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之语序不当
- 格式:ppt
- 大小:146.00 KB
- 文档页数:7
语序不当一、定语位置不当领属或时间处所+名称或数量+动词+形容词+名词(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句:(1)她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女(名词)教师。
(2)我国(表领属)一座(数量)年产300万吨钢的(动词短语)大型(形容词短语)炼钢厂昨日开始上市。
练习:(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3)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旅游企业。
(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国内”应放在指称或数量词语“第一家”的前面)二、状语位置不当目的或原因+时间+处所+副词(表范围或频率)+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对象例句:(1)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地点)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2)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表目的),今天早晨(时间)在寝室里(地点)还(副词)仔细地(形容词)把它(表对象)看了一遍。
练习:(1)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2)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分析:多项状语排列,顺序应是先时间后处所。
故句子应调整为: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三、定语状语混淆,顺序不当1、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1)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广泛”应移至“议论”前作定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2)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走回村子。
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走回村子。
类型二语序不当(八下P15“语序要合理”)一.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典例陈析:(八下P15)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应将“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调换位置)辨析技巧: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先后顺序一般为: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十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二.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典例陈析: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在办公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辨析技巧:多项状语的先后顺序一般为:表目的或表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的词或短语+表处所的词或短语+表范围的词语+表情态的词语+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可以简单记成:目的+原因+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三.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典例陈析:当运用科学、依靠科学、相信科学蔚然成风时,人类应对病毒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运用科学、依靠科学、相信科学”语序不当,应改为“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运用科学”)辨析技巧:看到并列动词短语、顿号或由“和、并、且”等字连接的词语不放过,按照行为先后、逻辑关系顺序调整语序常见并列动词短语正确顺序:“警示、惩戒”“发现并解决”“生产、销售、使用”“调查并采取措施”“完善并推动”“策划与开展”“提出和完善”四.主语与关联词语序不当典例陈析:不仅中药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应将“不仅”移到“中药”后).农民一方面向化肥厂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化肥厂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化肥的供应。
(前后主语不一样,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化肥厂”,所以关联词语“一方面”要放在“农民”之前。
)辨析技巧:(1)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面:(2)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面五.递进复句语序不当典例陈析: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理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不仅”“更”后句子内容应互换位置)辨析技巧:看到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放过,按递进关系的逻辑顺序调整语序。
中考专项练习之病句之语序不当(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答案】1. D2. B3. D4. D5. D6. B7. B8. D9. B 10. D11. B 12. D 13. B 14. A 15. C16. D 17. B 18. C 19. D 20. B21. A 22. B 23. D 24. D 25. B26. B 27. B 28. D 29. B 30. D31. C 32. B 33. A 34. B 35. D36. D 37. C 38. B 39. C 40. D41. A 42. C 43. A 44. C 45. B46. C 47. A 48. D 49. C 50. A【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判断。
A.成分残缺,动词“执行”后缺少可受支配的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任务”;B.语序不当,“抗灾、防灾,减灾”应改为“防灾、抗灾、减灾”;C.搭配不当,“发扬”与“方法”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删去;D.无语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解答时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项中“近”和“左右”重复,要去掉一个;C项不合逻辑,应把“成败”改为“成功”;D项语序错误,应改为“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B项没有语病,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A项语序不当,“顺利地”放在“找到”前面;B 项不合逻辑,应去掉“电视”;C项句式杂糅,后半句可改为“是因为它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