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6
润滑油检测标准润滑油作为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因此,对润滑油的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润滑油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和性能指标检测三个方面。
首先,物理性能检测是润滑油检测的基础,主要包括外观、粘度、凝固点和闪点等指标。
外观检测是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润滑油的颜色、清澈度和有无杂质等情况,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粘度是指润滑油的流动性能,通过粘度计测定润滑油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值,以此来评估其润滑性能。
凝固点和闪点则是指润滑油在低温和高温下的性能表现,对于不同工况下的设备,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润滑油的凝固点和闪点指标。
其次,化学成分检测是评价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酸值、碱值、水分含量和氧化安定性等指标。
酸值和碱值是评价润滑油中酸性和碱性物质含量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和腐蚀性能。
水分含量是指润滑油中水的含量,过高的水分会降低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氧化安定性则是指润滑油在高温高压下的稳定性能,对于高温高负荷工况下的设备,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氧化安定性的润滑油。
最后,性能指标检测是对润滑油整体性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磨损试验、腐蚀试验和抗乳化性能试验等指标。
磨损试验是通过模拟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磨损情况,评价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
腐蚀试验则是评价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对于在潮湿、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设备,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腐蚀性能的润滑油。
抗乳化性能试验是评价润滑油在潮湿条件下的乳化稳定性能,对于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设备,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抗乳化性能的润滑油。
总之,润滑油的检测标准涉及到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三个方面,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检测,才能保证润滑油的质量符合设备的工作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因此,各行各业在选择润滑油时,应严格按照润滑油检测标准进行选用,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润滑脂液压油检测成分分析配方分析还原纯度分析润滑脂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
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
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
润滑脂主要是由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一般润滑脂中稠化剂含量约为10%-20%,基础油含量约为75%-90%,添加剂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
性能特点:优异的高温性能及氧化安定性能,防止润滑脂高温变质,保证润滑部位高温长期正常工作;优异的粘附性能、良好的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保证在润滑部位而不会流失;良好的润滑性,保护轴承减少磨损;优异的综合性能,保证轴承较长的使用寿命。
8.21根据稠化剂可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两类。
皂基脂的稠化剂常用锂、钠、钙、铝、锌等金属皂,也用钾、钡、铅、锰等金属皂。
非皂基脂的稠化剂用石墨、炭黑、石棉还有合成的(如聚脲基、膨润土),根据用途可分为通用润滑脂和专用润滑脂两种,前者用于一般机械零件,后者用于拖拉机、铁道机车、船舶机械、石油钻井机械、阀门等。
主要质量指标是滴点、针入度、灰分和水分等。
用来评价润滑脂胶体稳定性的指标为分油试验、滚动轴承性能试验等。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润滑脂检测标准如下:GB15179-1994食品机械润滑脂GB/T23800-2009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法GB/T269-1991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GB/T392-1977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GB/T491-2008钙基润滑脂GB/T4929-19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GB/T5018-2008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GB/T512-1965润滑脂水分测定法GB/T513-1977润滑脂机械杂质测定法(酸分解法)GB/T5671-1995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GB/T7323-2008极压锂基润滑脂GB/T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T7326-1987润滑脂铜片腐蚀试验法GB7631.8-1990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8部分:X组(润滑脂)JB/T5489-1991光学仪器用润滑脂NB/SH/T0324-2010润滑脂分油的测定锥网法NB/SH/T0823-2010润滑脂在稀释合成海水中防腐蚀性试验法NB/SH/T0839-2010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法定法NB/SH/T0850-2010精密机械和光学仪器润滑脂流散性测定法NB/SH/T0851-2010精密机械和光学仪器用润滑脂服务范围:成分分析、物理性能、配方分析、成分鉴定、含量分析、纯度分析等。
润滑油检测指标润滑油是机械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用于减少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并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冷却。
为了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润滑油的检测指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检测的一些常见指标,包括黏度、闪点、中和值、水分含量和温度稳定性等。
首先,黏度是衡量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黏度越低,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的流动性就越好,摩擦损失就会减少。
黏度的测量通常采用运动黏度计或粘度计进行,常见的单位有厘斯、英格兰度和SAE等。
