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41
无线网络AP基础知识全解无线网络是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上网方式,欢迎大家来到店铺,本文为大带来无线网络AP基础知识全解,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无线网络AP基础知识全解各种无线网络产品泛滥,无线网也随处可用。
普通的用户也可以轻便地享受到无线网络,越是如此,对于无线网络的一些概念,很多朋友就会渐渐给混淆了。
那么,从无线设备开始,让我们正确,具体地了解一下无线网络AP基础知识。
在一个无线网络中有一个中心,这就中心就是无线AP。
无线AP(Access Point)也就是常说的无线通透点或是会话点,基本有三种类型:无线网络AP基础知识①无线接入点相当于常规网络设备的集线器或是交换机,与常规网络设备不同的是,这个集线器具备了无线信号发射的功能,通过它可以实现无线网络的连通。
注意在①中的无线接入点,就是无线AP。
在没有特殊强调的情况下,无线AP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的单纯性无线AP。
在这里我们展开说一下。
(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会话点或存取桥接器)是一个包含很广的名称,它不仅包含单纯性无线接入点(无线AP),也同样是无线路由器(含无线网关、无线网桥)等类设备的统称。
各种文章或厂家在面对无线AP时的称呼目前比较混乱,但随着无线路由器的普及,目前的情况下如没有特别的说明,我们一般还是只将所称呼的无线AP理解为单纯性无线AP,以示和无线路由器加以区分。
它主要是提供无线工作站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无线工作站的访问,在访问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无线工作站可以通过它进行相互通信。
单纯性无线AP就是一个无线的交换机,仅仅是提供一个无线信号发射的功能。
单纯性无线AP的工作原理是将网络信号通过双绞线传送过来,经过AP产品的编译,将电信号转换成为无线电讯号发送出来,形成无线网的覆盖。
根据不同的功率,其可以实现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网络覆盖,一般无线AP的最大覆盖距离可达300米。
多数单纯性无线AP本身不具备路由功能,包括DNS、DHCP、Firewall在内的服务器功能都必须有独立的路由或是计算机来完成。
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无线知识详细介绍有了足够的资金,我们就不再仅满足于使用自行车,而会选择购买汽车。
在IT 资讯生活,这些要求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皆因技术的更新换代太过频繁,若是资讯都落伍了,在这个社会很难想象能够不被淘汰。
店铺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无线局域网技术常见的知识。
802.11标准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订是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我们今天应用的重点,英特尔的招牌菜,中国也为此推出了WAPI 标准,个中原因相信大家也知道。
802.11标准的颁布,使得无线局域网在各种移动要求的环境下被广泛接受,它是无线局域网最常用的传输协议,各公司都有基于该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
开始的时候,802.11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在传输速率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标准,到目前即将被大规模应用的802.11g标准。
802.11b 标准使用了通用免费的 2.4GHz 频段,传输速率达到11Mbps ;802.11a 使用独占的频段,最高传输速率为54Mbps,但是应用的价格昂贵;802.11g 兼容802.11b,也是使用2.4Ghz 频段,但由于是公共的频段,可能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
蓝牙蓝牙(IEEE 802.15)相对于802.11来说,可以说是一种补充,它是一种短距离通信的标准,最高可以实现1Mbps的速率,传输距离为10厘米到10米,但是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达到100米。
较之802.11,蓝牙更具移动性。
比如802.11限制在办公室或者校园,而蓝牙却可以把设备连到LAN(局域网)和WAN(广域网),甚至支持全球漫游。
此外,蓝牙成本低、体积小,可用于更多的设备。
“蓝牙”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在更新网络骨干时,如果搭配“蓝牙”架构进行,使得整体网络的成本比铺设线缆的低HomeRFHomeRF 主要为家庭网络而设计,是IEEE 802.11与DECT(数字无绳电话)标准的结合,旨在降低语音数据的成本。
知识点归纳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局域网与移动网络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连接和交流方式。
无线局域网和移动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对无线局域网和移动网络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一、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局域网,它使用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可以实现无线接入互联网。
无线局域网常见的标准有Wi-Fi、蓝牙等。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的知识点。
1. Wi-FiWi-Fi是无线局域网最常用的技术标准,它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
Wi-Fi的工作频段根据不同的标准会有所差异,最常见的是2.4GHz和5GHz频段。
通过Wi-Fi,用户可以无线接入互联网,实现无线传输数据的目的。
2. 蓝牙除了Wi-Fi,蓝牙也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它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
蓝牙的传输距离一般在10米左右,适用于连接手机、耳机、音箱等设备。
3. 无线安全在使用无线局域网时,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比如使用加密协议、设置密码和防火墙等。
4. 无线信号覆盖无线局域网的信号覆盖范围是一个关键问题。
通常,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和衰减,因此需要合理布置无线接入点,以保证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二、移动网络移动网络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的网络,它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了移动性的支持。
移动网络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1. 蜂窝网络移动网络基于蜂窝网络的概念设计,将整个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个蜂窝基站负责覆盖,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2. 移动通信标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采用不同的移动通信标准,比如中国采用的是TD-SCDMA、WCDMA和LTE,美国则采用的是CDMA2000和LTE 等。
这些移动通信标准定义了移动网络的规范和参数。
无线通信的知识点整理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等无线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对无线通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无线通信的定义和分类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的通信方式。
