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4
66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转自微信)1、【朋友之交】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2、【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3、【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4、【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5、【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6、【婚姻周年】第 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 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7、【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8、【五行】金、木、水、火、土9、【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10、【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11、【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德品德、辞令、仪态、女工)12、【三皇】伏羲、女娲、神农13、【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14、【三教】儒教、道教、佛教15、【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16、【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17、【五彩】青、黄、赤、白、黑18、【五音】宫、商、角、徵、羽19、【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20、【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21、【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22、【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23、【五脏】心、肝、脾、肺、肾24、【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25、【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26、【五常】仁、义、礼、智、信27、【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28、【三姑】尼姑、道姑、卦姑29、【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30、【五谷】稻、黍、稷、麦、豆31、【六欲】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4、【六义】风、赋、比、兴、雅、颂35、【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36、【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37、【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38、【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39、【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40、【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4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4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3、【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44、【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45、【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46、【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47、【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4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49、【科举职官】〖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5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5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52、【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53、【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54、【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55、【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56、【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57、【十二生肖】〖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58、【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寿经》、《尔雅》、《孟子》59、【十三辙】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麻沙、乜邪遥迢、由求60、【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书》、《南史》、《北史》、《唐书》、《新唐书》、《五代史》《隋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61、【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62、【三十六计】瞒天过海、一箭双雕、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指桑骂槐、借尸还魂、顺手牵羊、明知故昧、调虎离山、欲擒先纵、釜底抽薪、先发制人、打草惊蛇、落井下石、虚张声势、反客为主、金蝉脱壳、移尸嫁祸、杀鸡儆猴、偷龙转凤、擒贼擒王、扮猪吃虎、过桥抽板、李代桃僵、抛砖引玉、、美人计、、激将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联环计、走为上计63、【六十甲子】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64、【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民日报刊登的70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摘要:1.总述:人民日报刊登的70 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2.传统文化概念及意义3.详细内容一、春节1.春节的起源2.春节的习俗3.春节的食物二、清明节1.清明节的起源2.清明节的习俗3.清明节的食物三、端午节1.端午节的起源2.端午节的习俗3.端午节的食物四、中秋节1.中秋节的起源2.中秋节的习俗3.中秋节的食物五、重阳节1.重阳节的起源2.重阳节的习俗3.重阳节的食物六、其他传统节日1.元宵节的起源与习俗2.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3.七夕节的起源与习俗七、中国传统文化符号1.十二生肖2.五行学说3.道家与儒家思想八、中国传统艺术形式1.书法2.绘画3.戏曲九、中国传统民间工艺1.剪纸2.泥塑3.瓷器十、中国传统建筑风格1.宫殿建筑2.园林建筑3.民居建筑正文: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人民日报刊登了70 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这些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首先,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五个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清明节是祭祖的节日,人们会扫墓、踏青、吃清明粿。
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
中秋节是赏月、吃月饼、团圆的节日。
重阳节则是登高、赏菊、佩茱萸的节日。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包括十二生肖、五行学说和道家与儒家思想。
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运势。
五行学说则是古代哲学家们对自然规律的一种认识,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道家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分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伦理和忠诚孝顺等价值观。
再者,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有书法、绘画和戏曲等。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书体。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汇总【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汇总】● 中国的国粹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 中国四灵与四象龙、凤、麟、龟乃中国四灵。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中国四象。
●中国古代医学①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② 古代医学成就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后世称为药王。
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 中国古代数学殷商时已经有了四则运算,春秋战国时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从此“九九歌”成为普及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一直延续至今。
勾股定理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进一步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
《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筹算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形成。
● 中国古代农业四大水利工程:四川都江堰、新疆坎儿井、京杭大运河、兴安灵渠。
贾思勰:北魏时期农学家。
代表作:《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徐光启:《农政全书》,在农学遗产方面极负盛名。
宋应星:明代杰出科学家。
代表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沈括:北宋科学家。
