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开发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1
地面集输工艺技术第一节工艺流程及其优化整个地面集输系统主要分为井口、采气管线、阀组、集气管线和增压站,井口套管产出的煤层气经油嘴节流后,油嘴后压力变为0.1~0.2MPa,随后进入采气管线,采气管线主要采用PE100聚乙烯管。
各井产气由采气管线汇集到集气阀组进行集中,完成单井计量和阀组总计量,然后通过集气管线到达集气增压站,集气增压站入口压力在0.05MPa左右。
在集气增压站煤层气经过简单过滤分离处理后,增压外输,外输压力为0.6MPa。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井口采气管线和DN250以下集气管线采用PE100聚乙烯管线,与钢管相比,聚乙烯管线完全能够满足集输系统压力要求,而且工程费用较低,管线耐腐蚀性高。
整个系统中,阀组仅起到汇集和计量的功能,不提供增压作用,只有在集气增压站才进行增压,系统中只进行一次增压,减少了压缩机的数量。
综合来说,整个集输工艺与传统石油天然气工艺相比,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增压技术,引入了PE100聚乙烯管材,降低了工程投资,实现了煤层气地面集输低成本的目标。
一、井口工艺流程在井口流程中,井口仅有机械式压力表就地显示压力数据,所有远传数据在阀组进行集中采集并远传。
水通过抽油机从油管中抽出,直接排放到井场附近的排污池,自然蒸发;煤层气从环空产出,通过采气管道,进入煤层气采集系统,系统压力0.2MPa(G)。
当采气系统检修时,打开放空阀,通过放空管把井口里的煤层气连续排放到大气中。
井口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0-2。
放空管图10-2 井口主要工艺流程二、阀组工艺流程井口来的煤层气到达集气阀组后,进入集气阀组的生产汇管,经总计量后直接集气进入管道,整个集气系统从井口到增压站为一个封闭系统,集输压力通过系统自动调整平衡;单井煤层气计量时,首先进入计量汇管,经流量计计量后,再进入生产汇管;每口井的采气管道在集气阀组都有放空流程,当采气管道检修时,打开放空阀,进入放空汇管,经放空管放空;生产阀组汇管上设有安全阀,当采、集气管道压力达到0.4MPa(G)安全阀起跳,将超压部分气体排放至放空管。
油田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措施发布时间:2022-09-25T02:34:15.54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期第5月作者:侯金雨[导读] 油田的集输工艺对于原油生产来说极为重要,针对其系统运行能耗较高的现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引起高度重视,侯金雨第一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摘要:油田的集输工艺对于原油生产来说极为重要,针对其系统运行能耗较高的现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并坚持做好油田开采过程中节能降耗技术的综合分析,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能够有助于降低设备的能耗,使集输系统始终科学合理的运行。
本文主要分析油田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措施。
关键词:油田集输工艺;节能降耗;油田开采;工艺技术引言油田原油的物性差异较大,而目前可以将其分为稀油、稠油、超稠油三个不同的类型。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大多数油田都是这三种油的混合体,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原油,在进行开采时应当采用不同的输送方式,以脱水工艺以稠油为例,在进行传输时,应当采用加热集输以及掺稀油集输的工艺与热化学沉降和电脱水互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原油的集输以及脱水,通过这种方式使原油的处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油田集输联合站能耗的主要来源油田集输联合站是石油促进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正受到我国的认真对待,并与许多地区有关,这对我国的促进至关重要。
但实际上,生产中的加油站也越来越成问题,导致联合国内能源消耗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油田联合站的能源消耗主要是1)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消耗(2)能源消耗。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主要用于目前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而能源消费通常是根据在加油站连接处运营的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转换的。
能源消耗的两个方面共占用了油田组合的较大份额,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两点,以减少能源消耗。
2、油田集输以及原油脱水工艺的改善与改良为了有效的从整体上提高相关技术的专业化水平,工作人员需要对将要开发的油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开展对应的了解,这也直接凸显出前期勘探以及油田估计的重要性,相关工作人员在油田开采初期就需要做好充分的探测,以及估计同时还需要对后续的工作方案以及集输方案进行简单的设计,并且将这一内容作为基础,开展相应的开采规划,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划,借此才能达成针对油田集输的专业化目标。
云南化工Yunnan Chemical TechnologyApr.2018 Vol.45,No.42018年4月第45卷第4期新疆油田开发过程中,对稀油模式和稠油模式进行研究,建立符合新疆油田实际的地面集输处理工艺技术措施。
优化油田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实施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经过地面集输处理后,得到合格的油品外输,完成油田生产的任务。
1 新疆油田的油气集输状况新疆油田位于我国的西部的准格尔盆地,石油的储量丰富。
结合油藏的地质特征,分析稀油和稠油的物性,建立符合油藏油气集输处理系统,满足新疆油田开发的需要。
油气集输处理过程中,采取二级布站的模式,实现了单井、计量站及稀油处理站的工艺流程。
三级布站流程采用的是单井、计量站、转油站及稀油处理站的工艺流程。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需要加热输送的工艺流程,通过对采出水的分离处理,将其注入到油层中,实现水驱的开发效果。
