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小结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有理数期末复习一、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考点题目:1.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_____________2.在跳远测试中,合格的标准是4.00m,小明跳出了3.96m,记做-0.04m,小强的成绩被记做+0.18m,则小强跳了______m3.洗衣粉包装袋上有:“净重:300±5g”,请说明这段文字的含义袋号 1 2 3 4 5净重 303 298 300 294 305根据上面的数据解释这5袋洗衣粉的净重是否合格。
4.飞机在距地面800m的高空做飞行表演,它第一次上升了200m,第二次下降了300m,第三次又上升了-100米,此时它距地面多高?二、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注意: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把小数看成分数;百分数也是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有理数{ 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 0分数:正分数负分数含有“π”的数均不是有理数。
考点题目:1.“0”的意义:①0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②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0是自然数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22,-π,-5%,92 ,-0.66……,0.121121112……,3.14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三、数轴:规定了单位长度,原点,正方向的直线。
考点题目:1.数轴上表示表示3的点和表示-6的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2.数轴上-3与2之间有___个整数,有____个有理数。
3.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时,它所表示的数是_____4.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5.把数轴上表示2的点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对应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6.画出数轴并标出下列各数对应的点四、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注意:a和-a互为相反数(a表示任意一个数,正数,负数,0)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考点题目:1.-3的相反数是_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2.化简各数的符号:-(-5)=_______ +(+5)=_______ +(-5)=_______(+5)=________3.如果a=-a,那么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位置是_______4.如果a+2的相反数是-8,那么a=_______如果a的相反数是-9,那么a=_______5.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向左移动8个单位后,得到表示他的相反数的点,这个数是_______6.若a+2的相反数是-8,那么a=_______五、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第1章有理数小结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 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有理数这一章的有关基本概念;2.会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的运算;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精确度)确定运算结果;4.会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计算和探索数的规律.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2.理解并会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五种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学会借助数轴来理解绝对值、有理数比较大小等相关知识;4.理解科学记数法,近似数.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三、教学过程知识梳理一、正数和负数1.小学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符号分类⎪⎪⎪⎩⎪⎪⎪⎨⎧⎩⎨⎧⎪⎩⎪⎨⎧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3.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4.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5.绝对值(1)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三、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c b a c b a a b b a 加法的结合律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运算律 2.有理数的减法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的乘法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ac ab c b a bc a c ab ba ab )(:)()(::结合律结合律交换律乘法的运算律 4.有理数的除法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5.有理数的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四、科学记数法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1≤a<102.n为原数的整数位减去1五、近似数1.按照要求取近似数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2.由近似数判断精确度考点讲练考点一正、负数的意义例1 如果+4米表示向东走4米,那么向西走2米记作_____.针对训练1.下列语句中,含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是( )A.盈利2千元和收入2千元B.上升8米和前进8米C.存入2千元和取出2千元D.超过2厘米和上涨2厘米2.水位下降9cm记作-9cm,那么水位上升8cm记作_______.考点二正、负数的概念例2 判断: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 )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 )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④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⑤0℃表示没有温度…………………………………( )方法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0不仅能表示没有,而且表示正、负之间的分界值.考点三有理数的分类例3 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圈内:3.5,-3.5,0,|-2|,-2,531-,31-,0.5●针对训练3.在2.3,0,+3,-6,23-,-0.9中,负分数有____个. 考点四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例4 填表:考点五 数轴、有理数比较大小例5 请将下面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它们用“>”连接起来.3.5,-3.5,0,-2,53. 解:表示如下3.5>53>0>-2>-3.5 针对训练4.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 的距离等于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5.某日零点,北京、上海、重庆、宁夏的气温分别是-4℃、5℃、6℃、-8℃,当时这四个城市中,气温最低的是( )A.北京B.上海C.重庆D.宁夏考点六 科学记数法例6 将数2 560 000 000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________m.针对训练6.某城市常住人口总数为563.8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人.考点七 近似数例7 2017年我国全年出境旅游人数达1.27亿人次.这里的1.27亿精确到______位. 针对训练7.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2.96×105精确到____位,如果精确到万位可写成_________. 考点八 有理数的运算例8 计算 (1) 25.03211813413125.0-⎪⎭⎫ ⎝⎛--⎪⎭⎫ ⎝⎛-+⎪⎭⎫ ⎝⎛++ 解:原式=81+341-381+1132-41=(81-381)+(341-41)+1132=(-3)+3+1132=1132 (2) ()361856543127-⨯⎪⎭⎫ ⎝⎛+-+- 解:原式=-127×(-36)+43×(-36)-65×(-36)+185×(-36) =21+(-27)-(-30)+(-10)=21-27+30-10=14(3) ()⎪⎭⎫ ⎝⎛-÷⎪⎭⎫ ⎝⎛-÷-1211212 解:原式=-2÷121÷121=-2×12×12=288 (4) ()()2245.0612153222--⎪⎭⎫ ⎝⎛-⨯+⎪⎭⎫ ⎝⎛÷- 解:原式=-16÷(38)2+211×(-61)-(-21)2 =-16×649+(-1211)-41 =-49-1211-41=-1227-1211-123=-1241针对训练8.计算(1) -3+8-7-15 (2) 23-6×(-3)+2×(-4)(3)75.04.34353.075.053.1⨯-⨯+⨯- (4)()512423⨯-÷-参考答案:(1) -17 (2) 33 (3) -3.3 (4) -516。
