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

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

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
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

周家镇幸福美丽新村(天星村)情况介绍

天星村位于周家镇政府驻地西北面,同时也是兴文县北大门,全村4个村民小组,农户150户,人口600余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5%,耕地面积1000亩,其中良田300亩,土地700亩,该村海拔在600800米之间。

天星村又名桃花源。桃花源群山环抱,唯一通道从穿山洞(又名神龙洞)洞中通过,除此没有别的通道。经穿山洞进入桃花源,天地豁然开朗,其景犹如著名诗人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一般。**日报曾以《周家有个桃花园》来描述了天星村的美景,新华社也曾以《世界第一大天坑》报道了天星村的独特地貌,芝加哥电视台97年曾在美国以《再现1700年前桃花源》对天星村的自然景观做了电视报道。

天星村属喀斯特地貌,全村除周围环岩壁立外还有许多景观景点,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群师共舞、清官面壁、一品当朝、石笋猪猴(十省诸侯)、凤舞九**等,气势浑宏,大气磅礴。

天星村(桃花源)与**竹海毗邻,将是兴文通往**竹海的主要通道,其东面还有天生桥地缝、加兴七二朵莲**、神风洞、神烟洞等世界第一流的景观景点相连接,也将成为**竹海和兴文**的连接中心。

该村地处兴文、珙县、**交接处,属于兴-珙-长经济发合部中心区域。从周底路(穿山洞段)只有1公里,由**社区沿园区公路进入天星村也只有3公里,沿天红公路直通**县双河镇,距**县双河镇8公里碎石路现已全线贯通。目前通村主干道已按5.2M宽,22CM厚的标准全面硬化,硬化长度5.7公里。2010年省级扶贫新村建设,已完成1.2米宽,9600米长的便民路。是2012年省级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新村,村内房屋修建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经示范建设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聚居点有集中供水池4口,生态垃圾池4个,花台600余米,供水管网3000余米,新硬化排污渠1000余米。前年代表兴文县接受市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经过环境打造后的天星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村民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建了花池,种上了鲜花贵树。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建有农家书屋,有一支文化志愿队,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去年县文广新体局已在天星村二组的聚居点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器材。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天星村已形成以烤烟、蚕桑为主,**、金银花为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并且去年已在天星村聚居点栽种了300多亩桃树和**,3年以内,阳春三月,天星村将沉浸在花海之中,仲夏之际来采摘美味果子的游人络绎不绝,天星村将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圣地。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曾聚居了大量的仡佬族(僰人),云南文川县有一支少数民族就是由此地迁去的。同时在民间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如:鱼孔传说、古庙传说、周红毛担石镇山&&。

