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翻译中意义的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25
翻译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发布时间:2021-07-01T14:56:20.02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7月下作者:张艳艳[导读] 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略读、跳读、查阅信息的能力,但真正要理解文章内容,则需要对原文的一些句子深入理解和翻译。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湖北十堰张艳艳 442000摘要: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略读、跳读、查阅信息的能力,但真正要理解文章内容,则需要对原文的一些句子深入理解和翻译。
阅读教学中的翻译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英语阅读;翻译;理解能力;翻译法作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法之一,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影响最深远的教学法。
但是在就近些年来,它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交际法的挑战。
在高中目前的教学现状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并未对翻译予以足够的重视。
但作为传统主流教学法,翻译法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高中阶段的翻译练习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略读、跳读、查询信息、推理判断和概括主旨大意的能力,学生可能在找寻信息上能力上较强,但对于文章某些重难点的句子,仍需要老师的翻译才能理解。
对于缺乏练习情景,仅学了几年的中国学生来说“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已经掌握的母语思维系统。
英语老师不管借助何种方式组织学习,学生头脑里都会在母语和外语之间进行互译。
”(余海芹,2015)与其刻意地追求英语思维,英语教师不如在教学中融入对阅读材料某些部分的翻译。
事实上,尽管很少要求学生去翻译文章或句子,老师们却是每天都这样做的。
另一方面,尽管高中教学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并未要求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能力却是大学英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不仅把“译”列为与听说读写相同的地位,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也加设了翻译题。
Unit1 The Dinner Party关于男人是否比女人更勇敢的一场激烈争论以一种颇为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了The dinner party晚宴1. I first heard this tale in India, where is told as if true—though any naturalist would know it couldn’t be. Later someone told me that the story appeared in a magazine shortly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That magazine story, and the person who wrote it, I have never been able to track down.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确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
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一家杂志曾刊登过这个故事。
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以及写那篇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
2.The country is India.A colonial official and his wife are giving a large dinner party. They are seated with their guests—officers and their wives, and a visiting American naturalist—in their spacious dining room, which has a bare marble floor, open rafters and wide glass doors opening onto a veranda.故事发生在印度。
某殖民地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
英汉互译2、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英汉互译〃系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程,这是一门操作性、技巧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两种语言和各方面的知识,是专业英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
针对已获得基础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学生,帮助其学习和掌握英汉互译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针对各类文本体裁,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英汉双向笔译,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高质量的笔译人才。
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阅等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在源语听辨、口译记忆、交传笔记、数字口译、信息重组、口译产出、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口译职业化等放啊民的额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交传口译技巧,如记忆、笔记、综述、信息的快速分析、数字转换、连贯表达等;掌握不同口译场合所需的口译策略;轻松完成基本的商务口译任务,如外贸谈判、投资洽谈、会展口译、礼仪口译、旅游口译、联络陪同口译等。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1、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翻译工作的认识,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互相转换的规律,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并能胜任普通的笔译工作。
