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33和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822.22 KB
- 文档页数:3
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乌司他丁治疗,可有效调控患者的炎症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建议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血清炎性细胞因子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疾病,该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
对于这类疾病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其发病的过程中炎性介质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采用有效方法对机体多种炎症介质以及内源性休克因子进进行抑制,才能提高治疗效果[2]。
我院对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取得不错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2年6月-2023年5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3-63岁,平均(44.53±4.44)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5-66岁,平均(44.66±4.76)岁。
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具体如下:患者入院之后,均严格禁食水,对患者快速实施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对患者充分补充液体,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患者止痛、解痉药物治疗,预防和避免胰酶分泌及胰腺外分泌。
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取乌司他丁10万单位与葡萄糖注射液250ml混合,静脉滴注给药,每天三次,连续治疗一周时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确定病情改善之后,用药量减半。
降钙素原--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评估的一项新指标黄晓丽;刘顺英;王国品【摘要】@@ 胰腺炎的发病率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多数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约15% ~ 20%的患者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包括坏死、假性囊肿和脓肿)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1].SAP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早期预测SAP可以及时加强治疗,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但目前的一些诊断标准,如Ranson积分和APACHE评分系统,需入院24 ~ 48 h才能明确,且较麻烦,所以需要一个单一、切实可行且能早期准确反映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作为全身炎症感染的标志物,近几年来,在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鉴别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期刊名称】《中华胰腺病杂志》【年(卷),期】2005(005)004【总页数】3页(P246-248)【作者】黄晓丽;刘顺英;王国品【作者单位】210009,南京,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210009,南京,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6胰腺炎的发病率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多数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约15% ~ 20%的患者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包括坏死、假性囊肿和脓肿)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1]。
SAP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
早期预测SAP可以及时加强治疗,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
但目前的一些诊断标准,如Ranson积分和APACHE评分系统,需入院24 ~ 48 h 才能明确,且较麻烦,所以需要一个单一、切实可行且能早期准确反映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作为全身炎症感染的标志物,近几年来,在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鉴别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经验交流105异甘草酸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反应和脏器功能的影响分析李娜 (北海市中医医院,广西北海 536000)摘要:目的 分析异甘草酸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反应和脏器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症介质水平、肝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比较急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 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 异甘草酸镁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肝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重症急性胰腺炎;炎性反应;脏器功能;不良反应急性胰腺炎为内科急症,病因比较复杂,以胰腺组织缺血、坏死和发炎为主要病理表现[1]。
临床调查得知,约3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进展为重症疾病,病情危重,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较高[2]。
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抗炎、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蛋白酶等综合治疗手段[3]。
异甘草酸镁经甘草酸碱催化、异构化而成,属于甘草酸镁类制剂,以18-α异构体甘草酸为主要成分,可保护肝细胞,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功效[4]。
本研究旨在分析异甘草酸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反应和脏器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0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62±2.13)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5.32±2.36)岁。
急性胰腺炎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及意义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
临床大部分表现为轻型,具有自限性,或治疗后预后良好,少部分发病凶险,病情进展快,表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不仅胰腺的局部炎症反应强烈,而且往往累及邻近甚至远位的脏器组织,引起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变化,严重者将发展为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死亡。
近年来,人们对AP的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不同诱因导致的AP病理生理特点基本相似,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应激反应以及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过度是AP共同的病理基础。
由于致病因素、人群易感性、个体差异性以及病情演变的复杂性,致使AP 的临床转归个体差异悬殊。
伴随AP的发生、发展,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必将产生相应的变化,研究AP不同阶段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对病情的评估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AP时机体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1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所分泌,包括T3和T4,体内的T4全部由甲状腺分泌产生,20%~30%的T3由甲状腺产生,其余大部分的T3均由T4在5’—脫单碘酶作用下于外周组织中生成。
除甲状腺本身疾病外,一些非甲状腺的全身性疾病如创伤、感染等亦可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浆的游离T3(FT3)的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Meyer等[1]对103例入住ICU 的脓毒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者预后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血清T3水平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并且随着血浆T3的降低尤其是FT4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升高。
De Sola等[2]的研究表明,在AP时,患者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也发生与脓毒症类似的变化,表现为血清T3降低,γT3升高,但T4、TSH变化不明显。
晋家智:血清CRP、PCT及LPS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分析7 *论著*血清CRP、PCT及LPS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分析晋家智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昭通657000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RP、PCT及LPS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测价值。
方法对该院2017年4 -20202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分组,发生感染为组,未发生感染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CRP、PCT及LPS 以及治疗效果、病死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为(275.63±21.64)mg/L,PCT为(9.62±2.11)ng/L,LPS为(631.64±54.63)U/L,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66、8.874、6.287,#< 0.05);组的为95%(38例),病死率为0%,较之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58、4.505,P<0.05)。