周家镇天星村经过近几年来打造,已成为美丽文明的小村庄。今后,天星村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同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天星村还将重点进行文化阵地建设,举行多种多样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建设兴业、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中共**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编制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村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村村情概况 **村距**县城17公里,共10个农经社,农户416户,总人口1462人,全村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7亩,现有林地面积3050亩,森林覆盖率71%。2013年新建村多功能活动室1个,面积90平方米,现有村卫生站1个、云峰小学1所、省重点电业企业500千伏变电站1个、重点佛教基地**寺1个;村级水泥路5条7.5公里,2014年整治和新建山坪塘52口、蓄水池28口,基本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人均纯收入7266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0人,2014年—2015年实施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打造稻、鱼、果、禽基地。 二、2015年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规划 1、实施扶贫解困计划:2015年对49户建卡贫困户和精准扶贫户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帮助、项目支撑,干部挂、包、帮等多种形式进行帮扶,2015年计划脱贫18户以上。 2、实施农村住房改造: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新建6户,风貌改造30户,建设生态家园户50户。 3、新建农家乐1个:引进业主投资200万元以上新建高标准农家乐1个,集餐饮、修闲、住宿、钓鱼、观光农业为一体,增加农民收入。 4、公路建设计划:争取国家政策,力争加宽改造现有村级主要干道4.5公里,提升公路等级和质量,实现农村客运,方便群众出行,对已建成的组级公路加强养护和管理,保证晴雨畅通,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产业规划:①、加强对现有2300亩林竹的管护,提高单产量。②、种植业上加强对300亩新栽核桃苗的施肥与管理,力争早日投产,在原有基础上新发展100亩。③、养殖业方面:依托现代农业发展机遇,新发展林下养鸡家庭规模户8户、养猪户4户(平均每户每年出栏200头以上)、养羊户2户、养鱼50户。 6、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新建分散式安全饮水点8处,解决全村416户1462人的饮水问题,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7、完善**寺佛教圣地,传承佛教事业,加强对佛教人员的管理,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开展佛教事业,提高**村旅游文化发展,提高知名度。 8、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村上新配备2名卫生保洁员,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1—2名,具体负责对环境知识的宣传,生活垃圾的回收与处理,逐步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的处理摸式,农户自建卫生厕所,动员农户实施“五改”工程,即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及绿化美化工程,五改率达到80%以上。 9、稳定农村劳务输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在300人以上,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10、加强对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按照幸福美丽的新村标准,逐步实现村风文明、管理民主、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崇州白头镇五星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崇州白头镇五星村幸福美丽新村相关情况介绍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新村鸟瞰。(崇州市农发局供图)五星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78户,总人口3066人。2013年以前,村民主要以小聚居的方式散居在各处林盘。2013年6月,五星村启动新村建设,新居规划和建设风貌一出来,短短时间,800余户村民中就有731户村民参加了新村建设。五星村农民新居规划了3个点位,采用川西民居风格,公共配套设施齐全(包括水、电、气、路、绿化、健身广场、民俗广场等)。 据了解,随着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一条桤木河湿地,五星福居、五星逸居、五星闲居三个幸福美丽新村,三个现代农业产业主体布局托起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活环境也变得舒适了,村里的产业则还在持续发展。曾经,由于全村缺乏主导产业支撑,种植模式单一,缺少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村民增收难度较大。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800元。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幸福美丽新村。(崇州市农发局)白头镇副镇长易惰介绍说,在新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五星村成功引进了?盘古?和?柏萃?两个农业项目,流转了当地上千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这些项目的引进解决了不少农民的就业问题。 为转变经营模式、提高农民收入,五星村于2012年4月成立了?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谈及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该合作社理事长赵水伏充满信心,?现在,五星村所有的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达到361户,经营面积951.81亩,统一经营率达到100%。合作社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分为粮食规模种植、种养循环、立体养殖、育秧中心、农机、粮食烘干加工中心数个经营小组。并且注册了‘白头五星’农产品品牌,推行O2O模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中共**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编制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村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村村情概况 **村距**县城17公里,共10个农经社,农户416户,总人口1462人,全村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7亩,现有林地面积3050亩,森林覆盖率71%。2013年新建村多功能活动室1个, 面积90平方米,现有村卫生站1个、云峰小学1所、省重点电业企 业500千伏变电站1个、重点佛教基地**寺1个;村级水泥路5条7.5公里,2014年整治和新建山坪塘52口、蓄水池28口,基本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人均纯收入7266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0人,2014年—2015年实施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打造稻、鱼、果、禽基地。 二、2015年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规划 1、实施扶贫解困计划:2015年对49户建卡贫困户和精准扶贫 户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帮助、项目支撑,干部挂、包、帮等多种形 式进行帮扶,2015年计划脱贫18户以上。 2、实施农村住房改造:2015年农村危房改造新建6户,风貌改 造30户,建设生态家园户50户。 3、新建农家乐1个:引进业主投资200万元以上新建高标准农 家乐1个,集餐饮、修闲、住宿、钓鱼、观光农业为一体,增加农 民收入。 4、公路建设计划:争取国家政策,力争加宽改造现有村级主要 干道4.5公里,提升公路等级和质量,实现农村客运,方便群众出行,对已建成的组级公路加强养护和管理,保证晴雨畅通,充分发 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产业规划:①、加强对现有2300亩林竹的管护,提高单产量。 ②、种植业上加强对300亩新栽核桃苗的施肥与管理,力争早日投产,在原有基础上新发展100亩。③、养殖业方面:依托现代农业 发展机遇,新发展林下养鸡家庭规模户8户、养猪户4户(平均每 户每年出栏200头以上)、养羊户2户、养鱼50户。 6、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新建分散式安全饮水点8处,解决全村416户1462人的饮水问题,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7、完善**寺佛教圣地,传承佛教事业,加强对佛教人员的管理,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开展佛教事业,提高**村旅游文化发展, 提高知名度。 8、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村上新配备2名卫 生保洁员,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保洁员1—2名,具体负责对环境知识 的宣传,生活垃圾的回收与处理,逐步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运 输的处理摸式,农户自建卫生厕所,动员农户实施“五改”工程,即 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及绿化美化工程,五改率达到80%以上。 9、稳定农村劳务输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在300人以上, 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10、加强对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按照幸福美丽的新村标准,逐步实现村风文明、管理民主、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3000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按照全国人大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四川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代表、业主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广电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省委、省政府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

