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建材的合格评定技术

绿色建材的合格评定技术

绿色建材的合格评定技术

一、什么是绿色建材

1.1 绿色建材的定义

在绿色建筑理念的指导下,绿色建材是指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较小,资源消耗较少,性能安全优良,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材料。

1.2 绿色建材的分类

根据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等特征,绿色建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可再生材料:如竹材、麻材、藤材等。 - 低能耗材料:如保温材料、节能玻璃等。 - 零污染材料:如环保涂料、无甲醛地板等。 - 再生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木材等。 - 可降解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可降解纤维等。

二、绿色建材评定的必要性

2.1 背景和意义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评定绿色建材的合格性具有重要意义。

2.2 评定的目的

评定绿色建材的合格性有助于: - 选择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建材; - 降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 - 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 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三、绿色建材的评定标准

3.1 国内绿色建材评定标准

在中国,绿色建材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 - 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材评定指标体系的核心标准之一; - GB/T 20289-2006《绿色建筑材料标志评定规程》:用于评定绿色建材的合格性和标志使用; - GB/T 18883-2002《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室内环境质量和建筑材料提出要求。

3.2 国际绿色建材评定标准

国际上也有一些常用的绿色建材评定标准,如: - 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系统,是全球最为广泛采用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之一; - BREEAM:英国建筑研究协会环

境评估方法,是欧洲最早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之一。

四、绿色建材的评定技术

4.1 绿色建材的生命周期评价

通过对建材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要求。

4.2 建材性能测试和验证

通过对建材的结构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和验证,评估其质量和可持续性。

4.3 绿色建材标志和认证

根据国内外的绿色建材评定标准,对材料进行标志和认证,证明其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4.4 绿色建材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宣传推广和实际应用,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和使用,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

五、绿色建材合格评定技术的意义和挑战

5.1 意义与价值

绿色建材的合格评定技术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5.2 挑战与问题

绿色建材合格评定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评定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技术手段的更新与应用、评定结果的公正和可信度等。

六、总结

通过对绿色建材的合格评定技术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地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绿色建材的定义、分类和评定标准;了解到评定的必要性和意义;了解到评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了解到评定技术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绿色建材的合格评定技术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重视绿色建材合格评定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一步完善评定标准和技术手段,提高评定结果的公正和可信度,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保温系统材料征求意见稿

CECS 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保温系统材料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assessment -Heat insulating system material (征求意见稿) 中国计划出版社 I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XXXXXXXXXXXXX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绿色建材评价保温系统材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温系统材料绿色建材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保温系统材料的绿色建材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0801.1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 10801.2 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GB/T 13350 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 GB/T 1549 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794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GB/T 17795 绝热用玻璃棉制品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19686 建筑用岩棉绝热制品 GB/T20247 声学混响室吸声测量(ISO 354) GB/T 21558 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25 环境标志和声明Ⅲ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 GB/T 25975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9785 电子电器产品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 29899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试验方法小型释放舱法 GB 30183 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 30808 建筑用绝热制品湿热条件下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保持率的测定 GB/T 32379 矿物棉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的测定 GB/T 32991 矿物棉绝热材料密度均匀性试验方法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 35608 绿色产品评价绝热材料 GB50404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2019 前言 为了更好地指导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在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工作同时,组织《标准》编制组专家和《标准》主、参编单位主要研究人员,开展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的编写工作。 《技术细则》依据《标准》进行编制,并与其配合使用,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技术指导。《技术细则》章节编排也与《标准》基本对应。《技术细则》第1~3章,对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关术语、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文件要求等作了阐释;第4~11章,对《标准》评价技术条文逐条给出【条文说明扩展】和【具体评价方式】两项内容,【条文说明扩展】主要是对标准正文技术内容的细化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原则上不重复《标准》条文说明内容,【具体评价方式】主要是对评价工作要求的细化,包括适用的评价阶段,条文说明中所列各点评价方式的具体操作形式及相应的材料文件名称、内容和格式要求等,对定性条文判定或评分原则的补充说明,对定量条文计算方法或工具的补充说明,评审时的审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附录给出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空调系统冷源机组能效指标。 《技术细则》于2019年7月22日召开审查会,由崔愷院士及李迅、赵锂、刘燕辉、刘敬疆、郝军、赵士永等组成的审查专家组同意《技术细则》通过审查,并认为《技术细则》技术内容科学合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相关标准相协调,可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具体的技术指导,将对《标准》的实施应用乃至我国绿色建筑的持续全面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技术细则》今后将适时修订。在《技术细则》的使用过程中,请各单位和有关专家注意总结经验,将意见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标准处(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E-mail: gb50378@163.com),以便修订完善。 《技术细则》编委会 二〇一九年九月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预制构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T/CECS 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预制构件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precast component (征求意见稿) 中国计划出版社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1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价要求 (2) 4.1 基本要求 (2) 4.2 评价指标要求 (2) 4.3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3) 5评价方法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计算方法 (4)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预制构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构件绿色建材评价的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工厂或现场制作的装配式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使用的以混凝土为主体材料的预制构件的绿色建材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12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AQ/T 900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JGJ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 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2 预制构件precast component 预制构件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并用于建造建(构)筑物、市政工程的部件。 3.3 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以混凝土为主体材料的预制构件。 3.4

