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离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 格式:pdf
- 大小:240.45 KB
- 文档页数:3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需氧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分离需氧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ATB仪进行细菌鉴定,K B法进行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按CLSI 2011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分离出的858株病原菌中,常见的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菌(151株,17.6%)、金黄色葡萄球菌(113株,13.2%)、铜绿假单胞菌(111株,12.9%)、鲍曼不动杆菌(82株,9.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9株,8.0%)、大肠埃希氏菌(62株,7.2%)。
从耐药性分析来看,碳青霉烯类仍是敏感率最高的抗生素,但已出现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耐药的菌株。
葡萄球菌属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耐药株,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结论加强ICU感染管理以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临床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菌耐药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learn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aerob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intensive care unit in 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 and provide the clinical basis for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Methods Strain indentification identified by ATB Expression system, drug sensitive test adopted K B method and the results determined by CLSI 2011 standards, and used WHONET5.6 software for data analysis. Results 858 strains of aerobe were isolated, The Common aerobe are Klebsiella pneumoniae (151 strains,17.6%), Staphylococcus aureus (113 strains, 13.2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111 strains, 12.9 %),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82 strains, 9.5%),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69 strains, 8.0%), Escherichia coli (62 strains, 7.2%).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Carbapenem antibiotics on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a was still the highest rate of antibiotic sensitive, but imipenem resistant and(or) ertapenem resistant strains had emerged. Drug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linezolid, quinupristin / dalfopristin, teicoplanin had not yet been found in Staphylococcus., and there were varying degrees of resistance to other antibiotics. Non fermenting bacteria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resistance to most antibiotics. Conclusion We shoul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infection and the monitoring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ICU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in hospital and the resistance rate of bacteria.【Key words】ICU; Aerobe; Drug resistance; Superspectrum βlactamase; Drug sensitivit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ICU患者的痰、中段尿、血液、脓液、引流液、分泌物、咽拭子等标本,严格按操作规程[2]留取及接种分离培养。
临床常见分离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分析
张平;贺靖冬;高强
【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13)003
【摘要】目的:对本院2006年1~12月份临床分离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VITEK-TWO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1 619株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本院流行菌株主要以G-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排列前三位;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排列前三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丁胺卡那等抗菌药物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最高.结论:我院感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且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普遍下降,同时真菌的分离率也较以往有所增加,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在参考药敏试验的同时注意按梯次用药.
【总页数】4页(P349-351,355)
【作者】张平;贺靖冬;高强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0;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ICU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J], 刘爱萍;柳霞;熊洁
2.常见临床分离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监测 [J], 陈丽娟;郑雅铭
3.医院分离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监测 [J], 李蓉;李文林;石小玉;廖晚珍;徐小文
4.广西地区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J], 农生洲;覃桂芳;唐萍;王勇;陈松锋;叶群南;周孝贞
5.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J], 饶进;刘仁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目的:监测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临床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用DADE BEHRING MicroScan 分析系统鉴定菌种,药敏试验数据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
结果:2006年2月~2008年8月共获得604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列前3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
它们主要来源于痰、中段尿及分泌物。
六种常见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临/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 2.7%~30.5%;对头孢类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依次为头孢吡肟(25.1%)83.5%。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29.1%、20.4%。
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均无耐药,可考虑为重症感染临床首选药物;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可选择用药;对头孢类抗生素由四代头孢菌素到一代头孢菌素其耐药性递增,应慎用;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很高。
