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 格式:docx
- 大小:14.09 KB
- 文档页数:3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最高法规定(2018):(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2018年)),为暂予监外执行提供判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全文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五款、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解释》《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残疾人残疾分类与分级》(GB/T26341-2010)、《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永良、孙欣、徐俊波、徐洪新、李路明、徐丽英、张冉、唐亚青、王连生、郑四龙、魏婵娟、李洁、王娟、邢东升。
1.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的原则、方法和条款。
1.2 本标准适用于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生活不能自理的鉴别。
2.术语和定义2.1 罪犯生活不能自理是指罪犯因疾病、残疾、年老体弱等原因造成身体机能下降不能自主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包括进食、大小便、穿衣洗漱、行动(翻身、自主行动)四项内容,其中一项完全不能自主完成或者三项以上大部分不能自主完成的可以认定为生活不能自理。
2.2 生活不能自理的鉴别是指对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生活自理能力作出的技术性判定意见。
3.总则3.1 鉴别原则依据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因疾病、损伤治疗终结后遗留器官缺损、严重功能障碍或者年老体弱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程度进行的综合鉴别。
3.2 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四项:1)进食:拿取食物,放入口中,咀嚼,咽下。
2)大、小便:到规定的地方,解系裤带,完成排便、排尿。
用厕包括:a)蹲(坐)起;b)拭净;c)冲洗(倒掉);d)整理衣裤。
3)穿衣:a)穿脱上身衣服;b)穿脱下身衣服。
洗漱:a)洗(擦)脸;b)刷牙;c)梳头;d)剃须。
以上4项指使用放在身边的洗漱用具。
e)洗澡进入浴室,完成洗澡。
4)行动:包括翻身和自主行动。
监外执⾏是什么意思⼀旦做了违法犯罪的事,就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些⼈在犯了严重的罪⾏后,会被判刑。
关押在监狱⾥服刑,对于特殊情况的,也可以监外执⾏。
那么监外执⾏是什么意思呢?下⾯店铺的⼩编就给⼤家介绍⼀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监外执⾏,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在监外来执⾏刑罚的⼀种执⾏办法。
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未减刑的罪犯,⼀律收监执⾏。
如在执⾏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机关提出书⾯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机关审查批准。
暂予监外执⾏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的,可以暂予监外执⾏:(⼀)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的妇⼥;(三)⽣活不能⾃理,适⽤暂予监外执⾏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
对适⽤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伤⾃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件。
在交付执⾏前,暂予监外执⾏由交付执⾏的⼈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后,暂予监外执⾏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监外执⾏罪犯在监外执⾏期间涉嫌犯罪,公安机关依法应当⽴案⽽不⽴案的,⼈民检察院应当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条的规定办理。
对具备暂予监外执⾏条件的罪犯,⼈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
⼈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监外执⾏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在监外来执⾏刑罚的⼀种执⾏办法。
The flowers are not to bloom, but to bloom more brilliantl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监外执行条件都有哪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针对正在服刑的罪犯,要是满足条件的话,则可以申请监外执行,此时也就是不用实际在监狱中服刑了,而即使在外面也是会计算刑期的。
那我国法律中规定的监外执行条件都有哪些呢?整理了有关资料,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监外执行条件都有哪些《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二、监外执行收监的条件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予以收监:1、重新违法犯罪的;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安机关有关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尚未构成犯罪的;3、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的;4、经治疗疾病痊愈或者病情基本好转,刑期未满的;5、办理保外就医后并不就医或以自伤、自残、欺骗等手段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的。
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或保外就医期间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擅自外出的时间不计入执行刑期。
三、监外执行的执行机关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执行机关应当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严格管理监督。
对于服刑中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原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服刑改造的情况通报负责监外执行的公安机关,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罪犯进行管理监督: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必须接受监督改造并遵守有关的规定。
Don't think that doing something that seems trivial with your whole heart is a waste. Small things are done handily, and big things will come naturall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有哪些内容?导读: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有对于身患了疾病短期内有生命危险,以及生活难以自理的就可以申请监外执行;对于保外就医治疗好之后而期刑未满的话,那么就会收监继续履行,而对于地已满的话,就会按期释放。
一、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有哪些内容?根据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的通知,已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予保外就医,(一)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
(二)原判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期限(已减刑的,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三分之一以上(含减刑时间),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的。
但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改造表现较好的,可以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
(三)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
(四)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
二、下列罪犯不准保外就医的情形哪些?(一)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二)罪行严重,民愤很大的;(三)为逃避惩罚在狱内自伤自残的。
对累犯、惯犯的保外就医,从严控制,对少年犯、老残犯、女犯的保外就医,适当放宽。
