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法之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法制
- 格式:pptx
- 大小:583.79 KB
- 文档页数:138
国际投资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投资概述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国际投资是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向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
*直接投资是指伴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投资者在海外直接经营企业,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控制权。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参加企业经营管理,也不享有企业的控制权或支配权,而仅持有的能提供收入的股票或证券进行的投资。
二、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发达国家间投资的双向“对流”仍是国际投资的主流,但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持续上升;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亚洲地区与拉丁美洲已成为国际投资趋向的热点。
三、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能有效地影响国际资本的运行和效益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
(一)物质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二)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条件,意识环境四、国际投资的性质与作用国际投资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一方面资本具有固有的消极性,它唯利是图,不会顾及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又具有积极作用,资本输入国通过利用外资可以解决国内资金困难,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提高国内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改造老企业,建设技术先进型和出口型企业,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改善国际收支,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国际投资法的概念、渊源与体系一、国际投资法的概念*国际投资法是指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特征:1、国际投资法调整国际私人投资关系。
2、国际投资法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3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既包括国内法关系,又包括国际法关系。
二、国际投资法的渊源(一)国内立法(二)国际条约(三)其他渊源1联合国大会的规范性决议2国际惯例三、国际投资法的体系国际投资法是由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有关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综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国际投资法基本原则剖析国际投资法基本原则的界定依据应是国际投资法的精神实质,即倡导适度引进外资和扩大资本输出,加强国家在国际间的投资、贸易和技术交流;而其显著特征应是突出强调国际投资法的本质特征,即依法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基于此,本文认为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则大致包括:东道国投资利益受特殊保护原则、国际投资各方利益共赢原则、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和国际投资自由主义相结合原则以及国际投资风险和国际投资收益正相关原则。
关键词:国际投资法基本原则特殊保护投资自由化引言目前,国际投资法的基本原则到底有哪些,提法上比较混乱,专门研究的成果不多。
据不完全统计,有可持续发展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投资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则、投资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投资者、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协调原则、投资决策与投资责任相一致原则等。
影响较大的是余劲松教授的观点,在他看来,国际投资法最为重要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这一原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确立的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系列决议中都有具体体现,它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投资法领域中的体现,根据这一原则各国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对外国投资予以保护和管制,不受任何外来干涉,因此该原则构成国际投资法的基础;二是平等互利原则,平等与互利不可分割而且要求达到实质上的平等,该原则在国际投资关系中既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不同国家的投资者之间以及国家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同样构成国际投资法的基础。
国际投资法是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和,属于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部门。
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部门,国际投资法在我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学界对国际投资法基本原则的研究似乎还停留在对个别现象的认知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自恰性的把握。
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在这一问题上略陈己见,期望能够引起更加深入细致的讨论。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投资的概念、分类,投资环境与法制教学重点与难点:国际投资的概念及分类,投资法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投资概述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对特定国家来说,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海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
一般来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
所谓直接投资,是指伴有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投资者在海外直接经营企业,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较大的控制权。
这种控制权通常是与股权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参加企业经营管理,也不享有企业的控制权或支配权,而仅以其持有的能提供收入的股票或证券进行的投资。
二、国际投资的历史发展三、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1、资本国际移动论及资源国际转移说2、垄断优势理论3、寡头垄断理论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内部化理论四、国际投资的性质与作用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国际投资兼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两重性。