应避免使用。
标签: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资料与方法菌株来源:2006年2月~2008年8月从我院临床感染标本中分离获得。
标准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色假单胞菌杆菌ATCC27853、大肠杆菌ATCC25922均购自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ESBLs阳性标准株肺炎克雷伯菌ACTIT00603由北京协和馈赠。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药敏纸片及Mueller-Hintor(MH)培养基由天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头孢噻肟(30μg),头孢他啶(30μg),头孢吡肟(30μg),头孢哌酮/舒巴坦(75/30μ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10μg),阿米卡星(30μg),环丙沙星(5μg),亚胺培南(10μg),氨曲南(30μg),氨苄西林(10μg),头孢唑啉(30μg),头孢呋辛(30μg),头孢西丁(30μg)。
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药性医院感染,又称为医源性感染或卫生丧失感染,是指在医疗环境中患者因接受医疗或接触医疗设施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主要致病菌和耐药性引起了严重关注。
本文将从常见的主要致病菌以及耐药性角度探讨医院感染。
一、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最具代表性的菌株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常引起各类感染,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此外,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等革兰阳性菌在医院感染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也是医院感染防控的一大挑战。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有些菌株已经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肺炎链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也给医院感染的治疗带来了困扰。
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另一主要致病菌类别。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家族,包括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
这些菌株通常通过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血流感染等途径引发感染。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株已经出现,使得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
耐头孢菌素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是目前医院感染中需要高度关注的菌株。
三、真菌除了细菌,真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念珠菌属(Candida spp.)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真菌。
这些真菌通常引发血流感染、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由于长期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免疫抑制患者的增加,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制度1.细菌耐药数据的检测、分析1.1临床各科室要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及时进行微生物样本送检,并依据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1.2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需依据医院抗菌药物目录开展药敏试验,每季度汇总数据提交给医院感染管理科和药学部临床药学室。
1.3药学部临床药学室负责提供药学支持,每月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专项药物点评分析。
1.4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药敏数据对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汇总、分析。
2.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监测情况预警机制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工作由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学部共同负责。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需依据医院抗菌药物目录开展药敏试验,每季度汇总数据包括主要病原体抗菌药物药敏情况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进行医院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药学部针对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的汇总结果进行分析,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提出处置措施。
医院每季度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及预警分析结果由药学部在医院内网信息系统上进行通报。
3.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处置措施3.1医院应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以下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3.1.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30% 的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药学部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3.1.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40% 的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药学部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
3.1.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50% 的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管理科协助药学部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3.1.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 的抗菌药物,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学部应将该药物的耐药及使用情况统一整理后上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并按照卫生部要求建议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的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处理流程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由于多重耐药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受限,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大大增加。
因此,监测和处理多重耐药菌的流程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处理的流程。
流程一:监测2.采集样品:根据具体的感染病例,采集相应的临床样品,如血液、尿液、痰液等,确保样品的无菌采集,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3.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在实验室中,将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和培养,通过不同的培养基和条件,筛选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菌株。
4.鉴定和检测耐药性:对分离出的细菌菌株进行鉴定,确定其属种和菌株特征,并进行耐药性测试,包括常规的药敏试验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5.分析和记录结果:将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记录下菌株的耐药谱以及与此相关的临床信息。
流程二:处理1.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这包括对感染病例的隔离,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2.优化抗菌药物使用: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对细菌耐药性的选择压力。
根据耐药性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并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审查。
