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8年钢材价格的一个回顾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部分建筑材料市场历史价格对比建筑材料生产行业具有能源消耗大,基础原材料需求密集的产业特征,受近年来全球经济通货膨胀大环境的影响,国内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出现了普遍上调。
进入2008年,建材价格上涨趋势更加明显且涨幅呈现不断加大的态势,对与之相关的上游房地产开发及建筑行业企业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为了比较和了解建材价格的变化情况,同时鉴于材料种类的繁多及品牌型号的千差万别,我们有代表性的选取了几类相对于工程造价所占比重较大或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紧密相关的建筑材料设备作为比较对象,将该材料设备的当期价格与历史价格进行比对,作为价格变化的参考。
一、建筑用金属材料1、建筑用钢筋2、金属管材3、金属板材4、电线电缆金属类材料除个别品种外,普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以建筑用钢材涨幅最大,达到50%—60%。
因钢筋成本费用在土建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钢筋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单体建安工程平米造价也相应提高约8%—9%。
后附螺纹三级钢Ф15-24价格走势图二、建筑地材材料建筑地材类材料中,以商品混凝土价格变化对土建工程平米造价相对影响最大,从以上数据可见,商品混凝土的年度涨幅在5%—6%之间,从而使建安工程平米造价相应提高0.6%左右。
后附抗渗混凝土C30价格走势图三、精装修材料1、内外墙墙面涂料根据08年6月与07年同期北京市造价信息公布的内外墙涂料价格,对比来看内外墙涂料的价格变化情况不大,基本持平。
经与合作的涂料生产厂家了解,整体来看,使用进口乳液原料的中高端涂料产品因原料供应的充足与供应价格的稳定,其成品涂料的价格上扬水平不大,上涨幅度约在3%左右,走势比较平稳。
而国产的低端涂料产品因其主要原料国产乳液约20%的上涨以及其他原材料的小幅上涨,其成品价格上涨幅度约在15%左右。
2、室内实木复合门室内实木复合门因其主要原材料板材、木方木皮及辅料、五金、油漆价格不同幅度的上涨,其成品木门价格也相应有所上升。
以东岸国际一期工程个别卧室门及阳台门为例,初窥其价格变化情况:3、木地板受木料原材料及其他辅料、人工价格因素上涨影响,木地板行业价格整体有所上浮,现以某合作木地板厂家报价为例,对比去年及今年价格的变动水平:对比可见,实木复合类木地板涨幅约在5%—6%之间,强化类木地板涨幅在8%—10%之间,上涨幅度远高于实木复合类产品。
2008年冷轧市场回顾与2009年展望2008-11-26 11:50:46概述:2008年初,国内市场遭遇罕见雪灾天气,资源供给面趋紧,使市场延续了近几年节后惯性上涨的走势。
随后在铁矿石、焦炭等生产要素价格推升的作用下,市场由前期的需求拉动转变为成本推动型,价格继续保持在上升通道中。
而5.12突发事件直接引发了冷轧类产品需求的上升,市场预期再度向好,价格直逼05年的高点。
不过,市场在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冷轧产量连创新高的情况下,价格开始逐级回落,并在奥运会期间演绎了一轮“高台跳水”行情,直接抹去了上半年大半的涨幅。
同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大动荡,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使国内市场难现“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价格则加速下跌,其水平基本与05年的底部接壤。
而年底钢厂密集的减产、产量大幅回落及国家连续出台利好政策,使市场恐慌情绪得到缓解,年底价格正在底部进行有效构筑。
一、国际冷轧市场价格继续大幅回落(一)国际钢铁价格指数分析11月末,CRU国际钢价综合指数为183,比上月下跌23.9%,比去年同期上涨6.1%。
扁平材指数为166.1,比上月下跌25.2%,比去年同期上涨3.9%;亚洲指数为184.9,比上月下跌27.1%,比去年同期下跌2.1%;北美指数为187.1,比上月下跌20.8%,比去年同期上涨26.8%;欧洲指数为175,比上月下跌20.7%,比去年同期上涨3.6%。
全球经济继续低迷,需求依旧疲软,资金紧张和信心丧失使上下游企业运作困难。
而面对难以确定的经济走势,商家对后市仍保持谨慎。
如图一所示:图一全球钢铁价格指数注:上图表国际市场价格数据来自于CRU;(二)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受汽车行业减产影响,欧洲冷轧板卷需求非常疲软,很多贸易商看淡市场前景,试图通过降价来吸引用户,导致市场价格非常混乱。
目前中国冷轧板卷出口到北欧的主流报价为600-650欧元/吨(CFR安特卫普),但欧洲国内市场价格最低能到560欧元/吨。
对2008年钢材价格的一个回顾现在已经2009年了,那么,对于2008年的钢材价格变化已经很明显了,不知道有谁能帮我总结一下,比如什么时候开始上涨,什么时候又上涨到最高点及其影响,又什么时候回落的。
尽量把价格变化过程说清楚,以及有什么影响最好也加上。
