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小论文--中西方音乐与文化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中看东西方文

化的共性与特征

摘要

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中西方音乐也是各有千秋、互存不同。中西方音乐的不同,其基础是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实透过中西方音乐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特征、西方音乐特征的论述,找出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特征。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查阅大量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个人的主要观点,使得自己的音乐素养得以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对比;特征;文化;共性

目录

一、中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3)

(一)中国音乐的风格特征 (3)

(二)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5)

二、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 (5)

三、中西方音乐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7)

参考文献 (7)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中看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特征一、中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一)中国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封建等级制度的统治下,音乐歌舞历来是国王君主的奢侈品;琴棋书画也只是市大夫阶层的闲情逸致。而民间音乐家属于“下九流”,其身份低于妓女。

皇帝贵为真龙天子,位居人品之极,理应享尽人间之富贵、天地之精华,于

是乎声色犬马、穷奢极欲。选进宫的宫女必要学习礼仪、音乐歌舞。齐国国王好音乐,于是才有了那南郭先生混入乐队去滥竽充数。它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服务于国君、皇上。大家富户,衣食不愁,酒足饭饱之后才会有那“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享受。而那些为糊口辛勤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吃完饭,抽袋烟,喘口气,早早上床睡觉,唱什么歌?跳什么舞?至多哼上两句“提起了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什么的;老爷们儿憋急了无非来个“十八摸”过过瘾而已。哪有什么真正的音乐?

“礼、乐”是封建伦理道德和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而中国历来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所以好的音乐禁固于宫帏之中,下达不到广大劳动人民。我们无法想象皇帝的歌妓舞女或乐队班子能被派出去为民众公演。那杨贵妃就很是能歌善舞,尤长于“霓裳”。但她能将自己的歌喉舞姿乃至

于玉脂冰肌展示给一身泥巴两脚牛粪的老农吗?

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农民加文盲,长期在封建君主制的统治下苟延残喘。他们从来就不是中国文化的主人,音乐当然也是如此。尽管众多的音乐素材取自于民间,但音乐的发展历程则是“自上而下”。“乐府”就是一个专事研创音乐的官僚机构;今天保存下来的那些民乐经典之作,多是历经宫廷乐师记谱整理、修改加工,珍藏于宫廷之中的“精品”。“劳动人民”,斗大的字不识两箩筐,懂得什么音律,认得什么师况?可见,只有宫庭里才有真正的音乐,而属于民间的音乐既难保存又难流传。

民间艺术团体多是小型地方游击队,旨在谋生,无非是弄两出“折子戏”,来两段村野小调而已。质量低、对象窄,不足以代表中国音乐。

有才华懂雅乐的民间艺人,毕竟属于“下九流”,得不到重视和尊敬;多因无钱无势而穷途潦倒、自生自灭。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个琵琶女应当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著名琵琶演奏家×××”。可这个可怜的江南女子,寄居船头,终日“犹抱琵琶半遮面”,及至“千呼万唤始出来”,则来个“大弦小弦错综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博得观众一声笑、一个彩;碰上个知音,换取几滴同情的眼泪。可居然不知她姓甚名谁,更不会有谁推荐她去上音乐学院,或资助她去巡回演出了。像琵琶女这样的民间艺人又何止千千万万!但他们不过如同山间小草一样,何时生、何时灭,无人知晓。

“瞎子阿炳”当算个特例。在他病体缠身的暮年巧遇一个在当地采风的革命文艺工作者。这人还真是“伯乐”,一眼看中了这匹“千里马”;她还发现阿炳快不行了,于是紧着忙乎了一阵,居然借来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进口录音机和钢丝磁带。这阿炳也怪,本来已病入膏肓,只有喘息之功,而无操琴之力了。可那天却给明媚的阳光和革命的春风注入了活力:但见他正襟危坐,精神矍铄,一口气拉完了平生所有的曲子。就这样,《二泉映月》算是保住了。当然,阿炳的一缕乐魂也随着那些动人的音符飘然而去了。

到了清朝,不但进口洋枪洋炮,也开始进口洋乐。那光绪就是个洋乐迷;末代皇帝溥仪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呢。但众所周知,那些玩意儿不过是讨好皇上的贡品而已。推翻帝制后,我国派出了学生留洋学音乐,后来总算有了一批自己的的音乐家。但不幸恰逢中国战乱年代:先是军阀混战,接着日寇入侵,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于是刚刚来到中国这块水深火热土地上的贝多芬莫扎特们随即发出了“起来!起来”的最后的吼声(聂耳)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呐喊(麦新)。

中国音乐的“鼎盛”时期莫过于十年文革了。忠字舞语录歌加上样板戏真的是搅了个鸡飞狗跳。神州大地无论走到哪里,“音乐之声”不绝于耳:“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浑蛋”

“提篮小卖拾煤渣”

……

这就是中国的音乐!

(二)西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西方音乐之所以能具有上述三个重要特征,其原因只能到西方人深层的精神生活领域中去找寻。笔者认为,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理性精神。西方人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传统。早在古希腊时期,他们的哲人便强调认识,认识自然、认识自身。他们追求知识,崇尚理论思考和逻辑抽象思维,重视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理性精神的传统,甚至在经院神学统治的中世纪也未曾泯灭。从十七世纪起,特别是经过十八世纪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直到二十世纪,体现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这种理性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西方音乐中深刻的理性内涵,缜密的音乐思维,形式、结构的理性化,直到音乐学术研究的高度发展等等,这一切,说到底都离不开理性精神。二、个性解放。西方人追求个性解放,把它视为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实际上这正是资本主义发展自身提出的要求,它直接与人们在资本主义环境中产生的自由竞争意识相关。这种要求,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就已经萌生,而十九世纪发展到了它的高峰。正是在音乐艺术中,这种建立在个性解放基础上的情感表现获得了最为广阔的天地,它所强调的不是“和”,而是矛盾冲突。三、创新意识。西方的古代哲学中就已经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对宇宙万物的辩证观念,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随着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日益深化,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对进取精神的日益增长的客观要求,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大胆的否定精神。在他们那里,对传统的敢于挑战和批判,从不被视为离经叛道,而不断变革的精神则深入人们的意识之中。我们从这里可以探寻到西方音乐中那种高度个性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越来越频繁的风格演变的社会历史上的、文化上的、心理上的深层动力和原因。

二、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对比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