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五种课型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5
语法课前置语法课课前朗读朗读学过的单词、短语、对话、课文等或预习的新单词等一、情景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新语法知识,展示句型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使学生对该语法知识的结构和运用有初步了解。
二、精讲规则教师在学生初步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补充,简要介绍语法规则,突出本语法的主要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并对该语法知识形成进一步明确的认识。
三、专项练习1.针对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设计专项练习,重点、难点各个击破,并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能运用。
2.专项练习可采取先说后写的形式。
说的练习建议以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写的练习可以设计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再结对互评或小组互评。
3.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先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教师点拨、指导。
四、综合运用1.在专项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设计综合练习,使学生将本课学习的语法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达到掌握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可以采用先由学生自主完成再结对互评或小组互评等形式。
通过学生小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外研社《新标准英语》初二上册Module 6 A famous story前置语法课:过去进行时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第六模块的语言结构重点和难点是过去进行时。
以前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一个语法项目。
是一节前置语法课。
学生对现在进行时已经比较熟悉,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与之较为相似。
我在重难点突破方面进行了如下尝试:一、情景导入:练习现在进行时态,为过去进行时学习铺路搭桥与学习重点关系最密切的时态是现在进行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动作”环节进行练习。
我准备了六张小纸条,上面用英语写着“打乒乓球,弹吉他,打鼓,开汽车,放风筝,切蛋糕”。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从教师手中抽取一张纸条,照上面所写表演一动作,其他学生轮流猜,如:Are you eating a banana?(你正在吃一个香蕉吗?)做动作的学生用“Yes,I am. /No, I’m not."来回答是或否。
英语教案八大课型怎么写教案标题:英语教案八大课型怎么写引言:英语教学中,课型的选择和设计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大课型是指常见的教学模式,包括导入课型、呈现课型、操练课型、归纳总结课型、应用拓展课型、复习巩固课型、测试评价课型和课堂作业课型。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这八大课型的写作方法和指导,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
一、导入课型导入课型是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图片展示、小故事等方式进行导入。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呈现课型呈现课型是教师向学生介绍新知识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故事讲解等方式呈现新知识,同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操练课型操练课型是为了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口语练习、听力练习、阅读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操练环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练习难度和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归纳总结课型归纳总结课型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概括和分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五、应用拓展课型应用拓展课型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六、复习巩固课型复习巩固课型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复习游戏、小测验、口头回答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巩固所学内容。
七、测试评价课型测试评价课型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教师可以设计笔试、口试、听力测试等形式的评价活动,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八、课堂作业课型课堂作业课型是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英语课型设计框架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
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课型设计展开讨论,提出了14种英语课型设计框架,以期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1. 听力训练课型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懂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输入水平。
2. 口语表达课型重视英语口语的训练,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3. 阅读训练课型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拓展他们的语言输入渠道。
