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法制学习和培训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12•【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号《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业经2023年12月21日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2024年3月29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4月12日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2023年12月21日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24年3月29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基层社会治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基层社会治理应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原则,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第四条市及区(市)县基层社会治理统筹协调机构应当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方案,研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
第五条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将基层社会治理必要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等根据授权,负责管理区域内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市及区(市)县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相关工作。
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辽宁省安监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2.07•【字号】•【施行日期】2018.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辽宁省安监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的通知各区市县、先导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现将《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的通知》(辽安监制造〔2018〕4号)转给你们,《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总局令第91号,以下简称《规定》)现予发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原《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26号)同时废止。
请各地区、各单位认真学习《规定》相关内容,现针对学习贯彻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深入开展冶金、有色金属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要深刻认识冶金、有色金属企业和机械铸造企业中金属冶炼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我市机械铸造企业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监管难度大。
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
各地区要夯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摸排各地区冶金、有色金属企业,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持续开展冶金和有色金属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为国家、省针对冶金和有色金属专项整治验收工作打好基础,结合《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的通知》要求,深入查找企业存在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二、统筹谋划、科学部署,深入开展冶金、有色金属企业风险分级监管工作要持续深入摸排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铸造企业情况,持续完善监管台账,持续完善“一企一档”,结合2017年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对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铸造企业风险分级工作,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工矿商贸领域企业风险源辨识管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铸造企业内部风险源进行辨识、分级、管控,明确风险等级、责任人、防范措施,为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保障。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立即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字号】大建安发[2005]138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立即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大建安发[2005]138号)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2005年5月24日21时25分左右,由沈阳奥祥建设公司施工,沈阳精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的沈阳市鲲鹏小区26号、27号楼之间商业网点,在现浇一层楼板商品混凝土时,由于模板支撑体系承载能力不足发生坍塌事故,致使2人死亡,1人受伤。
2005年6月4日8时10分左右,由辽宁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灯塔市建设工程监理所监理的辽阳灯塔市罗大台镇陆甲村辽阳恒威水泥厂发生一起高空坠落事故,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
当时在36米高的碎石罐顶上有1人进行监护,罐内33米高的平台上有9名作业人员,其中1人指挥,另外8人每人操作1个扳手葫芦准备将平台下滑时,钢丝绳突然断裂,滑模平台从高处坠落,有7人坠落到距地面约5米高的漏斗处,另有2人悬挂在距地面32-33米高的钢丝绳上。
事故造成当场死亡2人,送往医院途中死亡3人,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人,另外3人受伤。
根据省建设厅《关于沈阳市鲲鹏小区三期工程商业网点楼板坍塌事故的紧急通报》(辽建传字[2005]35号)和《关于辽阳市“6.4”重大安全事故的通报》(辽建传字[2005]37号)要求,为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建设安全,市建委决定立即在全市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成立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组长:孙吉春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副组长:王忠国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成员:由市建委有关处室负责人及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大连市建筑劳务分包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7.03.24•【字号】大建委发〔2017〕103号•【施行日期】2017.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大连市建筑劳务分包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大建委发〔2017〕103号各区市县、先导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现将《大连市建筑劳务分包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3月24日大连市建筑劳务分包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劳务用工管理,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在队伍培育、权益保护、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责任,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设部124号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13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市〔2014〕11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市〔2014〕11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6〕62号)及《中共大连市委办公厅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大委办发〔2015〕44号)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建委领导班子成员行为规范》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建委领导班子成员行为规范》的通知(大建委发[2003]44号)委属各单位:为加强市建委领导班子建设,推进全委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制定《市建委领导班子成员行为规范》,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单位参照通知精神,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及队伍建设。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00三年三月十日市建委领导班子成员行为规范一、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要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要求,积极参加委中心组学习和上级机关组织的培训教育,抓好个人自学,建立学习笔记,自觉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每年要结合实际,撰写两篇以上的调查报告。
自觉抓好专业知识学习。
二、转变作风,勤奋敬业,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分管工作,做到“情况明了、思路清晰、实施有方、推进有力”,积极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三、努力提高组织领导能力,科学有序的摆布工作,做到重心突出,指挥到位,不留死角,全面落实。
四、自觉坚持通报制度。
每季度要将分管工作进展情况向委党组报告,重要事项和应急工作要随时报告,参加上级会议要及时通报,外出考察学习要形成专题文字报告。
五、要严格办公制度,按时上下班,重要工作要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查落实;要及时批阅文件,提倡当天的工作当天处理完毕。
六、要自觉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讨论问题畅所欲言,一成决定坚决执行,反对自由主义,坦诚待人,和睦共事。
七、坚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严格遵守有关廉政建设的法律法规,坚持正确使用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领导班子保持好学上进,风正气顺的精神风貌。
大连市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大连市建筑工程管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行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大连市范围内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为,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大连市政府建设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建筑工程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当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应当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维护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大连市政府建设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十一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大连市政府建设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建设单位管理规定第一条建设单位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信誉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