三、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有哪些?《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保外就医与监外执⾏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我们国家的法律对于⼀些有疾病的情况犯罪之后是可以进⾏保外就医的,因此相信很多⼈都知道保外就医就是可以不⽤在监狱,可以取保出去治病,那哪些病可以保外就医呢?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保外就医与监外执⾏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的知识,欢迎⼤家阅读!保外就医与监外执⾏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区别:保外就医是监外执⾏的⼀种形式。
保外就医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法。
所谓保外就医,是指被判处⽆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经有关机关批准取保在监外医治。
保外就医是监外执⾏的⼀种。
⽽监外执⾏,根据刑诉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的,可以暂予监外执⾏:(⼀)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的妇⼥。
”暂予监外执⾏⼀般有三种情形:(⼀)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的妇⼥;(三)⽣活不能⾃理的。
⽽暂予监外执⾏的决定有两种:⼀种是对判决、裁定⽣效后尚未交付监狱执⾏刑罚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的,由⼈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另⼀种是在刑罚执⾏期间需要暂予监外执⾏的,由监狱决定暂予监外执⾏,⼜称保外就医。
法律还规定,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
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的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
《中华⼈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百六⼗五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的,可以暂予监外执⾏:(⼀)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的妇⼥;(三)⽣活不能⾃理,适⽤暂予监外执⾏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
对适⽤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伤⾃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监外执行的程序是什么1、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2、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3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公安机关审查决定。
批准后,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监外执行是刑法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执行方式,针对的是已经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
罪犯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申请监外执行。
此时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监外执行的程序是什么。
监外执行是一种特殊的刑法执行方式,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妇女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刑罚,可暂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执行,并由罪犯原属的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协助监督的一种特殊刑罚执行方法。
▲监外执行的适用程序如下: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在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对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在看守所、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应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
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知识拓展: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第214条作了明确规定,即必须具备下列情形之一:1.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
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规定的,应当及时收监执行。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02.26•【字号】豫高法〔2020〕44号•【施行日期】2020.02.26•【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执行正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规范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的通知豫高法〔2020〕44号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法院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根据《暂予监外执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现将有关工作流程通知如下:一、人民法院审判部门移送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案件,应当填写《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案件移送表》,按规定程序移送本院司法技术工作部门,并附下列材料:(一)有关法律文书;(二)既往门诊、住院病历和相关检查(验)报告、影像学资料;(三)罪犯本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的申请材料或人民检察院、执行羁押的公安机关等提出监外执行的建议材料;(四)申请继续监外执行的案件,应当提供罪犯监外执行期间的病历资料和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的有关材料。
二、司法技术工作部门应当对移送材料进行审查,材料完整并具备组织诊断条件的,应在收案后三个工作日内确定承办人,出具《医学诊断委托书》,委托省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医学诊断。
基层法院司法技术工作部门不具备委托条件的,或者重大、疑难及其他不适合基层法院委托医学诊断的案件,应当移送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部门进行。
三、司法技术工作部门在委托医学诊断过程中应当做好与医院的联络工作,协助审判部门调取相关证据,完成材料交接,通知有关部门按约定时间将罪犯带至指定场所接受检查,配合并监督医学诊断。
Don't forget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lways have to go.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可以监外执行导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可以监外执行的条件如下:(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可以监外执行对于一般罪犯,都是在监狱内服刑的。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罪犯有特殊情况,不易在监狱内执行,可以采取监外执行的方法执行刑罚。
服刑人员适用监外执行的条件,有以下几种: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两项规定的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二、申请监外执行的程序是怎样的1.对于罪犯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
罪犯所在单位可提供有无伪病、诈病以及自杀、自残等情况供医生参考。
对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由监狱提出书面意见一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
批准机关应当将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通知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2.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3.罪犯在出监之前,监狱应当填写《罪犯出监后登记表》,连同批准监外执行决定一并送交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
