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综合性网络全文数据库的特点及其对图书馆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307.20 KB
- 文档页数:3
全文数据库集文献检索与全文提供于一体,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和前景看好的一类数据库。
目前的中文全文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系统的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
三种全文数据库共同优点1、免去了检索书目数据库后还得费力去获取原文的麻烦。
2、多数全文数据库提供全文字段检索,这有助于文献的查全。
3、三个库都可以进行简单检索、二次检索、高级检索等,检索策略都可以编辑、保存。
共同的缺点1、阅读全文数据库中的全文,计算机内必须安装有全文浏览器。
2、通用的全文格式较少,主要有PDF格式和HTML格式。
各类全文数据库的优缺点:1、从期刊种类收录情况来看,清华同方收录期刊为8712种,其中核心期刊1750多种;万方收录5928种,核心期刊2374种;维普收录12000余种,核心期刊1810种。
维普收录期刊总数最多,其中包括了具有一定影响且连续性的非正式发行刊物。
三个数据库对核心期刊的收录均沿用了自身设定的遴选标准,因此无法作出绝对的判断。
但从以上三大数据库对核心期刊收录量分别占期刊总数的百分比来看,清华同方占20.1%、维普占15.1%,万方占40.0%。
2007年以来医学中华系列杂志由万方独家发行,这样万方数据库在收录核心期刊中占有绝对优势。
2、从收录全文篇数来看(截止日期为2007年年底),清华同方收录期刊全文文献6196125条,维普收录期刊文献12514411条,万方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文献约800万条,维普收录期刊全文文献最多,特别是在学科交叉中体现较为明显,例如以中药葛根为关键词,时间限定在2003年~2007年,维普检索是2744条,清华同方是2315条,万方数据库是2061条,数据相差的原因是葛根不仅仅在医药专辑中能查到,在农林专辑中也可以查到。
3、从学科覆盖范围来看,清华同方和维普都涵盖了文理工农医全部学科的内容,而万方学科覆盖范围在人文科学方面要稍显不足。
电子图书数据库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图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子图书数据库(Electronic Book Database)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储、管理和检索图书资源的数据库。
本文将探讨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对图书产业和阅读习惯的影响。
一、定义和特点电子图书数据库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图书资料转换为电子形式,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并提供在线访问的系统。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数字化存储:电子图书数据库将图书资源以数字格式储存,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存储、管理和访问。
2. 多样化的内容:电子图书数据库收录了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教材、学术著作、小说、报纸、杂志等。
3. 扩展性和更新性: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内容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断扩充和更新,读者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图书资源。
4. 检索功能强大:电子图书数据库提供了高效的检索功能,读者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标题等多种方式快速找到所需的图书。
二、应用领域电子图书数据库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教育、学术研究、图书馆和个人阅读等方面。
1. 教育领域: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利用电子图书数据库提供的丰富资源,进行教材编写、备课和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图书数据库获得更广泛、深入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2. 学术研究:科研人员可以利用电子图书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和查阅,快速获取所需的研究资料,加快研究进程。
同时,研究人员也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布到数据库中,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分享。
3. 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图书数据库向读者提供更多的图书资源,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电子图书数据库还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4. 个人阅读:个人用户可以通过订阅或购买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服务,享受便捷的阅读体验。
电子书的便携性和可定制性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阅读感兴趣的图书。
国外数据库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国外数据库”指源自外国及出版商的数据库,主要范围包括学术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文献、报纸出版物和其它类型的文献,学术研究领域的会议论文和报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文献、报纸以及其它类型的文献。
国外数据库的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的学术机构创立,用于学术研究以及话题的探讨。
1960年代末,美国国家科学技术信息中心(steric)开始为科学技术信息创建数据库,并根据用户要求建立自费性收费服务,其中包括全文获取服务和单页提取服务,以及浏览检索文献数据库服务,而后国外学术机构纷纷自建国外数据库,逐渐形成众多大型文献数据库,形成不断发展的新体系。
到20世纪90年代,文献数据库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即CD-ROM出版记录数据库,存储器数据库以及网络数据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前端网站的建立,文献翻译工作的完善,网络文献服务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完整的信息服务产业,其主要服务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而已经涉及到政府机关、教育机构,商业机构以及其它行业、组织等。
国外数据库发展方向: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国外数据库的研究者以及服务团队可以将研究的工作域从单一的文献数据和文献服务上拓展到多种不同的媒体形式,这样提供用户更多的选择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另外,语言翻译技术也
可以用于解决文献阅读上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信息检索和智能文本分析来进一步提高国外数据库服务质量。
对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的认识和心得体会一、认识(1)外文数据库如ProQuest数据库它们有不同语言的界面,有英文的、中文的、日文的等等多国语言,而中文数据库没有。
(2)外文数据库检索词输入时不能输入中文,会显示错误。
(3)外文数据库检索结果出现后可以进行来源限制,如学术期刊、杂志等,可以进一步选择需要什么类型的文章。
(4)外文数据库检索结果的内容查阅主要有摘要和文本全文两种形式,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而中文数据库没有。
(5)外文数据库中如果想要保留一篇文章,或者给同学看看,可以通过以电子邮件发送的形式,非常的方便,这是中文数据库所不具备的功能。
二、体会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
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索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对清华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以及springer数据库、ei village 2数据库等各类中英文数据库都加深了印象。
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
学习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我才发现,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许许多多的有用文献,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另外,还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