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二课时--浙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841.33 KB
- 文档页数:8
《能量转化的量度》一、教学背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中《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力学概念的抽象化,使得本课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拦路虎”和“绊脚石”。
如何能很好的将知识点中的重难点逐一解决,成为了本堂课的一个关键。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的概念;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初步学会功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在力的方向上是否移动了距离,强化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体验“做功”与“做工”“工作”的区别。
明确功与能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分析下列过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
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马拉动马车在水平面上运动。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提问: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回答)分析:杠铃和马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二)新课教学一:功1.定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小结: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同时满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即在做功过程中,一定有力的作用,而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提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有没有做功?一、足球被踢出去,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对足球有做功吗?学生:人对足球没有做功。
足球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离开脚后,没有受到脚对球的力。
总结:当有距离无力时,没有做功。
二、运动员把杠铃举在头顶上不动,人对杠铃有做功吗?学生:人对杠铃没有做功。
人对杠铃有力的作用,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总结:当有力无距离时,没有做功。
三、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一段距离,人对水桶有做功吗?学生:手的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3.3能量转化的量度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九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九上第3章第3节的内容,《能量转化的量度》分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主要讲功率的相关知识,本节在学习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产、生活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P=w/t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让学生具有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想联系的意识。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基本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难点对功率概念以及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快与慢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做功快慢。
观察图片中人做功和机械做功的快慢为引出本节课题做铺垫。
讲授新课一. 比较做功快慢知识回顾: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1.相同时间比路程2.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如果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可以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路程与时间之比_____速度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功率满分68分一、单选(本部分共有6道题,共18分)1. (3分)小明和小刚从一楼跑步到五楼,比比谁的功率大。
他们同时出发,结果同时到达,并且小明的体重大于小刚。
则()A. 小明的功率大B. 小刚的功率大C. 两人功率一样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 (3分)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越大,功率越大B. 距离越长,功率越大C.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 做功越快,功率越大3. (3分)体育课上,小刘同学用500N的推力,在1.2s内使重40N的铅球沿推力方向向斜上方移动了1.2m,而后铅球离手向前继续运动8m后落地。
小刘推铅球时的功率是()A. 500WB. 40WC. 50WD. 4W4. (3分)小明对四位同学做功情况各测量了一次,把四位同学做功W和所用时间t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点,这四个同学中做功功率相同的是()A. 甲和乙B. 丙和乙C. 甲和丙D. 甲和丁5. (3分)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
若A、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小于在BC段做的功B. 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C.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不变D. 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6. (3分)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
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
若妈妈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 l,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W1:W2=2:1 P1:P2=6:1B. W1:W2=2:3 P1:P2=2:1C. W1:W2=2:1 P1:P2=3:2D. W1:W2=2:1 P1:P2=2:3二、填空(本部分共有3道题,共12分)7. (4分)“绿色环保,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