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建构、答题模板)
- 格式:pptx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25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
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 该工程( )A. 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 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 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 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2. 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 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C. 在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 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天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3. 下列关于中亚三国出口天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滨里海输气管道输送的是哈萨克斯坦的陆上天然气资源B. 跨里海输气管道、纳布科输气管道沿线气候环境更恶劣C. 土库曼斯坦—印度输气管道的环境意义主要是促进沿线降污减排D. 中亚—中国输气管道天然气消费地主要是我国新疆4. 东、南、西、北4个方向天然气外输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利于中亚( )A. 发挥中亚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的发展B.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C. 增加中亚资金流出量,进一步发挥区域协调效应D. 保护植被,根本上改变区域气候特征读Z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 关于图中Z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Z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B. 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C. 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D. 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6. 关于图中N工程的电力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电B. 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C. 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D. 火电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资源跨区域调配-图文高中文综教师:林靖高考专题复习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考纲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地理考试大纲中新增的一个考点,应该引起重视。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以选修二第十一单元“西气东输工程”为基准点,结合时政热点重点分析水资源、能源资源、电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我国的水资源南门校区(名师1对1):88086565;侨雄校区(名师1对1):88318311;仓山校区(名师1对1):88591211;台江校区(名师1对1):832683221快乐学习培训学校VIP教学部内部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复制高中文综教师:林靖(二)南水北调东线:扬州江都到天津中线:三峡至丹江口至北京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到黄河注意:南水北调的影响:1、积极意义:南水北调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可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及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2、消极意义:(1)长江径流___,河口地区盐度___,影响长江下游水质;也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___,使航道___。
(2)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3)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___、地下水位___,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_____。
南门校区(名师1对1):88086565;侨雄校区(名师1对1):88318311;仓山校区(名师1对1):88591211;台江校区(名师1对1):832683222快乐学习培训学校VIP教学部内部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复制2高中文综教师:林靖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西气东输1、原因:(1)东西部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的差异:南门校区(名师1对1):88086565;侨雄校区(名师1对1):88318311;仓山校区(名师1对1):88591211;台江校区(名师1对1):832683223快乐学习培训学校VIP教学部内部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复制3东部:_______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____,但是能源相对____,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煤炭的大量使用,大气环境趋于___西部:能源____,但人口、城市___,市场需求量__;经济落后,开发资金____;据东部远,交通及设施落后,影响能源的开发利用。
高考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经典题型含答案选择题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
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兰郑长管道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故选B。
2.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答案:C解析: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主要是因为郑州是省会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2024·浙江台州模拟预测]“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以服务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起于青海省共和县,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
工程投入运营后,每年可向河南省输送清洁电能,超过该省用电量的八分之一。
据此完成3~4题。
3.“青豫直流”工程的实施得益于()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②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地质条件复杂,天然气资源丰富④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青豫直流”工程起点是青海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青海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①②符合题意;“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电力来自于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与天然气资源无关,③不符合题意;青海并不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不丰富,③④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为保障该工程外送电能的稳定,需要发展()A.集热导热技术B.节能降耗技术C.电能储存技术D.特高压输电技术答案:C解析:集热导热技术,可以提高电力利用率,不能保障外送电能的稳定,A错误;节能降耗可以节约资源,不能保障外送电能的稳定,B错误;电能储存技术可以将储存的电提供给需求量大的时候使用,保证供电稳定,C正确;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保障远距离的输电以及降低输电损耗,不能保障外送电能的稳定,D错误。
高频考点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复习策略标签:地理教学;考点;资源跨区域调配;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考点在高考中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在高考中会以中国或世界的重大建设项目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差异,故分析时应明确该资源的分布规律,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等。
1.针对水资源调配工程,主要分析调出区的气候特点、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调入地区的气候特征、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内水资源对经济发展限制等。
2.针对水电输送工程,主要分析水电丰富地区的地理特征,包括河流流量、落差、交通等;水电输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化石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等。
3.针对天然气输送工程,主要分析天然气输出地区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等;天然气输入地区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
在分析如何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时,其思路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替代品和跨区域资源调配等。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分布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评价思路在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进行评价时,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说明。
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出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
例题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东到上海。
读图,回答(1)-(2)题。
【解析】(1)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善水质、维持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考试试题解题思路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试题解题思路一、知识讲解1.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类型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一般有四类:(1)结合区域图或相关资料考查资源的空间、时间分布,或对比两地的资源状况,分析区域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
(2)结合区域特征,考查资源调配的线路选择、修建线路时遇到的自然障碍以及对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区域发展的影响。
(3)针对区域环境特征,从开源、节流角度探究解决资源短缺的措施。
(4)分析资源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的有利、不利影响。
2.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答题思路角度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答题思路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8/ 1.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考试试题解题思路流,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调水工程。
”“引松济辽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分)的积极意义。
(6 应用流程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答案)。
(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三、跟踪训练 1~2题。
基地示意图。
完成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8/ 2.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考试试题解题思路2020) 1 .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A.华北地区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的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西南基地生产的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C .蒙东基地生产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D) 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④大力研发潮汐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②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 C2.A【答案】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解析】第1项正确。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问题思考答案】
1.(1)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分为太阳辐射能(过去的和现在的太阳能,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波浪能、水能、生物能、沼气)、地球内部能量(地热、核能)和潮汐能三大类。
(2)按利用情况分类——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风能等)
两大类。
(3)按性质分类——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4)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分类——分为一次能源(也叫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转换一次以上的
能源)。
2.煤炭作为能源的优点,恰好是天然气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开发和利用的难度大小和成本高低及储存、运输的难度大小和回收周期长短等方面;煤炭作为能源的缺点正是天然气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燃烧效率高低及对环境污染的大小等方面。
3.对沿线地区的农民来说,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可以减少其对薪柴的需求量,从而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环境。
但是数千千米的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而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这也是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2012江苏卷
)29 (2012山东卷)26.
(2010山东卷)
(2009重庆卷
) (2008江苏卷)
【典题探究2】
【变式精练】
【典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