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波士顿家庭农场是如何年获五六百万美元收入的
- 格式:docx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25
山合水易:台湾、欧美、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及案例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和教育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亲子农业“成为农业与亲子教育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模式,诸如农业嘉年华、亲子采摘、农业教育课堂模式等应运而生。
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一系列旅游及休闲农业政策的出台、2.5天等带薪休假制度的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也令亲子游得到了有利的政策支撑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将大多数儿童的休闲乐趣被禁锢在室内或者虚拟世界,忽略了大自然带来的教育。
而亲子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过程中开发兴趣、学习知识,让家长近距离观察到儿童的兴趣所在,给予儿童发展正确的引导。
这对于农业产业转型和儿童教育的开展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欧美的亲子农业园,更像是大自然学园、农业乐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基地。
台湾亲子农业的精耕细作、对文化要素的挖掘、对资源优势的发挥利用,使其成为亚洲亲子农业的典范。
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亲子农业起步较晚,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欧美和台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本文剖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及国外发达国家亲子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案例,从而为我们发展亲子农业提供一些参考。
◆欧美亲子农业发展现状:欧美亲子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的,具有引导城市家庭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
他们认为,发展亲子农业旅游必须真真实实将农业生产经营好,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欧美亲子农业的发展比较成熟,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租赁模式——亲子开心农场;森林幼儿园模式——自然教育法;融合发展模式——绿色假期;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农业创意节庆模式;乡村休闲娱乐模式。
◆日本亲子农业发展现状:日本人多地少,国土可居住面积比例小,城市与农村之间距离很近。
美国多样化的家庭农场1农场类型美国农场分类主要关注家庭农场,或农场经营者拥有主要收入。
美国农业部将每年生产或出售农产品超过1 000美元产值的土地定义为农场。
以农作物英亩①或牲畜头数为衡量标准来确定是否到达上述产值。
农场规模以销售农作物或农畜现金收入,还包括政府支付及其他农场相关的收入来衡量。
1.1小型家庭农场(销售收入低于35万美元)1.1.1退耕农场小型农场报告已停止运营但可能依然小规模生产(346 489个,2015年占美国农场的16.8%)。
1.1.2被占用农场小型农场报告被占用而非进行农业耕作(868 523个,占美国农场的42.2%)。
1.1.3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型农场(1)小规模,销售收入少于15万美元(521 350个,占美国农场的25.3%)。
(2)适当规模,销售收入在150 000~349 999美元(110 593个,占美国农场的5.4%)。
1.2中型家庭农场(销售收入在350 000~999 999美元)家庭农场销售收入在350 000美元与999 999美元,(126 331个,占美国农场的6.1%)。
1.3大型家庭农场(收入超过1 000 000美元)1.3.1大型农场收入在 1 000 000~4 999 999美元(53 268个,占美国农场的2.6%)。
1.3.2超大型农场收入超过5 000 000美元(5 747个,占美国农场的0.3%)。
1.4非家庭农场任何农场的经营者不拥有主要业务(26 973个,占美国农场的1.3%)。
2农场,农业生产和农用土地大部分美国农场是小农场,小农场占近一半农用土地,但仅占农业生产的24%。
(1)90%的农场是小农场,2015年这些农场耕地占农用耕地的48%。
(2)大农场占农业生产的42%。
(3)尽管如此,2015年小农场在两项产品中占很大份额:禽类和蛋类(57%),干草(52%),大部分是生产合同内。
(4)2015年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量的99%,占农业生产的89%。
