
2.抗菌作用:蒲地蓝消炎药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
它对常见的细菌感染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抗病毒作用:蒲地蓝消炎药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
它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和肠道病毒感染等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4.降热作用:蒲地蓝消炎药能够帮助降低体温,减轻发热症状,适用于因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
蒲地蓝消炎药的主治用量蒲地蓝消炎药的用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2片,每日3次;儿童每次口服1片,每日3次。
具体用量还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来确定,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在使用蒲地蓝消炎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可过量使用:即使是中草药制剂,过量使用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或者中毒。
在使用蒲地蓝消炎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加用量或频率。
2.注意禁忌:蒲地蓝消炎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禁用的,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异常患者等应避免使用。
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确认自身是否适合使用。
3.注意不良反应:蒲地蓝消炎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蒲地蓝消炎药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抗凝血药、降糖药等。
评价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作者:赵吉华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析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情况。
方法:将2016年4月-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118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作为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这些病人列入联合组、传统组,各组59例。
两组均施予常规对症治疗,此基础之上,传统组应用西药(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头孢呋辛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方法的前提下增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评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各项症状消除时间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结果:联合组完全退热时间、停止流涕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都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西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治疗中的疗效较为理想,能加速临床症状消退,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西药;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24-01上呼吸道感染即指病原体侵犯人体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间各个部位(如鼻、咽、喉或扁桃体)而诱发急性炎症的总称,病原体通常为病毒,少部分是细菌。
临床上针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是对症干预,辅以抗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但由于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较多,且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使用常规抗病毒制剂的疗效欠佳。
蒲地蓝口服液在抗炎、抗病毒、清热解毒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已被推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此文将我院接诊的118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作为对象,旨在评估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西药治疗这些病人的实际疗效,将具体内容详述如下:1对象、方法1.1病例来源将2016年4月-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118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作为对象,人组标准:遵循《内科学》关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予以确诊,症状表现以发热、鼻塞、咳嗽流涕、打喷嚏等为主;排除标准:流行性感冒者、对所用药物过敏者、伴重要脏器严重合并症者、过敏性鼻炎及咽炎者、前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相近的其他急性传染病者。
100中国处方药 第19卷 第5期·疗效评价·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是成人听力损伤甚至耳聋的主要病因[1-2]。
积极使用抗生素控制患侧耳内感染灶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患者病情恢复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性、部分患者甚至疗效不佳。
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入中成药进行联合治疗是当下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新思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作用的中药制剂,已经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获得成功应用[3-4]。
文中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用于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明确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200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布如下:对照组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19~47岁,平均(34.82±7.16)岁,病程7~21 d,平均(12.01±2.85)d。
研究组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0~51岁,平均(33.97±6.85)岁,病程6~22 d,平均(12.37±3.81)d。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此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制定的《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5]中对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②首次确诊、年龄>18周岁;③既往未经化脓中耳炎相关治疗;④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耳鼻咽喉疾患;②先天性听力异常;③既往耳部外伤及手术史;④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过敏。
1.3 治疗方案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静脉滴注,每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