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实训.
- 格式:docx
- 大小:25.78 KB
- 文档页数:10
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要点;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要点;4.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实践环节和总结。
导入:1.通过引入实际环境问题案例,引起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兴趣与关注;2.与学生一起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实践环节:1.组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如数据采集、实地调研等;2.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培养学生的环境问题识别和解决能力;3.指导学生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准确、详实、简明,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科技性。
总结:1.与学生一起总结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经验和收获;2.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3.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家共同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教学评价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1.学生的实践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2.学生的参与度:衡量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3.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五、教学资源本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教程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实际环境问题案例资料;2.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写的指导手册和范例;4.课堂演示材料和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本教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环境影响评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其中一工程或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了解该工程或项目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这种影响,以保护环境。
二、实验背景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各种工程或项目的建设都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这些工程或项目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此,在实施工程或项目之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了解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或改进。
三、实验方法1.搜集相关资料:对于所要评价的工程或项目,我们需要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工程或项目的具体情况、预期建设规模、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等。
2.制定评价指标: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环境、生态系统等方面的指标。
3.数据采集:我们对评价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实地考察、测量以及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所需的数据。
4.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工程或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进行了评估。
5.反馈意见和建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我们向相关部门和工程项目负责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实验结果通过对其中一工程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工程或项目可能对当地的土地利用产生影响,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
2.工程或项目对水资源的需求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并采取节约措施。
3.工程或项目可能导致大气污染的增加,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排放,并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4.工程或项目对生态系统可能带来破坏或改变,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实验,我们对工程或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通过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环境。
我们向相关部门和工程项目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和采纳。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能力,我校特开展了环境分析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实训目的1. 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掌握环境分析方法;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三、实训内容1. 环境现状调查(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赴某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该城市的环境现状,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绿化等方面。
(2)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如空气质量指数、水质监测数据等,分析环境现状。
2. 环境问题分析(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3. 解决方案制定(1)小组讨论:针对环境问题,各小组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2)方案优化:各小组相互交流,优化解决方案,提高其可行性。
四、实训过程1. 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环节,学生分组赴某城市进行考察。
通过观察、询问当地居民等方式,了解该城市的环境现状。
考察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绿化等方面。
2. 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如空气质量指数、水质监测数据等,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对比,了解环境现状的变化趋势。
3. 环境问题分析各小组根据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环境问题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找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工业排放、生活污染等。
4. 解决方案制定各小组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包括减少工业排放、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各小组相互交流,优化解决方案。
五、实训成果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得到提高,环保意识得到增强;2. 学生掌握了环境分析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沟通协调能力得到锻炼;4. 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我国环保事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具备环保技能的专业人才,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相关专业,并加强环境实训环节。
通过本次环境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环境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2. 掌握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基本技能;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4. 为今后从事环保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环境监测与评价本次实训主要针对水质、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与评价。
通过学习水质监测方法、大气监测方法、土壤监测方法等,掌握了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
2. 污染治理技术实训内容还包括了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技术。
通过学习这些技术,了解了污染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环境规划与管理实训还涉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编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法规与政策等。