绿色建材和绿色建材认证

“绿色建材”和“绿色建材认证 导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促进建材工业和建筑业转型升级,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出“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前身是“绿色建材评价”)。 一、什么是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本质更安全、使用更便利,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二、什么是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1.什么是认证?认证是一种信用保证形式。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是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TS)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2.什么是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6)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及《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国办发(2013)1号)的落实工作,健全绿色建材市场体系,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推动建材工业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行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标识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绿色建材认证都有哪些分类? 按照认证活动类别,绿色建材包含中国绿色产品认证活动一(建材类)产品,以及中国绿色产品认证活动二(绿色建材产品)。 其中,中国绿色产品认证活动一(建材类)产品包括:人造板和木制地板、涂料、卫生陶瓷、建筑玻璃、家具、绝热材料、防水与密封材料、陶瓷砖(板)8种产品。 中国绿色产品认证活动二(绿色建材产品)包括:围护结构与混凝土类,门窗幕墙及装饰装修类,防水密封及建筑涂料类,给排水及水处理设备类,暖通空调及太阳能利用与照明类,其他设备类等六大类,具体包括: •围护结构与混凝土类 预制构件、钢结构房屋用钢构件、现代木结构用材、砌体材料、保温系统材料、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要求方法流程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要求方法流程 01.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由来?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前世是绿色建材评价。 2021年5月1日前,全国按照国家和省(直辖市)两级分工开展绿色建材评价工作,国家级评价机构可面向全国开展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工作,而各省市则主要负责本区域内的一、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工作。 2021年5月1日起,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要求,现有绿色建材评价机构自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资质之日起,应停止受理认证范围内相应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申请。自2021年5月1日起,停止开展全部绿色建材评价业务。 02.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与中国绿色产品认证的差别是什么? 1.中国绿色产品认证 (1)中国绿色产品认证目录 市场监管总局于2018年4月12日发布了《关于发布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第一批)的公告》(2018年第2号),将人造板和木质地板、涂料、卫生陶瓷、建筑玻璃、太阳能热水系统、家具、绝热材料、防水与密封材料、陶瓷砖(板)、纺织产品、木塑制品、纸和纸制品共计12种产品作为首批实施中国绿色产品认证的产品。 (2)中国绿色产品认证机构 2020年3月26日,国家认监委发布了《关于发布绿色产品认证机构

资质条件及第一批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公告(2020)6号),明确规定,从事绿色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应当依法设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 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并具备与从事绿色产品认证相适应的技术能力,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后方可依据相关认证实施规则开展中国绿色产品认证。 (3)绿色产品认证标识 2019年5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发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的公告》(2019年第20号),明确绿色产品标识的基本图案如下所示: 获得认证的产品或其随附文件使用本标识时,应同时在绿色产品标识右侧标注发证机构标志;同一产品获得两家及以上认证机构颁发的绿色属性认证证书时,标注相应全部发证机构标志。 (4)绿色产品标识适用范围 认证活动一:认证机构对列入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依据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中的标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制定发布的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开展的认证活动; 认证活动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推行统一的涉及资源、能源、环境、品质等绿色属性(如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以下简称绿色属性)的认证制度,认证机 构按照相关制度明确的认证规则及评价依据开展的认证活动; 其他绿色属性合格评定活动如使用绿色产品标识的,样式在相应 制度方案中予以明确。