结合新疆油田生产的特点,对稀油的处理工艺流程采取二级布站或者三级布站的方式处理。
而稠油的地面集输处理工艺以三级布站为主,达到油气分离处理的效果,生产出合格的原油外输,完成油田开采的任务。
新疆油田稠油和稀油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地面集输处理措施,对稠油的处理增加了难度,实现油气水的三相分离后,需要对沉砂进行处理,避免含泥沙量过大,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对油田生产的效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加强对新疆油田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研究,不断优化油气地面技术处理流程,采取最佳的油气集输方式,降低各种能量消耗。
优选最佳的处理设备,提高油气集输设备的运行效率,满足新疆油田地面集输处理技术的要求。
2 新疆油田的地面集输处理工艺2.1 稀油处理工艺技术措施稀油处理过程中,单井产物经过计量站进行分井计量后,输送到稀油处理站,通过油气水三相的分离,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可以站内用,也可以将其输送给天然气处理场所使用。
分离出的含油污水,经过配水站净化处理后,将其注入到油层,实现水驱的开发状态。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设备安装及集输管道施工技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设备安装及集输管道施工技术成为了石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和集输管道施工中,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本文将介绍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设备安装及集输管道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
1.设备选型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需要安装各种设备包括泵、压缩机、分离器等。
在设备选型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条件、效率、可靠性等因素,选择适合工程要求的设备。
还需考虑设备的供应商信誉度和售后服务等因素。
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需要进行严格的技术要求和作业规范,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设备安装前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基础预埋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说明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
3.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设备调试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设备调试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启动、工作参数调整等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二、集输管道施工技术1.管道选材在集输管道施工中,需要选用合适的管材来保证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管道选材时需要考虑管道输送介质、压力、温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管材和管道连接方式。
2.管道设计在设计管道时需要考虑管道的输送能力、安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确保管道的设计符合工程要求和相关标准。
3.管道施工管道施工是集输管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和操作。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保护等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管道测试管道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相关的管道测试工作,确认管道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在管道测试中需要进行水压测试、泄漏测试等工作,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摘要:在油藏勘探、油田开发和开采作业,最后一项作业环节就是油气集输,所谓油气集输,就是将分散状态下的原料集中起来进行处理,使其形成油田产品。
但当前油田高含水期生产现状来看,其具有原油含液量比较高,能源消耗量大以及生产效益低下的缺陷问题,因此本文就高含水期油气技术处理工艺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关键词:高含水;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前言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大领域也需要依赖于更多先进技术来推动自身朝向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而油气资源作为我国在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之一,在进行油田开采时应加大对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重视力度,但就当前实际来讲,高含水期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就此本文基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高含水期油气技术处理工艺技术的策略,以供参考。