以下内容,是我因工作需要自己写的,现在无私奉献,不选我最佳答案实在说不过去啊!2008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经历了大涨急落的变化,也演绎了各钢厂和经销商大喜大悲的情景剧。
尤其是下半年,挑战和冲击接踵而至,市场对后期钢价预期一度悲观,钢市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上半年,受铁矿石、焦炭、石油等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影响,以及国内、国外需求的强劲拉动,钢材价格在轻松中飙升。
春节以后的2月份和4月份,以及灾后重建的全面展开以及奥运工程的加紧施工,对钢材需求量激增,国内钢市呈现一片“红火”的景象,并于五、六月份钢价达到今年的峰值。
热轧、镀锌板卷等钢材品种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天津5.5热卷由年初的4630元/吨,涨至六月初的5930元/吨,涨幅达1300元/吨。
7月份,随着雨季的到来,钢市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各地需求放缓、库存上升明显,建筑钢材和带钢市场首现下跌之势。
其他钢材品种也一改前期持续大幅飙升的势头,市场行情均开始“走软”,成交持续低迷,国内钢材市场全面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而一直坚挺的原料价格出现松动,并迅速步入下行通道,钢市进入“跌跌不休”的恶性循环。
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实体,国内钢市亦不能独善其身。
尤其是“十一”长假过后,市场价格交替回落,加之下游用户资金严重不足、钢材出口量大幅缩水,导致国内资源供应量急剧增加,钢厂、市场库存大幅攀升,下游用户对钢材的购买力明显减弱,市场价格不断下挫,甚至一度出现恐慌性下跌。
据商情科统计,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的一个月间,全国各主流市场价格大幅深跌,跌幅均在千元以上,且不断刷新年初以来的最低价。
上海市场1.0mm 冷卷和1.0mm镀锌市场价格跌幅最大,均达到或超过1900元/吨。
2008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1日】【来源:原材料工业司】【字号:大中小】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为严峻的考验。
上半年国内连续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钢铁生产所需大宗原燃材料大幅上涨,带动钢材价格攀上历史最高价位。
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钢铁行业遭受沉重打击。
由于内需不振、外需疲软,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一度大幅跳水,部分钢材品种价格甚至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生产运行演绎了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大起大落。
一、运行基本情况1、生产增速大幅下降。
2008年全国累计产粗钢、生铁和钢材50049万吨、47067万吨和58177万吨,同比增产559万吨、-74万吨和2000万吨,增长1.1%、-0.2%和3.6%,增幅同比回落14.6、15.4和19.1个百分点。
全国29个产钢省份中,12个省负增长,累计减产1075万吨,17个省增产1635万吨。
重点钢铁企业产钢39209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钢铁产品出口下滑。
全年累计出口钢材5923万吨,同比减少342万吨,下降5.7%,出口钢坯129万吨,减少643万吨,下降80%。
进口钢材1543万吨,下降8.8%,进口钢坯25万吨,增长3.9%。
折合成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4764万吨,同比减少726万吨,下降13.5%。
3、行业利润增幅回落。
1-11月钢铁行业利润1475亿元,同比减少234亿元,下降13.7%。
亏损企业亏损额187亿元,同比增长3.1倍。
4、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1-11月,钢铁行业完成投资2859亿元,同比增长27.1% 。
增幅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
5、市场价格急剧下滑。
12月末,全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03.3点,同比下降21.8点,与今年高的162.26点相比,下跌59点,下降36.3%。
其中∮6.5mm 普通线材平均价格3589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318元/吨;∮12mm螺纹钢平均价格3820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015元/吨;6mm中厚板平均价格4396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699元/吨;2.75mm热轧板卷平均价格3804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256元/吨;0.5mm冷轧薄板平均价格4668元/吨,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805元/吨。