建成新村聚居点10972个、涉及农户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15354个、涉及农户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早在XX年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XX年-2020年)》和11个分项规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二)注重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

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问题

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问题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这是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也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借此机会,谈六个问题:先学习习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其次看这些年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效,接着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后解读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再来介绍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最后讨论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新精神,学习习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将贯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现代化建设始终。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并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管总的,管长远的。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指示。比如,去年7月在湖北省调研时、12月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会和农村工作会上,都对新农村建设作了精辟论述。这里,摘抄几点,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在海南省考察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7月在湖北省调研时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二)要给乡亲们造福。在湖北省调研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三)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2013年12月在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要求: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四)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搬照抄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搞新农村建设,决不是要把这些乡情美景都弄没了。 (五)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在湖北省调研时指出: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农村总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导则

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我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加快“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结合四川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应当遵守本办法。幸福美丽新村是指保留、整合及新建的各种规模的农村居民聚居点。 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和有历史保护价值的村的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及其他相关规定编制。 第三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应当遵守国家、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并与土地利用等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由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编制成果应当在村内予以公示,并经村民大会讨论同意通过,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后由镇(乡)人民政府予以公布实施。 第五条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村民大会和镇(乡)人民代表大会同意,镇(乡)人民政府可对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规模、布局等重大变更的,应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第六条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规划编制资质,编制人员应熟悉农村情况。 第二章规划编制要求 第七条编制幸福美丽新村规划要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为主要目的,以耕读文明为魂、村落民居为形、田园风光为韵,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乐园。

关于村驻村帮扶落实情况汇报

关于村驻村帮扶落实情况汇报 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完善村规民约和各项职责、制度。 3、开展党建工作。 按照规定公开各类党务、政务、村务,并宣传实用政策、法规;整理党建工作资料,召开“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和远程教育、推选村后备干部2人、发展正式党员1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3人。 4、建立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村级活动室,完善图书室、纠纷调解室、信访维稳工作站、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点、农村保险服务点等。 (二)推进精准扶贫1、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了**镇**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摸清家底情况,进行精准识别。 通过走村串户、实地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方式确定了我村精准扶贫户,做到全村脱贫对象情况明、底数清。 针对贫困户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3、规范建档立卡,全面汇总信息。 2015年完成了78户257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建立了规范的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簿、进退明。

完善“六有”系统录入,经精准扶贫“回头看”核查,2016年7月更新建档立卡信息为19户65人。 4、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调研走访和镇、村两级干部讨论研究,制定《**镇**村脱贫攻坚发展规划》、《**村2016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贫困户帮扶方案》、《幸福美丽新村发展规划》、《**镇**村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规划》等,为推进一村一品完成《我为精准扶贫献一策》。 5、走访关心贫困群众。 每周坚持走访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家庭,宣传扶贫政策、给予关心鼓励,做群众的知心人。 6、项目推进情况。 一是贫困户住房改造,参与改造10户(每人按2.27万进行资金补助)。 二是道路建设:一组1公里泥结碎石路建设,建设资金15万元已经到位,2016年7月开始动工修建;1-2组农业1.2公里生产便道建设,建设资金20万元已经到位。 三是水电改造情况,2015年,第二次饮水改造,已完成一组、四组改造,解决200户人的饮水问题;一组新建电网变压器及线路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向发改局立项报批中。 四是产业发展,我局利用整村项目帮扶资金发展核桃树、桃树种植,种植户共计200户,2016年二组200亩桃树基地种植项目,投入

xx村美丽乡村示范点XX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xx村美丽乡村示范点XX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沙****村美丽乡村建设简介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沙**政府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距乡政府3.5公里,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25户604人,其中贫困户86户372人。一直以来,“脏、乱、差”、“贫穷、落后、保守”是该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创新求变、大胆尝试,着力从规划定位、基础配套、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统筹推进,通过几年的发展,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先后得到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具体做法(一)抢抓**县彰县7.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机遇。灾情发生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经过多次的考察论证,**村被列为灾后重建异地搬迁点,在反复征求民意,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经过多次的考察论证基础上,最终确定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村堡子身底下为搬迁新址,乡村干部不厌其烦多次深入农户做工作疏导情绪,征地19户65亩。为现在的**美丽新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立足村情,科学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立足**村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特点,委托县住建局为**村科学设计了“新型农居集聚示范点”发展定位,以抓号形式将规划的84户宅基地划分到户,每户补助重建资金4万元。打造集农居、休闲、娱