1高含水期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1.1计量方法有待优化和改进就当前高含水期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应用现状来讲,如果还是继续采用以往传统模式下的工艺技术,没有对计量方式进行改进,就会对油气集输处理工艺的发展带来阻碍性影响,计量方式对其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新型工艺技术不断被研发,油气集输处理工艺也应该积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但就实际来讲,计量方式还是采用以往传统模式下的人工测量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得作业效率比较低下,再加上人为在其中的主观性影响,很容易使得计量过程中发生失误问题,基于以上,对计量方法进行优化是当前高含水期油气集输处理工艺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运行模式存在弊端问题其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石油的需求量也随之有了一定的增加,因此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原油开采活动,在开采过程中势必会使得油井中含水量随之增加,在这样的开采作业背景下,也就存在一定的产油和产水两者同步增加这一情况,为油气运输方面带来相应问题,同时还需要投入进行水处理方面所需要的资金成本。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的关键步骤,以提高油气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本文分析井口生产与处理工艺、油气输送工艺、油气储存与调节工艺、油气分离与净化工艺以及气体处理与利用工艺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工艺步骤,以实现油田油气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关键词:井口生产;油气输送;油气储存;油气处理前言: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是石油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从油井开采到最终产品输送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油田油气的高效开发和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有效的集输与处理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确保产品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的关键步骤,实现油田油气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在提高产品纯度基础上更好满足环境保护提出的工艺处理需求。
一、井口生产与处理工艺一是根据油气井的特点和产量需求,选择适当的井口装置。
常见的井口装置包括油气分离器、调节阀、沉积池和油气计量装置等。
这些装置的选择应考虑井口条件、流体性质和操作要求等因素。
二是初步液体处理。
在油气从井口流出后,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液体,包括水和油液。
初步液体处理的目标是分离和去除这些液体,使得油气能更纯净地进入输送系统。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和过滤等。
三是根据油气的压力变化和输送要求,进行适当的压力调节与控制。
这可以通过调节阀、压力容器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来实现,以确保油气在输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压力。
四是在初步液体处理后,进一步进行气液分离,将油、气和水分开。
常见的气液分离设备包括分离器和旋流器等。
通过这些设备,能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分离,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运输。
五是油液计量。
为准确计量油液的产量,需安装油液计量装置。
这些装置通常使用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通过测量流体的体积和压力来计算油液的产量。
油田高含水期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油气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开发油田数量增加,对生态安全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使得油气水的开采、输送和处理必须采用更加完善的工艺体系。
油田高含水期集输系统主要存在地面系统与油气集输工艺两方面的问题。
为此,应加强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工艺。
【关键词】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高含水原油;集输;稠油;脱水1.油气集输工艺存在的问题1.1传统的计量方式是制约了集输工艺的发展油气集输是把分散的原料集中、处理使之成为油田产品的过程,是继油藏勘探,油田开发、采油工程之后的重要生产阶段,工程建设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工程投资大,对于集输管网系统,成功的设计必须是技术与经济的和谐统一体,其中技术是工程的基础与手段而经济效益是工程的核心与目的。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的科研人员对油气集输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油田地面集输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
传统的量油分离器计量需人工进行量油操作、液位计读数、取样化验等。
因此,需在计量站内进行油井计量;称重翻斗计量装置虽然减少了部分人工操作程序,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但很多采油厂,都紧邻村庄,人为破坏非常严重,计量站仍不能放弃。
1.2高耗低效运行是影响生产成本的关键所在由于原油含水的不断上升,产液量和产水量增加,输送能耗及处理费用逐年增加。
随着单井产油量降低,百万吨产量需要的油水井数不断增加,使机采系统和集油系统的热力及动力消耗增加。
另外,部分高耗能、低效率设备的在线运转,部分早期建成的各种站场在流程或布局上不适应油田的生产和发展,站内设备多、工艺流程复杂,维护工作量大。
这些因素导致了油田生产单位能耗上升速度加快,控制难度增大。
目前,效率要求逐年上升,如何简化流程、选择高效低耗能设备、优化系统,降低单位能耗指标是设计中面临的难题。
2.对策与思路针对目前集输系统存在问题及现状,在以后编制产能建设方案的过程中,新技术、新设备及新工艺应该被推广,做好地面工程的简化、优化工作,降低工程投资,节能降耗,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中深层稠油冷采开发地面集输工艺
