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机遇国别报告之九 美国篇 对美出口农产品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6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商务厅、贵阳海关、《关于促进贵州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商务厅,贵阳海关•【公布日期】2023.10.10•【字号】黔农发〔2023〕20号•【施行日期】2023.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商务厅、贵阳海关关于促进贵州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关于“抓住当前我省加快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机遇,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指示精神,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推动实施“乡村外贸”战略,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助力农民增收。
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立足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支持茶叶、蔬菜、生态渔业、辣椒等成熟产业稳定出口;培育特色林业、食用菌、生猪、肉牛、水果等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产业扩大出口;挖掘生态家禽、中药材、刺梨等具有较大出口潜力的产业取得突破,助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建设。
二、主要目标2023年,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50%,出口备案基地保持60万亩以上。
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面积翻一番,达8万亩。
申报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4个。
三、重点任务(一)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聚焦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资源条件、发展基础、出口潜力、竞争优势,优化种养殖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出口专用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模式,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力争形成一批紧连国际市场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出口集聚区。
(二)培育壮大农产品出口企业。
立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础,摸清农产品出口企业底数,建立农产品出口企业数据库。
鼓励龙头企业“内转外”,选择一批发展基础好、经营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出口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九九七年三月·北京目录一、迅速发展的中美贸易二、关于中美贸易平衡的统计问题三、按原产地统计难以真实反映中美贸易平衡状况四、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是双边贸易平衡的主要障碍五、中美经济贸易合作有着广阔前景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呈现出比较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也不时出现一些摩擦和分歧。
当前,美国方面所过分强调甚至渲染的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经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引起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基于发展中美关系和推动两国贸易的愿望,我们认为有必要就这一问题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
一、迅速发展的中美贸易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同年7月,两国政府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中美经济贸易从此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据中国方面的统计,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1996年达到428.4亿美元,18年累计2606亿美元;从1979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1996年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据美国方面的统计,1979年双边贸易额为23.7亿美元,1996年达到635亿美元,18年累计3760亿美元;1980年中国是美国第二十四位贸易伙伴,1995年上升为第五位。
尽管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贸易统计都表明在过去18年中,两国贸易年均增长18%以上。
这是中美经济贸易发展的主流。
1996年,按各自的统计,中国自美国的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1.6%,美国自中国的进口美国进口总额的5.42%。
美国是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也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从1990年至1996年,美国对华出口额,双方统计都是年均增长16%以上,大大高于同期美国出口增长速度,居美国对各国出口增长速度的前列。
中美两国贸易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资源条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消费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经济具有互补性。
2023年日本农产品贸易概况一、2023年,日本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双双下降据Japan Ministry of Finance统计,2023年,日本农产品贸易总额86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7%。
其中:出口87.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2%;进口77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
贸易逆差690.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收窄8%。
图1 近五年同期日本农产品进出口额二、日本农产品前三大出口市场依次是中国、美国、中国香港2023年,中国是日本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累计出口额1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8%,占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额16.6%。
美国位居第二位,出口额13.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6%,占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额15.8%。
排名第三位的是中国香港,累计出口额1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占日本农产品出口总额15.4%。
在前十大出口市场中,除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9.3%,对其它国别(地区)出口额均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图2 日本农产品出口前10位市场三、美国、中国、巴西是日本农产品前三大进口来源地2023年,美国是日本农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进口额14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5%,占日本农产品进口总额18.2%。
中国位居第二位,进口额91.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占日本农产品进口总额11.8%。
巴西位居第三,进口额53.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占其农产品进口总额6.9%。