2、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训练,能基本掌握英汉语言的显著差异,能够在达意、准确、连贯和忠实四个层面不断提高笔译水平;能够针对不同本文语境,流畅地进行汉英英汉双向,尤其是汉英笔译工作。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文章及文学作品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或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翻译速度为每小时450 个英文单词左右,译文忠实于原著,语义流畅。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五、教学内容第1 章Going Global and Translation (支撑课程目标2、3)重点内容:翻译助力“走出去”的意义、条件、方法难点内容: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如何行教学内容:1、走出去的困惑2、名家推荐3、翻译思维4、跨文化交际意识5、翻译职业意识第2章Lexical Selection (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词义选择难点内容:语篇中的词义选择教学内容:1、词语的意义2、语境意义3、搭配意义4^原型意义5、翻译评析第 3 章Variety of Translation重点内容:一词多义的翻译难点内容:语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教学内容:1、汉语词语翻译的多样性2、汉语成语翻译的多样性3、汉语句子翻译的多样性4、翻译评析(TEM8)第 4 章Equivalence重点内容:对等译法难点内容:意义对等而非形式对等教学内容:1、警惕“假朋友”2、语境辨析与逻辑常识3、成语的对等译4、谚语的对等译6、翻译评析第 5 章Amplification, Reduction重点内容:增词与删减难点内容:增词与删减策略的语篇运用教学内容:1、出于语法需要的增词2、出于语义与修辞需要的增词3、范畴词删减4、语义重复的删减第 6 章Transproperty重点内容:词类转换难点内容:转性译法的运用教学内容:1、汉语动词转移2、汉语名词转移3、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转移4、翻译评析第7 章Hypotaxis & Parotaxis重点内容:意合与形合难点内容:意合向形合的转换教学内容:(支撑课程目标1、2)(支撑课程目标1、2、3)(支撑课程目标1、2)(支撑课程目标1、2)(支撑课程目标1、2、3)1、汉语意合的特点2、意合的实现手段4、英语形合的特点5、形合的实现手段6、翻译评析第8 章Documentary Translation (支撑课程目标2、3)重点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再议文献翻译难点内容:逻辑、严谨、选词教学内容:1、当今时代的中国故事2、译文的严谨性3、译文的逻辑性4、斟酌选词留有余地5、头重脚轻与头轻脚重六、教学安排该课程每周2学时,16周,16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16学时为课内实践教学(模拟口译、小组演练、同行评议)时间。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1.古今异义 (1)至于..赤壁之下。
古义:至,到;于,介词。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古义:一一指着数出来,形容清楚了然。
今义:数字。
(3)将何往而非病.。
古义:忧愁、不快乐。
今义:疾病。
(4)窃会计..之余功。
古义:指征收钱粮等公事。
今义: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账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2.一词多义(1)当⎩⎪⎨⎪⎧王披襟当.之:迎着木兰当.户织:对着有积石横当.其垠:阻挡(2)胜⎩⎪⎨⎪⎧以览观江流之胜.:美好的景色……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禁得住,忍得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3)所以⎩⎪⎨⎪⎧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表原因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 胜者:用来……的(景象)(4)以⎩⎪⎨⎪⎧不以.物伤性:因为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把照之以.明月:用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来3.词类活用(1)名.之曰“快哉”: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西.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往西。
(3)亦足以称快..世俗:使动用法,使……称快。
(4)蓬.户瓮.牖: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5)穷.耳目之胜:使动用法,使……尽情(享受)。
(6)动.心骇.目: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7)草木行列..:名词作动词,排列成行。
4.文言句式(1)谪居齐安:省略句,谪居(于)齐安。
(2)振之以清风:状语后置,以清风振之。
(3)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判断句。
(4)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何往”即“往何”,到哪里。
5.翻译下列句子(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译文:白天能看见船只在亭子前出没,夜里能听见鱼龙在亭子下面悲鸣,景象变化迅疾,令人触目惊心,不可久看。
(2)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佛教传入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认识中华文化在中外交流中发展升华。
2.了解西学东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冲击,认识近代中华文化的发展。
3.了解中华文化对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影响,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4.了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分析其对欧洲社会进步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本课难点: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孔子学院图教师讲述:截至2019年12月,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对于发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适应了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了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同时它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了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它的出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回首古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吸收外来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从今天这节课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时事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传入中国(1)发展历程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出示图片和材料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三国志·魏书·东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教师讲述:中华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
四年级上册eec英语第二课汉语【课程概述】四年级上册EEC英语第二课汉语,主要以日常情景为主题,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词汇和语法基础的同时,提高实际英语应用能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情景对话,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英语沟通技巧。
【词汇学习】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包括:boy(男孩),girl(女孩),brother(兄弟),sister(姐妹),friend(朋友)等。
通过学习这些词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词汇。
【语法解析】本节课的语法重点是现在进行时。
现在进行时用于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构成方式为:主语+ be动词(am/is/are)+ 动词ing。
例如:I am studying(我在学习)。
通过掌握现在进行时,学生可以更好地描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动作。