3.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加强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的设施管理、环境清洁和消毒,提高感染管控的质量和效果,减少感染的传播。
4.开展抗菌药物研究:推动抗菌药物研发和创新,寻找对多重耐药菌有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加强与学术界和药企的合作,共同推进抗菌药物研究及开发。
5.增强公众教育:通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防控意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
综上所述,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处理流程主要包括监测和处理两个环节。
通过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和耐药性检测,可以了解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和耐药机制。
在处理阶段,制定感染控制措施、优化抗菌药物使用、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开展抗菌药物研究和增强公众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
检验科细菌耐药性监测SOP文件一、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i,MRS)MRS是引起临床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同时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特点是耐受甲氧西林的同时,还对临床广泛应用的多种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因而该菌所致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一)MRS测定方法1、纸片扩散法接种物:直接悬液法从非选择琼脂平皿上挑取少许单个菌落至无菌生理盐水调至浓度0.5 McFarland,具体操作同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
苯唑西林纸片,1R g/片,检测MRS平板应置于35℃ (而不是37℃)孵育24h (而不是16〜18h)。
结果判断:金黄色葡萄球菌:S:三13mm;I:11〜12mm;R:W10mm。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S:三18mm;R W17mm。
对于苯唑西林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内有任何小菌落或稀薄“菌膜”生长都应列为MRS。
2、琼脂筛选法:如果纸片试验结果中介时,可做琼脂筛选法,培养基为MH琼脂+6R g/ml苯唑西林+4%NaCl,调整菌液浓度0.5McFarland,于35℃孵育24h,凡有任何生长即使一个菌落均报MRS。
(二)MRS监测意义对于MRS,应报告对所有头抱菌素类和其他B -内酰胺酶类耐药,喹喏酮类药物,除氟哌酸外,环丙氟哌酸,氟嗪酸有较好抗菌活性(耐药率10〜23%之间),利福平敏感率在90%以上,未见耐万古霉素菌株,但已有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LAR)及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一)药敏测定方法1、常规测定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头抱菌素不用做(均为耐药),氨苄,庆大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一定要做。
2、高水平氨基糖甙类耐药性测定:⑴高含量纸片扩散法:通常测定庆大霉素和链霉素的高度耐药性,具体操作如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
药敏纸片:庆大霉素:120R g/片;链霉素300p g/片结果判断:R:W6mm;I:7~9mm;S:三10mm⑵含单一高浓度抗生素琼脂平皿法:稀释法:庆大霉素:R:三500R g/ml;链霉素:R:2000p g/ml3、万古霉素耐药性测定:纸片扩散法,具体操作如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万古霉素纸片为:30p g/片,检测平皿置35℃24h (而不是16〜18h),并注意抑菌圈内有无小菌落或薄膜生长。
・236・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2月第7卷第3期 I ab Med Clin,February 2010,Vo1.7,No.3 度不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HBV感染并最终控制乙 肝的惟一有效手段_4]。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中抗体水平达到 10 mIU/mL以上才能预防HBV感染,小于这个单位则称为无 免疫应答或低免疫应答。达不到预定的保护水平,对HBV仍 然易感,一旦感染仍可发病或成为病毒携带者 ]。因此,体检 单位应定期进行HBV-M的检测,对抗一HBs无或低免疫应答 者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或加强,提高抗一HBs阳性率和覆 盖率,预防和阻断HBV的感染。 参考文献: [1]梁洪刚,李化会,莫晓媚,等.ELISA法检测HbeAg假阳 性结果原因分析E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2): 2397—2398. [2]邢忠,韩颖,佟忠山.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中不规则模式 [3] E43 [5] 的临床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5):89. Fisman DN,Agrawal D,Leder K.The effect of age on im— munologic response to recombinant hepatitis B vaccine:3 meta—analysis[J].Clin Infect Dis,2002,35(11):1368— 1375. 染晓峰,陈园生,王晓军,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 655—658. 庄贵华,颜虹,王学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无应答原因与 机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2):157—160.
(收稿日期:2009 09—12) (本文编辑:李敏)
哩蠲 1 1 64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离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胡同平,张文兰(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室,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 目的 连续对临床标本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了解细菌分布及变迁,常见致病茵耐药性变化 趋势。方法 对2006~2008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1 164株细菌统计及对常见细菌耐药率分析。结果 分离细菌 中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4 ),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茵、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为35.6 ,其敏感率为亚胺培南100 ,头孢 吡肟78.6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2 ;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茵敏感率分别为亚胺培南88 、头孢他啶 8l_5 、头孢哌酮/舒巴坦77.8%、头孢吡肟74.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1.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阳性 率为66.4 。结论 临床医生要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掌握细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动向,提高抗茵药物 合理使用水平。 【关键词】细菌; 耐药率;监测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672—9455(2010)03—0236—03