纟血CRP、PCT LPS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发生险,一高,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风险就越高,患者治疗效果越差,病死率越高#关键词血清CRP;PCT;LPS;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预测价值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志码A doilO.l1966/j,issn.2095-994X.2021.07.01.03Analysis of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Serum CRP,PCT and LPS Detection for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IN Jia-zhi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tong City,Zhaotong,Yunnan Province,657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serum CRP,PCT and LPS detection for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s Observed80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this hospital from April2017to February2020,and divided them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occurred.Infection occurr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no infection occurred as the control 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erum CRP,PCT and LPS test results and treatment effects,fatality rate.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erum CRP was(275.63±21.64)mg/L,PCT was(9.62±2.11) ng/L,and LPS was(631.64±54.63)U/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n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12.566,8.874,6.287,%<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95%(38cases),and the fatality rate was0%.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y different(x2=8.658,4.505,%<0.05).Conclusion Serum CRP, PCT and LPS tests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risk of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Generally,the higher the test result,the higher the risk of 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The wors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the higher the mortality rate.Keywords Serum CRP;PCT;LPS;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Predictive value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腹症,发病较急,以胰腺内胰酶被激活、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甚至出血为主要的病理表现,这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胰腺炎性病变叫重症急性胰腺炎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胰腺炎疾病,往往合并器官衰竭表现,病情十分凶险,变化多端,病死率较高$临床研究发现[21,此类患者易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这是一种2~4周内发病的恶性感染疾病,也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个重要死亡原因$故而,在临床中要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发现,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1$既往Ranson分、A-收稿67:2020-12-07;修967:2020-12-28作;简介:晋家%(1973-),男,本科,副主任检验C,主要从事生化免疫学检验工作82021年1月第7卷第1期PACHE!评分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中应用较多,但其存在诊断时间长、操作复杂繁琐、无法观察到病情动态变化及严重程度等缺点,患者配合度较低,加之较快的疾病进展,很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临床应用受限。
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牛小龙1,2,姚广涛1,31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上海201203;2 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3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
大多数AP患者为轻症,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1~2周即可恢复。
但约20% AP患者会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为20%~40%。
西医治疗AP易引起继发性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认为,AP起因于诸多病邪,包括热、湿、水、气、瘀等壅阻于胰、肝、胆、胃、脾、肠等脏腑,在治疗上应以“攻下通腑”“疏肝退热”“清热解毒”为突破点。
常用的中药复方包括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柴芩承气汤、清胰汤等,其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胃肠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胰腺微循环;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
这些中药复方以其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相互作用,协同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1.023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1-0093-05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大多数AP患者为轻症,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1~2周即可恢复。
但仍有约20% AP患者会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为20%~40%[1]。
西医治疗AP的主要方法包括立即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输液支持、抑制胃酸和胰液分泌等[2]。
但西医治疗易引起继发性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中医药以其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相互作用,协同发挥治疗作用,在治疗A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经典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清胰汤能够减轻胰腺炎症,抑制病情加重[3]。
此外,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柴芩承气汤等中药复方亦能通过改善胃肠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诱导细胞凋亡等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2S21901300)。
联合检测CRP与PCT水平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
王磊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9)002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对急性胰腺炎(AP)分类及预后评估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PCT水平.67例AP患者中,轻型组(MAP)26例,重型(SAP)无感染组21例,SAP并感染组20例.结果 2个SAP组CRP水平均高于MAP组,高峰出现于第2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并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其他两组,高峰出现于第7天,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水平随着感染的控制而明显下降,有助于判断预后.结论 CRP和PCT的常规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分类、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总页数】3页(P134-136)
【作者】王磊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辽宁,锦州,1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5
【相关文献】
1.血清PCT、CRP、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J], 陈方榕
2.血清PCT、AMY、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冯利得
3.动态监测IL-6、PCT及CRP水平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 [J], 张辉;陈剑雄;刘远智;李卓成
4.血清淀粉样蛋白A、CRP和PCT水平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J], 赵凯;章阳
5.血浆miR-223-3p,PCT,IL-6和CRP水平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实验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研究 [J], 王海;肖华;陈兴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囯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年 8 月第 38 卷第 15 期 Int J Lab Med,August 2017,Vol. 38,No. 15• 2071 •