绿色建材申报指南、流程、范围

绿色建材申报指南、流程、范围申请指南: 一、认证地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绿色建材联盟: 二、政策依据 《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认联〔2017〕5 44号) 《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京建发〔2016〕38号)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三、申请范围 全国建筑工程领域所使用的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筑材料均可申请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凡属于国家、行业和本市限制、禁止使用的落后技术、产品,不得纳入评价标识范围。今后将分批、逐步完善《绿色建材分类评价技术导则》和《绿色建材分类评价技术细则》,对已发布了分类评价技术导则和细则的建材产品,均将纳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范围。 四、申报条件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与申请相符的生产能力和知识产权; 3、符合行业准入条件; 4、具有完备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5、申请的建材产品符合绿色建材的技术要求,并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6、申请的建材产品无成果、权属争议或纠纷; 7、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五、申报流程 (一)申报申报企业在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公共服务平台提交申报资料,无需报送纸质版申报材料,实行无纸化申报与评审。 (二)受理绿色建材服务平台收到企业申请后开展形式审查。未通过形式审查的,应及时告知申报企业应补充的材料。

(三)评审对通过形式审查的项目,绿色建材服务平台委托相关评价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束后,评价机构应将评审报告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评价工作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含抽样复检时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应在1 0 个工作日内向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复评申请。 (四)公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达到绿色建材相关星级标准要求的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 个工作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存在异议的,应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并由相关部门组织复验工作。 (五)标识经公示无异议或有异议但已解决的项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公布,动态发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产品目录。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有效期为3 年,有效期截止前6 个月内,其持有企业应通过绿色建材服务平台申请延期复评。延期复评程序与初次申请程序一致。 六、申报资料 1、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申请表。 2、产品生产使用报告。 3、产品自评估报告。 4、支撑材料。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需加盖企业鲜章); •行业准入证明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适用时); •原材料相关支撑材料:原材料清单、原材料供应合同、原材料清洁生产技术报告等;•环境保护指标支撑材料: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企业环境管理制度、固体废弃物处置实施情况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等;•人体健康保护指标支撑材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制度文件、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或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自评报告、产品放射性检测报告等; •能源利用指标支撑材料:能耗专项统计分析报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能源管理制度文件等; •资源利用指标支撑材料:原材料检测报告、资源管理制度文件、企业年度淡水消耗专项统计分析报告或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固体废弃物使用量专项统计分析报告、废水利用专项技术报告、报废产品回收利用专项技术报告等; •产品性能指标支撑材料:产品基本性能及耐久性检测报告、产品应用技术标准或施工应用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制度文件、出厂合格率统计记录、施工技术方案、产品经济适用性说明书等;

绿色产品评价技术要求预拌砂浆标准编制说明

绿色产品评价技术要求预拌砂浆 标准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2017年5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了《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中建材联标函[2017]40号),按计划《绿色产品评价技术要求预拌砂浆》(计划号:2017-16-xbjh)作为协会标准立项,完成时限12个月。标准编制工作由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预拌砂浆分会等单位负责,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归口管理。 1.2 工作背景 预拌砂浆是指由专业化厂家生产的,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各种砂浆拌合物,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可分为湿拌砂浆、干混砂浆等种类。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欧洲国家开始大量生产、使用预拌砂浆,至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预拌砂浆因具有健康环保、质量稳定、节能舒适等特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据统计,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干混砂浆生产企业1086家,年设计产能3.86亿吨,全年共生产普通干混砂浆6425.76万吨,实现产值约237亿元。全国共有23个省生产湿拌砂浆,全年产量1330.23万立方米,约2327.9吨,同比增长71.07%。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建筑物功能的重要物质支撑,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能耗水平高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绿色建材因其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等优势,这几年正被广泛的接受和得到大量的应用。但因为没有相应的标准,造成了目前市场上绿色建材的概念混乱,产品良莠不齐,有的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绿色建材的发展,因此急需统一标准,规范市场。因此,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客观、准确地评价建材的绿色程度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