4. 写作表达课型强调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三、交际能力培养5. 交际训练课型鼓励学生进行英语交际,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6. 情景对话课型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提高他们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7. 听力口语综合实践课型将听力和口语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水平,培养他们的综合交际能力。
四、文化意识培养8. 英语文化课型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9. 跨文化交际课型强调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创新思维培养10. 创意写作课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写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1. 创新演讲课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进行创新演讲的能力。
六、批判性思维培养12. 辩论训练课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问题。
13. 议论文写作课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开展议论文写作,提高他们的论证和分析能力。
七、应用技能培养14. 商务英语课型强调商务英语实际运用,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商务交际技能,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结语以上所述的14种英语课型设计框架,致力于通过核心素养导向,促进英语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益的英语学习体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分类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分类一、第一种分法:新授课与复习课根据教材的整体结构与体例,小学三到六年级英语课课型主要分为新授课与复习课两大类,其中复习课包括单元复习课与综合复习课(即FunTime部分)两部分。
新授课每节课为一课时。
单元复习课是每个单元结束有一课,复习并运用这一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为一课时。
综合复习课是每3个单元结束有1个FunTime,每个FunTime 包括3部分(即Part1、Part2、Part3),复习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一共3课时。
二、第二种分法:词汇和句型教学课与课文教学课由于人教新版《小学英语》教材1—4册的编写体例与5—8册的编写体例有所不同,所以三、四年的课型与五、六年级的课型也有所不同。
三、四年级新授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
每课为一课时,每课学习3—4个新单词或短语和一篇短会话,短会话中包括1—2个新句型。
五、六年级新授课按照单课与双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课型,单课是课文教学课,双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
每课均为一课时。
课文教学课分为会话式课文教学与语篇式课文教学两种。
课文教学着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文内容是针对某一话题的一篇长会话或一篇短文。
课文中应用了一些新的词汇与句型,包含了一些语法和功能知识。
双课重点是词汇和句型教学。
每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4—6个新词汇和2—4个新句型,第二部分是掌握一些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的词汇和句型,第三部分是结合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第四部分是学习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律。
小学英语新授课基本课堂教学模式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热身活动——新知呈现——语言操练——综合运用——小结并布置作业。
小学英语各课型教学模式词汇课:提倡低学段音义领先,形随后;高学段提倡音形领先,义随后。
小学英语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单词。
单词是基础,只有过了单词关,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因此,对单词的教学模式我们有必要进行探讨。
一、Warm Up1、课前听写。
(巩固与本课时相关的单词3—5个,不易过多。
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补全单词、找单词、听音写单词、默写等。
)2.通过日常对话、歌谣或简单的全身反应活动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
( 这里的对话或歌谣一般是与本课时的新知识有一定关联的。
)3. 师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教师巧妙创设情境引入新词,为新课做铺垫。
二、Presentation1、引入新词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卡片、实物、简笔画、肢体语言、动作、PPT等方式呈现新词。
2、教学新词(1) 在教学新词时,应注意遵循“音—形—义”的原则。
即先让学生听清楚单词的发音,然后跟读、拼读,掌握单词的构成,最后在句子中理解单词或词组的意义。
(2) 做到“词不离句”。
即把词汇放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句意呈现单词并带领学生反复操练,这样不仅遵循了英语的教学规律,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汇的意思。
(3) 渗透“单词记忆”的技巧与方法。
如:通过发音记单词、分音节记单词、找规律记单词、新旧对比记单词等。
(4) 教学新词时,还应注意做到难易结合,简单的单词生教生,难点单词教师引领、分解突破。
若本课时单词较多,则可以分成两部分来教,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三.Practice1、回归课本,听录音、跟读。
2、同桌互读或分小组读。
3、记忆及检查。
4、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练习巩固。