•论 著•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33和TNF-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郭文君,杨明,雷鸣^(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常德415003)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早期诊断、病情评估 及预后的参考价值.方法将发病后立即入院的AP患者86例按病情轻重分为2组,其中59例轻症者为MAP组,27例重症者 为SAP组;根据有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52例与非SIRS组34例;根据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 11例;所有患者于入院48 h内进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并分别于入院后第1、3、7和14天动态监测其血 清IL-33和TNF-a水平。选择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MAP组和SAP组在不同时间监测点血清IL-33和TN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AP组升高更明显^ SAP组血清IL-33和TNF-a水平在入院后第1、3、7、14天4个时段均高于M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入院第3天时SAP组血清IL-33和TNF-c^K平均达到高峰,经治疗后(入院第7天)开始逐渐 降低;SIRS组血清IL-33、TNF-a水平高于非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死亡组血清IL-33、TNF-a水平及BISAP评 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 〇5h 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AP患者血清IL-33、TNF-a水平与BISAP评分呈正相 关.结论动态监测AP患者血清IL-33和TNF-c^K平结合BISAP评分,在AP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的分级,指导临床治疗,预 后评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_33;肿瘤坏死因子;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DOI:10. 3969/j. issn. 1673-4130. 2017. 15. 0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7)15-2071-0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IL-33 ,TNF-a and disease severity,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GUO Wen:jun,YANG Ming,LEI MingA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ary ,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de City , Changde, Hunan 415003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ference value of interleukin(IL)-33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 in early di
agnosis, illness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C AP) by dynamically monitoring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TNF-a.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AP were selected as objective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he severity of
illness which include 59 cases of mild AP group(MAP) and 27 cases of severe AP group(SAP) ,52 case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group and 34 cases of non SIRS group distinguished by SIRS,75 cases of survival group and 11 cases of death group identified by prognosis of AP. All of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 score within 48 h after admission and detected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TNF-a at the first day,third day,seventh day and fourteenth day during hospital. A total of 63 healthy persons were recruited into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TNF-a and BISAP score of SAP group and MAP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different monitoring time, but the SAP group increased more obviously than MAP group.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TNF-a of SAP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MAP group at the first day, third day, seventh day and fourteenth day during hospital,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〇. 05).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TNF-a of SAP group increased to peak at the third day
and reduced gradually aft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seventh day in the hospital).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TNF-a of SIRS 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 SIRS group(Pgroup we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of survival group(P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BISAP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TNF-a of AP patients. Conclusion There 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to the early diagnosis, severity classification, guiding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assessment of prognosis of AP by dynamically monitoring the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TNF-a〇f AP patients.Key words:acute pancreatitis; interleukin-33 ; tumor necrosis factor; 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内科系统急症,以胰腺局部炎症、 胰腺水肿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多重因素参与的病 理、生理过程[1_2]。自炎症介质学说提出以来,国内外多个临 床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产生的瀑布样级联反应引起 的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是AP早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 的主要原因[3_4]。白细胞介素(IL)-33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 子,与IL-1受体ST2结合发挥作用,因此IL-33属于IL-1超家族成员,具有与IL-1相似或者交叉的信号传导通路,有致热、 致炎、免疫调节的作用B]。肿瘤坏死因子(TNF)-a*—种重 要的细胞因子,又称恶质素,由活化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巨 噬细胞产生,是炎性反应的启动介质。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 AP患者血清IL-33和TNF-c(水平的变化,结合AP严重程度 床边指数(BISAP)评分,探讨血清IL-33和TNF-a水平与AP 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以
作者筒介:郭文君,女,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诊断研究。通信作者,E-mail:285928388@qq.,• 2072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年 8 月第 38 卷第 15 期 Int J Lab Med,August 2017,V〇1.38,N〇. 15期为AP的治疗提供新的诊断指标和研究思路。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常德市第一人
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所有人选病例均为 发病24 h内人院治疗患者,AP诊断符合《急性胰腺炎亚特兰 大分类标准修订(2012)》[«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胰腺病学 组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7],其中男 47例,女39例,平均(48. 53 ±10. 9)岁。观察组86例患者按 病情轻重分为两组:轻症(MAP)组59例,重症(SAP)组27例; 根据有无SIRS将患者分为SIRS组52例,非SIRS组34例;根 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75例和死亡组11例。另选择同期在本 院63例健康体检者纳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7例,平均 (49. 26±11. 7)岁。上述各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具有可比性。1.2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于人院48 h内进行BISAP评分, 并分别于人院第1、3、7、14天取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15 min 后提取其血清置一20 °C低温下冰冻保存;血清IL-33和TNF- c(水平均采用ELISA法成批检测。IL-33检测试剂由美国 R&D公司提供,TNF-a检测试剂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 提供,酶标仪为Bi〇cellHT2型酶联免疫检测仪,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王± s表示,两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中的两 两比较采用SNK-g检验;86例患者血清IL-33和TNF-c(水平 与BISAP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P'CCO. 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2结 果2. 1 AP患者人院后不同时间监测点血清IL-33和TNF-c(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