张侃毅;李阳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新疆油田吉7井区属于中深层稠油油藏,井深1860~1900 m,原油平
均密度0.933 g/cm3,50℃时黏度为899.80 mPa·s。
采用掺热水的集输方式实现了该区块稠油密闭集输,不仅降低了稠油开采的能耗降低了油品黏度与井口回压,而且借助掺液的热量,可以提高稠油输送的温度,满足集输过程中的管道输送条件。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张侃毅;李阳
【作者单位】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风城油田稠油开发地面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
2.新疆油田超稠油开发地面集输注汽工艺技术
3.套保油田稠油出砂冷采地面工程配套工艺技术
4.稠油开发地面集输与
处理工艺技术5.风城油田超稠油开发地面集输工艺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田原油集输工艺关键技术分析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其油田原油集输工艺至关重要,是其最主要的开采工艺。
集输工艺是指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原油的收集、运输,在其处理中需要按照其技术标准进行,将其转化为合格的原油。
其集输工艺极为复杂,需要不断提高其工艺水平,才能促使油田企业更为长远的稳定发展。
标签:油田;原油集输工艺;关键技术油田原油集输工艺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工艺,集输工艺极为复杂,其集输过程更是多个包含多个技术处理环节,原油开采过程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如若在开采或集输过程中操作出现错误,极易出现原油泄漏、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危险现象发生,涉及国家与人们的经济财产与人身安全。
对此,原油集输工艺技术要不断提升,其技术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安全开采原油集输。
1油田原油集输工艺关键技术的了解与分析1.1对油田原油多相混输工艺技术的分析油田原油多相混输工艺技术最开始是源于发达国家,其工艺最为重要的核心就是油气水的多相混合,更适合对原油进行长距离运输,其工艺技术的运用,对其电热技术水平要求要相当成熟才能够完成,否则会大大降低长距离的运输质量。
现今油田原油开采中,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较高的程度,多相混输工艺技术多为发达国家所应用,其技术水平较高,能够保障运输效果,还能够有效降低集输工艺的繁琐过程。
对比运输成本来说,多相混输工艺的运输成本更加低于集输工艺,能够有效节省原油开采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其企业的效益。
针对我国原油开采工艺,应该降低原油开采工艺的成本,并提高其开采工艺技术,降低开采中的工艺难度与繁琐内容,促使开采原油更为高效,我国也要完善多相混输工艺技术,从而降低原油开采成本和原油运输成本。
对此,我国在原油开采集输工艺中,必须大力钻研并探究其工艺技术,促进我国开采工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推动原油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效益。
1.2我国原油集输工艺分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各项技术水平正处于研发与成长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针对原油集输工艺来说,我国需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工艺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自身工艺技术。
油田地面建设中的集输系统工艺优化完善摘要:我国多数油田已到了中后期,由于地表施工难度加大,使地表施工的效益下降,造成了采油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油气集输技术的发展,提高油气的生产和使用效率,是当前油气的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
本文就油气集输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造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具体的工艺过程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集输系统;工艺优化引言经过长时间的开发,油田空位越来越大,注水也越来越多。
很多油气田已经步入高含水开发的中晚期,油气田的地质成分、开采条件、产油量等都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改变也会给油气田的集输系统带来各种问题。
当前油田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1油田地面建设中的集输系统工艺现状1.1开采的复杂性逐渐增加,石油产量减少,系统能耗增加随着注水量的增大,储层中的油气物性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得储层结构更加复杂,储层中的储层压力也随之增大。
与此同时,由于采掘环境的改变,导致了采掘工作的难度加大,对采掘、集输装置的正常运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若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能耗。
为此,必须在收集过程中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并对收集过程进行有效的改造。
1.2原油地面集输系统存在薄弱环节油田采出油装置的水平较低,脱水集输系统的装置容量较小。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导致了脱水系统的负载降低。
由于该因素的存在,造成脱水期过低负载,从而对脱水期的稳定和动态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原油产量的下降,使装置中的某些元件变得更小,负载也变得更小,从而对装置的整体动态工作产生影响。
部分转油站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还出现了运力偏低的现象。