如:游戏、动作、歌谣等对话课:提倡创设情景,充分给学生读和说的机会,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对话一般是由一段对话和一个任务型活动组成。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会话技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经过本校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的共同探讨和实践,结合本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现将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总结如下:第一步复习热身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且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新知的难度,为新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及课堂教学模式(仅供参考)目前我市小学英语学科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见课型分类一、第一种分法:新授课与复习课根据教材的整体结构与体例,小学三到六年级英语课课型主要分为新授课与复习课两大类,其中复习课包括单元复习课与综合复习课(即Fun Time部分)两部分。
新授课每节课为一课时。
单元复习课是每个单元结束有一课,复习并运用这一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为一课时。
综合复习课是每3个单元结束有1个Fun Time,每个Fun Time包括3部分(即Part1、Part2、Part3),复习并综合运用这三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一共3课时。
二、第二种分法:词汇和句型教学课与课文教学课由于人教新版《小学英语》教材1—4册的编写体例与5—8册的编写体例有所不同,所以三、四年的课型与五、六年级的课型也有所不同。
三、四年级新授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
每课为一课时,每课学习3—4个新单词或短语和一篇短会话,短会话中包括1—2个新句型。
五、六年级新授课按照单课与双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课型,单课是课文教学课,双课是词汇和句型教学课。
每课均为一课时。
课文教学课分为会话式课文教学与语篇式课文教学两种。
课文教学着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文内容是针对某一话题的一篇长会话或一篇短文。
课文中应用了一些新的词汇与句型,包含了一些语法和功能知识。
双课重点是词汇和句型教学。
每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4—6个新词汇和2—4个新句型,第二部分是掌握一些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的词汇和句型,第三部分是结合生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第四部分是学习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律。
小学英语新授课基本课堂教学模式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热身活动——新知呈现——语言操练——综合运用——小结并布置作业。
1、热身/复习活动(Warming-up/Revision)此环节的目的是:激活大脑和激活已学知识。
小学英语四种常见课型介绍按照目前小学英语的常规教学内容(Designed on Material)分类,我们把小学英语分为词汇教学、对话教学、读写教学、复习教学四种常规课型。
按照Preparation- Presentation- Ptactice- Production- Progress五个步骤进展,简称5Ps教学策略。
下面依托不同的课型与具体教学内容进展解读。
词汇教学词汇局部的单词都是围绕各单元话题集中归类出现的,一般是由假设干词汇或词组、一个主句型与一个任务活动组成。
教学用途为:掌握词汇,为对话教学奠定根底。
教学目标为:能够到达听、说、读、写不同层次的要求;初步感知、理解主句型。
教学重心为:学生能够掌握新单词并能运用主句型进展简单交际。
词汇教学模式一、Preparation准备活动二、Presentation呈现新知: 1.单词导呈 2.听读正音 3.合作学习三、Practice稳固练习四、Production输出运用五、Progress检测提高词汇教学策略: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温故知新;2.结合字母的发音教,教会能力;3.融单词与语句中教,强调语意;4.在交际游戏中教,促进记忆;5.在任务活动中教,重在运用。
词汇学习策略:1.“五到〞记忆策略“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记忆生词时应专心地边看、边听、边读、边写。
“五到〞记忆策略就是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的策略。
下面这组数据便说明了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的重要性。
We can remember 10% of what we read.We can remember 26%of what we hear.We can remember 30% of what we see.We can remember 50% of what we hear and see.We can remember 70% of what we say.We can remember 90% of what we say and do.2.情景记忆策略记生词时要结合其所用的场合或情景,根据上下文来记忆,防止孤立地去记忆某个词。
高中英语的几种主要课型和实施步骤一。
新授课新授课的特点:新授课一般在每个单元的开篇部分。
新授课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做好承前启后的工作,其次就是在新课内容的导入设计。
1.简单回顾和复习一下上一个单元所学的内容。
可以通过口头或笔头来进行,在内容上可以是话题的回顾,也可以是知识上的回顾。
2.导出本课将要学习的话题。
话题的导入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和相关背景的呈现。
(老师要提前将有关的话题教学资源准备好。
资料来源可以通过文本(问题、小测验等)、图片或音像来导出。
导入问题的设计既要新颖,又要有悬念,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
问题不宜过多,能紧扣话题就可以了.3。
新授课要注意和旧知识的衔接。
新中有旧,旧中见新。
4.新授课要注意突出重点和难点,突出基础性。
讲在关键上,练在基础中。
二阅读课阅读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一般分为几个阅读环节:1。
读前(pre-reading)读前的主要任务是激活学生原有的话题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为学生进入阅读之前,做好应有的铺垫。
(见课本warming up 和pre—reading 部分,该部分一般控制在五分钟左右)2。
读中(while-reading):该部分是阅读课最重要的内容,一般按任务型的方式进行。