乐、健身为一体的新型“美丽乡村”。按照“先设计后规划,先规划后动工”的要求,严格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立面装饰、统一施工时间,对村庄主道路、美化亮化工程和入户庭院进行统一设计。 (三)坚持自建统建相结合,有效监管,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农户自建和基础设施项目统建动工后,首先搭建重建工作指挥部,对重建要求、工作制度、责任分工、效果图等进行了制牌公示,指挥部成为包片领导、包村干部的前沿阵地,成为群众的咨询平台,对重建户地基工程进行有效监督。按照监督台账的要求,每一阶段都要经过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四)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解决“脏、乱、差”现象。以沿路沿线、村委会、居民点、街道、农户庭院为重点,建立村组主干道及重点部位划片包干、居民点及农户庭院农户三包的环境卫生整治机制,认真落实周五集中整治制度,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评比,及时张榜通报卫生整治不好的部位和相应农户。建立环境卫生保证金制度,对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等违反《村规民约》限期不整改的农户,通过扣留保证金雇佣人力整改等方式,引导农户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篇一: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 周家镇幸福美丽新村(天星村)情况介绍 天星村位于周家镇政府驻地西北面,同时也是兴文县北大门,全村4个村民小组,农户150户,人口600余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5%,耕地面积1000亩,其中良田300亩,土地700亩,该村海拔在600800米之间。 天星村又名桃花源。桃花源群山环抱,唯一通道从穿山洞(又名神龙洞)洞中通过,除此没有别的通道。经穿山洞进入桃花源,天地豁然开朗,其景犹如著名诗人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一般。**日报曾以《周家有个桃花园》来描述了天星村的美景,新华社也曾以《世界第一大天坑》报道了天星村的独特地貌,芝加哥电视台97年曾在美国以《再现1700年前桃花源》对天星村的自然景观做了电视报道。 天星村属喀斯特地貌,全村除周围环岩壁立外还有许多景观景点,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群师共舞、清官面壁、一品当朝、石笋猪猴(十省诸侯)、凤舞九**等,气势浑宏,大气磅礴。 天星村(桃花源)与**竹海毗邻,将是兴文通往**竹海的主要通道,其东面还有天生桥地缝、加兴七二朵莲**、

神风洞、神烟洞等世界第一流的景观景点相连接,也将成为**竹海和兴文**的连接中心。 该村地处兴文、珙县、**交接处,属于兴-珙-长经济发合部中心区域。从周底路(穿山洞段)只有1公里,由**社区沿园区公路进入天星村也只有3公里,沿天红公路直通**县双河镇,距**县双河镇8公里碎石路现已全线贯通。目前通村主干道已按宽,22CM厚的标准全面硬化,硬化长度公里。XX年省级扶贫新村建设,已完成米宽,9600米长的便民路。是XX年省级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新村,村内房屋修建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经示范建设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聚居点有集中供水池4口,生态垃圾池4个,花台600余米,供水管网3000余米,新硬化排污渠1000余米。前年代表兴文县接受市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经过环境打造后的天星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村民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建了花池,种上了鲜花贵树。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建有农家书屋,有一支文化志愿队,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去年县文广新体局已在天星村二组的聚居点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器材。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天星村已形成以烤烟、蚕桑为主,**、金银花为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并且去年已在天星村聚居点栽种了300多亩桃树和**,3年