1.3基础设施出现老化,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问题当一个油田进入投产阶段,必须先修建一座转油站、脱水站,并使其长期稳定运转。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油气田的集输系统将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
油田地面建设设备安装及集输管道施工技术分析石油行业是我国支柱型产业,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田地面建设工作作为关键环节,直接关系着我国石油开采的顺利进行。
尤其是设备安装与技术管道的施工,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石油生产的顺利进行,影响着石油向社会供应的及时性与质量。
对此,文章探讨了油田地面建设设备的安装,并对集输管道施工技术展开探析,以供参考。
标签:油田地面建设;设备安装;集输管道;施工技术前言:石油作为必不可缺的能源,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我国对石油开采量日此增高,推动了石油企业的发展。
为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石油的需求,在油田开采阶段,加强油田地面的建设非常关键,尤其是地面设备的安装与集输管道的施工,以此提高油田开采率与开采安全性。
在油田地面建设中,设备装设与集输管道安装作为重难点内容,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下文对此展开探讨。
1、油田地面建设的设备安装1.1、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在油田地面建设的设备安装中,为保障设备安装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施工人员应严格依照施工标准与施工技术要求,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如:在设备采购中,应严格依照最初制定的性能参数选择适当设备,在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对设备进行严格检查,避免设备损坏或者存在质量隐患,为油田地面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因所安装设施主要用于油田开采,设备必须具备较高的精度,尤其是较为精密的加工环节,物资采购人员应依照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型号,优化设备性能。
在石化行业中,大型设施有各种塔器、储罐等,相关人员应对重视设施的验收,如需必要,对生产制造厂商现场督造,保障产品性能参数与实际需求相符。
如此,为后续设备安装奠定坚实基础。
1.2、设备安装施工在油田地面建设中,设备安装范围较为局限,因此,在大型设备安装时,多选择整体安装。
但是,在施工作业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定施工计划,并严格依照施工计划进行安装,避免凭借经验施工。
通常,石油石化设施复杂,对此,在实际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避免图纸设计存在缺陷,若存在问题,应及时解决,直至施工图纸无误后方可进行安装工作。
新技术高效游离水脱除器目前正在努力的研发状态下。
2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改进方法及发展方向2.1 技术节能改造在开采的过程中,油田的含水量逐渐递增,这就意味着所要消耗的能源也要随着油田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直接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现阶段,想要对油气集输能源进行有效降低,就是使用加热技术,采取集油降温的方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2.2 精简油气集输工艺的技术流程传统的油气集输工艺在使用的过程中整体的流程非常的复杂,会对油气集输工作的效率产生巨大的影响,直接制约了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发展。
对于油气企业而言,企业进行油气开采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益,因此,只有针对传统的油气集输工艺设备操作的流程不断地缩减,才能够全面满足企业经济利益的增长。
2.3 加大油气集输工艺设备的研发力度想要确保所采集的原油质量,就必须在集油的过程中对原油中的水分和油实施分离处理。
一般情况下,对原油实施脱水处理工艺,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设备才能完成。
但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所有设备基本上都是比较滞后的老旧设备,不但面积大,工作的过程中效率也非常低。
因此,在实施脱水工艺技术的过程中,相关的研发人员要不断对加大油气集输工艺设备的研发力度,确保设备的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2.4 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大多数的油田为了将整体的油气效率进行提升,均对三次采油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同时在研发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不断改善油液的处理设备工艺,使这些先进设备工艺能够更好的为油气采集工作服务。
3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在进行原油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技术,依旧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所有石油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对这些出现的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引进借鉴新技术并研发属于自己国家的技术工艺将问题及时进行的处理与解决。
只有这样石油行业才能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得到全面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1]路涛,赵梦苏,田云吉,等. 浅析地面油气集输工艺技术[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 (5): 88-89.[2]王宠,索金龙,汪生龙,等. 长庆油田油气集输工艺浅析[J]. 石化技术,2017, 24(4): 21-22.0 引言随着油气的需求量加大,开采的过程中所要应用到的开采技术难度也就随之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