1)pre—reading:title reading(sub-title reading)/picture reading/(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短时内获取一些与文章有关的信息)2)fast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main idea)可以提醒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然后带着问题去获取信息.如果是一般的记叙文可以按who/what/when/where/how/why等线索去获取信息;如果是议论文。
则要提醒学生关注和划出每段段首的主题句,以便更快捕捉文章的大意。
(提醒学生可以采取跳读的方式来进行(skipping)3)detailed reading(for detailed information)该部分一般是完成表格中的一些具体信息,提醒学生可以用扫读方式(scanning)来获取信息4)word guessing (主要方法有: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根据构词法、根据前后的逻辑关系以及生活常识等。
初中英语教学常规课型及基本教学模式构思一、课型:集中识词课、听说课、读写课、综合任务活动课、复习课、讲评课2各课型教学基本模式:集中识词课适用于每学期初进行的语音、识词教学(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二)教学重、难点(Focal and difficult points):(三)教具使用(Teaching instruments):老师准备大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每卡一词,一面写英语,一面写汉语。
(四)程序设计(Teaching procedures):Module 1 Warm-up热身Step1. Free talk or daily English进行日常交际英语学习和对话练习/表演等活动,热身训练。
Step2. Revision复习进行已学语音和单词的复习巩固。
Module 2 New words study 学习新语音和词汇Step 1. Presentation 导入进行新语音的导入或音素介绍,可以结合已学的语音因素来进行对比和辨别,重点在于学会正确的发音方法,掌握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
可以先回忆前面已经总结过的发某个音的字母及字母组合有哪些,然后导入新一组单词的学习。
Step 2. Learn new words依据教学重点师生通过大卡片和小卡片学习新单词的发音/拼写/汉意等。
Module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拓展Step 1. Practice 练习1. Self study学生自主学习,依据自身水平调节重点自学内容。
学生根据发音规则拼读单词,这部分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形成拼读习惯,并把不会读的单词做出标记。
2. Pair work or group work合作学习,互助提高。
小组合作。
小组内解决各自遇到的难题,派人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单词写在黑板上,留待其他组或老师帮助解决。
解决难点。
请有能力的学生到讲台帮助大家拼读各组不会读的单词,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提供帮助,对于较难的单词,可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
小学英语四种常有课型介绍依据当前小学英语的惯例教课内容(Designed on Material) 分类,我们把小学英语分为词汇教课、对话教课、读写教课、复习教课四种惯例课型。
依据Preparation- Presentation- Ptactice- Production- Progress五个步骤进行,简称5Ps 教课策略。
下边依靠不一样的课型和详细教课内容进行解读。
词汇教课词汇部分的单词都是环绕各单元话题集中归类出现的,一般是由若干词汇或词组、一个主句型和一个任务活动构成。
教课用途为:掌握词汇,为对话教课确立基础。
教课目的为:能够达到听、说、读、写不一样层次的要求;初步感知、理解主句型。
教课重心为:学生能够掌握新单词并能运用主句型进行简单社交。
词汇教课模式一、 Preparation准备活动二、 Presentation表现新知 : 1.单词导呈 2.听读正音 3.合作学习三、 Practice稳固练习四、 Production 输出运用五、 Progress检测提升词汇教课策略: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温故知新;2.联合字母的发音教,教会能力;3.融单词与语句中教,重申语意;4.在社交游戏中教,促使记忆;5.在任务活动中教,重在运用。
词汇学习策略:1.“五到”记忆策略“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记忆生词时应专心地边看、边听、边读、边写。
“五到”记忆策略就是运用多种感官共同记忆的策略。
下边这组数据便说了然运用多种感官共同记忆的重要性。
We can remember 10% of what we read.We can remember 26%of what we hear.We can remember 30% of what we see.We can remember 50% of what we hear and see.We can remember 70% of what we say.We can remember 90% of what we say and do.2.情形记忆策略记生词时要联合其所用的场合或情形,依据上下文来记忆,防止孤立地去记忆某个词。
“让学生创造自己的学堂”骏景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学科五种课型介绍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英语科组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我们学校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对英语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改革。
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行生本教育英语课型和课堂教学模式。
在生本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五种课型:单元感受课、新授课、知识整理课、评研课和阅读课。
一般单元教学都要依次进行这五种课型的教学。
在期末复习阶段可以重点进行知识整理课和评研课的教学。
五种课型介绍【第一种课型:单元感受课】感受课顾名思义重在“感受”,英语单元感受课是生本教育理念下“先做后学,先会后学,教少学多,以学定教,注重感悟”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先对整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框架性的大体了解,知道要学哪些新知识,自己又积累了哪些相关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谈谈对即将所学新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允许超越、允许使用各种学习手段策略方法;允许绕道而行,允许不足;最终目的只是“感受”,可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第二种课型:新授课】新授课是我们单元教学中的第二个课时,紧接着单元感受课。