从美国家庭农场的衰落看中国家庭农场的未来美国家庭农场破产倒闭、地位衰落是因为地租上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农业生产力发展以及政府不均衡补贴等原因。
这些导致家庭农场倒闭和衰落的因素在我国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那么不用担心,如果这些因素在中国也存在我们就可以说明家庭农场在中国的经营也难逃衰运。
家庭农场20世纪在美国就已经兴起,发展到目前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所以考查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历史可以对我国家庭农场的未来提供借鉴。
要借鉴美国的家庭农场来研究我国的家庭农场就必须首先明确两国家庭农场的定义是相同的,它们都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即使有雇工也只发挥辅助作用。
二是专业务农。
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这使其区别于以农业为副业的兼业农户。
三是商品化生产。
家庭农场有较大种养规模,是面向整个市场,为其提供商品、具有较强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主体。
美国的农场分为三类:一是我们上面所说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农场;二是合伙制家庭农场;三是以家庭名义注册但是实际上主要靠雇工为主的公司农场或者说是大资本农场。
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农场的规模最小,所以我们就以营业额来说明哪些是家庭农场,哪些是大资本农场,即营业额低的就是家庭农场。
由于资料可获得性受限,本文提及的美国家庭农场的数据时间距离目前稍远,属于前车之鉴,这些历史数据并不影响到分析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美国家庭农场衰落的表现第一,家庭农场数量减少。
美国所有农场数量在1935年达到了顶峰有325万个家庭农场,到了1982年美国农场的数量下降到240万个,较战后的1955年减少了3/5,2000年时美国有217万个农场,与美国农场数达到最高峰的1935年相比则减少了近2/3。
这一时期农场减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是规模较小的农场,100英亩以下的家庭农场减少的最多,从1958年到1998年减幅达66%,因为家庭农场的规模最小,所以可以说明家庭农场数量减少最多,其他合伙制农场和资本农场减少较少;二是完全依靠租用别人的土地进行经营的佃户农场越来越少,其在19世纪中期占40%左右,1940年前减少到30%以下,50年代以后就只有20%以下了,1999年为11.2%,佃户农场规模都小,所以可以说佃户农场主要是家庭农场。
美国农场规模、收入及对我国的启示卫荣;高忠敏;王秀东【摘要】通过对美国农场发展的现状、基本特点以及现存问题进行归纳和研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情得出启示: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未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力量,农户收入也将会超过当地平均收入水平;此外,我国应注重培养新一代农业接班人,发展劳动密集型有机农产品.【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年(卷),期】2016(022)004【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美国农场;规模;收入【作者】卫荣;高忠敏;王秀东【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并明确指出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2014年以来,我国逐步明确了推进发展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的相关政策。
美国农场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形成了现代机械装备强大、规模化程度高的经营体系。
因此,研究美国农场生产规模、收入以及发展趋势,对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对农场内涵的最近一次界定出现于1974年的农业部规定:在统计年份中,任何生产或销售农产品(谷物和牲畜等)达到或超过1 000美元的主体就是农场1。
而在美国农场中家庭农场几乎占到所有农场的96%2,对美国的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组织形式看农场主要分为三种:即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1]。
占比方面:2012年美国个人业主制农场占全部农场的64%、合伙制农场占28%、公司制农场及其他则占到8%。
美国农场规模的划分标准是基于年度销售值而不是农场面积,主要原因是各地雨水条件以及土壤肥沃程度的不同。
如同一单位面积土地的非灌溉低降雨区和土壤肥沃高降雨区的生产能力相差较大,因此选用年度销售值衡量生产能力和农场规模更为科学合理。