闪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润滑油中可以产生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并通过点火源进行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要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闪点的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润滑油的闪点越高,它的燃烧性就越低,对设备的安全性影响越小。
中和值是指润滑油中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平衡度,它反映了润滑油对腐蚀性物质的抵抗能力。
中和值的测试方法包括酸值测定法和碱值测定法等。
正常情况下,润滑油的中和值应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它的抗酸性和抗腐蚀性能良好。
水分含量是指润滑油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润滑油的氧化和酸化速度加快,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卡尔·费舍尔法和库仑法等。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例如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水分含量的检测尤为重要。
温度稳定性是指润滑油在高温条件下性能的稳定性。
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如果温度稳定性差,润滑油的性能就会降低,甚至发生剧烈反应。
温度稳定性的测试通常通过模拟机械运行过程中的高温环境来进行,以评估润滑油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润滑油检测指标,例如氧化安定性、机械杂质含量和残留炭残等。
这些指标的测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润滑油检测指标是评估润滑油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黏度、闪点、中和值、水分含量和温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可以确保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的有效运行和保护作用。
润滑油分析引言润滑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液体,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和保护中。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污染和老化,因此对润滑油进行定期分析和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润滑油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润滑油的状况,判断润滑油是否需要更换,以及及时发现机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分析的方法、常见的测试指标以及分析结果的解读。
润滑油分析的方法1.外观检查:润滑油应该是透明的,如果发现油中存在黑色杂质、水分或者乳化现象,则说明润滑油已经受到污染,需要及时更换。
2.粘度测定:润滑油的粘度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粘度测定仪进行测定,一般以标准温度下的粘度值来表示。
3.氧化稳定性测试: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氧化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下降。
可以通过氧化稳定性测试来评估润滑油的抗氧化能力。
4.总碱值测定:总碱值可以反映润滑油中的酸性物质含量,过高的总碱值可能导致润滑油的腐蚀性增加。
5.磨损金属分析:通过分析润滑油中磨损金属的含量,可以判断机械设备的磨损程度和工作状态。
常见的测试指标及其解读1.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主要影响润滑膜的形成和传递。
粘度过高会增加动力损失,粘度过低则无法形成足够的润滑膜。
通常使用ISO粘度等级来表示润滑油的粘度范围,例如ISO VG32表示润滑油在40°C下的粘度介于32-36 mm²/s之间。
2.闪点:闪点是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分开始点的温度。
低闪点可能会导致润滑油在高温下挥发过快,影响润滑效果和安全性。
3.凝固点:凝固点是润滑油在低温下开始凝固的温度。
低凝固点有利于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的流动性和启动性能,特别在寒冷地区的设备使用中更为重要。
4.总碱值:总碱值是反映润滑油中含碱性物质的多少,一般以mg KOH/g表示。
总碱值过高可能会导致润滑油具有腐蚀性,而过低则可能降低润滑油的碱耗中和能力。
5.含水量:润滑油中的水分会导致乳化和氧化,降低润滑效果。
润滑油质量简单检验方法1. 引言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减少摩擦和磨损,降低能量消耗,延长设备寿命。
因此,及时检验润滑油的质量十分重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润滑油质量简单检验方法,便于用户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快速评估润滑油的状况。
2. 黑度测试黑度测试是测量润滑油中的杂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润滑油样本在白色滤纸上的污渍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润滑油的纯净度。
2.1 实施步骤1.准备一张白色滤纸。
2.取一滴润滑油样本滴在滤纸上。
3.观察润滑油滴在滤纸上的污渍程度。
4.根据污渍的深浅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2.2 评估标准根据观察到的污渍深浅程度进行初步评估,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深黑:润滑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可能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
•黑:润滑油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需要进一步检查。
•深灰:润滑油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但仍然可以使用。
•浅灰或无色:润滑油较为纯净,质量良好。
3. 酸值测试酸值测试是检验润滑油酸性程度的常用方法。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或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酸性物质。
3.1 实施步骤1.取一定量的润滑油样本,放置在干净的试管中。
2.使用称量仪器准确称量5克润滑油样本。
3.加入适量的丙酮溶解润滑油样本,使其充分混合。
4.将示值管插入试管中,并用阴离子交换膜覆盖示值管的端口。
5.使用比色计读取示值管中的酸性数值。
3.2 评估标准根据比色计读取的酸性数值进行评估,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高酸值:润滑油酸性较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更换。
•中酸值:润滑油酸性较中等,建议监测酸值变化,考虑更换。
•低酸值:润滑油酸性较低,质量良好。
4. 粘度测试粘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不同设备需要不同粘度的润滑油。
通过测试润滑油的粘度,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4.1 实施步骤1.使用粘度计仪器准备测试润滑油样本。
2.将润滑油样本加入粘度计仪器中。
3.开始测试,记录润滑油样本的粘度数值。