通过学习,掌握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4. 实践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等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实训收获1. 环保意识增强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今后从事环保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践能力提高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实训过程中,我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
4. 专业素养提升通过实训,我对环境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同学对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知识掌握不牢固;(2)团队合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存在沟通不畅、协调不到位等问题;(3)实训过程中,部分同学对环保法规与政策了解不够深入。
2. 改进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知识的掌握;(2)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深入学习环保法规与政策,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环境工程实习的心得体会环境工程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境工程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环境工程实习的心得体会1我实习的单位是xxxxxx学院,这是一所由xx市教委、xx(集团)公司与德国xx基金会合作的一所探索、实践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
我在学校里主要是负责校园内网的管理,其涉及到校园网网站的正常登陆和访问,校园内各系部主机是否正常互联,有无被病毒感染、传播。
使得校园网内的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做好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从学生到实习工程师,短短几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不仅是在专业知识方面,最主要是在为人处事方面。
社会在加速度地发生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
作为一名it从业者,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单位里,小到计算机的组装维修,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都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
可以说,近3个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网络中心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师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呢等等吧!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
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老师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
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老师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实务的实训报告经过两周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的实训,使我对环境影响评价有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而不是以前单纯的在课本上的学习,而是将其用于实践来更加形象的学习。
第一周我们对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分析具体项目的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污染种类,必要时制定基本的工艺路线及产污工艺流程图。
然后再制定环评大纲,制作基本简单工作底图,分析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以这些流程为基础,我们组针对体育馆进行调查。
再对体育馆噪声等级进行评价,和声环境影响质量检测。
设置敏感点,采用间歇性采用方法,连续3-5天,检测噪声分贝值,对体育馆噪声对周边环境进行分析。
经过对声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方案制定之后,第三天我们下载了分贝测量仪,实地进行测试,对体育馆周边背景噪声进行测试登记录入,并使用声环境预测软件进行预测分析。
第四天实训我们使用了EIAProA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将6个监测点在地图上进行坐标化,并制定了声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方案。
在拟建厂址四周共布设了四个噪声监测点,监测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监测仪器:手机软件分贝仪测量条件A.气象条件:无雨雪、无雷电天气B.测量工况:项目正常工作期间(3)测量时段及频次:本次声环境现状监测时间为2天,昼间、夜间各2次。
昼间测量选在9:00、12:00,夜间选在22:00、5:00。
(4)测点位置:各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附图三。
评价标准及方法评价标准采用《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二类标准。
即昼间等效声级为75dB(A),夜间为55dB(A)。
夜间频发噪声值标准不得超过15dB(A);夜间偶发标准噪声值不得10dB (A)。
采用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的等效声级Leq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相比较,确定厂址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好坏。
监测结果与评价结论噪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单位:dB(A)〕由此可见,拟建工程厂址四周声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值昼间在64~68 dB(A)之间均低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75 dB(A),夜间在45~48dB(A)之间均低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55 dB(A),属于频发噪声,表明本工程厂址所在地的声环境状况较好,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
一、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巩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理论内容。
2. 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的锻炼,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 根据实际情况对黄山市自然环境进行简单的评价,了解环境评价工作过程,加深工作印象。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时间:2013.07.08~07.12地点:XX市垃圾填埋场、齐云山风景区、XX市屯溪经济开发区。
三、实习内容7月8日:实习动员,收集相关资料;7月9日~10日:实习地实践学习。
5月11日~12日:撰写实习报告,举行实习总结会议。
四、实习报告(一)环境现状调查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调查(1)地质地貌齐云山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中白垩统小岩组K2x1红色砂砾岩层中,该区地貌发育主要受景德镇-祁门断裂带、江湾-街口挤压破裂带和开化-淳安褶断带三大断裂带控制。
在白垩世该区经历了地块沉降,成为陆上的断陷湖盆,由此接受了巨厚的白垩系红层堆积。
在新构造运动中,该区经历了隆升过程,巨厚的白垩系沉积物变成了海拔500—600m的山体。
白垩系红色砂砾岩在经历了垂直节理发育、风化破坏阶段及剥蚀搬运阶段后,同时受岩性本身砂岩与砾岩在组分和结构上的影响,差异性风化剥蚀显著,因此形成了壮观的峰林、崖、洞、方山、城堡及天生桥景观。
该区585m、400m和150m处的三级裂点,大致反映了该区新构造运动中三次主要的抬升过程。
(2)气象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本山范围内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613.7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优良的气候环境,形成齐云山多彩的小气候风光。
年平均气温16.2℃,最高年份16.9℃,最低年份15.6℃,年际间变化多在1±0.5℃(增或减)之间。
一年中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7.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3.7℃,年气温比较差24.2℃。
一年中1至7月气温逐月升高,8月开始下降。