国外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本文介绍了几个国外家庭农场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的斯托克曼农场、加拿大的尼尔森农场和澳大利亚的哈里森农场,分析了这些农场的经营模式、成功经验和挑战。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国外家庭农场典型案例》,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外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篇1一、美国的斯托克曼农场斯托克曼农场位于美国的威斯康星州,由斯托克曼家族经营。
该农场成立于 1873 年,至今已经有 140 多年的历史。
农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并养殖肉牛和奶牛。
斯托克曼农场的成功经验在于其采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
农场使用了精准农业技术,通过使用 GPS 定位和测绘技术,对每个农田进行精准的管理和施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场还采用了可持续农业模式,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通过轮作和混种等方式,减少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斯托克曼农场还注重营销和品牌建设。
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直接销售和网络销售等方式,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二、加拿大的尼尔森农场尼尔森农场位于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由尼尔森家族经营。
该农场成立于 1924 年,主要从事小麦、大麦、油菜等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
尼尔森农场的成功经验在于其注重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农场采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智能化农机具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农场注重保护环境,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采用再生能源等。
此外,尼尔森农场还注重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和慈善事业。
他们还开展了多项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
三、澳大利亚的哈里森农场哈里森农场位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由哈里森家族经营。
该农场成立于 1960 年,主要从事牛肉和羊肉的生产和销售。
哈里森农场的成功经验在于其注重品质和品牌建设。
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品牌宣传,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国外对“家庭农场”的支持政策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是指农民家庭通过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
从家庭农场的存在形式来看,分大、中、小型家庭农场,美国的属于大型家庭农场,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属于中型家庭农场,日本的属于小型家庭农场。
一、美国: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经营种类繁多。
约占各类农场总数的87%,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
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
1、定义家庭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
按照全美家庭农场联盟的定义,家庭农场是指:家庭拥有农场的产权,家庭成员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并在运营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
有的家庭农场虽在农忙季节也雇佣短工,但量少且时间短,而农场的主要劳动是由经营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
因此,家庭既是农场的所有者,又是农场的经营管理者,然而,美国的家庭农场,并不是由家庭成员“包打天下”,其生产经营主要是依靠完善的专业公司来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
美国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已经达到200公顷,其中大农场已经达到1600公顷左右。