谈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摘要]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不宜在监狱、看守所等监禁场所执行刑罚,可以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刑罚执行方法或执行场所的制度。
社区矫正机构的同级检察机关,主要针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进行法律监督。
[关键词]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暂予监外执行是刑罚的一种特殊执行方式,是罪犯在社区中矫正的内容之一,随着刑罚执行方式的变化,监外执行监督的规范化成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崭新课题。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规定暂予监外执行,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至二百五十八条进行规定。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二十五条也规定,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监内服刑的罪犯,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监外执行条件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检察监督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执行机关为社区矫正机构。
三种适用情形为: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排除适用的情形为: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
围绕社区矫正必须履行的相关法律程序,检察机关应当“通过三个环节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
①(1)加强对交付执行环节的监督。
检察机关应当针对监外罪犯的交付执行是否合法、交付执行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等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检察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须保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对监外罪犯相关法律文书的异地交付、转接工作,加大社区矫正异地执行的监督力度,避免因法律程序衔接不完善,异地被矫正人员的法律文书不能及时送达,从而造成社区矫正机构不能全面掌握情况,发生脱管现象。
(2)加强对执行变更环节的监督。
在社区矫正期间,检察机关应当针对执行机关是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的矫正对象依法给予处罚,是否对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监外罪犯依法收监执行,以及是否对符合减刑条件的监外罪犯予以减刑等,从程序上进行监督检查。
The biggest danger is doing nothing.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条件有什么1、发现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已经不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
2、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3、在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之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刑期还没有届满的。
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一、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条件有什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7条的规定,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1)发现不符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2)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3)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另外,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收监执行:(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二、不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有哪些1、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得适用保外就医。
2、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自伤自残是罪犯在关押场所内故意吞食异物,如钉子、大头钉等,使自己身体受到伤害、残疾等。
对这类罪犯不能暂予监外执行。
对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予以收监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监外执行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犯罪分子在被抓捕归案,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人民法
院进行审理判决后,对于判罚为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的犯罪人,一般情况下应在监狱内关押执行,剥夺其刑期内
的人身自由权,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法律规定犯罪人
可以在监狱以外执行刑期,那么,监外执行相关规定是怎样
的呢?
▲一、适用对象
(一)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
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
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
己婴儿的妇女。对于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
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定的
程序审批。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生活不能自理,适
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二) 无期徒刑: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形:怀孕或者
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二、适用主体
交付执行前:交付执行的法院。
对于被告人可能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被告人及其
辩护人有权向法院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申请,看守所可以将
有关情况通报法院。
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交付执行前作出是否暂予监外
执行的决定。
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因有严重疾病、怀孕或者正在哺
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依法提出暂予监
外执行的申请的,有关病情诊断、妊娠检查和生活不能自理
的鉴别,由法院负责组织进行。
交付执行后,监狱提出意见: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批
准;
看守所提出意见:设区的市一级以下公安机关批准。
▲三、监外执行的监督
对意见的监督: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
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检察院。检察院可以向
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
对决定的监督: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
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检察院。
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
之日起1个月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
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检察院的书
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重新核查。
综上所述,关于监外执行相关规定,其适用对象主要区
分为无期徒刑和非无期徒刑两种,对于无期徒刑,只有怀孕
和哺乳期妇女可以监外执行,对于拘役和有期徒刑,没有危
险性和自残倾向的重疾犯罪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犯罪人
可以监外执行,是否可以监外执行在交付监狱前由法院决
定,交付后由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