资本输入国要注意在坚持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利用外资,既要利用,又要自主;既要对外资给予鼓励和保护,又要对外资进行管制、限制、引导;并通过各自或集体的努力,借助法律手段,抑制和克服资本输出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从资本输出国的角度看,国际投资(海外投资)的影响和作用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输出国投资者通过海外投资,可以占领或扩大海外市场,保证国外原材料的供应,利用外国的廉价劳动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高额利润,从而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但另一方面,大量资本输出,也可能会减少资本输出国内的就业机会,减少商品的出口、导致技术外流、国内投资的减少,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等。
从国际的角度看,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大量资金和技术投放到世界各国和地区,不仅促进了有关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以及国际分工与合作,都起着重大作用。
沈吉利PPT第五章国际投资法律制度教学要求:n了解:国际投资法概述、外交保护与卡尔沃原则。
n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途径、国际投资担保制度。
n掌握:保护投资的国际公约。
第五章国际投资法律制度n司法考试:n基本要求:n了解:国际投资法的概念及其法律渊源的构成;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制度n熟悉并能够运用: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多边投资条约n考试内容:n国际投资法的概念、渊源及形式,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
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述一、国际投资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际投资概念和类型1、国际投资概念n国际投资是指跨越国境或边境投下本金以获得收益为目的的行为,即资本的国际移动。
(1)国际投资v. 国际贸易(2)国际投资v.国际金融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述2、国际投资类型(1)按方式和性质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2)按主体分为公法人投资(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投资)和私人投资(包括自然人、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
(3)按时间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述(二)对贸易的影响:贸易转移和贸易替代(三)国际投资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n我国:八、九十年代,以税收为导向的投资环境;九十年代末以来,以功能为导向的投资环境,与欧美国家一致。
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述二、国际投资法的概念、体系(一)概念、特征调整跨国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内法律规范和国际法律规范的总称。
1、调整国际投资关系;2、调整私人投资关系;3、调整直接投资关系;4、包括国内法律规范和国际法律规范。
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述(二)体系1、双边投资条约(协定)的保护通用的三类国际双边条约:n《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出现早,内容简单n《投资保证协议》关于海外投资保险n《相互促进和保证投资协议》内容很广,效果好,影响大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述(辨析题)我国与大多数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只规定了国民待遇,而没有规定最惠国待遇。
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作者:倪莲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国际投资是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国家鼓励对外投资企业赚取外汇,吸引外资在本国投资推动了本国经济发展。
国家之间达成双边协议,共同保护和推动两国间的国际投资行为,有利于两国促进两国经济的交流,在两国之间形成资本和资源的取长补短。
随着各国对于国际投资的重视,区域性国际投资保护多边协议达成,成员国之间相互享有最惠国待遇,并规定了国有化过程中的赔付原则。
本文主要对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国际投资;国际投资者待遇;法律保护关于对国际投资保护的法律,是国际投资者在被投资国家进行投资的基本权益得到保证的法律依据。
国际投资者按照国籍应该依照投资者本国政府和法律的保护和制约,而其投资行为发生在被投资国理应接受被投资国国家主权的管辖,由此也造成了基于人属国家管辖权和基于地狱的国家管辖权的冲突。
由此也引发了关于国际投资者待遇的争议。
一、国际投资者待遇问题(一)国际投资者待遇。
国际投资者待遇是国际投资者者东道主国家进行投资经营活动时享有东道主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
(二)国际投资者管辖权。
国际投资者按照人员归属管辖的原则,理当受到国际投资者国籍所在国家政府的管辖,并承担和享有其法律规定的义务与权利;按照地域归属管辖的原则,国际投资者应该接受其从事投资活动的东道主国家的管辖,并承担和享有其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
国际投资者的待遇标准情况分析。
基于国际投资者在东道主国家进行投资造成的国籍所在国家政府对该投资者的管辖权和东道主国家政府对其领土范围内所有人员的管辖权的冲突,目前国际上提出了三种国际投资者待遇标准,它们分别是国际标准、国民待遇标准,最惠国待遇标准。
国际标准在目前的国际上并没有正式明确的定义,而基于保护发达国家资本投资利益的国际标准虽然被发达国家推崇,但是因为的法律依据是来源于国际投资者的国籍所在国,从而造成被投资国家政府的管辖权被侵犯,并不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认可。
法律知识:国际涉外投资法律问题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涉外投资已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然而,在跨国投资过程中,由于各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差异,很容易出现法律纠纷的情况,因此国际涉外投资法律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国际投资法律问题的现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的企业,需要面对各国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其中包括刑法、民商法、劳动法、环境法以及海关法等。
这些法律制度的不同会对跨国投资企业的运营和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引发不同的法律纠纷。
比如,在跨国投资市场中,常常涉及到的知识产权纠纷、环保治理、税务问题等,都是跨越国界的涉外投资纠纷的重要方面。
并且,尽管许多国家已经签署了许多双边和多边投资协定,以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权益,但在投资争端的解决方面,相互民事协助之间完全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二、国际涉外投资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为了解决跨国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业界普遍采取以下解决途径:(一)国际仲裁国际仲裁是处理跨国投资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是一种独立的、非官方的、不受某一国管辖的争端解决机制。
它本着自愿、公正、迅速、简便和高效的原则,解决斯柏球经济领域所涉及的争端。
国际仲裁还可以根据党双方的需要进行程序和规则的选择,以满足党双方的快速、高效或低成本等特定要求。
这种解决方式尤其适合于商业纠纷和投资仲裁等争端的处理。
(二)法律审判在一些国家中,法律审判是解决国际涉外投资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果国际投资者需要保护其投资权益,他们可以通过一些国内法院途径进行投诉和调解。
这些案件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和社会关系等问题。
(三)国际协商在解决国际涉外投资问题时,国际协商是另一种解决方式。
在国际协商过程中,各方可以通过交流和谈判来解决争端。
仲裁和诉讼方式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则,协商方法更加灵活,可以考虑解决方案的情况和特点。
它适用于一些特殊的、需要寻求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