机械化技术、资金密集型经营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农场的规模化以及机械化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经营方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了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
2、支持政策(1)土地支持政策美国家庭农场制度的建立得益于美国政府西部开发政策。
特别是1862年的“宅地法”,大量处理国有土地,使农民获得了大量土地,促进了美国西部大量规模较大的农场的建立。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三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立法。
首先,国会于当年5月5日签署了“农业组织部法”,该法令规定了农业部的主要职责,给人民以合法的地权;其次,5月20日,国会又通过了“宅地法”。
根据法律规定,向那些在当地居住并耕种5年以上、年满21岁的个人或一家之主免费提供160英亩公有土地。
公爵之家:皇室专供农场,年盈利100万英镑,怎么做到的?小探马最长听庄主们说的是:“我的农场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实现了真正的有机生产,放心吃吧!”这是大多数庄主对有机农场的认识。
庄主门搜索有机农场的定义时发现网上是这样说的:有机农场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场生产方式。
定义看起来简单,其实对于农产品来讲要达到有机就必须相关的标准,例如美国农业部还给有机农场所养的家禽活动空间出了具体数据:户外每平方英尺(约为0.09平方米)2.25磅(大致可以理解成是每只母鸡占0.18平方米)。
△农场入口简单直接,就是公爵家庭农场对于有机农场小探马也不多做解释了,直接奉上今天的主菜——公爵家庭农场。
“注意,您即将进入非基因改造区!”这就是公爵家庭农场的缩影。
——这进入农场后首先引入眼帘的标识。
齐整的篱笆、漆成鲜艳色彩的农舍以及毛色光亮的动物,农场里见不到随便乱扔的垃圾。
|农场起源|从做一个有机花园开始▼1980年,查尔斯王子从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的儿子莫里斯那里收购了位于英格兰格洛斯特郡乡间的海格洛夫(Highgrove)庄园,他不仅在花园内亲手栽种了许多珍贵植物,还聘请园艺专家设计管理,并请教种植经验,最初想的就是创建一个有机花园,查尔斯在海格罗夫花园也下了不少工夫,据说总投资达到了50万英镑。
△花园主要由自然花园、人造花园和带围墙的厨房花园组成然后查尔斯开始在海格罗夫庄园周边购买土地,也在那时拜访了农场现在的农业经理大卫·威尔森,他们经常一起学习农业知识,研读书籍,深入地了解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帮助查尔斯克服众人的质疑,并将新型有机农产品广泛地推向市场,还做成了王储专有品牌。
△花园的绿色废弃物都会回收处理后,用作堆肥|农场做什么|种植、养殖纯有机▼公爵家庭农场主要是从事有机农业生产、英国传统动植物品种基因库保护、传统农业生产形式实践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
看波士顿家庭农场是如何年获五六百万美元收入的
2013-10-09 13:45:13来自吾谷网整理
文章标签:
作者:江濡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研究员10月4日,我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几十位学者及友人体验了美国的周末休闲采摘,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在此,大家随我一起去体验下波士顿远郊的一个家庭农场的精彩之处,看看一个美国家庭农场是如何把休闲观光农业做得风风火火,看看他们是如何在约千亩的家庭农场每年获得五六百万美元收入的。
当天,我们乘坐的是美国最常见的黄色Schoolbus,在翠绿茂盛的绿色植被包裹着的高速公路行进了大约50分钟后,开始拐进通往农场的柏油小路,没有想到的是,沿着山道数公里都是排队缓慢蠕动的车流,他们都是去那家家庭农场游玩的。
我们乘坐的BUS,延绵数公里的车辆很有秩序地排队驶向目的地
到了停车场后才发现,农场的几个停车场均已爆满,很多车辆只能停到指定的田地里,好在我们是学校团队,停在了指定的学校车辆停车处。
农场有专门人指挥车辆入园和停泊。
据指挥车辆的服务者讲,周六、周日,从早到晚约有3000——4000车辆进进出出,约二、三万人观光采摘。
学校团队的车辆停在制定停车区域,几乎全是黄色BUS。
小结:合理布局且足够的停车位,以及有序的车辆进出指挥管理,给游客留下的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既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也是给游客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和感受人气的关键举措。
这个季节的主打内容是苹果和南瓜采摘。
园内苹果种植区域面积最多,总计大约有五六百亩,七八个品种;另外还有樱桃、桃子、草莓及南瓜等农产品大约二三百亩,公共服务(停车、商场、娱乐、仓库等后勤服务)占地约160-200亩。
秋季的主打采摘产品是苹果和南瓜。
因为这两个产品属于耐存储产品,采摘时间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种植安全。