润滑油的耐久检测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润滑油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能够减少摩擦损耗、降低能量消耗、防止零部件磨损、保护设备寿命等诸多作用。
然而,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和工作条件的恶化,润滑油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性能,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润滑油的耐久性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润滑油的老化和污染程度,从而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润滑油的耐久检测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监测和维护润滑油的性能。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详细的章节和子章节安排,以便读者明确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阐述润滑油的耐久性检测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 引言1.1 概述——介绍润滑油的作用和重要性1.2 文章结构——概述本文的章节安排1.3 目的——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2. 正文2.1 润滑油的作用——介绍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的功能和作用2.2 润滑油的耐久性问题——讨论润滑油在工作环境中受到的影响和挑战2.3 润滑油的耐久检测方法——详细介绍润滑油耐久性检测的方法和技术3. 结论3.1 总结——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3.2 应用前景——展望润滑油耐久性检测方法的应用前景3.3 展望——展望未来润滑油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潜力通过以上章节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内容架构和主要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全文。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润滑油的耐久检测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评估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通过对润滑油的耐久性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也旨在引导读者关注润滑油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促进润滑油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愿本文能为润滑油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润滑油测试一:润滑油定义(003)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
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
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
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二:润滑油的主要性能1.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2.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三:润滑油检测指标1.外观2.密度3.粘度4.粘度指数5.闪点6.凝点和倾点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8.氧化安定性9.热安定性等四:润滑油部分检测标准ASTM D5133-05采用温度扫描技术的润滑油的低温、低剪切率、粘性温度关系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5293-09用冷启动模拟器测定-5~-30℃之间发动机油和基础原料表观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5800-08用NOACK法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6082-06润滑油高温起泡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6335-09用热氧化机油模拟试验测定高温沉积物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6616-07在摄氏100度时用锥形承载模拟器粘度计测量高剪切速率时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6821-02(2007)恒定剪切应力粘度计中传动线路润滑剂的低温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7097-06a用热氧化机油模拟试验测定中高温沉积物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7098-08ε1用薄膜氧气吸收(TFOUT)催化剂B测定润滑剂氧化稳定性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7110-05a使用过和含油烟发动机油在低温下的粘度温度关系标准试验方法ASTM D86-09ε1大气压下石油产品蒸馏的标准试验方法DIN 51352-1-1985润滑剂检验.润滑油老化性能的测定.残碳增加.用残碳测定法.根据通入空气后的老化情况测定DIN 51575-1984矿物油检验.硫酸盐灰分的测定DIN EN ISO 2592-2002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弗兰得(Cleveland)开杯法GB/T 12579-2002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B/T 12709-1991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康氏残炭法)GB/T 1995-1998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B/T 2433-2001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GB/T 260-1977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 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269-1991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 3535-2006石油倾点测定法GB/T 3536-2008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 4929-19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GB/T 511-19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 6538-2000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GB/T 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GB/T 7326-1987润滑脂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9171-1988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ISO 3016-1994石油.倾点的测定ISO 6614-1994石油产品矿物油和合成液水分离的测定SH/T 0059-1996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SH/T 0251-1993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SH/T 0327-1992润滑脂灰分测定法SH/T 0562-2001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测定法SH/T 0618-1995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SH/T 0631-1996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 0704-2001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进样化学发光法)SH/T 0722-2002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SH/T 0751-2005高温和高剪切速率下粘度测定法(锥形塞粘度计法)科标能源检测专业提供润滑油检测、润滑油测试、润滑油密度检测、润滑油闪点检测、润滑油密度测试、润滑油闪点测试等相关检测,出具权威认可检测报告!(2.10)。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