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本章知识概述本章所学习的是有理数及其运算,我们可以将本章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首先是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及分类,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次是认识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认识相反数的概念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第三是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通过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第二部分: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通过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包括整数、分数或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适当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根据有理数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求有理数的倒数;根据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结果的快速增长.根据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使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一般地“+”号往往省略不写,但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 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正数、负数和零也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正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负整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分数.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分数,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但本章中的分数是指不包括分母是1的分数. 通常把正整数和零统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整数,即为自然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3、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概念中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二是说数轴具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三是说数轴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画数轴的步骤:(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直线;(2)在直线上选取一点为原点,用实心点表示,在原点下边标上0;(3)用箭头表示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4)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用细短线画出,并在下边标上对应的数.4、相反数的概念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这就是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还可以代表任意一个代数式,表示或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就可以了. 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单独的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不能理解为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就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合不同的两个数是说除了符号不同以外完全相同.5、绝对值的概念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这就是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也可表示为:6、绝对值的有关性质(1)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a|≥0;(2)若|a|=0,则a=0;(3)若|a|=|b|,则a=b或a=-b;(4)若|a|=b(b>0),则a=±b;(5)若|a|+|b|=0,则a=0且b=0;(6)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a|=|-a|.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有理数加法法则在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叫做幂.n a na 的读法有两种:n a (1)读作a 的n 次幂.(2)读作a 的n 次方.20、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2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的形式,其中a 的整数位数只有一位,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10na 数法.2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运算中,加减为一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乘方(及开方——乘方的逆运算,以后将讲到)为三级运算.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及正确使用符号法则确定各步运算结果的符号.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对于同级运算,一般从左到右依次进行.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且一般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内的,最后算大括号内的.如果能利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可变更上面的运算顺序,灵活处理.三、难点知识剖析1、负数的产生及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引入了负数、负数是由于实际需要产生的,负数也是客观存在的数 . 正数和负数通常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就表示其相反意义的量,反之亦然 .2、数集的概念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正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正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等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 单独一个有理数前面的“+”号和“-”号,一般都是性质符号,读作“正”号或“负”号 . 括号前是“+”号时,去掉括号和“+”号后,括号内的数不变,括号前是“-”号时,去掉括号和“-”号后,括号内的数就变成它的相反数 . 在一个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仍然与原数相同;在一个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 .4、两个负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两个负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与其它数一样,可以利用数轴找准两个负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 两个负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还可以利用绝对值,求这两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数绝对值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有关绝对值的计算及化简107。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总结知识点一、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例如1,0, - 5等;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如0.5=(1)/(2),0.3̇=(1)/(3)等。