先看几处累累挂在树上的的苹果是多么诱人
凡事入园采摘者,均需要排队购买采摘袋,小袋20美元一个,可以采摘约10磅苹果,并最多进园4人,大袋30美元一个,可以采摘20磅苹果,并最多可进园6
人。
排队的人络绎不绝,这样发售采摘袋的小屋有6处,每处都排起了长队。
获得进园资格后,每人发一个圆形不干胶贴儿,可以粘在衣服上。
获得采摘资格的游客,可以排队等待乘坐农家大篷车入园参观,并送到采摘地点。
有大约十来位农场工人,每人开一辆拖拉机及大敞篷车把客人带进园内,先观光再采摘。
绝大多数为家庭组合,男女老少,入园采摘并戏玩、拍照。
跟中国的采摘活动一样,果实浪费很大,遍地都是碰掉的落果。
不过农场工人似乎把完好的落果挑选好后,又放在园内的商店低价销售。
摘完苹果再去摘南瓜,又是另一种景象。
园内不同季节不同的采摘内容。
这个采摘袋上有详实的介绍。
据农场主介绍,每年大约有5-6个月可以采摘到水果。
小结:市民到远离都市,到农场采摘,采摘过程的体验胜过采摘成果。
因此,如何使采摘者有丰富而快乐的感受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不仅要求从田地及周边自然环境爽心悦目,而且硕硕果实要非常诱人,更重要的是整个采摘过程有人引导和服务。
这个农庄从入园
买购物袋、排队乘坐农家大篷车、工作人员讲解,到现场采摘、拍照和戏耍,再到农场周边的油油无际的森林,都给人以极度松弛悠闲的体验。
儿童户外娱乐区最火爆。
其实,这是这个家庭农场最大的卖点。
只要把儿童的兴趣抓住了,就等于牵住了家长的鼻子,抓住了市场的卖点。
农场主把丰富多彩的儿童娱乐活动区设在进入采摘园外的入口附近,以便于孩子们在采摘前后来玩耍,各种儿童娱乐活动设施(项目)有10多个,另外还有一个养殖体验园,园内有大小山羊十几、猪2头。
孩子们参与所有这些娱乐活动均免费,这些设施是厂家免费放在这里展销的,销售代表就坐在现场,当然并不是每天坐在这里。
儿童娱乐设施及活动
农场有几处大石头,成为孩子们攀登玩耍的道具。
一辆破旧的拖拉机,竟然也成为城里孩子们轮流体验的的玩具
这里的山羊和猪很幸福,都是由客人自助购买饲养来喂养,小羊可以从专用天桥行走游玩,看来动物也能快乐地生活。
这位奶奶正在带着孙女,投币购买羊饲料。
小结:这个农场对孩子最大的吸引力不是采摘和农产品,而是粗狂的户外休闲娱乐设施---这些设施一下子“激发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拖拉机、轮胎、大石头、山羊、猪等元素,使整个儿童乐园具有明显的乡村风情。
商场里空间有限,所以购买商品的人排起了长队。
农场内有配套的商业服务功能。
农场远离城市,周边没有什么商业设施,因此农场主在院内规划建设的中心服务区,有商场、餐厅、户外小吃等服务,既完善了配套服务功能,又保障了消费者的延伸消费,大大提高了附加受益。
商场内的商品包括农家自制的各类农产品、方便食物、咖啡和水果等,这些都是城里鲜有的。
游客解决午餐,大都从这里购买,有些产品会带回家。
瞧,买爆米花的也排起了长队,全天竟然能卖出去3000多袋,每袋5美元、7美元、12美元不等,仅此一项收当天收入高达约2万美元。
小结:任何娱乐性商业项目,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商业特征:功能完善且区划合理。
这个家庭农场的规划设计虽然不及笔者以前做过的一些类似项目的设计,但已经算是非同一般了。
特别是具有农家特色的农产品商店和现场加工爆米花,不仅吸引了小孩和大人。
农场还规定,每周一至周四接受3年级以下的团队考察体验,但是大人与小孩的比例至少是1:5;周五、周六和周日,主要接待家庭和朋友的自主游。
这实际上是即考虑儿童安全又分散客流的一种策略。
基础配套及后勤保障功能突出,综合服务条件完善。
作为一个家庭农场,既然要做好商业运营,就要具备主要功能突出、配套功能完善、消费环境适宜、综合管理有序等条件,这个家庭农场正是在诸多方面,有周全的考量和保障,才使得农庄健康有效地运营。
从商业化角度来讲,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休闲观光农业的样板。
中国休闲观光农业最差的是缺乏消费环境落,采摘就是赤裸裸的采摘,文物古迹就是赤裸裸的祖坟刨开参观。
进入这个家庭农场的第一个良好的直感是:消费环境占了很大场地。
比如,大片的树荫下,放置了很多桌椅,供大家休息、交流和享用野餐。
农场内的中心活动区设有固定的公厕,采摘园内设有可移动的便厕,以方便游客。
园内有专门人员提供采摘咨询,也有专门工作人员巡视服务。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游客,在那个地方可以摘到什么品种的苹果。
园内无论是客人行走还是果树行距,空间都较宽阔,便于客人行走和拍照。
为了防止客人乱扔垃圾,园内有很多垃圾筐,在采摘区内,放置着很多供客人放吃剩的苹果残核儿的塑料桶。
小结:配套便捷的服务设施配置,使客人不知不觉地对这个家庭农场有了消费以来。
好的服务就是站在消费者一切可能的诉求基础上的真切关怀。
技术高超、设施良好,奠定了规模经营。
支撑这个家庭农场规模生产、运营和服务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农业管护技术优良、技术装备到位、作业认真仔细。
这是樱桃园,每年这里最低气温是零下15-20度,使用这样的大棚,可以使樱桃在每年5月份成熟。
园内水、电、设施全在地下,浇灌施肥也是半自动。
苹果管护技术高超硕果累累,这种矮化、密植技术及管理理念很超前,而且两树之间是耐踩踏的草坪。
园内有40多辆各类农用机械设备,当天看到的工作人员约40——50人。
在一拐角处设有农机械仓库及保养维修处。
果园内每行果树的顶头,都种植着几束漂亮花。
(本文摘自江濡山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