稻城

四川省高原藏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 稻城县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稻城县,古名“稻坝”,境内最高海拔6032 米,最低海拔2000米,垂直高差达4032米,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东侧。稻城自然资源十分富集,以藏香猪、藏香鸡为主的畜牧产品闻名,还有以虫草、松茸为主的珍贵中药材和野生菌类。稻城全县近三万人口,其中藏族占96%以上,此外有彝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 (一)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015年,稻城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甘孜州统计局审定,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752万元,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24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4303万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26425万元,增长10.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6%、0.1%、68.3%,分别拉动经济(GDP)增长1.0、0.4和5.2个百分点。全面小康步伐加快,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GDP)达18418元,增长5.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32:25:43调整为31.8:23.9:44.3,其中第一产业比例比去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例比去年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例比去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6838万元,比上年增长7.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9%,比上年下降高0.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11万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5762万元,减7.9%;第三产业增加值8465万元,增长19.7%。 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上,旅游主导产业培育缓慢,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总量小的困局依然没有改变;民生上,群众看病、就医、上学、住房、行路等困难还大量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奔康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报告-汇报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报告-汇报材料 根据你办《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文件有关要求,现将我区“住房保障促进脱贫”中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和帮扶成效等总结报告如下。 一、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确保“搬得出”。一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精准搬迁”。实行“三看三评三审”,确保应搬户一户不漏,非搬户一户不进。实地“三看”,即看区域环境是否“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看是否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群众搬迁意愿。严格“三评”,即对贫困户申请,实行社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会议评定。落实“三审”,即对标搬迁条件和对象,开展村社初审、乡镇复审、区级审定,保证符合政策规定。全区共识别“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x户x人,并对所有搬迁户实行“一户一档”精准管理,做到可追溯、可查证。二是分类满足群众需求确保“合理搬迁”。根据搬迁安置任务和进村入户摸底情况,坚持以城区、食品工业园、乡镇集镇、中心村和聚居点等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多元化安置方式。按照搬迁户意愿和选择,对贫困群众中有就业技能的,安置到城区或园区;对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集镇的,安置到乡镇场镇;对没有离乡意愿和自身条件差的,剩下的引导投亲靠友。全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集中安置x户x人,插花分散建房安置x 户x人,城区购房安置x户x人,场镇购房安置x户x人,投亲靠友安置x户x人。三是刚性落实上级政策确保“阳光搬迁”。通过走访群众、市场调查、成本核算,以及返贫风险论证,实行分类补助。对进入城区购房、集镇(园区)购房、聚居点建房、分散建房和投亲靠友5类易地搬迁贫困户,分别给予人均补助3.5万元、3万元、2.5万元、2.5万元、1.75万元。按照开工、完工、入住、拆旧四个阶段,打卡直拨20%、30%、30%、20%补助资金。严格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25平方米、户筹资金不超1万元的底线,对面积超标、自筹资金超额、旧房不拆除、质量不达标的实行“四个一律不补助”。 二、精准制定发展规划,确保“稳得住”。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充分考虑群众居住安全、增收致富、生活配套等多种因素,科学确定搬迁安置点选址,做到“三靠”(靠园区、靠景区、靠产业基地)、“五进”(进城区、进集镇、进社区、进乡村旅游区、进中心村和聚居点)、“五不选”(有地灾隐患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从规划入手解决群众生活品质和发展能力提升的问题。在户型上,由区规划部门按符合面积标准、民居传统、地形地貌、功能要求等统一设计,为每户提供2—3套户型选择,既改善新居风貌,又留住乡愁记忆。在面积上,坚决防止住房面积超标、建设标准豪华、房屋空置等现象。对有后续建房需要的,采取宅基地预留续建空间等办法,由搬迁对象稳定脱贫后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决定是否扩建。在模式上,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由6—20户组团小规模聚居,鼓励搬迁对象2—3户联建具有川东北传统合院式风格的三合院、四合院。二是突出群众主体。实行“政府主导、乡镇主责、群众主体”,加快新居建设。由搬迁户成立业主委员会,坚持统一政策标准、规划设计、土地协调、工程建设,自主进行选址定点、户型选择、队伍确定、质量监督的“四统一四自主”机制,实现“自己家园自己建”。政府重点抓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质量监管、政策兑现、拆旧复垦等。三是突出综合配套。坚持把易地搬迁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相结合,配套建设水、电、路、通信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搬迁户的帮扶工作,从关心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入手,帮助实现“微心愿”;帮助搭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众关爱网络,营造邻里守望、互助和谐的人文氛围。以创建“四好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契机,利用农民夜校、文艺演出、“村村响”等载