21世纪的油气集输技术都有哪些?作者:冼沛勇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6期河南油田规划计划处冼沛勇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基础科学、信息技术、材料研发、设备制造与安装等多学科的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油气集输技术的发展,在原油集输、天然气集输与处理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原油集输技术串联管网集输工艺串联管网集输工艺核心是采用油井远程临测计量技术,实现管网的串联布局,简化流程,改变传统的计量站模式,节能、节地,并可降低投资。
应用该工艺,大量节约单井投资和集输系统工程投资。
稠油集输工艺有加热、掺稀、掺水、乳化降黏、改质降黏、低黏液环等多种稠油集输工艺。
通过集输工艺优化,应用全密闭集中掺稀输送工艺流程,可以大大降低吨油集输燃料油耗和吨油集输电耗。
目前,在低黏液环输送等基础研究方面,加拿大率先研究成功了稠油加氢改质工艺。
高含水油田原油预分水技术国外原油预分水技术起步早,水平较高,俄罗斯主要采用末端分相管和斜管预分水器等设备,可以脱除8 0%左右的游离水,并使脱出污水达到低渗透油层回注标准。
国内高含水油田主要采用三相分离器进行预分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但在实际运行时水中含油量偏高,污水后续处理系统投资、占地和运行费用均较大。
转油站采用高效预脱水工艺可大大降低地面工程总投资。
新型一体化预分水除油技术,针对高含水油田开发,研究预分水除油技术,强化污水除油功能,大大降低预分水出水含油指标。
油气水多相混输技术近年来,国内滩海、沙漠和东部老区外围小断块油田应用油气混输技术,大大降低油气集输系统建设工程投资。
在大型混输泵研制方面,俄罗斯等国主要研究螺杆泵输送装置,即一种在系统内带有发电机的多相流双螺杆泵。
在多相流基础研究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形成了低黏原油多相流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相流模拟软件。
天然气集输及净化处理技术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及净化处理技术目前,国内探明最大的高含H2S和CO2的气田——普光气田,H2S含量约15%,CO2含量约8%,采用改进的湿气集输工艺,净化工艺采用甲基二乙醇胺脱硫脱碳+三甘醇脱水+常规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工艺,与常规净化技术相比,溶剂总循环量降低,再生能耗降低,硫磺回收率高。
集输系统工艺技术集输系统是指将油气从生产装置或者井口输送到处理装置、储存装置或者终端用户的一系列设备和管道的总称。
集输系统工艺技术是指在油气输送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包括生产、压缩、输送、储存等环节的工艺和技术。
首先,集输系统的工艺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生产是指将原油或者天然气从井底采出并将其投放到集输系统中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油气的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包括自然流出、强制导流、人工举升等。
同时,需要使用适当的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如人工举升泵、气动隔膜泵、泄压阀等,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集输系统的工艺技术在压缩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压缩是指将油气通过压缩机提高压力,以便于输送和储存。
在压缩过程中,需要根据油气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和压缩方式,如离心式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等。
同时,还需要使用适当的压缩控制系统和安全设备,如压缩机自动调节阀、过热保护装置等,以确保压缩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再次,集输系统的工艺技术在输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输送是指将压缩后的油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处理装置、储存装置或者终端用户的过程。
在输送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直径、厚度等参数的选取,并使用合适的阀门、仪表和监测系统,如液位计、流量计、监控器等,以确保输送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集输系统的工艺技术在储存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储存是指将原油或者天然气暂时存放在储罐或者地下储气库中的过程。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储罐或者储气库,并使用适当的测量和控制系统,如液位计、测温仪、安全阀等,以确保储存的安全和高效。
总之,集输系统工艺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技术,涉及到生产、压缩、输送、储存等多个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设备、控制系统和安全设备,可以确保油气的顺利输送和高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油气特性的需求,进一步完善集输系统工艺技术,提升集输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发布时间:2021-08-25T10:13:14.53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10期作者:王涛李元[导读] 油田油气集输系统是我国现目前重要的油田工程组成部分,与供电、供水等诸多配套设施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一整套大型的油气生产体系。
王涛李元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集输大队,陕西榆林 718600摘要:油田油气集输系统是我国现目前重要的油田工程组成部分,与供电、供水等诸多配套设施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一整套大型的油气生产体系。