绿色建材质量保障措施

绿色建材质量保障措施 绿色建材质量保障措施 绿色建材是指具备节能、环保、资源利用效率高等特点的建筑材料。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提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了主流。为了确保绿色建材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本文将围绕绿色建材的质量保障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期提高人们对绿色建材的认识和理解。 一、制定标准 制定绿色建材的标准是绿色建材质量保障的基础。绿色建材的质量标准包括材料的机械性能、安全性能、耐候性能等方面。制定标准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可持续性、环保性及生态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标准对于绿色建材的选择、使用以及评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国制定了《建筑可持续评价标准》(GB/T51219-2017),该标准从节能、耐用、环保、舒适等方面对建筑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及相关指标的要求,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环评审批 建设项目在进行前期规划时,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环评需要对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环境

监测方案。在评估绿色建材的质量上,环评可以从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性、可回收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在项目推进的早期阶段就能够将绿色建材的使用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 同时,环评审批也需要考虑绿色建材的使用对项目运行及后续维护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提前解决绿色建材的问题,确保其质量保障。 三、供应链管理 绿色建材的质量保障需要从整个供应链来考虑。供应链管理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过程的管理以及材料的追溯等方面。 选择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原材料供应商是绿色建材质量保障的第一步。供应商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其产品的质量、环保性、技术水平等因素。同时,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此外,供应链的可追溯性也是绿色建材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链追溯体系,可以对绿色建材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绿色建材的质量以及使用环境的安全。 四、质量控制 绿色建材的质量控制是绿色建材质量保障的核心环节。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控制、检测与验收控制等方面。

塑料管材管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化技术

塑料管材管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化技术摘要 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绿色建材是其中的关键所在,绿色建材的有 效使用不但能够更好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绿色建筑的发 展壮大。绿色建材主要是指建筑材料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内具有无污染环境及节约 自然资源的效果。因此绿色建材的发展不但推动了环境保护的工作发展,同时也 在建材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对此也不断推出相应的政策,从而 来促进绿色建材市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材;节能;减排 随着国家关于绿色建材市场发展,不断推出相应的发展政策,有效的对绿色 建材市场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效果。对此,塑料管材管件的绿色评价标准化 技术工作也随之全面开展。标准化的评价是能够有效的保障塑料管材管件是否符 合绿色建筑使用标准,是否能够起到节能、减排发展标准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针对塑料管材管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化技 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1塑料管材管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介绍 关于塑料管材管件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化技术主要是包含了五个部分所组成; 分别是引用文件、范围、评价要求及方法、使用规范性、定义及术语。同时,关 于评价要求的内容又包含了三大部分所组成;数据处理部分、评价指标要求部分 及计算方法部分。塑料管材管件的绿色建材评价及使用范围主要是建筑行业使用、电力通讯行业使用、市政建设项目使用等。 2评价要求内容的陈述 2.1基本要求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在开展生产塑料管材管件的活动当中,应当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 策标准,并且要在企业所在地向所属的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报备审批, 待审批通过后发放排位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生产工作,并且生产企业在三年内没有 发生重大的污染事件。 第二,企业在生产塑料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进行处理的过 程中应当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处理规定,做到妥善处理、妥善收集。若是所产 生的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那么必须要将该固体废弃物进行严格的看管 放置,而后交由国家所许可的处理单位进行妥善的处理。 第三,企业在开展塑料管材管件的生产活动中,应当要使用国家所推进的更 具有科学化、先进化的生产技术及设备进行塑料管材管件的生产工作,严禁使用 旧时淘汰工艺或设备进行产品的生产。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不但能够保障 塑料管材管件的质量符合绿色要求,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从而能够更好的 帮助企业快速的发展。 第四,企业在开展塑料管材管件的生产活动中,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气体。因此,在开展生产过程中对于工作环境更应该要符合国家关于有毒有害限值的 要求,只有保障工作环境符合各项管理规定,才能够为员工的身体健康负责,同 时也符合地方政府部门的规定。 第五,塑料管材管件企业在开展生产工作前,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应 当要严格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并且该企业在三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而对于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也应当要向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报备,在制 定出安全管理规定后,方可进行生产活动,并且所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要落 到实处。 第六,塑料管材管件企业在开展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应当制定相 关的技术文件,同时塑料管材管件生产企业应当要切实符合当地政府关于企业质 量管理体系的GBT19001各项规定。并且应当要建立优质的工作管理管理建设及 职工安全健康管理建设工作,将安全监督及职工安全生产工作环境切实的落实到 实处,从而保障不论是产品质量标准及企业发展规划都能够有序进行。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度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评价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评价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将详细探讨绿色建筑评价的方法、模型,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是对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进行评估和优化的过程。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考量,绿色建筑评价旨在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能源和水资源评估、室内环境质量评估、生命周期评估等。具体步骤包括:收集建筑相关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制定优化建议等。 其中,能源和水资源评估是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建筑能源消耗、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水资源使用情况的评估,为优化建筑设计和减少环境影响提供依据。同时,室内环境质量评估也不容忽视,涉及空气质量、声环境、光照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绿色建筑评价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数据分析和用户需求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型,能够更好地将环保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