近年来,随着大批新型抗菌药物不断问世,特别是头孢菌 素和氟喹诺酮类的发展,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 景。但是,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等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耐药 菌株的增加,病原菌在构成和药物敏感性上发生了较大的变 化。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急剧增多,感染症对人类健康威 胁的加剧,3者互为因果,被当今医务界视为抗生素危机,因 此,做到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愈见重要。本研究目 的在于了解本地区医院细菌流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从本院各种临床 标本分离的菌株,共计1 164株(重复菌株除外)。 1.2试剂细菌鉴定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 MH培养基:购自英国0x0ID公司;药敏纸片:杭州天和生 产,其中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头孢噻肟/棒酸、头孢他啶/棒酸 为英国0X()1D公司生产。 1.3药敏试验方法 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按美国CI SI 每年相应版本的标准进行判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按头孢西丁结果进行判定。超广谱8_内酰胺酶(ESBL)检测按 CLSI的初筛及确证试验的方法进行确认。 1.4 质量控制 使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作质控菌株。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的WHONET5.3软件进行统 计。 2结 果 2.1菌株分离情况 在2006~2008年3年间共从临床各类 标本中分离出各种细菌计1 16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 54 (629株),革兰阳性球菌占46 (535株)。革兰阴性菌中 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占22 (252株),其次是铜绿假单胞 菌占11%(126株),第3位是肺炎克雷伯菌占4 (42株)。革 兰阳性球菌前3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0 (228株),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0 (114株)、肠球菌占8 0/o(78株)。 2.2细菌耐药情况 2.2.1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 (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 属耐药情况。超广谱口-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为35.6 , ESBL(+)菌中抗菌药物敏感率:亚胺培南100 ,头孢吡肟 78.6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2 。其余抗菌药物敏感详细 情况见表1。(2)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 况。亚胺培南100 、头孢他啶88.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87.5 、头孢吡肟8O ,左氧氟沙星76%、阿米卡星75 ,头孢 唑啉38.1 、四环素31.2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5 、氨苄西 林0 。(3)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 敏感情况。亚胺培南88 、头孢他啶81.5 、头孢哌酮/舒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2月第7卷第3期Lab Med Clin,February 2010,Vo1.7,No.3 坦77.8 、头孢吡肟74.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1.4%,头孢 曲松33.3 、头孢噻肟2O 、 ● ● 表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 ) 亚胺培南 头孢吡肟 头孢哌N/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阿米卡星 头孢西丁 头孢他啶 氯霉素 庆大霉素 复方新诺明 氨曲南 氨苄西林/舒巴坦 环丙沙星 头孢曲松 左旋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氨苄西林 四环素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呋辛钠 头孢哌酮 头孢噻肟 头孢唑啉 100 31.2 0 62.5 注:MSS: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 237 ・ 2.2.2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1)葡萄 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MRS阳性率为66.4 ,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100 ,复方新诺明为72.3 。 其余抗菌药物详细耐药情况见表2。(2)肠球菌属对常用抗菌 药物的敏感情况。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 100 ,高单位的庆大霉素为55.6 ,肠球菌属对多数常用抗 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环丙沙星及四环素的敏感率分别为 33.3 、18.2 。 3讨 论 在本次的耐药监测中,临床标本分离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 性杆菌居首,占分离细菌的54%。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高居1
~2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二者占革兰阴性 杆菌的6O ;第3位是克雷伯菌属。这一结果与其他报道相 似l1 ]。在革兰阳性细菌中,分离主要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分别占总分离的2O 和1O 。 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可考虑为临 床首选药物,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 坦耐药率相对较低,可选择用药,这与国内前几年的一些报道 基本相符[1]。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属产ESBLs率为36.5 , 产ESBLs株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敏 感率较高,可以作为临床的首选药物;三代头孢类抗菌素中仅 头孢他啶敏感率较高,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均呈高度耐药,这可 能与我国ESBLs普遍为cTx—M型有关。ESBI s(一)株对多 数抗菌素仍表现为敏感。在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铜绿 假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临床应选用多种抗 菌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杀灭细菌控制感染的目的。然而在耐 药监测中,铜绿假单胞菌已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较高的耐药 性,仅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 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的抗菌活性。这几种药物敏感率和李家 泰等 统计的全国性资料接近。MRSA感染是现代临床医学 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国内外都对MRSA感染发生率十分 关注。本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阳性率为66.4 ,与国内情 况接近[1“]。这就需要临床工作者注意在治疗葡萄球菌感染 的患者时,发现是对苯唑西林耐药菌株,不宜再选用8一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应选择万古霉素或联合磷霉素等药物。本次监测 结果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在这 次监测中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最早报道于1988年, l99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美国HIICU患者中万 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感染发生率已增至13.6 ]。本研究未发 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与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这可能与万 古霉素进口较晚、进口量有限,临床并未广泛应用有关,但由于 院内感染患者中MRSA感染发生率较高,万古霉素在这种患 者中已较前使用频繁,因此对万古霉素耐药问题不容忽视。 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过程 中,也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的过程,因此,在使用抗菌 药物时既要达到有效、安全的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又要减缓 或防止细菌耐药性发生,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寿命。加强临床细 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连续对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中发现,细菌对常用抗菌药 物随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广泛,耐药性呈现不同程度的 增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协作组.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
O O 9 3 2 , 4 7 6 5 9 9 4 1 3 l 5 5 3 6 3 罟菩 罟g 眠 o 吼 ) 6 3 2 7 7 1 5 6 4
眠 眠 强 0 o o o o 0 o
) ; 3 9 5 1 5 7 7 3 5 , 8 7 0 0 o 0 0 弧 。 o 3 3 7 1 5 4 7 7 7 9 6 9 6 7 6 6 0 0 纸 眠 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