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logo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OGO有奖征集通知

2011-11-17 15:36:12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4995次评论:0条核心提示:为了更好推进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kworm Genome Biology,SKLSGB)建设,突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能与任务,方便交流与宣传,实验室决定公开有奖征集实验室LOGO设计方案,欢迎全校师生参与设计,踊跃投稿。有关家蚕基因组生..

为了更好推进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kworm Genome Biology,SKLSGB)建设,突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能与任务,方便交流与宣传,实验室决定公开有奖征集实验室LOGO设计方案,欢迎全校师生参与设计,踊跃投稿。有关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信息请参阅附件。

一、设计内容: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OGO

二、作品要求

1、作品内涵深刻,设计简约,创意新颖、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力避图案繁复或过度抽象,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kworm Genome Biology,SKLSGB)的中英文标志可同时出现]。应能突出实验室“团结协作、潜心钻研、自主创新”的精神风貌,能高度概括学科的特色并具有现代气息和国际视野;

2、作品设计请参照其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Logo设计,设计的Logo风格不但应与其他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致风格相协调,但也要体现个性,避免混淆;

3、Logo色调推荐以蓝色为主,最多不超过两种颜色;

4、参选作品须提交设计的电子稿件,包括:彩色标准图(标明色标)、黑白标准图、制作比例图,图片格式可为:JPG、TIF或PSD,图片分辨率在600×600以上,要求高清晰,易分辨,并附设计创意说明;

5、作品应便于放大缩小及制作,可应用于各种印刷品、办公用品、网站、建筑物外观等平面设计使用,并具强烈的可辨性;

6、所有投稿作品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参加本次活动资格,已发奖金将全额追回,所有法律责任由投稿者本人承担;

7、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行留底。

三、作品提交方式

1、征集时间从2011年11月19日起至2011年12月10日截止;

2、参选作品可直接交到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西南大学蚕学宫3楼行政办公室(38教旁)]或发送邮件至:yylweii@,来稿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SKLSGB-Logo征集活动”;

3、投稿者请使用真实姓名、详细注明单位及联系地址和电话。

四、作品评选与奖励

对所有应征作品将进行初评,入围作品将通过进一步评选,以确定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室徽标志。入选作品以及初评入围作品将给予奖励。

1、入围奖9名,分别颁发奖金人民币500元和荣誉证书;

2、优秀奖一名(入围奖中产生),颁发奖金人民币5000元和荣誉证书。

五、相关说明

1、在logo设计方案最终修订阶段,优秀奖获得者有义务根据实验室要求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

2、参选作品一经入选获奖并被采用后,作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和附属权利归属家蚕基

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

3、应征作品(含纸质及电子设计图)均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4、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所有。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11.11

附: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kworm Genome Bi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夏庆友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向仲怀院士。

实验室以家蚕基因组生物学系统研究为核心,通过开展“家蚕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蚕桑资源与实验生物系统”、“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等3个方向的研究,引领家蚕模式生物化和蚕桑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发展。依托学科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学一级学科。

实验室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973”、“86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科学家等为主要阵容的学术队伍,现有研究人员53人,包括正高18人,副高25人,常年在读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200余人,并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留学生。

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14400㎡,在广西、新疆、广东等地区建有3个工作站和20余个实验基地。置有遗传分析仪、飞行时间质谱仪、蛋白质双向电泳系统、显微注射仪、SNP分析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各类仪器设备310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4000万元。

实验室近年承担国家“973”、“863”、“948”、“11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先后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PNAS、Genome Biology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6部,申请专利4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和国际科技成果奖30余项。

实验室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科研机构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派遣了50余名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赴国外留学,实施国际共同研究项目多项。在国内同十几所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吸引了一大批客座人员和访问学者来室工作。

在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及依托单位的全力指导和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坚持以家蚕基因组生物系统研究为核心的特色方向,积极开展和引导重大原始创新研究,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力争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蚕学领域知识创新的中核机构、先进产业技术的研发中心、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创21世纪丝绸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