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使用部门对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
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
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
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
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常见的模拟试验(1)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Four ball) 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可以测定润滑油脂的减摩性、抗磨性和极压性。
减摩性用摩擦系数“f”表示;抗磨性用磨痕直径“d”表示;极压性用最大卡咬负荷“PªB”和烧结负荷“PªD”表示。
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12583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SH/T 0189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SH/T 0202润滑脂四球机极压性测定法、SH/T 0204润滑脂四球机磨损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783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 D4172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法、ASTM D2596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ASTM D2266润滑脂抗磨性测定法。
(2)梯姆肯(Timken)试验机模拟试验梯姆肯试验机模拟试验评定润滑油脂的抗擦伤能力,用OK值作为评定指标。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11144润滑油脂极压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782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 D2509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
(3)法莱克斯(Falex)试验机模拟试验法莱克斯试验机模拟试验可以评定润滑剂的极压性和抗磨性,以试验失效(发生卡咬)时的负荷作为评定指标。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187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SH/T 0188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4007测定液体润滑剂极压性标准方法(O型)、ASTM D2670和2714测定液体润滑剂磨损特性标准方法(I型)。
(4)成焦板试验成焦板试验是用加热的润滑油与高温(310~320℃)铝板短暂接触而结焦的倾向来评定润滑油的热安定性。
此方法与Caterpillar 1H2和1G2发动机试验有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300曲轴箱模拟试验方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 3462成焦板试验(QZX法)。
(5)低温粘度测定法低温粘度测定法用来测定发动机油在高剪切速率下、-50~-30℃时的低温粘度。
所得结果与发动机的启动性有关。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6538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602发动机润滑油低温下表观粘度测定法(CCS)。
(6)低温泵送性测定法低温泵送性测定法用来预测发动机油在低剪切速率下、-40~0℃范围内的边界泵送温度。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9171预测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3830预测发动机润滑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MRV)。
(7)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法)剪切安定性测定法以油品的粘度下降率来评定其剪切安定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505含聚合物剪切安定性测定法(超声波法)、SH/T 0200含聚合物润滑油剪切安定性测定法(齿轮机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603含聚合物润滑油超声剪切稳定性试验法。
(8)FZG齿轮试验FZG齿轮试验用于测定钢对钢直齿轮所用润滑剂的相对承载能力,以载荷级来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306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欧洲CEC L-07-A-71、英国IP 334和德国DIN 51354等。
(9)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试验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试验测定轴承漏失量,模拟润滑脂在汽车轮轴承中的工作性能。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326润滑脂轴承漏失量试验方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263汽车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
(10)润滑脂滚筒试验机模拟试验润滑脂滚筒试验机模拟试验用于测定在滚筒试验机中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12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1831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
(11)高温轴承试验高温轴承试验适用于评定在高温、高转速条件下润滑脂在轻负荷抗磨轴承中的工作性能。
最高适用温度为180℃。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428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S 791B331.2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