(3)水文状况齐云山所在地为休宁县,是新安江流域发源地,丰水期主要在5月至7月份,平水期主要为8月至12月份,其余为枯水期;主要为生活饮用水及农田灌溉,有较强的水环境功能;水质的主要污染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影响评价实训指导教程Practical Guide to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目录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知识...........................................9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程序............................................9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2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27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34 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其他理论知识...................................35 第二章典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44 第一节典型轻工、化纤项目评价要点——造纸项目......................44 第二节典型化工、石化、医药项目评价要点——石化项目.................46 第三节典型冶金、机电项目评价要点——钢铁项目......................48 第四节典型建材、火电项目评价要点——火电项目.....................50 第五节典型交通运输项目评价要点——公路项目.......................52 第六节典型社会区域项目评价要点——房地产开发项目.................54 第七节典型社会区域项目评价要点——固体废物项目...................56 第八节典型生态影响型项目评价要点——水利水电项目.................63 第九节典型输变电项目评价要点.....................................66 第十节典型规划项目评价要点.......................................70 第十一节其它环境影响评价要点......................................71 第三章案例分析..........................................................80 案例1 新建公路项目................................................80案例2 高速公路验收项目............................................80 案例3 固体安全处置中心项目........................................82案例4 发电厂项目..................................................84 案例5 开发区项目..................................................85 案例6 煤矿项目...................................................87 案例7 污水处理厂项目.............................................88 案例8 油田开发项目...............................................89 案例9 喷漆、涂装车间项目..........................................90 案例10 水电站扩建项目............................................91 案例11电镀厂项目.................................................92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95 附录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0 附录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105 附录四国家标准(2003)行业类别...........................................107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知识环境影响评价首先于1969年10月在美国开始实施。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水平,培养具备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
为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特开设环境教学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掌握环保技术,培养环保意识。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2. 掌握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等基本技能;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5. 为今后从事环保事业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1)参观环保企业:组织学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环保企业,了解企业环保设施、生产过程及环保措施,使学生了解环保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2)考察自然保护区: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保护成果,使学生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1)分析典型环境污染案例:通过对典型环境污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研究环保政策法规:分析我国环保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其在环保事业中的作用。
3. 实验操作(1)水质监测实验:学习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水质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2)土壤污染修复实验:学习土壤污染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修复实验。
四、实训过程1. 实地考察阶段在实地考察阶段,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某环保企业,了解了企业的环保设施、生产过程及环保措施。
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考察了某自然保护区,使学生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阶段在案例分析阶段,我们选取了典型环境污染案例和环保政策法规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了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以及我国环保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3. 实验操作阶段在实验操作阶段,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水质监测实验和土壤污染修复实验,使学生掌握了水质监测和土壤污染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环境保护实训课程学习总结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政策实践经验总结本次环境保护实训课程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实践与实训,我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这个课程中的学习总结和实践经验总结。
首先,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我学到了如何对各种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通过了解评价方法和技术,我能够准确判断工程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方案。
在实践中,我参与了一项小型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我深入了解了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学会了如何撰写评价报告。
这次实践让我对环境影响评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巧。
其次,在环境政策方面,我学习了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政策法规。
通过学习政策文件和案例讲解,我了解到不同政策对环境管理和保护的要求,以及其背后的考虑和目的。
在实践中,我参与了一项环境政策的实践项目,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解读和执行政策文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环境政策的重要性和实施的难点,也提高了我的政策解读和实践能力。
总结一下,在这门环境保护实习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实践经验。
通过实践,我不仅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而且也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同时,我还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也需要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政策。
作为环境保护者的一员,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门实习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提高了专业能力,也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我将以这次实习为契机,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学习和探索,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环境保护工作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实训指导 一、 实习目的: 课程实训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搜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资料的能力 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实习,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运用,培养学生能够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 实习的具体安排: 1•实习时间: 查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确定建设项目名称,搜集相关编制依据资料; 参照模板编制“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简况”、“ 3、环境质量状况”及“ 4、评价适用标准”等篇章内容。 参照模板编制“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等 篇章内容。 参照模板编制“ 7、污染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分析” 、“8环境影响分析”、“9、建设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等篇章内容。 参照模板编制“ 10、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11、项目现场公示”、“ 12、结论与建议” 及附件整理、印刷。 2.实习分组:6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3•实习场所:一体化教室 4.