对集输系统中的生产以及处理等方案展开合理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的投入,并保证油田产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油气集输系统;处理效率;措施 1 影响油气集输工艺处理效率的因素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石油行业也在不断崛起,一直以来,石油以及天然气生产的过程中,都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而能源消耗多、安全生产等都是各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为了能够保证油田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油气的生产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尽可能提高整个油气集输体系处理的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作安全性。
1.1 油气资源本身能量损失巨大在进行油气资源的提取过程中,因为地下储集层存在一定压力,再加上抽油机会产生提升压力,所以导致油气资源本身会出现压力和热量,然而,在集输的时候,由于管道中摩擦损失,使得这些压力与热能不断被消耗。
并且在整个油气集输中,油气水的混合物与能量损失丰裕度、管线大小、工艺流程以及流速等因素息息相关,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降低混合物的丰裕度、合理布置集输管线以及优化工艺流程等方式来减少相关损耗。
1.2 集输过程中其他的损失在油田开发初期,既有原油中含有的水分较低,有很高的粘度;而在中后期,当含水量增加的同时,原油中含有的水分也在不断增加,粘度则有所下降,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用到井口加热的各种装置[2]。
这也就意味着在集输的过程中不用加热处理,但是原油自身所具备的能量却无法实现集输工作,所以,要做好加压和加热相关工作来进行能量补充,从而保证整个集输操作的顺利完成。
⽯油课堂稠油的开发⼯艺由于稠油和稠油油藏本⾝的特点,决定了开发⼯艺不同于稀油油藏。
到⽬前为⽌,稠油油藏主要采⽤热⼒开采,对油层加热的⽅式有两种:⼀是向油层中注⼊热流体,如热⽔、蒸汽等;⼆是油层内燃烧产⽣热量,称⽕烧油层⽅法。
很多油⽥也试验向油层中注⼊⼆氧化碳、氮⽓等⽓体,以及化学溶剂等来开采稠油。
⼀、蒸汽吞吐采油1、蒸汽吞吐采油原理稠油蒸汽吞吐法⼜称周期性注汽或循环注蒸汽⽅法,是稠油开采中普遍采⽤的⽅法。
就是将⼀定数量的⾼温⾼压湿饱和蒸汽注⼊油层,焖井数天,加热油层中的原油,然后开井回采。
注⼊蒸汽的数量按⽔当量计算,通常注⼊蒸汽的⼲度越⾼,注汽效果越好。
蒸汽吞吐的增产机理主要有如下⼏⽅⾯:(1)油层中原油加热后黏度⼤幅度降低,流动阻⼒⼤⼤减⼩;(2)对于压⼒⾼的油层,油层的弹性能量在加热油层后充分释放出来,成为驱油能量;(3)对于厚油层,热原油流向井底时,除油层压⼒驱动外,还受到重⼒驱动作⽤;(4)原油采出过程中带⾛⼤量热量,冷油补充到压降的加热带;(5)蒸汽吞吐过程中的油层解堵作⽤,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及采油过程中,⼊井流体及沥青胶质很容易堵塞油层,造成严重的油层伤害,蒸汽吞吐可起到油层解堵作⽤;(6)⾼温下原油裂解,黏度降低;(7)油层加热后,油⽔相对渗透率发⽣变化,增加了流向井底的油量。
2、蒸汽吞吐采油⽣产过程蒸汽吞吐采油的⽣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油井注汽、焖井和回采。
1)油井注汽油井注蒸汽前要做好注汽设备、地⾯注汽管线、热采井⼝、油井内注汽管柱和注汽量计量等准备⼯作,然后按注汽设计要求进⾏注汽。
注汽⼯艺参数主要有:注⼊压⼒、蒸汽⼲度、注汽速度、注汽强度和周期注汽量等。
2)焖井完成设计注⼊量或满⾜开采技术参数要求后,停⽌注汽,关井,也称焖井。
焖井时间⼀般为2~7d,⽬的是使注⼊近井地带油层的蒸汽尽可能扩散,扩⼤蒸汽带及蒸汽凝结带加热地层及原油的范围。
3)回采在回采阶段,当油井压⼒较⾼时,能够⾃喷⽣产,⾃喷结束后进⾏机械采油;有些油井放喷压⼒较低,直接进⾏机械采油。
油田油气集输与处理工艺摘要:在油气田建设中,油气集输管网非常关键,对油气田的生产方式和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集输管网布局侧重计量站、油站等环节间的契合,进而确保油气集输工程顺利进行。
现阶段,受中国油气田低渗透率、低空隙度等因素的干扰,使用注水开发工艺将增加成本,所以更需要依靠的是合理布局油气集输管网,顺应油气田的特殊需求及具体要求,探索更加高效、优质的组合模式,实现多方的参数平衡,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油气集输管网的效能。
关键词:油田;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前言:油气集输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用先进的油气集输工艺、加强油气集输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
本文分析了油气集输工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开展讨论,并提出解决措施和管理建议。
1油田集输生产的相关介绍油田集输生产过程主要有三种集输方式:常温方法、热洗方法和井底电加热法。
常温方法是通过在原油中使用一些化学物质,改变原油中的蜡含量,以此来减轻原油的粘度,将化学物质输送到井底,可以减轻原油杂质的含量。
热洗方法是把原油与一些化学物质在一起搅拌均匀,使用特殊的方法把原油从井底输送到外界,通过这些步骤来达到对原油的加热,从而降低粘度。
井底电加热是把缆系输送到油井内部,利用电缆自己发热的方法来减轻原油粘度和原油的举升。
常温集输生产方法可使石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低温环境常用此生产方法。
但是使用电加热等方法是为了达到对原油的加热过程,这是集输生产过程中比较熟悉的一种生产方法,然而关于这种生产技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事实上不论是哪种生产技术都会存在着一定问题,如安全问题、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
常温集输生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的较多,进行常温集输生产的意义在于,其生产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可以节约能源,大多是在常温或者是低温的条件下对开发出的原油进行加工和处理,并实现正常的运输和配送过程。
2油田油气集输中出现的问题2.1设备老化问题在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安全隐患问题就展现在相关设备的老化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