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1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操作系统实验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成绩
实验地点_
实验日期___ __
指导教师_____ ___ _____
(课程上机)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由教师确定,实验前由教师事先填好,然后作为实验报告模版供学生使用;
2.实验准备由学生在实验或上机之前填写,教师应该在实验前检查;
3.实验过程由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包括操作过程、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
4.实验总结由学生在实验后填写,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未解决的问题以及体会和建议等;
5.源程序、代码、具体语句等,若表格空间不足时可作为附录另外附页。
计算机通信技术实验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电⼦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计算机通信技术》题⽬: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班级: xx1411学号: xxxxxxxxxx姓名: xx实验时间 4.14实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的1、理解和掌握通过控制台端⼝对交换机进⾏访问、设置和管理的⽅法;2、掌握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法和步骤。
⼆、实验设备1、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交换机2台,型号不限。
2、2台PC,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装有超级终端程序。
3、Console电缆和若⼲根直通线。
三、实验要求1、按实验内容进⾏交换机的配置,验证配置的正确性2、将本实验的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四、知识要点交换机是⼀种数据链路层设备,运⾏以太⽹通信协议。
Cisco交换机产品以“Catalyst”为标志,包含2900、2918、2940、2960、3560-E、3560、3750-E、3750、4500、4900、6500等众多系列。
1交换机的配置⽅式1)交换机的本地配置连接Cisco交换机上⼀般都有⼀个“Console”端⼝,它是专门⽤于对交换机进⾏本地配置和管理的。
通过Console端⼝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
2)利⽤Telnet虚拟终端配置Cisco交换机或路由器通过不同的配置模式来区分命令的执⾏权限(级别)。
在不同模式下,允许执⾏的命令不相同。
1)⽤户EXEC模式–该模式的权限最低,只能执⾏⼀组有限的命令,这些命令主要是查看系统信息的命令Show)、⽹络诊断调试命令(如ping.traceroute等)、终端登录( Telnet)以及进⼊特权模式的命令(enable)等。
–此时的命令⾏提⽰符为“>”,例如“Switch>”。
2)特权EXEC模式–⽤户EXEC模式下,执⾏enable命令,将进⼊到特权EXEC模式。
进⼈该模式后,就能执⾏IOS提供的所有命令。
计算机网络命令实验报告(1)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实验名称: WinXP环境下网络设置及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XP环境下网络设置的方法;2、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解决一般网络问题;3、掌握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WinXP、命令提示符(基于WinXP的DOS环境)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查看、理解本机的本地连接配置、详细的TCP/IP协议设置。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可以贴上截图)由此可知,本主机的网络连接良好,IP地址为59.79.99.3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59.79.99.254;首选DNS服务器为202.120.119.190;备用DNS服务器为202.120.117.220。
2、在命令提示符下,分别运行网络基本命令,并分析结果。
11) ping命令功能:ping命令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
根据返回的信息,就可以判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命令格式:(主要参数 -t �Ca �Cn �Cl �Cf �Cr )ping IP/域名验证能否运行或能否进行域名解析。
-t Ping 指定的主机,直到停止。
若要查看统计信息并继续操作,请键入Control-Break;若要停止 - 请键入 Control-C。
-a 将地址解析成主机名。
-n count 要发送的回显请求数。
-l size 发送缓冲区大小。
-f 在数据包中设置“不分段”标志。
-r count 记录计数跃点的路由。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可以贴上截图)C:\\Users\\Administrator>ping -t 8.8.8.8正在 Ping 8.8.8.8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7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8.8.8.8 的 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 已发送 = 11,已接收 = 11,丢失 = 0 (0% 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最短 = 216ms,最长 = 217ms,平均 = 216ms Control-C ^CC:\\Users\\Administrator>ping -a 正在 Ping [202.120.127.189]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来自 202.120.127.189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1222来自 202.120.127.189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122 来自 202.120.127.189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122 来自 202.120.127.189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TTL=122202.120.127.189 的 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 已发送 = 4,已接收 = 4,丢失 = 0 (0% 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最短 = 0ms,最长 = 0ms,平均 = 0msC:\\Users\\Administrator>ping -n 5 114.114.114.114正在 Ping 114.114.114.114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65ms TTL=84 来自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49ms TTL=73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44ms TTL=60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37msTTL=83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35ms TTL=53114.114.114.114 的 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 已发送 = 5,已接收 = 5,丢失 = 0 (0% 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最短 = 135ms,最长 = 165ms,平均 = 146msC:\\Users\\Administrator>ping -f 8.8.8.8正在 Ping 8.8.8.8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8.8.8.8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216ms