2008年全球钢材市场回顾和展望CRU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John Johnson上海期货交易所 朱晓燕译本文主要回顾2008年全球钢材市场,并对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展望。
文中全球钢材的价格走势主要参照CRU的钢材价格指数(CRUspi),该指数提供全球钢材价格参考并可以在 网页中查找。
在钢材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之际,将全球各种钢材价格和中国钢材价格进行比较并找出其中的关系将会很有意义。
文中第一部分阐述所有的钢材价格都相互关联,由此表明上海期货交易所新上市的钢材合约价格完全可以成为钢材价格主要的基准价。
文中的第二部份主要阐述新兴市场的重要性。
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发达国家大,这是自1949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增长面临的最严峻的一年。
很明显,中国在促进全球钢材需求量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市场的重要作用和上海期货交易所刚上市的钢材期货合约都会对世界钢材产生影响。
2008钢材价格起伏波动2008年钢材价格起伏波动。
2008年上半年受需求量下降和原材料短缺的影响,钢价飞速上涨。
下半年,当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其它地区并传导到实体经济,钢材需求量急剧下降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CRU全球钢材价格指数反映出2008年上半年飞速增长的钢材价格,该指数计算扁平材和长材产品在欧洲、北美、东亚和东南亚(包括中国)这些主要的钢材消费地区的平均价格。
CRUspi(1994年四月=100)的编制是基于CRU收集和公布的全球以当地货币计算的每吨钢材的绝对价格。
2007年平均为167.1,2008年上半年钢材价格飞速增长至7月的293.4,在短短的七个月中上涨了近一倍,这主要是受供应紧缩和需求增长的影响。
其中,受澳大利亚港口物流的限制和当地矿区水灾影响,铁矿石和炼焦煤运输到中国受阻,并引起其它一些地区原材料短缺。
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中国粗钢同比产量增长率从2007年2月的22.6%,下降到2008年2月的7.6%。
不锈钢08年来新低的文章2008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首先体现在生产制造领域,这一领域又是钢铁有色等金属材料的主要消费领域,因此上述领域需求的下滑,迅速波及黑色、有色等金属市场,最终导致金属价格的崩盘性下跌。
而对于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关联的不锈钢市场,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也难以独善其身。
在下游需求领域遭受重创的同时,也失去了来自原材料价格的支撑,最终导致全球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减产和价格下跌。
受需求低迷和原材料价格波动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2008年全球的不锈钢价格走势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以3042mm/2b冷轧不锈钢卷价格为例,欧洲市场2008年最高月均价格为3228欧元/吨,最低月均价格为1959.5欧元/吨,年均价格为2735欧元/吨;我国无锡市场全年最高月均价为32304元/吨,最低月均价为17904元/吨,年均价格为26730元/吨。
据国际不锈钢论坛(ISSF)统计显示,2008年前三个季度,全球总计生产不锈钢粗钢2107.4万吨,同比增长0.7%。
2008年除欧美地区产量有所下降之外,近年来一直是全球不锈钢产量增长主要驱动力的亚洲地区的产量也出现了下降。
据CRU数据显示,日本的不锈钢粗钢产量为369.2万吨,同比下降4.9%;韩国为161.6万吨,同比下降16.8%;印度为190.5万吨,同比下降16.1%;中国台湾省为135.6万吨,同比下降10.5%。
2008年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出现15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2008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5%。
2008年我国不锈钢净进口量同比下降31%。
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低迷状况,2008年全年,我国不锈钢进口量为120.9万吨,同比下降29.5%(2007年同期为171.5万吨);出口量为92.4万吨,同比下降29.4%(2007年同期为130.9万吨);净进口量为28.5万吨,2007年同期的净进口量为40.6万吨,同比下降29.7%。