实习内容:按江苏省环保厅编制格式要求,模拟实际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涉及 “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3、 环境质量状况”、“4、评价适用标准”、“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6、项目主要污染物 产生及排放情况”、“7、污染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分析”、 “8、环境影响分析”、 “9、建 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10、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 11、项目现 场公示”“ 12、结论与建议”及“附件整理、印刷”等编制工作。 三、实习指导老师 刘文桃 四、实习方法及成绩考核 实习方法: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成绩考核标准: 不及格:无故旷课两次以上(包括两次) ,设计不认真,实习时不服从老师安排,无 课程设计者及小结。 及格:设计尚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基本符合要求者。 中: 设计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能符合要求者。 良好:设计比较认真,无旷课,课程设计及小结比较详细和准确者。 优秀:设计很认真,无旷课,在设计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课程设计及小结比较优秀 者。 五、实习要求 1.实习期间,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和要求,按照指导老师要求内容及进度设计。 2.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要求内容充分、图表丰富、文体得当、字迹 工整,并按时完成。
扬州职业大学 2014年9月
附件: 1.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2. 环评报告格式规范与写作要求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二OO五年七月 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试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质量,提高审批效率,根据我省实际,制定《江 苏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以下简称《编制要求》)。 本《编制要求》适用于我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新建、技改扩建项目 (不包括电磁辐射、放射性污 染项目,该类项目须由有资质单位按《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等有关规范编制)。对须附加专项评价的环境影 响报告表,其专项评价内容应参照《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的相关要求编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 应特别关注化学危险品及含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原辅料。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规范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名称。 说明项目来源,根据项目特点,新建工业类项目分别按表 1-1、1-3 填写,技改扩建项目应说明技改前后产品方案的变化、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依托情况,按表 1-2、1 - 3 填写。 表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含副产品)方案
序号 工程名称(车间、生产装置或生 产线) 产品名称 及规格 设计能力 年运行时数
表1-2 建设项目(技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序号 工程名称(车间、生 产装置或生产线) 产品名称
及规格 设计能力 年运行时 数 技改前 技改后 增量
注:表1-1、表1-2中产品名称栏含副产品 表1-3公用及辅助工程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贮运工程
公用工程 给水、排水、供热、供汽、 供电、供气、绿化等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 废水处理 固废处置 —
其他 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简述技改扩建项目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说明主要污染源污染 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简述与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状况。 重点说明项目废水受纳水体与相关水体的 水文特征、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等。 规范描述当地气象特征,说明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等主要气候状况。 生态环境:说明区域内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等情况。 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现状。重点说明选址所在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 土地利用等,区域集中 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说明与建设项目关系密 切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等内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的 批复意见或环保要求。 三、 环境质量状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 利用有效资料阐述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监测资料,说明 资料来源(设大气、水及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时须出具 “质保单”)。当建设项目排放优先控制的有机 毒物而无历史资料可供利用时,须进行实测。结合环境功能要求评述环境质量现状,如出现超标现象, 须分析超标原因。明确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 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表说明项目周围 300m (或行业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大气和噪声保护目标,污水排口上下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含清水通道) 、取 水口、水产养殖等水环境保护目标及生态敏感点等,按表 3-1填写: 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生态 *如:水厂取水口: t/d ;居住区(点):户数/人数;医院:床位数;学校:师生人数 四、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 1、环境质量标准:列出环境质量标准文号和各评价因子的相应标准限值。 2、 污染物排放标准:列出污染物排放标准文号和各污染物允许排放限值。废气含排气筒相应排放
高度的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等;废水含行业允许排水量。如实行污水集中处理, 须列出 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如无国内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 3、 总量控制指标: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如属于“双控区” 、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南水北调”等重 点区域,须加以说明。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 如排放优先控制的有机毒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 须明 确相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废水接入区域或综合污水厂的项目, 须分别列出接管量(含污水量) 和最 终外排量。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工艺流程简述并图示 简述工艺流程并绘制带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说明物料回收和循环工艺, 化工项目应列出 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主要污染工序 结合生产工艺流程阐述污染物产生环节及公用工程、辅助工程产污环节。说明污染源强估算依据。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表6- 1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种类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产生 浓度 mg/m 产牛量t/a 排放浓度 mg/m
排放 速
率 kg/h 排放量
t/a
排放
去向
*大气 污染物
燃料 燃烧废气 生产工艺 废气
无组织排放 产牛量 排放量
水 污染物 生产废水 污染物 名称 废水 量
t/a 产生浓 度
mg/L 产生量
t/a 排放浓度
mg/L 排放量t/a 排放 去
向
生活污水 固体废 物 产牛量 t/a 处理处置量 t/a 综合利用量 t/a 外排量 t/a 备注 一般工业 固废 危险废物
生活垃圾 备注:按排气筒给出。 噪声源:说明》85dB(A)d高噪声设备名称、噪声源强、距厂界距离等情况。 表6-2 噪声
序号 设备名称 等效声级 所在车间 (工段)名称 距最近厂界位置 m
主要生态影响: 针对区域生态特点与保护目标,分析建设项目对生态的影响。 七、环境影响分析 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说明项目的施工内容、施工机械及施工时间,分析施工期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对周围生态系统发生扰动的项目应当分析施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类别与程度。 提出施工期污染控制与减缓生态影响的措施。 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结合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分析对空气、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明分析结果依据, 必要时进行定量预测。 如有无组织排放,须估算卫生防护距离并图示。 明确对项目选址周边环境敏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