幸福美丽新村情况介绍

周家镇幸福美丽新村(天星村)情况介绍 天星村位于周家镇政府驻地西北面,同时也是兴文县北大门,全村4个村民小组,农户150户,人口600余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5%,耕地面积1000亩,其中良田300亩,土地700亩,该村海拔在600800米之间。 天星村又名桃花源。桃花源群山环抱,唯一通道从穿山洞(又名神龙洞)洞中通过,除此没有别的通道。经穿山洞进入桃花源,天地豁然开朗,其景犹如著名诗人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一般。**日报曾以《周家有个桃花园》来描述了天星村的美景,新华社也曾以《世界第一大天坑》报道了天星村的独特地貌,芝加哥电视台97年曾在美国以《再现1700年前桃花源》对天星村的自然景观做了电视报道。 天星村属喀斯特地貌,全村除周围环岩壁立外还有许多景观景点,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群师共舞、清官面壁、一品当朝、石笋猪猴(十省诸侯)、凤舞九**等,气势浑宏,大气磅礴。 天星村(桃花源)与**竹海毗邻,将是兴文通往**竹海的主要通道,其东面还有天生桥地缝、加兴七二朵莲**、神风洞、神烟洞等世界第一流的景观景点相连接,也将成为**竹海和兴文**的连接中心。 该村地处兴文、珙县、**交接处,属于兴-珙-长经济发合部中心区域。从周底路(穿山洞段)只有1公里,由**社区沿园区公路进入天星村也只有3公里,沿天红公路直通**县双河镇,距**县双河镇8公里碎石路现已全线贯通。目前通村主干道已按5.2M宽,22CM厚的标准全面硬化,硬化长度5.7公里。2010年省级扶贫新村建设,已完成1.2米宽,9600米长的便民路。是2012年省级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新村,村内房屋修建错落有致,风格独特,经示范建设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聚居点有集中供水池4口,生态垃圾池4个,花台600余米,供水管网3000余米,新硬化排污渠1000余米。前年代表兴文县接受市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检查,经过环境打造后的天星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村民饮上了清洁的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建了花池,种上了鲜花贵树。村民文化生活丰富,建有农家书屋,有一支文化志愿队,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去年县文广新体局已在天星村二组的聚居点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体育器材。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天星村已形成以烤烟、蚕桑为主,**、金银花为辅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并且去年已在天星村聚居点栽种了300多亩桃树和**,3年以内,阳春三月,天星村将沉浸在花海之中,仲夏之际来采摘美味果子的游人络绎不绝,天星村将是旅游休闲的绝佳圣地。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曾聚居了大量的仡佬族(僰人),云南文川县有一支少数民族就是由此地迁去的。同时在民间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如:鱼孔传说、古庙传说、周红毛担石镇山&&。 周家镇天星村经过近几年来打造,已成为美丽文明的小村庄。今后,天星村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同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天星村还将重点进行文化阵地建设,举行多种多样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建设兴业、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

新时代郫都发展新蓝图出炉

新时代郫都发展新蓝图出炉 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郫都区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郫都区未来发展蓝图被清晰描绘:到2020年,郫都区将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一区三基地”功能显著增强,在中心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双创助推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创新驱动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从2020年到2035年,郫都区将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绿色智慧城区。城市更加生态宜居,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高地和电子科技城,在全球高科技研发生产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郫都区将全面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典范城区。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文创中心和经济中心;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城市,在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中肩负重大功能和独特使命。电子信息产业被列为郫都主导产业之首按照成都市重塑空间结构和经济 地理总体部署,郫都区将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为

示范,推动实体经济和新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被列为郫都区主导产业之首。郫都区将深度参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土地、产业、城市、生态空间,全面启动水网、路网、电网等高标准配套建设,打造电子信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产业云网等共享平台。优化提升郫都智慧科技园、成都创新创业聚集区,推进产业形态从粗到精、公共配套从有到优。合理确定产业功能区建设规模,疏解非主导产业企业,高效利用存量产业用地,加大标准厂房供给,确保项目进得来、落得下、早投产。实行跨区域跨产业联动招商引资,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智能经济五大领域,包装策划引进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项目。探索“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工作机制,提升建设管理市场化专业化。为打造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结合发展实际,郫都区从市场空间、研发优势、技术前景等维度进行分析研判,将重点关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大数据、软件研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技术等六大细分领域。为此,郫都区将搭建六大服务平台,即产业孵化平台、知识产权转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精准招商平台、晋级成长平台、金融支撑平台。其中,同时,强化五项保障支撑,即建设国际社区、空间载体保障、产业人才保障、体制机制保障、政务服务保障。全力推动“创新郫都”建设唱响“创客