2008年钢材价格2008年是钢材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市场的经济形势恶化,而钢材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需求情况、产能以及价格等方面综合分析2008年钢材价格的走势。
首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对钢材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大幅下降。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建筑业、汽车业等对钢材的需求急剧减少,进一步推动了钢材价格下跌。
同时,国内经济也受到较大影响,不少领域的需求也出现了下滑,对钢材市场的需求也减少。
其次,钢材市场的需求情况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2008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降温,需求下降明显,从而对钢材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全球汽车市场也出现了销量下滑的情况,对钢材的需求也减少。
减少的需求导致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
再次,产能也是影响钢材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2008年,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发突出。
过去几年,钢铁产能扩张过快,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供应大于需求,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此外,国际钢铁市场也出现了竞争加剧的情况,不少国家纷纷出口大量的钢材,进一步压低了价格。
最后,钢材价格在整个2008年呈现下跌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国内钢材价格较2007年末下跌了近30%。
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全年累计跌幅超过50%。
这也是近年来钢材价格下跌最为严重的一年。
总之,2008年是钢材市场的一个低潮期。
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需求的下降、产能过剩等因素共同导致钢材价格持续下跌。
尽管在之后的几年中,钢材价格逐步回升,但2008年的低谷依然给钢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2008年钢材价格的一个回顾
现在已经2009年了,那么,对于2008年的钢材价格变化已经很明显了,不知道有谁能帮我总结一下,比如什么时候开始上涨,什么时候又上涨到最高点及其影响,又什么时候回落的。
尽量把价格变化过程说清楚,以及有什么影响最好也加上。
以下内容,是我因工作需要自己写的,现在无私奉献,不选我最佳答案实在说不过去啊!
2008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经历了大涨急落的变化,也演绎了各钢厂和经销商大喜大悲的情景剧。
尤其是下半年,挑战和冲击接踵而至,市场对后期钢价预期一度悲观,钢市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上半年,受铁矿石、焦炭、石油等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影响,以及国内、国外需求的强劲拉动,钢材价格在轻松中飙升。
春节以后的2月份和4月份,以及灾后重建的全面展开以及奥运工程的加紧施工,对钢材需求量激增,国内钢市呈现一片“红火”的景象,并于五、六月份钢价达到今年的峰值。
热轧、镀锌板卷等钢材品种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天津5.5热卷由年初的4630元/吨,涨至六月初的5930元/吨,涨幅达1300元/吨。
7月份,随着雨季的到来,钢市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各地需求放缓、库存上升明显,建筑钢材和带钢市场首现下跌之势。
其他钢材品种也一改前期持续大幅飙升的势头,市场行情均开始“走软”,成交持续低迷,国内钢材市场全面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而一直坚挺的原料价格出现松动,并迅速步入下行通道,钢市进入“跌跌不休”的恶性循环。
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实体,国内钢市亦不能独善其身。
尤其是“十一”长假过后,市场价格交替回落,加之下游用户资金严重不足、钢材出口量大幅缩水,导致国内资源供应量急剧增加,钢厂、市场库存大幅攀升,下游用户对钢材的购买力明显减弱,市场价格不断下挫,甚至一度出现恐慌性下跌。
据商情科统计,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的一个月间,全国各主流市场价格大幅深跌,跌幅均在千元以上,且不断刷新年初以来的最低价。