新授课是指针对教材所呈现的单元新知识的学习。
主要包括词汇、对话,以及围绕该主题的课外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对于该主题知识的学习基于教材,又不受限于教材。
在单元感受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本单元的新知识已经有了整体的了解。
对词汇和对话的掌握已经基本达到能熟读,认读。
新授课要解决的重点就是词汇的掌握,找出记忆方法。
对涉及到的语法知识,英语语言规律和不规则的特殊例子的发现和理解,对不理解的问题的探讨、找到答案。
课文对话能自己在小组内分角色灵活表演出来。
本课型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运用,实现“保底”。
【第三种课型:知识整理课】知识整理课是在一个单元的知识学习完毕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梳理。
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清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借助例子让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以及易犯错误的地方进行研究,理清知识脉络,由表及里,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体系。
【第四种课型:评研课】评研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盘点、归纳、梳理,强化,为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评价自己,自己组织复习,自己考自己的再学习平台。
评研课分单项评研课和综合评研课,顾名思义,就是就某个专题知识的掌握而开展的评研课。
原来的英语教学中,总喜欢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合课文学习来渗透,因此,出现了分析课文、肢解课文的的现象,一堂课上,老师要花好多时间去讲解文中出现的知识点,但生本教育对课文、对知识点重视整体感悟,比如对相关的语法知识以单项评研课的方式推进,整体输入相关知识,达到省时高效的结果。
除了单项评研外,还有期末的综合性评研课。
综合评研课就是围绕本学期的重点出一份先学小研究,学生完成小研究,课堂就汇报孩子的先学小研究。
上完这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测试。
测试后,我们引导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评研,互相评议掌握知识的情况。
然后,就自己薄弱的知识,出现了错误的地方进行错例分析,最后进行回顾与反思活动,并带例子进行分析和讲解,直到相关的知识弄透彻为止。
最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每人再出一份期末评研卷。
教师在综合学生所出试卷的基础上,组合了一份期末评研卷,再让学生进行最后的期末测试。
【第五种课型:活动课】活动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持之以恒的习惯与行动。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开发、开放课程资源,以不同形式来推动学生的阅读,扩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引导学生进行海量的阅读活动,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五种课型的特点与作用【感受课的特点与作用】一、在单元感受课上,学生对本单元相关的新知识要有整体的了解。
对词汇和对话的掌握基本达到能熟读,认读。
对词汇的掌握,找出记忆方法。
对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法知识有一定的感受。
二、感受课中课文对话的感受也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将时间和课堂的展示平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熟读或演练对话,能力强的小组还可以适当改编原文对话。
【新授课的特点与作用】一、新授课应该是承上启下的,对学生的要求是层层递进。
还要根据学生先学掌握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设定学习目标和要求,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二、课堂表现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
小组为单位玩单词卡,发现难点的词汇,小组探讨和交流重难点知识,全班交流,共同探讨,小组演练对话。
老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学定教,不浪费时间重复讲学生都会的知识,将时间留出来用于学生的表演活动。
让学到的语言知识真正得到大量运用,一定把讲台留给孩子们。
三、新授课还根据每个单元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而灵活安排课时。
四、新授课可分小认识和大提升两个大的方面。
小认识方面重点落实课本内的知识。
大提升方面落实对话的灵活表演或自由改编对话。
【知识整理课的特点与作用】一、生本教育启发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旨归,以合作为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只有在不同课型中把握不同的课型特点,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充分,学生就不会变成解题机器,而变得非常有才干。
二、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英语生本课堂中,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中老师所设定教案的条条框框,而使其思维具有了主动性与发散性。
学生与教者教材的关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更多的是主动的探求,甚至是质疑。
在知识整理课堂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小组活动和交流的效率,帮助学习学会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归纳和梳理知识点的能力。
三、知识整理是以一个单元为基础的,让学生自己整理这个单元一共有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哪些,举例说明。
知识梳理的环节不可忽视,这既是让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