四川县域万村蝶变《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4―2020年)》解读

四川县域万村蝶变《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 (2014―2020年)》解读 数读 2013年以来,四川累计完成各类新村建设8317个,其中新建新村聚居点3822个,旧村落改造提升4495个;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971个。 路径 聚散相宜,大分散、小集中 以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为基本形式,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突出完善基础设施、民居功能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整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使农民群众受益面快速扩大。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农村文化传承融入了新村建设全过程,加强对农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加强对传统村落、老宅旧院、古树名木的甄别鉴定和保护修缮,加强对农村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天下寒士俱欢颜 统筹推进巴山新居、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三大板块”新村建设和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让农村贫困户、无房户、住

房困难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确保全覆盖,不落下一户。 2015年,四川县域基石作用将进一步夯实,作为实现“两个跨越”的重点之一,农村的小康进程已进入攻坚阶段。2015年初,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4-2020年)》(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川建成3万个幸福美丽新村,占行政村80%以上,全省农村基本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县域的小康,县域作为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基石的作用便无从发挥。因而,从2013年开始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事关四川三大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方案的提出并实施,四川将掀起万村建设的热潮,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也将加速推进。 四个阶段目标 到2014年年底,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500个,覆盖25%左右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 到2015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00个,覆盖40%左右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县。 到2017年,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5万个,覆盖60%左右的行政村,基本覆盖平原、丘陵和盆周山区的乡镇。

关于村驻村帮扶落实情况汇报

完善村规民约和各项职责、制度。 3、开展党建工作。 按照规定公开各类党务、政务、村务,并宣传实用政策、法规;整理党建工作资料,召开“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和远程教育、推选村后备干部2人、发展正式党员1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3人。 4、建立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村级活动室,完善图书室、纠纷调解室、信访维稳工作站、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点、农村保险服务点等。 (二)推进精准扶贫1、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了**镇**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摸清家底情况,进行精准识别。 通过走村串户、实地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方式确定了我村精准扶贫户,做到全村脱贫对象情况明、底数清。 针对贫困户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3、规范建档立卡,全面汇总信息。 2015年完成了78户257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建立了规范的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簿、进退明。 完善“六有”系统录入,经精准扶贫“回头看”核查,2016年7月更新建档立卡信息为19户65人。 4、制定规划方案。

根据调研走访和镇、村两级干部讨论研究,制定《**镇**村脱贫攻坚发展规划》、《**村2016年度精准扶贫工作计划》、《贫困户帮扶方案》、《幸福美丽新村发展规划》、《**镇**村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规划》等,为推进一村一品完成《我为精准扶贫献一策》。 5、走访关心贫困群众。 每周坚持走访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家庭,宣传扶贫政策、给予关心鼓励,做群众的知心人。 6、项目推进情况。 一是贫困户住房改造,参与改造10户(每人按2.27万进行资金补助)。 二是道路建设:一组1公里泥结碎石路建设,建设资金15万元已经到位,2016年7月开始动工修建;1-2组农业1.2公里生产便道建设,建设资金20万元已经到位。 三是水电改造情况,2015年,第二次饮水改造,已完成一组、四组改造,解决200户人的饮水问题;一组新建电网变压器及线路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向发改局立项报批中。 四是产业发展,我局利用整村项目帮扶资金发展核桃树、桃树种植,种植户共计200户,2016年二组200亩桃树基地种植项目,投入资金6万元,2016年3月已经完成。 目前精准扶贫项目开展顺利,在村委会墙上装订《**镇**村2016年精准脱贫“任务清单”》,及时解决,督促进度。 (三)为民办事服务1、为民办事、规范制度。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情况简介.doc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情况简介 蓬安县正源镇红豆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概况。该村位于南充市与蓬安县交界处,距南充城区26 公里,距蓬安县中心城区30公里,离顺蓬营一级公路推荐线路约3公里。该村离正源场镇5公里,与深沟村、古峰村、金线村、平梁村和铜鼓村相连。海拔最高495.8米,是典型的浅丘地区,浓缩了四川盆地所有地貌特征。 (二)土地及人口情况。全村幅员面积2.46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1232亩,承包面积998亩(其中田540亩、地458亩)。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共455户、1340人。外出务工800余人,长年在家人口500余人(包含学生)。有党员19人,在家党员16人。 (三)基础设施情况。全村有山坪塘13口,除4社1口塘无病险,其余山平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蓄水池19口基本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已修通正源镇至村上3.5米宽村道水泥路近5公里,村内有部分社道机耕路。村上无党员活动室、卫生站,原有村校已经荒废。村村通广播、电信网络覆盖全村,农网改造已经完成。 (四)经济发展情况。全村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和种植柑桔、粮、油、蔬菜为主,年全村人均收入4500余元。该村种植柑桔32100株,年人均增收800元,6组、8组种植面积较大。