第二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编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并报大连市政府建设部门备案。
第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建筑工程从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筑工程合同规定支付设计费、施工费和监理费,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03.09.26•【字号】大建安发[2003]209号•【施行日期】2003.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大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暂行)》的通知(大建安发[2003]209号)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大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00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大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全面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安全事故责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及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建设工程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及装饰装修活动的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市政工程。
第三条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安全负责。
第四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推动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第五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是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和方针政策,制定并组织落实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实施办法;(二)制定我市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中、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组织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三)指导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市建设安全监督机构的工作;(四)制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或参与全市建设工程四级以上重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并依照有关规定上报重大伤亡事故。
2024年建筑工程安全培训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预防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施工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二、培训组织1.培训责任主体:施工单位是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组织机构,明确培训负责人和培训师。
2.培训计划: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施工阶段和施工人员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应急救援措施等。
4.培训方式:培训可采取集中授课、现场实操、观看教育片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三、培训要求1.全员培训: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培训:安全培训应定期进行,至少每年一次,对于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应进行岗前培训。
3.继续教育:施工人员应接受持续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4.培训记录:施工单位应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时间、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
四、培训考核1.考核方式:安全培训应进行考核,考核可采取笔试、实际操作、口头问答等形式。
2.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根据培训内容和行业要求制定,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不合格处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重新接受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五、培训效果评估1.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式,了解培训效果和施工人员的掌握情况。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
六、应急演练1.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2.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告、现场处置、人员疏散、伤员急救等。
七、奖惩措施1.对安全培训中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批准部门】8;806;80601;【批准日期】2009.05.27【发布部门】大连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9.06.09【实施日期】2009.08.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业经2009年4月17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9年5月27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6月9日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4月17日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9年5月27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大连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其它因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及县、镇、乡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大连市、不设区的市及镇、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条例制定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但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确定暂缓制定村庄规划的村庄除外。
大连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程序规定(2022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3.22•【字号】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168号•【施行日期】2022.03.22•【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程序规定(2017年11月18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148号公布;根据2022年3月22日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168号《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性法规(以下简称法规)草案和政府规章(以下简称规章)制定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法规草案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规章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解释、评估、清理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制定法规草案和规章应当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从本市实际需要出发,增强针对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努力使政府治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
第四条属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下列事项,可以制定法规草案:(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辽宁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作出规定的;(三)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
法律对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属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下列事项,可以制定规章:(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二)属于本行政区域内具体行政管理事项的;(三)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须先行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
根据前款第(三)项制定的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后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法制学习和培训制度
第一条为增强建委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证建委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依据《辽宁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和《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委属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委法制部门负责制定委法制培训计划、检查汇总法制培训工作情况,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各事业单位应按规定要求,认真组织本单位人员参加委统一安排的法制学习和培训活动。
第四条全委法制学习和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课、法制讲座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人员,必须参加委法制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
第五条没有参加法制培训或法制考试不合格者应收回执法证件、离岗培训,因故没参加法制培训考试的应进行补训、补考。
第六条法制学习、培训的内容包括:
(一)专业法律、法规、规章;
(二)建委执法工作程序;
(三)建委执法文书的制作、使用;
(四)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条法制学习和培训的时间,一年不得少于两天。
均应安排在冬、春季节。
上级部门临时指定的培训任务例外。
第八条各单位应按照《辽宁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第23条规定,保证工作人员必要的法制学习经费。
第九条本制度由委法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