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无线通信可分为远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和局域无线通信等。
1.远程无线通信:远程无线通信主要是指长距离的通信,如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进行遥远距离信息传输的场景。
2.近程无线通信:近程无线通信通常用于相对较近的通信距离,如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相对近的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3.局域无线通信:局域无线通信是指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进行通信,如Wi-Fi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这种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在特定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的场景。
二、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在通信过程中,需要经历信号的调制、传输、接收和解调等过程。
1.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形式,例如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2.传输与接收:传输过程中,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等传播介质发送出去,在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
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送到接收设备。
三、无线通信的常见技术和应用无线通信涉及众多技术和应用,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和应用。
1.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实现移动设备间的通信。
其中包括2G、3G、4G和5G等不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每一代技术都在无线传输速度、覆盖范围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有所提升。
2.Wi-Fi技术:Wi-Fi技术是一种局域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
它可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多个设备,实现互联网接入和资源共享。
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手机的通话、短信到无线网络连接,从卫星导航到物联网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无线通信?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关键的技术和概念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无线通信的世界,探索其基础知识。
无线通信,简单来说,就是在不使用物理连接(如电线或电缆)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它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来传递信号。
这些电磁波可以在不同的频段上传输,例如我们熟知的无线电频段、微波频段等。
要理解无线通信,首先需要了解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它们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并且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波长。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能携带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在无线通信中,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是通过天线来完成的。
天线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发送出去,同时也能够接收电磁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发送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如声音、图像、数据等)进行编码和调制,使其能够加载到电磁波上。
调制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接收端接收到电磁波后,通过解调和解码的过程,将加载在电磁波上的信息还原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干扰和噪声,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纠错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均衡技术可以补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失真。
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带宽。
带宽决定了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和速度。
较宽的带宽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同时也需要更复杂的技术和更多的频谱资源。
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出现了多种多址技术。
比如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这些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在同一频段上同时进行通信,通过不同的时间、频率或编码方式来区分用户。
无线通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通信无线通信原理(知识点)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传输介质,如电磁波、红外线等,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于手机通讯、无线网络、卫星通信、遥感等领域,并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通信无线通信的原理及相关知识点。
一、通信无线通信的原理1. 电磁波传播原理通信无线通信主要依靠电磁波进行信号的传输。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通过空间传播而形成的波动现象,它可以沿直线传播,不需要介质。
在通信中,我们常用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的一种。
2. 调制与解调原理为了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我们需要将信息信号调制到载波上。
调制是指通过改变载波的某些特性,将信息信号转化为调制信号,以便在传输中进行传递。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频调制(FM)、调幅调制(AM)等。
在接收端,我们需要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以还原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通过特定的解调器将调制信号转化为信息信号。
常见的解调方式包括频率解调、幅度解调等。
3. 天线原理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将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或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