以某大型商业建筑为例,通过采用该模型对其能源消耗、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成功实现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建筑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全面评估,能够实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绿色建筑评价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评价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利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的建筑。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对其评价技术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方法、环保材料、节能技术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然而,当前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和方法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节能、节水和环保等方面,难以全面反映绿色建筑

工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3

工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3 一、总则 本标准旨在促进工业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工业建筑的环境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绿色建筑评价。 二、术语 本标准定义以下术语: 1.工业绿色建筑:指在工业领域中,采用绿色建筑理念和技术建造的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2.绿色建筑技术:指在工业绿色建筑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包括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绿色建材等。 3.绿色建筑评价:指对工业绿色建筑的环境、能源利用、材料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价,以评估其绿色性能和可持续性。 三、基本规定 1.工业绿色建筑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环保节能、经济适用的原则。 2.工业绿色建筑应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确保建筑的环境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3.工业绿色建筑的评价应按照本标准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四、节地与室外环境 1.工业绿色建筑应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工业绿色建筑应优化室外环境设计,创造宜人的工作环境。 3.工业绿色建筑应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五、节能与能源利用 1.工业绿色建筑应采用高效的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2.工业绿色建筑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工业绿色建筑应建立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利用。 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工业绿色建筑应采用高效的节材技术,减少材料的消耗和浪费。 2.工业绿色建筑应优先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循环利用材料,提高材料资源利用效率。 3.工业绿色建筑应采用高性能、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密封剂等材料,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七、室内环境质量 1.工业绿色建筑应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2.工业绿色建筑应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建筑材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3.工业绿色建筑应建立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进行相应调节。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产品检验取样检测要求、工厂保证能力检查要求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产品检验取样检测要求 A.1 总则 绿色建材产品检验取样检测要求应包括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用于绿色建材认证申请的检测样品应从申请认证单元中选取正常批量生产、出厂检验合格、同一生产批号、相同包装形式的产品。 A.2 取样时机 一般情况下,产品取样应在工厂检查前进行。特殊情况下,当对申请认证产品性能比较了解的情况下,为方便申请方,产品取样也可以和工厂检查同时进行。 A.3 取样场所 原则上在生产现场的仓库取样。特殊情况下,经与申请方协商,也可在其他场所取样。 A.4 取样人员 由认证机构确定的人员对绿色建材进行取样。特殊情况下,认证机构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或其他人员代为取样或封样。 A.5 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及检测标准 取样方法、数量及检测依据应按不同类别的绿色建材分别列出。 A.6 检测机构 认证机构应根据绿色建材的认证风险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或取样等。 A.7 检测报告的采信 认证机构应在认证方案中明确检测报告的采信范围,应告知认证申请方采信结果。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厂保证能力检查要求 生产企业应根据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友好的准则,按照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要求,控制获证产品的一致性,确保工厂保证能力持续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B.1 职责和资源 B.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要求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并在本企业管理层中指定认证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1)确保本标准的要求在工厂得到有效地建立、实施和保持; 2)与认证机构保持联络,及时跟踪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标准和实施规则的变化,并确保 认证产品持续符合变化的要求,同时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3)确保不合格品和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的获证产品,不加贴使用绿色建材产品认 证标志和证书,确保加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标志产品的证书状态持续有效。 认证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B.1.2 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需的生产设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依据标准要求的产品的需要;应配备必要的污染物处置与回收利用设备;应配备必要的能耗、物耗、环境排放等方面的计量监测设备;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要求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应建立并保持适宜的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和设施。 对于需以租赁方式使用的外部资源,工厂应确保外部资源的持续可获得性和正确使用;工厂应保存与外部资源相关的记录,如合同协议、使用记录等。 B.2 文件和记录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确保对本标准要求的,包括国家节能、环保、低碳、能源消耗限额等法规性文件,与绿色建材产品评价相关的文件(如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噪声排放监测报告等),以及其他必要的外来文件和记录进行有效控制。 工厂应确保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及有效性。 工厂应确保记录的清晰、完整、可追溯,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与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要求相关的记录保存期应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在本次检查中能够获得前次检查后的记录,且至少不低于24个月。 工厂应识别并保存与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相关的重要文件和信息,如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水性建筑涂料(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水性建筑涂料 (征求意见稿) 2018年3月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1) 3 基本规定 (1) 4 基本要求 (1) 5 评价指标要求 (3) 6 评价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用标准名录 (8)