上海市场1.0mm 冷卷和1.0mm镀锌市场价格跌幅最大,均达到或超过1900元/吨。
截至2008年11月中旬,国内钢材代表规格市场价格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值,各主要品种较今年以来的最高价跌幅均在两千元以上,其中板材产品跌幅均在三千元以上。
与年初相比,板材类产品市场价格跌幅均在30%以上,建材、带钢跌幅在20%以上,型材、无缝管表现相对稳健。
从消耗钢材的三大类最终消费品来看,目前住宅、汽车、家用电器的全国市场销售状况都不是很好。
尤其国内房价松动、房地产行业的萎靡,直接导致建材以及其他相关钢材品种成交量的迅速萎缩。
汽车市场依然低迷。
9月,全国汽车产销止跌回稳,环比出现明显增长,但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并没有结束负增长局面。
目前国际油价已经有大幅回落,国内批发油价也出现了明显下降,我国正面临燃油税费的改革,后期整体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依然会抑制汽车产销。
前三季度家电行业中的大家电除了洗衣机产量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态势外,冰箱、空调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以上。
尤其进入下半年,冰箱、冷柜和空调产量连续出现负增长。
11月初,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同时取消包括所有热轧板卷、热轧中厚板、大型型材(包括大型H型钢)和焊管以及一部分冷轧板材的出口关税。
在此利好消息刺激下,国内钢市终于打破下跌局面,市场心态好转,钢价止跌反弹,冷热卷板领涨全国钢市。
但目前已进入冬季,对钢材需求将有所萎缩,加之终端需求并未及时跟进,价格上涨动力略显不足。
纵观2008年钢市,让我们不防与2005年钢市下滑的情形进行一下比较。
08年钢市和05年钢市外部环境的不同点:
起于今年6月下旬的钢市回落不同于05年4月开始的钢市低迷:
一是国际市场背景不同,05年国际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运行平稳,而08年下半年国际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衰退,不仅钢材出口受到影响,钢铁下游产品的国际需求也有明显减弱;
二是国家政策导向不同,05年国家政策主要是为了抑制钢铁产能过快增长,钢铁行业投资过快,而今年上半年国家政策的重点就是严控通胀,对PPI贡献较大的钢铁产品价格自然会受到关注,“高成本、高价位、高盈利”的局面受到重创。
就像应对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样,国家会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的基础投资来刺激经济,防止经济加速下滑,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钢材需求的低迷,部分品种、部分区域或有阶段性反弹,但是整体来看,我们对后市持谨慎预期,国内钢市经过今年4季度的回落、调整,09年各品种将在较低价位达到新的平衡。
我们预测钢铁行业将进入微利时代,钢材价格走势将围绕成本线蜿蜒运行。
下面我们将简单解析各钢材品种全年走势:
2008年钢坯市场的动荡走势左右着钢材价格的行情,上半年在废钢和生铁市场的影响下,钢坯市场持续上扬,达到今年的峰顶,下半年市场急转直下,深跌触底,进入四季度后低迷徘徊,其他品种在此基础上走出了本年度相似的行情。
上半年,冷、热轧以及镀锌板卷市场走势呈现“阶梯式”上涨,价格于6月初达到峰值,热轧和镀锌板卷价格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下半年市场价格呈“高台跳水”式下跌,在国庆过后的一个月,市场价格缩水千元以上。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取消出口关税以及调整货币政策等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出,市场心态好转,冷、热板卷触底反弹。
2008年上半年中厚板市场在07年底价格恢复后呈台阶式上涨,在近四个月的价格高位波动后,随着钢市价格的整体回落,价格相对坚挺的中厚板市场未能幸免。
2008年1月到3月份建材市场走势相对平稳,但市场价格却远高于历年同期价格水平;3月到7月,建材价格强劲攀升,创下历史新高;7月后,市场价格连续下挫,从波峰跌至波谷,11月后,弱势震荡盘整,在混乱中运行。
全年来看,高线表现强于螺纹。
今年带钢市场价格走势总体表现为:1-5月缓慢爬升,6、7月相对平稳运行,8月开始下行态势,9月以后迅速暴跌,直至12月市场价格渐现震荡回升之势。
全年带钢价格运行轨迹与板、建材等相关品种行情联系密切。
2008年大中型材市场走势表现相对滞后,波动相对平缓和稳健。
上半年大中型材各品种价格有一个上行的表现,八月下旬后,震荡下行,全年来看,H型钢一直是领涨领跌,大中工槽钢表现好于中小角槽钢。
2008年无缝管市场从2月起强劲反弹,8月开始进入渐跌通道。
近期无缝管价格运行相对平稳,管坯等原材料价格的回升,带动部分市场小口径资源出现反弹,大口径管材市场价格的回调还缺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