在前十大进口来源地中,除巴西外,进口额比上年同期有增长的只有印度尼西亚和法国,分别增长3.5%和1.7%。
图3 日本农产品进口前10位市场四、水海产品及制品、杂项食品、酒类等主要农产品出口额下降2023年,日本水海产品及制品出口额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7%,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额25.1%。
其中,扇贝及制品6.4亿美元,同比下降20%,冻鱼4.4亿美元,同比下降8.5%,制作或保藏的鱼、鲟鱼子酱2亿美元,同比下降16.8%,活鱼、鲜冷鱼同比分别下降8.2%和9.8%。
第 1 页 共 6 页
农产品出口机遇国别报告之九 美国篇 对美出
口农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日益关注,有机食品在发达
国家的食品市场销售旺盛。有机食品产业在世界范围快速发展,
有机食品最大市场是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
美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过去15年间,美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量以每年20%的高速度
增长。根据美国有关估计(本文的所有数字均出自美国农业部市
场司、经济研究局、海外农业局等相关司局的研究报告,恕在此
不一一列出出处),1990年美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额为10亿美元,
1996年为33亿美元,1999年上升为65亿美元,自2000年以来
美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销售额显著上升到78亿
美元。
造成销售额上升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机食品销售地点的不断
扩大。总体来看,2000年,传统的食品杂货店销售了约49%的有
机食品,健康和天然产品超市的销售比例为48%,自销点――例如
农场的销售比例最小,仅为3%。与1991年项对比,传统食品杂货
店只有7%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健康和天然产品超市的销售比例高
达68%。目前,在美国的农场直销点、天然产品超市、传统食品杂
货店和会员超市都可找到有机食品的销售点。据美国农业部估
第 2 页 共 6 页
计,在2万个天然食品超市都有有机食品的销售点,约73%的传统
食品杂货店也有有机食品的销售,这和以往只能在有限的几个零
售点才能买到有机食品的状况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食品杂
货店是美国食品店的主要力量,占全美食品店的99%,有机食品在
传统食品杂货店销售及其销售份额的不断扩大,说明了有机食品
在美国的快速扩展。
与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相适应,许多美国大型食品公司介入
有机食品业,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食
品加工厂和物流商。而且,一些从事传统食品生产的加工商也增
加了生产有机食品的生产线,有机农产品和食品的种类不断丰
富,例如,1999年认定有机产品主要是饮料;在2000年上半年认
定的有机产品就达到800种,其中主要是甜点。
当前,在美国有机食品市场上,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有
机食品都可贴上一个专门的标记。凡是有机程度达到或超过95%
的食品,都可贴上一个绿色的圆形标记,上有英文的“有机”和
“美国农业部”字样。有机程度在70%至95%之间的食品,只可
在标签上注明本产品“包含有机成分”。
在美国有机食品的销售中,鲜食产品所占比重最大,随后是
非奶类的饮料、面包及谷物产品、包装食品(冷冻和干缩食品、
婴儿食品、汤类和甜点),以及奶制品。现在有机食品几乎已经
包括了所有传统食品种类。有机食品中,有机谷物、水果、蔬
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机畜产品(尤其是奶
第 3 页 共 6 页
制品)也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有机葡萄酒、糖浆、蕃茄酱、冷冻
蔬菜和速冻食品等也在发展之中。有机食品的发展使公众对有机
食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增加。
美国有机食品的法规体系
目前,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主要可
以分为三级:联合国层次、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层次以及国家层
次。其中美国是国家层次标准的重要代表。
为保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统一的标准,提高有机农产品在州
际间流通效率,美国政府制定了有机产品法规和国家认证标准。
有机农业是有机食品的生产链,有机食品是有机农业的产业链。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
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
度。有机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
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等维
持养分平衡,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为了满足消费者
对有机产品的需求,经过认证的有机农地面积增长十分明显。
1992至1997年间,认证的有机农地面积增加了2倍,达到了
55.5万公顷,2000年增加更为显著,为82万公顷,2001年又上
升为约95万公顷(Greene和Kremen,2003)。这些农地的认证是
由农业部鉴定合格的州立或私人机构来完成的。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有机食品生产条例》
(Organic Food Production Act,简称OFPA),要求美国农业部针
第 4 页 共 6 页
对有机农产品,发展一套通用全国标准及规定,供消费者辨认。
所有标识为“有机产品”的产品都必须来自所认证通过的农场或
加工厂。
据此条例,创立了“国家有机规划” (National Organic
Program,简称NOP),由美国农业部来执行,开始了全国性的有机
标准的规划与实施。此规划的作用是对检验有机产品生产者及加
工者、州立及私人检验机构进行核准,并监督有机标准的执行情
况。
根据《联邦有机食品生产条例》授权,美国成立了国家有机
农业标准委员会((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 Board,简称
NOSB),由美国农业部市场司归口领导,其14位成员来自种植业
者、处理业者/加工者、零售业者、科学家、消费者/公共利益倡
导者及环境保护主义者。其目的是建立国家级的有机生产标准,
统一各州的标准并促进各州有机食品贸易的发展。
1997年,美国农业部受命以《联邦有机食品生产条例》为准
制定一条针对有机生产者、加工者和认证管理者的标准。美国有
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2月20日开始试行,2002年8月正式执
行。2002年4月20日,联邦农业部审核授权第一批有机食品认证
机构。到目前,已有42家美国国内和35家国外有机食品认证机
构向美国农业部提出了认可申请。
美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前景及中美之间的互动性
第 5 页 共 6 页
有机食品业是美国农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有机食品销售额
保持20%的高增长率20年不衰。在美国,有机食品销售发展前景
可观。从过去的10多年发展看,有机奶制品是增长最快的产业,
从1994年到1999年销售增长了5倍。在1994至2000年间,有
机酸奶的销售增长了56.4%;与此同时,非奶类饮料,例如果汁和
豆奶的销售增长了53.1%;新鲜食品销售增长了51.4%。有机食品
市场的日益扩大,显现了有机食品在美国存在强大的消费吸引力
和市场需求潜力。
中美互为主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我国是美国农业的第六大
出口国和对美的第十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对于我国从事有机食品
生产的农民、供应商、加工商和运输商而言,美国市场蕴藏着很
大的商机。目前美国有机食品市场的最大需求是新鲜的有机农产
品,我国对美国主要出口水果和蔬菜的加工品、小吃、果(蔬菜)
汁、精油、香料和坚果等农产品,其中包括大豆、茶、竹笋、花
生和大米等有机食品,同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
活动在我国的广泛开展,必将促进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发展,
促进我国为国际有机食品市场、美国有机食品市场提供大量的有
机产品。
但是在美国,有机食品需要“身份证”――标签标示,对我
国来说加大了出口的难度。由于食品是否具备贴上有机食品标签
的资格,需经美国农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认证,故我国的有机食
品要进入美国有机食品市场,一定要充分了解美国有机农产品及
第 6 页 共 6 页
有机食品的生产体系、加工和包装、流通等标准,同时在生产和
流通中要建立完善的审查体系和档案记录,一定要得到美国农业
部的有机认证。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