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 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二三岁的儿童垂髫: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加冠: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又叫“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古诗词中的一些基本意象红豆—相思红叶—传情之物沙鸥—飘零伤感竹—气节,不屈的品格月—望月怀人、思乡孤雁—思亲,思乡,孤独梅—凌霜傲雪,品格高洁松—傲霜斗雪,坚贞不屈柳—送别,思念,惜别怀人西风—落寞惆怅,游子思归孤灯—羁旅凄凉,思乡怀人兰—高洁的情操,隐士的象征鹧鸪—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鸿雁—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夕阳—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悲叹寒蝉—悲凉:引发思乡之情又触动离愁别绪● 外国文学1.中世纪文学但丁,意大利人,著名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人民日报刊登的70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摘要:一、前言二、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三、人民日报刊登的70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概述四、具体内容(分类介绍)1.节日类2.习俗类3.艺术类4.历史类5.哲学类6.科技类7.地理类8.文学类9.人物类10.其他类五、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正文:【前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累的瑰宝,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等。
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人民日报刊登的70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体系。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以及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
此外,还有许多传统节日、习俗、科技、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人民日报刊登的70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概述】人民日报刊登的70个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涵盖了节日、习俗、艺术、历史、哲学、科技、地理、文学、人物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具体内容(分类介绍)】1.节日类: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习俗类:婚礼、丧葬、生子、祝寿、取名等。
3.艺术类:书法、绘画、围棋、象棋、诗词等。
4.历史类: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
5.哲学类: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等。
6.科技类:四大发明、天文学、医学、农学等。
7.地理类:五岳、三山、五湖、四海等。
8.文学类:四大名著、《诗经》、《楚辞》等。
9.人物类:孔子、老子、孟子、屈原、司马迁等。
10.其他类: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成语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常识大全(一)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各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 句, 1785 字)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 ? 论文(》曹丕)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 :李清照(二)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国内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1.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包括诗词、歌曲、民俗、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2. 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表现中国人物、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倡导意境和笔墨的精神。
3. 中国传统音乐以雅乐和民间音乐为主,其中雅乐是先秦时期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则是民间艺术家通过口传演奏而成。
4. 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京剧、豫剧、越剧等多种类型,它们以唱、念、做、打、舞为主要表演形式,强调身段的灵活性和表演的精彩程度。
5.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传统活动,例如赏灯、包粽子、放鞭炮等。
6.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流派,其中儒家思想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强调人伦关系和治国理政的道德准则。
7. 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体系,以中草药治疗和调理人体为主要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8. 中国的传统饮食以米、面、饺子等为主要食物,注重食物的颜色、味道、香气和营养搭配,强调荤素搭配和节约粮食。
9. 中国的传统建筑有北京故宫、长城、庙宇、园林等多种类型,它们注重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讲究布局和装饰的美感。
10. 中国的传统服饰有汉服、旗袍、唐装等多种款式,每个服
饰都有独特的设计和工艺,反映不同时代的审美和文化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十才子书”】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
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
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
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
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
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
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以作者的堂名、室名等作集名,古代士大夫除了住室之外,还有专为进行读书、藏书的处所,多以堂、室、斋、居、轩、亭、庵、馆为名,讲究点儿的称楼称阁,便以此给自己的文集取名。
如明代汤显祖家有玉茗堂,集名《玉茗堂全集》;清代袁枚居处筑有随园,集名《随园诗话》。
以成书年代作集名,如唐代白居易和元稹的诗文集编于穆宗长庆年间,集名《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的你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归纳 1、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 2、中国古代“四大丑女”——远古中华始祖黄帝之妻嫫母、战国时齐国无盐县的钟离春、东汉梁鸿之妻孟光、东晋名士许允之妻阮氏。
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4、中国古代四大丑男——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5、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潘安、曹植、沈约和卫玠 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7、祥瑞“四灵”——中国古代将麒麟、凤凰、乌龟和龙称为“四灵”,都是祥瑞的标志。
8、中国古代四神兽——四神兽的大致简介: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兽了。
9、“鬼谷四友”——战国时孙膑与庞涓、苏秦与张仪四人乃鬼谷子之弟子,故称“鬼谷四友”。
10、汉字书法四体——真、草、隶、篆 11、文学作品四大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1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3、“文房四宝”——琴、棋、书、画 14、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15、人生“四美”或“四难”——良辰、美景、赏心、悦事 16、国画四君子——竹、兰、菊、梅 17、四家诗——鲁诗、齐诗、韩诗、毛诗 18、儒家四德——孝、悌、忠、信 19、古代妇女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20、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1、古代贵族四术——诗,书,礼,乐。
22、花间四友——蝶犦海犙啵牱 23、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24、中国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 25、佛教四大名山——即通常所说的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县,文殊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市,普贤菩萨的道场。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珍藏版)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五、诗句与人 1、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4、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5、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6、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7、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8、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9、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10、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13、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14、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15、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16、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17、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 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