TTL=298.8.8.8 的 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 已发送 = 4,已接收 = 4,丢失 = 0 (0% 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最短 = 216ms,最长 = 216ms,平均 = 216msC:\\Users\\Administrator>ping -r 8 114.114.114.114正在 Ping 114.114.114.114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88ms TTL=65 来自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66ms TTL=82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15ms TTL=72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34msTTL=683114.114.114.114 的 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 已发送 = 4,已接收 = 4,丢失 = 0 (0% 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最短 = 115ms,最长 = 188ms,平均 = 150msC:\\Users\\Administrator>ping -l 64 8.8.8.8正在 Ping 8.8.8.8 具有 64 字节的数据: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64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64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 8.8.8.8 的回复: 字节=64 时间=216ms TTL=29 来自8.8.8.8 的回复: 字节=64 时间=216ms TTL=298.8.8.8 的 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 已发送 = 4,已接收 = 4,丢失 = 0 (0% 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最短 = 216ms,最长 = 216ms,平均 = 216ms2) ipconfig命令功能:此命令可以用于获取主机配置信息,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设置是否正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2013 至2014 学年第2 学期姓名冯国亿系别计科系实验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学号124090102033 年级、班2012、2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项目制作双绞线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绞线布线标准(2)掌握直通式与交叉式双绞线的制作方法二、实验环境(条件)(1)双绞线、RJ-45(水晶头)(2)压线钳、测线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剪断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如图1所示)。
原则上,剪取网线的长度应当比实际需要稍长一些。
原因有两个,一是网线的制作并不保证每次都成功,一旦失败需要剪掉水晶头后重作,这势必又需要占用一段网线;二是网线一般都在地面上或从接近地面处走线,而计算机则都放置在工作台上,这部分距离也应当考虑进去。
2、剥皮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刀口,让线头触及挡板,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这个过程跟接电线时所采用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不能用火烧,因为细导线还需要其外层的胶皮相互绝缘。
旋转压线钳和旋转双绞线都能达到将外层胶皮划开的目的,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旋转双绞线更容易把握和控制些。
问题的关键是握紧压线钳的压力,力度过小,划不破保护胶皮,力度过大,则会连同线芯的绝缘层也被破坏,甚至会剪断线芯(铜芯很细也很脆,只要稍有划痕就有折断的危险)。
至于这个力到底用多大,无法在此作定量描述,只能由您在大量的实践中慢慢体会。
3 、排序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四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将每对线拆开前和拆开后,您都必须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各线的颜色,因为接线时必须按严格的顺序来接,不能错不能乱。
目前,最常使用的有两个标准,即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
T568A标准描述的线序从左到右依次为: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
硬件组装实验报告计算182 张宇航实验机:一台基本的PC由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软驱、显示卡、声卡、显示器、音响、机箱电源、键盘、鼠标等构成。
我拆装并记录的部件有以下8个。
1.CPU: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 Unit ),主要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是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的组合。
我组装的CPU品牌是intel pentium4(奔腾4)系列2.内存:是存储单元的集合,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
内存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Ram axel 32M×64 DDR RME340H28C5T-266 256M PC2100-25333.光驱:光盘驱动器,电脑用来读写光盘内容的机器。
CD-ROM驱动器DRIVE MODEL D-48×6D DC==5V 1.0A DC==12V 1.5A4.软驱:软盘驱动器,由于它存储容量小、读写速度慢、寿命和可靠性差、数据易丢失等缺点,渐渐被淘汰了。
Panasonic(松下) Model No.ju-256A907PC RED.M5.硬盘:计箅机的二极存储器(辅助存储器)6.显卡:显示接口卡(显示适配器),是电脑进行数模信号转换的设备,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还具有图形处理能力,可协助CPU工作。
7.北桥:用来处理高速信号,通常处理CPU、RAM、AGP端口或PCI Express和南桥芯片之间的通信。
它是主板上的一块芯片,位于CPU插座边,起连接作用。
由于数据处理量较大,一般有覆盖散热片。
8.南桥: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因为它所连接的I/O总线较多,离处理器远一点有利于布线。
观察机:我的电脑:1.型号:华硕VivoBook 15 ASUS Laptop X570UD 笔记本电脑2.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位(DirectX 12)3.CPU:英特尔Core i5-8250U 1.60GHZ 四核4.主板:华硕X570UD(英特尔Xeon E3 - 1200 v6/7th Gen Intel Core/DRAM Registers – 5914- 7th Generation Intel)5.内存:8GB(三星DDR4 2400MHz)6.主硬盘:SK HYYNIX HFS128G39TND-N210A(128GB/固态硬盘)7.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050(4GB)8.显示器:友达AUO61ED(15.5英寸)9.声卡:瑞昱Audio @英特尔High Definition Audio 控制器10.网卡:瑞昱RTL8168/8111/8112 Gigabit Ethernet Controller/华硕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教学安排]:2课时(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组装顺序。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一报告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一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熟悉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3. 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