1 总则 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省绿色水性建筑涂料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水性建筑涂料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水性建筑涂料的绿色建材评价时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湖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水性建筑涂料 以合成树脂乳液、天然树脂乳液等为主要成膜物质,加入助剂、水或助溶剂等配制而成,涂覆在水泥基及其他非金属材料为基材的建筑物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涂料。 3 基本规定 3.0.1应在正常生产一年以后进行评价。 4 基本要求 4.0.1生产企业应符合适用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环评批复的规定,并取得地方政府的排污许可证。 4.0.2工作场所环境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GBZ 2.2有关规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符合“三同时”制度。 4.0.3安全生产管理应符合适用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符合“三同时”制度。 4.0.4生产企业应按照GB/T 19001、GB/T 24001、和GB/T 28001分别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0.5生产企业应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工艺,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及材料,不得超越范围选用限制使用的材料。 4.0.6截止评价日3年内,待评价的企业应无较大安全事故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如果公司成立不足3年,按公司成立之日起至评价日无较大安全事故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评价)

预拌砂浆—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预拌砂浆一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1.0. 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第一版制定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适用于上述七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今后将逐步扩展其他种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 1.0. 3绿色建材评价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定义 2.0. 1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 2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 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 3 保温材料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用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包括有机保温、无机保温建筑材料。

2.0. 4 砌体材料masonry material 山烧结或非烧结生产工艺制成的实(空)心或多孔直角六面体块状建筑材料和产品,包括除复合砌块外的所有砌体材料。 2.0. 5 预拌混凝土premixed concrete 由水泥、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包括常规品和特质品。 2.0. 6 建筑节能玻璃building energy-saving glass 山普通平板玻璃经过深加工后,用于建筑透明圉护结构用的玻璃制品,包括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等。 2.0. 7 陶瓷砖ceramic tile 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实心或空心板状建筑用陶瓷制品,包含建筑陶瓷砖、陶瓷板、陶板、瓷板等。 2.0. 8 卫生陶瓷sanitary pottery 山粘土或其他无机物质经混炼、成形、高温烧制而成的用作卫生设施的陶瓷制品,包括便器、水箱、洗面器等。 2.0. 9 预拌砂浆premixed mortar 山水泥、砂、水、粉煤灰及其他矿物掺合料和根据需要添加的保水增稠材料、外加剂

吉林省绿色墙体材料评价技术导则.doc

吉林省绿色墙体材料评价技术导则 Jilin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6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6]1号)的要求,编制组结合我省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混凝土小型砌块;5烧结砖(砌块);6蒸压制品;7隔墙条板;8加分项。 本导则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政编码:130041),供以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主编单位:吉林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 本导则参编单位: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吉林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协会 吉林省圣翔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市骅坊节能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吉林市祺祥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吉林省宇光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程立军刘红卫肖力光关洪波杜颖孙秀刚 高歌刘今强刘士研马根华王航刘璐 沈伟付强程大磊刘悦明臣全军 苗春生张国权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陶乐然周毅吴雪岭赵英鹏王伟曲文福商宝坤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混凝土小型砌块 4.1一般规定 4。2控制项 4.3评分项 5烧结砖(砌块) 5.1一般规定 5.2控制项 5。3 评分项 6蒸压制品 6。1一般规定 6。2控制项 6.3评分项 7隔墙条板 7.1一般规定 7.2控制项 7.3评分项 8加分项 附录A绿色墙体材料评价评分表 本导则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