(五)历史文化情况。该村历史悠久,具有800年历史的铜鼓寺、皇帝亲赐贞节牌坊、皇帝亲书“万世金匾”、元代石刻等遗迹。文化底蕴深厚,坊间有神仙洞、爱情谷、三百梯等众多传说。该村有座红豆山,山上有几颗巨大的红豆树,成为红豆村的地理标志和名称由来,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和唯一性。在近代,该村王氏家族与张澜、与保路运动、与抗美援朝、与丝绸之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贡献,也成就了上海明泉集团董事长王云这样一位杰出人才。 二、打造原因 红豆村是上海明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云的家乡,其老家就在王家大院。王总作为一名成功企业家,不忘家乡发展,愿意出资1千万建设红豆村。在2015年市上召开的招商引资座谈会上,市委仲彬书记就明确,政府大力支持王总的义举,这将对南充招商引资、发展归雁经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要把红豆村建设成为发展归雁经济的典范村、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乡村旅游的示范村。为此,市县两级在红豆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从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着力将红豆村打造成为中国爱情第一村。市委朝华书记和市纪委匡书记对该村建设也非常重视和关注,促进了该村建设加快推进。 三、发展规划 着力打造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民俗婚恋乡村特色旅游 (一)产业发展:以柑桔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发展血橙产业园,培育优质品种,注册商标品牌。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扩大种植规模,推广科技运用,采取现代化管理运营模式,实施现场采摘、电商订购、商场促

全市创新机制推进水利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意见

全市创新机制推进水利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意 见 为进一步创新我市水利发展机制,加快水利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水利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以水兴业、以水富民、以水美村”的发展思路,树立“生产生活生态同步、规划建设管护统筹”的指导思想,以全力保障生活水、高效利用生产水、充分发挥生态水为重点,着力深化水利改革,推进高效节水进程,加快完善工程体系,加强水利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水利扶贫力度,为建设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二、目标任务 到X年,同步完成幸福美丽新村产水配套、饮水提升、洁水美村的建设任务。具体包括:全市新增蓄引提水能力0.18亿立方米,幸福美丽新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不断完善,新村水务基础不断夯实,以水兴业、助农增收成效明显;新村饮水安全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通村达户全覆盖、户户饮用洁净水的目标;新村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水景观建设不断加强,水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三、主要举措 (一)坚持多规衔接,创新水利支持幸福美丽新村规划机制。着眼于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在深入研判、全面摸清脱贫及幸福美丽新村群众生活和产业发展用水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找准制约新村发展的水利短板,将有效支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重要出发点,加快完成全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及时修订完善乡镇农田水利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区、农建综合示范区等规划,促进水利规划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有机衔接,更加符合本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际。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统筹各类水利项目的平台,打破区域、部门界限,有效整合各类涉水项目,做好项目对接,加快规划实施。 (二)坚持防治并举,创新幸福美丽新村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机制。抓好水系绿化,打造“水清、河畅、岸绿”的生态环境。抓好幸福美丽新村水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保护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古水井、拦水堰、引水渠等水利工程,确保水利工程既能正常使用,又能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水文化载体。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加快实施水库和塘堰“清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河库水系连通工程及水利风景区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河流生态。支持幸福美丽新村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开展生态堤防、生态渠道等工程建设,抓好水利绿化,提高水系绿化率,做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态产业全面结合”,建设一批富有万源特色的水生态文明新村。支持幸福美丽新村恢复和发展冬囤水田面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大力开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