二、实验内容:1. 硬件设备: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2. 操作系统: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3. 软件环境: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环境,学习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编程工具;4. 数据输入:学习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数据输入,了解数据的输入格式和方式;5. 数据处理: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6. 数据输出: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出,包括打印、显示和保存等方式。
三、实验步骤:1. 硬件设备: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熟悉各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2. 操作系统: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关机、重启等;3. 软件环境: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环境,学习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编程工具,如Microsoft Office和Visual Studio等;4. 数据输入:学习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数据输入,了解数据的输入格式和方式,如文本、数字、图像等;5. 数据处理: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分析,如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6. 数据输出:学习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输出,包括打印、显示和保存等方式,如使用打印机打印数据报告。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熟悉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我们学会了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数据输入,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输出。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实验报告(实验1)实验人:学号:日期: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实验题目: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一. 实验目的1、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艺;2、掌握双绞线的接线标准T568A、T568B;3、掌握双绞线的检测方法,了解常见的连接方式;4、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外观,基本构造;5、了解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式。
6、掌握TCP/IP协议的设置方法。
二. 实验环境(工具)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无线网络设备、光纤收发器等;2、制线工具:压线钳、测线仪、双绞线、RJ-45头等;3、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多台。
三. 实验步骤1、双绞线的制作:1.1根据需要,取相应长度(≦100M)双绞线一根,用压线钳剥去15-20mm 的外皮,如图1所示:图1 将双绞线剥去15-20mm 的外皮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注意的是,压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若剥线过长看上去肯定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若剥线过短,则因有保护层塑料的存在,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影响线路的质量。
1.2按照T568B标准将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并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图2 按T568B标准理线通常双绞线的制作有二种接线标准,即EIA/TIA布线标准中规定的T568A和T568B标准。
其中,T568B标准是100M局域网中常用的接线方式。
T568B标准如下图表所示:脚位 1 2 3 4 5 6 7 8颜色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褐白褐表1-1-2 T568B标准T568A标准如下图表所示:脚位 1 2 3 4 5 6 7 8颜色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褐白褐表1-1-3 T568A标准1.3 把线缆依次排列好并理顺压直之后,应该细心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顶部裁剪整齐。
上机实验1:熟悉matlab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悉matlab的基本操作,掌握一些常用命令的用法。
实验内容:1.编写matlab命令(函数),可以完成以下任务:(1)matlab中的PI?(=Pi)大约等于?(2)如何使用sum命令?(3)函数max的作用?举例说明。
(4)命令help,lookfor,demo的用法?102? 5.Sin6(5)计算7.Tan62。
回答以下问题:(1)matlab是什么意思?(2)matlab命令who与whos有什么区别?(3)matlab命令clear与clc有什么区别?(4)命令:与linspace,logspace的区别?计算机实验2:矩阵运算与matlab命令实验目的:熟悉matlab矩阵运算命令。
实验内容:1.请直接在Matlab下输入以下常数,查看它们的值:(1)I,J,EPS(2)inf,Nan,PI(3)realmax(4)realmin2、使用lookfor指令,找出具有下列功能的matlab指令。
(1)求矩阵的大小(即行维度和列维度)(2)找出矩阵每一直行的最大值(3)对矩阵的每一直行进行排序(4)逆矩阵(inversematrix)的计算(5)求矩阵的rank几个常见的matlab命令:*zerooneseyelinspaceranddiag\\/detinveigrank计算机实验3:MATLAB程序设计实验目的:熟悉matlab程序控制结构,掌握用m文件或函数的编写方法。
实验内容:x2x6,x0且x??4?1、f(x)的定义如下:f(x)??x2?5x?6,0?x?10,x?2且x?3,写一个matlab函x2?十、1.其他人?数字func1实现该函数,并在区间[?10,15]内绘制该函数的图像。
2.编写一个matlab函数myfun M来计算以下方程式:y=0.5*exp(x/3)-x*x*sin(x)其中x是函数的输入,Y是函数的输出。
文字
处离Word2010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打开和保存方式。
2、熟练掌握Word文档中文本的编辑方法。
3、熟练掌握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的操作方法。
4、掌握分栏、边框和底纹等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对文本框、段落边框、剪贴画、整个文本边框等。
三、实验步骤
1、文档的创建。
(1)打开Word2010文档窗口,依次单击“文件”→“新建”
按钮
(2)打开“新建文档”对话框,单击“根据现有内容创建”
按钮。
(3)选择模板文档的保存位置,在对话框中输入该文件的名
称,然后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根据已经设置好的文档创建新文档,
使用中注意注意对新文档的命名和保存。
2、文档的保存。
3、内容录入和编辑。
4、字符格式化及相关的美化和修饰在“开始”功能区
的“字体”部分进行设置。
5、单击“开始”功能,在“段落”部分对段落格式进
行设置。
6、单击功能区“页面布局”将第二段分为三栏,栏间
距根据篇幅自行设置,添加分隔线,并在每个重点前添加项
目符号,符号样式可自行选择。
7、文本框中的文字为竖排,与文档的位置关系可根据
篇幅情况用鼠标进行拖动和调整。
8、为最后一段添加边框线,按照文档中的效果对线型、
粗细、颜色进行设置。
9、对整篇文添加边框线,红色、虚线、粗细为1.5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