在发送端,天线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进行传播;在接收端,天线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使用不同类型的天线,如手机天线、卫星天线等。
二、通信无线通信的知识点1. 频率和波长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振动的次数,用赫兹(Hz)表示。
在通信中,我们常用的频率单位有千兆赫(GHz)、兆赫(MHz)、千赫(kHz)等。
波长是指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一个完整周期所占据的空间距离,它与频率成反比。
波长的单位通常用米(m)表示。
2. 常见的通信制式通信系统中常见的通信制式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模拟通信是指将原始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后,通过调制技术转化为调制信号进行传输。
数字通信则是将原始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编码和解码技术进行传输。
Wifi协议面试知识1. 介绍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
它使用无线通信协议,允许电子设备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互联网或其他设备。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Wifi协议相关的面试知识。
2. Wifi协议分类Wifi协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2.1 IEEE 802.11系列IEEE 802.11是一系列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定义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
常见的IEEE 802.11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等。
这些标准定义了不同的传输速率、工作频段和编码方式等参数。
2.2 Wifi DirectWifi Direct是一种点对点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允许设备直接进行无线通信,而无需通过路由器或基站。
Wifi Direct可以用于在设备之间共享文件、进行游戏联机、共享互联网连接等。
2.3 Wifi Protected Setup (WPS)Wifi Protected Setup是一种简化无线网络配置的方法,旨在简化用户连接无线网络的过程。
通过按下WPS按钮或输入WPS PIN码,用户可以快速建立与无线网络的连接。
3. Wifi协议的基本原理Wifi协议的基本原理如下:3.1 无线信号传输Wifi协议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
发送端将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转换为数据。
3.2 信道划分为了避免不同设备之间的信号干扰,Wifi协议将无线频谱划分为多个信道。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信道划分规则。
在选择信道时,应该考虑到其他设备的干扰情况。
3.3 数据加密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Wifi协议使用各种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
常见的加密方式包括WEP、WPA、WPA2等。
加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对数据进行截获和篡改。
4. Wifi协议的安全性Wifi网络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无线网络优化原理及基础知识1.1 CDD结构介绍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各网络参数按照“无线网络特性(简称feature)”进行归类介绍。
从而在理解各参数的基础上帮助了解各网络feature。
小区CDD数据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中,小区CDD数据往下分为子小区数据:底层子小区(UNDERLAID SUBCELL)和上层子小区(OVERLAID SUBCELL)数据。
子小区再往下分为不同的信道组(CHANNEL GROUP)数据。
在下面章节的介绍中,我们将在CDD参数介绍中注释哪些为信道组级参数、哪些为子小区级参数、哪些为小区级参数。
为了介绍的完整性,介绍CDD参数的同时,影响网络无线性能的相关参数(含MSC 级、BSC级、基站级)也将一一描述。
1.2 小区数据1.2.1.1 小区级参数介绍BSPWRB参数格式:数字取值范围:0 到63取值单位:dBm默认值:-相关指令:RLCPC, RLCPP调整注意事项: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该参数设置为无效值(具体见注释描述)将导致相应的信道组不能正常激活注释:“基站BCCH信道输出功率”.基站能够将BCCH信道和非BCCH信道以不同的输出功率进行信号传送。
BSPWRB定义的信号强度点位于基站PA(Power Amplifier)点,例如位于TRU的输出单元之后,CDU的Combiner之前.RBS200型基站的有效取值如下:GSM 900:31 到47 dBm, 只取单数数值GSM 1800:33 到45 dBm, 只取单数数值.对RBS 2101/2102/2103/2106/2107/2202/2206/2207型基站,有效值如下:GSM 800:35 到47, 491), 512) dBm, 只取单数数值GSM 900:35 到47, 491), 512) dBm, 只取单数数值GSM 1800:33 到45, 471), 492) dBm, 只取单数数值GSM 1900:33 到45, 471), 492) dBm, 只取单数数值.注意对GSM 900频段硬件型号为TRU KRC 131 47/01, BSPWRB取值范围从31 到43 dBm。
什么是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介绍什么是无线局域网:一、网络组建篇一个无线局域网可当作有线局域网的扩展来使用,也可以独立作为有线局域网的替代设施,因此无线局域网提供了很强的组网灵活性。
虽然这样,但在网络的组建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考虑,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1. 设备选购早准备关于设备的选购方面,笔者一直认为注重产品的一致性比较重要,也就是说选择同一厂商、同一速率的产品,这样可以获得最好的兼容性与稳定的速度。
大家注意看产品包装说明,支持802.11b的产品只支持到11M的无线速度,显得稍慢但价格非常实惠。
目前支持802.11g的产品多数是54M产品,也是目前的主流速度,其技术支持以及相关资料也很齐全,是选购的重点参考;而802.11g+一般都为108支持的速率为108M,这是未来一年内的主流传输速率,如果你的无线网络对速度有一定的要求,选购这类产品比较合适,其实价格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贵,无线设备麻,肯定要比有线设备稍贵一些。
2. 拓扑结构不能乱。
网络结构已平面拓扑为基础,在任何网络搭建之初,都应该考虑实际网络环境。
有线无线共存环境:如果已经存在一个有线网络,要在此基础上搭建无线网络,那么应综合考虑有线与无线的设备兼容,本着用最少的投资办最多的事的原则进行;一般家庭有线网络都是ADSL Modem+宽带路由器的结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添加一台无线AP用作无线信号中转,然后在计算机中配置一块无线网卡即可;由于无线AP并不具有虚拟拨号功能,因此应将其与宽带路由器相连,近而用宽带路由器来统一管理有线与无线网络,并实现两类网络的互访(不过这类管理配置起来较麻烦)。
而配置稍简单、管理起来较方便的方式是用无线路由器替换有线路由器,然后无线路由器附带的LAN口又可有线连接计算机;这样在一台路由器上即可实现有线与无线的良好通讯。
单独的无线环境:建立一个全新的无线网络环境,同样推荐采用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的结构,因为这样具有最大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