(12)润滑脂齿轮试验润滑脂齿轮试验适用于测定润滑脂的齿轮磨损值,用以表示润滑脂的相对润滑性能。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427润滑脂齿轮磨损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S 791 B335.2齿轮磨损测定法。
常用的台架试验(1)汽油发动机台架试验汽油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是确定汽油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
①MS ⅡD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汽车在低温和短途行驶条件下的润滑油对阀组防锈蚀或腐蚀的能力,用以评定API SE、SF、SG级汽油机油。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512汽油机油低温锈蚀评定法(MS程序ⅡD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MSⅡD ASTM STP 351HI。
②MS ⅢD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润滑油高温氧化、增稠、油泥及漆膜沉积、发动机磨损的能力,用以评定API SE、SF级汽油机油。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513汽油机油高温氧化和磨损评定法(MS程序ⅢD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MS ⅢD ASTM STP 315H-Ⅱ。
③MS ⅢE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发动机润滑油的高温氧化、增稠、油泥及漆膜沉积、发动机磨损的能力,以评定API SG、SH、SJ 级汽油机油。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MS ⅢE ASTM STP 315H-Ⅱ。
④MS VD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发动机润滑油抗油泥、漆膜沉积和阀组磨损的能力,以评定API SE、SF级汽油机油。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514汽油机油低温抗沉积物评定法(MS程序ⅤD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MS VD ASTM STP 315H-Ⅲ。
⑤MS VE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发动机润滑油抗油泥、漆膜沉积和阀组磨损的能力,以评定API SG、SH、SJ级汽油机油。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MS VE ASTM STP 315H-Ⅲ。
(2)柴油发动机台架试验柴油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是确定柴油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
①Caterpillar 1H2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润滑油的环粘结、环和气缸磨损、活塞沉积物生成倾向,以评定API CC级柴油机油。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9932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H2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ASTM STP 509A-Ⅱ Caterpillar 1H2发动机试验法。
②Caterpillar 1G2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润滑油的环粘结、环与气缸磨损、活塞沉积,以评定API CD、CD-Ⅱ、CE级柴油机油。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9933 内燃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G2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ASTM STP 509A-Ⅰ Caterpillar 1G2发动机试验法。
③CRC L-38发动机试验用来评定内燃机油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和轴瓦腐蚀性能。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265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L-38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FED 3405.2(L38)、FTM 791-3405润滑剂性能评定法。
(3)齿轮油台架试验①CRC L-37高扭矩试验用来评定齿轮润滑剂承载能力、磨损及极压特性,以评定API GL-5车辆齿轮油。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 6506.1高扭矩后桥试验。
②CRC L-42高速冲击试验用来评价齿轮润滑剂的抗擦伤性能,以评定API GL-5车辆齿轮油。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 6507.1高速冲击试验。
③CRC L-33齿轮润滑剂的潮湿腐蚀试验用来评价含水齿轮油对金属零件的腐蚀情况,以评定API GL-5车辆齿轮油。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 5326.1齿轮润滑剂的潮湿腐蚀试验。
④CRC L-60齿轮润滑剂热氧化安定性试验用来评定齿轮油的热氧化安定性,以评定API GL-5车辆齿轮油。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8119车辆齿轮油热氧化安定性评定法(L-60)。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FTM 2504 CRC L-60热氧化安定性试验。
(4)液压油台架试验叶片泵试验采用V-104叶片泵评定泵的总磨损量,以试验后叶片泵和定子总失重的毫克数来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SH/T 0307石油基液压油磨损特性测定法(叶片泵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882、英国IP 281 V-104叶片泵试内燃机油必须通过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如下。
公布年份 API等级汽油机油程序Ⅱ 程序Ⅲ 程序Ⅴ 程序Ⅵ 1964 SC L-38 ⅡA ⅢA VA 1968 SD L-38 ⅡB ⅢB VB 1972 SE L-38 ⅡC ⅢC VC 1980 SF L-38 ⅡD ⅢD VD 1988 SG L-38 ⅡD ⅢE VE 1994 SH L-38 ⅡD ⅢE VE Ⅵ 1997 SJ L-38 ⅡD ⅢE VE ⅥA 公布年份 API等级柴油机油 1970 CC L-38,Caterpillar 1H2 1970 CD L-38,Caterpillar 1G2 1987 CE L-38,Caterpillar 1G2,MACK T-6,MACK T-7,NTC-400 1988 CD-Ⅱ L-38,Caterpillar 1G2,6V-53T 1991 CF-4 L-38,Caterpillar 1K,Mack T-6、MACK T-7,Cummins NTC 400 1995 CF L-38,Caterpillar 1MPC 1995 CF-2 L-38,Caterpillar 1MPC、6V-92TA 1994 CG-4 L-38,MSⅢE,Caterpillar 1N,Mack T-8,GM6.2L 1996年1月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Constructors in Europe,简称为ACEA)根据欧洲规定的发动机台架的试验结果,确定并发布内燃机油新质量等级,即轿车汽油机油:A1-96、A2-96、A3-96;轿车柴油机油:B1-96、B2-96、B3-96;重负荷柴油机油:E1-96、E2-96、E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