2. 有理数的分类。
- 按定义分类: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
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 按性质符号分类: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正整数和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
3. 数轴。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还可能表示无理数)。
- 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4. 相反数。
-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 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 + b=0;反之,若a + b = 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5. 绝对值。
-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 a|=a(a > 0) 0(a = 0) - a(a < 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数的运算。
1. 有理数的加法。
- 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5 = 8,(-3)+(-5)=-(3 + 5)=-8。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如5+(-3)=+(5 - 3)=2,3+(-5)=-(5 - 3)=-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 b=b + a。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学问点小结1.1、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写法区分:正数前的‘+’可写可不写,但通常不写;负数前的‘—’必需写。
(3)表示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及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例如:气温零上及零下,海拔以上及海拔一下,收入及支出,向北及向南……、有理数(1)有理数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关于分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切记无限不循环小数〔目前只知道∏〕不属于分数,所以∏也不属于有理数。
(2)有理数分类:两种分类方法正整数正整数整数零正有理数a、有理数负整数b、有理数正分数〔按定义分类〕〔按符号分类〕零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有理数最终可分为5类:正整数、正分数、零、负整数、负分数。
(3)其他常见分类方法:例如:非正数、非负整数、非负有理数……非正数:〔不是正数〕=>负数和零非负整数:〔不是负的整数〕=>正整数和零非负有理数:〔不是负的有理数〕=>正有理数和零、数轴(1)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的直线叫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行。
(2)数轴画法:a、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0,作为原点。
b、规定正方向〔通常向右〕。
c、任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留意数轴上每一个表示的长度必需一样。
(3)数轴上的点及有理数的关系:全部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是有理数。
(4)数轴上两点间的间隔: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即使两点间的间隔。
例如5及-3之间的间隔为5-〔-3〕=8、相反数(1)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一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a及-a,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相反数。
(2)相反数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且到原点的间隔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互为相反数。
数学七年级上(人教版)基础知识点及习题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正数:正数是大于零的数。
有时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1,+5,+0.01,+13,一般情况下正数前正号省略不写。
负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号,书写负数是负号不可以省略。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可以理解为“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所以不属于两方的任意一方。
注:①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例如零上5摄氏度记作“+5”,那么“-5”表示为零下5摄氏度;向正东方向走10米记作“+10”,那么“-10”表示为向正西方向走10米。
②0不只是表示没有,还有其它的意义,例如0摄氏度温度为0的时候,而不是没有温度。
练习1.给下列各数分类,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0,-3.8,3.6,+150,+5.32.如果支出10元记作-10元,那么+10元的意义是。
3.如果海拔500米(海拔:高出海平面的高度)记作+500米,那么-500米的意义是。
4.三层楼记作+3层,地下2层记作。
5.初一二班第一周的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92,瑶瑶的成绩为98记为+6分,远远数学的成绩记为-3,那么远远的数学成绩为分。
6.每年的防汛期间,各地的防汛指挥部要密切关注水位的变化以应对洪涝灾害,下面是某地七月中一周的水位变化其中有水位上升天,水位下降天。
7.瑶瑶的妈妈记录了最近十天减肥的体重变化,+0.1kg、-0.2kg、-0.05kg、-0.1kg、0kg、+0.05kg、-0.01kg、-0.2kg、+0.02kg、-0.5kg其中达到减肥得到目的天数天。
8.下图是某同学微信的收支情况,按图中表示。
其中“+”、“-”分别表示的含义、。
9.小明的妈妈在2020年测量小明的升高为158cm,2021年记录为+5,2022年至今记录为+8,小明比2020年长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中答对得分答错扣分最低分是0分B.0是非自然数B.0°c表示没有温度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是正数B.任一自然数前边加上负号就是负数C.负数的前边一定有负号D.b既是正数也是负数12.一盒罐头的净含量为(450±50)g,则下面合格的产品是()A.420gB.380gC.550gD.580g13.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是()A.升高3米与下降-3米B.收入增加a元与收入减少a元C.快跑50米与慢跑50米D.上午1时30分与下午1时30分14.甲比乙年龄大-3岁,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大3岁B.甲比乙小3岁C.乙比甲小3岁D.乙比甲小-3岁15.下列对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0是自然数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0是偶数D.0是最小的数16.小刚同学制定了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每天规定学习一小时,超过一小时记为“+”不足记为“-”如果小刚每日从20:00开始学习,11:00要准时休息。