回想自己的课堂这方面比较欠缺,通常是一篇课文讲完学习也就结束了,疏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对单元知识的整理更是薄弱。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问题都不相同,教师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无法代替学生的复习。
因此在设计复习巩固课的前置作业时,要让学生自己梳理出知识,画出简要的知识结构。
【评研课的特点与作用】一、评研课分单元评研和期末评研课。
评研课前置性小研究的题目宜少而精,应是老师根据学生平时作业情况精选出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包含本单元的总难点和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要求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不仅要写出最后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写出他对每一题的分析过程,把自己的思维用文字表述出来。
这样,在写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清晰,也可以提高他们在讨论交流时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评研”这个环节发现并解决“顽疾”,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积累更为充分,使他们在创造的气氛中得到激扬。
二、其总体思路:作业前置、先做后评;评在关键点、讲在疑难处。
讲评课的关键在“评”。
先由学生展示进行自评,再由学生互评,教师评,师生共同评;其原则是:不仅要评“不足”,评“误解”,更要评“亮点”,评“进步”,要评出方向,评出信心,把它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准则。
(1)收集整理典例老师在前一天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查漏找误,收集整理错题典例。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疑、提醒)课中,组内成员交流讨论互批的问题,对于简单不会的问题,完全可以由AB互动解决,从而实现点对点的讲解。
组内推出代表作为班级展示交流,或提出疑惑问题。
(3)班级展示交流针对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况上台展示,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展示过程中组间同学插话、质疑及提出新观点,并进行补充和总结;(4)总结点拨教师要对学生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普通问题进行及时的点拨、启发。
(5)典例训练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教师要根据本节课讲评的重点内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展台让学生进行当堂的练习,进行补偿性限时训练,以期巩固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6)整理总结、提升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习题中蕴涵的答题技巧。
(7)巩固应用学以致用,在运用中巩固并拓展知识【阅读活动课的特点与作用】一、新课标规定:小学毕业时要达到二级水平,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小短文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大的语言输入是不行的。
新课标的要求恰好是生本理念的细化和丰富。
因为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组讨论、综合实践等,这与生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每节课都是实践与活动”是一致。
二、《英语学习论》提出:学习包括英语在内的一切外语,都要注意大量输入,才能真正学好。
大量输入以广泛接触为宗旨,自然输入,自然吸收,不强记强背,更不要求接触的全输入,输入的全吸收,吸收的全输出。
可见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了。
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单词,更是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根据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应制定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教学计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每个学生学习英语时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不同,在学习成绩上的体现自然也不同。
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要求。
四、活动课教学的形式多样化:1.阅读教学与朗读结合在开展阅读活动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将连环画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或者放有声录音带,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声音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注意单词,帮助学生把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五种课型中教师作用的体现一、精心设计先学小研究。
先学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课前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主题、语言目标、背景文化、语法点等找准切入点来精心设计先学小研究,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学习、阅读、思考等都变成教育教学的资源。
生本理念中的“先学后教”将学生的“先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先学小研究是一节课的开始,是为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准备,具有相当强的目的性,它主要体现于让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所学内容,找出重、难点,朗读单词、课文,根据每一课的重点句型去改编、拓展课文。
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初步感受、进行浅层理解、自主寻求解决途径,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导入、以至贯穿整个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