河南省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观察下列三组数的运算:(−2)3=−8,−23=−8;(−3)3=−27,−33=−27;(−4)3=−64,−43=−64.联系这些具体数的乘方,可以发现规律.下列用字母a表示的式子:①当a<0时,a3=(−a)3;②当a>0时,−a3=(−a)3.其中表示的规律正确的是()A.①B.②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答案:B分析:根据三组数的运算的规律逐个判断即可得.解:由三组数的运算得:(−2)3=−8=−23=−[−(−2)]3,(−3)3=−27=−33=−[−(−3)]3,(−4)3=−64=−43=−[−(−4)]3,归纳类推得:当a<0时,a3=−(−a)3,式子①错误;由三组数的运算得:−23=−8=(−2)3,−33=−27=(−3)3,−43=−64=(−4)3,归纳类推得:当a>0时,−a3=(−a)3,式子②正确;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方的应用,正确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2、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a>0B.a>b C.a<b D.|a|<|b|答案:C分析:根据数轴的特点即可求解.由图可得a<0<b,|b|<|a|故选C.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数轴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数轴的性质.3、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 )A.2B.-6C.2或-6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即点A在原点左边表示2个单位长的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向右移动;二是向左移动.若向右移动,移动4个单位长度时,到原点右边表示2个长度单位的点,即2(或+2),若向左移动4个单位,B点在表示6个单位长度的点,即-6.解: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当点A沿数轴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6.当点A沿数轴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2.故选:C.小提示:此题是考查数轴的认识.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在原点(0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负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都是正数.注意,点B既可向右移动也可向左移动.4、如图1,点A,B,C是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三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5,b,4,某同学将刻度尺如图2放置,使刻度尺上的数字0对齐数轴上的点A,发现点B对应刻度1.8cm,点C对齐刻度5.4cm.则数轴上点B所对应的数b为()A.3B.−1C.−2D.−3答案:C分析:结合图1和图2求出1个单位长度=0.6cm,再求出求出AB之间在数轴上的距离,即可求解;解:由图1可得AC=4-(-5)=9,由图2可得AC=5.4cm,∴数轴上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应刻度尺上的长度为=5.4÷9=0.6(cm),∵AB=1.8cm,∴AB=1.8÷0.6=3(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点B所对应的数b=-5+3=-2;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数轴,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5、华为最新款手机芯片“麒麟990”是一种微型处理器,每秒可进行100亿次运算,它工作2022秒可进行的运算次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022×1014B.20.22×1012C.2.022×1013D.2.022×1014答案:C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题中:1亿=108.解:100亿=1010,1010×2022=2.022×1013,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6、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明所在班级的平均分为86分,把高出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小明考了98分记作+12分,若小强成绩记作-4分,则他的考试分数为()A.90分B.88分C.84分D.82分答案:D分析:根据高出平均分的部分记作正数,得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作负数,即可得到结果.解:根据题意得:小明98分,应记为+12分;小强成绩记作-4分,则他的考试分数为82分.故选:D.小提示:此题考查了正数与负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7、点A在数轴上,点A所对应的数用2a+1表示,且点A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则a的值为()A.−2或1B.−2或2C.−2D.1答案:A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列绝对值方程解答即可.解:由题意得:|2a+1|=3当2a+1>0时,有2a+1=3,解得a=1当2a+1<0时,有2a+1=-3,解得a=-2所以a的值为1或-2.故答案为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列出绝对值方程并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A.-1B.0C.0.2D.12答案:A分析:根据小于0的数为负数,可作出正确的选择.解:A、-1<0,是负数,故选项正确;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选项错误;C、0.2>0,是正数,故选项错误;D、1>0,是正数,故选项错误.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负数.能够准确理解负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9、按照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x=3,则输出的结果是()A.1B.9C.−71D.−81答案:C分析:将x的值代入程序图中的程序按要求计算即可.解:当x=3时,10-x2=10-9=1>0,于是再把x=1输入,10-x2=10-1=9>0,不合题意;再把x=9输入,10-x2=10-81=-71<0,符合题意,因此输出的数为:-71,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本题是操作型题目,按程序图的要求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0、三位同学在计算(14+16−12)×12时,用了不同的方法:小小说:12的14,16,12分别是3,2和6,所以结果应该是3+2−6=−1;聪聪说:先计算括号里面的数,14+16−12=−112,再乘以12得到−1; 明明说:把12与14,16,−12分别相乘后再相加,得到结果是−1.对于三位同学的计算方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三位同学都用了运算律B .聪聪使用了加法结合律C .明明使用了分配律D .小小使用乘法交换律 答案:C分析:根据运算律的特点判断即可.根据题意,明明使用了分配律,是正确的,其余三位同学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014秋石龙中学七年级上册数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蔡意参备人:科组长审核:包科领导审批:课型:新授课班级:使用学生: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学习目标:
1.梳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体会数系扩充之后运算
的一致性。
3.通过利用数轴的直观性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运算,以及数形结合、化归的思想方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把握重点
【问题1】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本章知识结构:(课本44页)
【问题2】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注意减号和减数的性质符号要同时改变.对多个有理
数相加减的题目,要观察数的特征,能利用运算律时,要利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运用运算律时要注意符号问题。
3.运用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时,首先应确定商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除,还要注
意,对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4.求乘方的运算时,如遇到底数是带分数,要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还要注意由
括号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差别,如42-与()42-两者的底数及符号的差别.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练习巩固:
课堂作业:
课堂小结,归纳提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