【实用对话】以下是一个实用的对话场景:A: Hi, boy! What"s your name?B: My name is Liu Tao.What about you?A: My name is Wang Lin.I"m studying in Class 4, Grade 4.B: Nice to meet you, Wang Lin! My brother is also in Class 4, Grade 4.通过这个对话,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自我介绍,询问他人姓名以及表达祝福等日常交际用语。
【练习与拓展】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进行以下练习:1.根据所给词汇,编写一个现在进行时的句子。
2.模仿实用对话,与同桌进行角色扮演。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故事、观看英语动画片等方式,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总之,四年级上册EEC英语第二课汉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培养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兴趣。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随着现代语言教学中偏重口语交际技巧和提倡更“自然”的第二语言,外语习得方法的方法和方法的发展,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翻译的方法被回避。
通过检查学生在解决问题任务中的表现,旨在证明ELT中“教学翻译”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本科阶段,它是人文学科英语阅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外的古典语言教学将翻译置于教学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
随着欧洲及其他地区现代语言教学方法和方法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人们开始重视口语交际技巧,并提倡更“自然”的第二语言外语学习方法,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翻译的方法论被回避。
尽管如此,翻译作为一种资源,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练习、对比分析和对书面文本的反思来提高他或她的外语知识,这种持续的实践导致翻译逐渐在语言教学中重新站稳脚跟,其他学科的创新有助于我们理解翻译并影响我们的教学实践,行为和电生理学数据表明,母语激活是第二语言理解的无意识关联,因此,翻译是外语理解中无意识和不可避免的元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很明显,翻译从来没有完全离开过语言课堂,尽管有人对在语言教学中使用翻译提出了人为的指责,但近年来有重要的呼吁是“恢复”。
此外,自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备受诟病的19世纪语法翻译方法论时代以来,翻译作为外语课堂中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就被赋予了许多名称,例如“学校翻译”、“教学翻译”和“学术翻译”到当前后交际认知范式中的较新术语,例如“翻译行为”,英语教学中的翻译(ELT)通过融入新技术不断更新,从纸质和电子手持资源和专业软件到在线平台和虚拟论坛,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促进“翻译行为”在教学学习过程中。
随着21世纪新技术的使用,通过检查大学生在解决问题任务中的表现,使用过程研究方法并借鉴发展学习理论,本章旨在证明“教学翻译”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在ELT中,尤其是在本科阶段,它是许多人文学科学习课程中英语阅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文学和语言学系,翻译本身并没有明确地作为目的来教授,而是作为完善外语阅读技能的一种手段。
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段落。
2. 培养学生对中英文语言特点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效率。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四级备考学生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翻译概述及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翻译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2. 基本翻译技巧讲解及示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翻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翻译的分类,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
3. 讲解基本翻译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译、省译等,并举例说明。
4. 案例分析:选取一段中英文对照的翻译段落,分析其翻译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中英文差异及处理方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
2. 使学生掌握处理中英文差异的翻译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2. 处理中英文差异的翻译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
2. 讲解中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如语序、语法、词汇等。
3. 讲解处理中英文差异的翻译技巧,如调整语序、转换语法结构、替换词汇等。
4. 案例分析:选取一段中英文对照的翻译段落,分析其处理中英文差异的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方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2. 使学生掌握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2. 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2. 讲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习俗、价值观、历史背景等。
读写教程1课文翻译UNIT1TEXT A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1 下午好!作为校长,我非常自豪地欢迎你们来到这所大学。
你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你们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你们的父母和老师们多年努力的结果。
在这所大学里,我们承诺将使你们学有所成。
2 在欢迎你们到来的这一刻,我想起自己高中毕业时的情景,还有妈妈为我和爸爸拍的合影。
妈妈吩咐我们:“姿势自然点。
”“等一等,”爸爸说,“把我递给他闹钟的情景拍下来。
”在大学期间,那个闹钟每天早晨叫醒我。
至今它还放在我办公室的桌子上。
3 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些你们未必预料得到的事情。
你们将会怀念以前的生活习惯,怀念父母曾经提醒你们要刻苦学习、取得佳绩。
你们可能因为高中生活终于结束而喜极而泣,你们的父母也可能因为终于不用再给你们洗衣服而喜极而泣!但是要记住:未来是建立在过去扎实的基础上的。
4 对你们而言,接下来的四年将会是无与伦比的一段时光。
在这里,你们拥有丰富的资源: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趣的学生,有学识渊博又充满爱心的老师,有综合性图书馆,有完备的运动设施,还有针对不同兴趣的学生社团——从文科社团到理科社团、到社区服务等等。
你们将自由地探索、学习新科目。
你们要学着习惯点灯熬油,学着结交充满魅力的人,学着去追求新的爱好。
我想鼓励你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经历,并用你们的干劲和热情去收获这一机会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5 有这么多课程可供选择,你可能会不知所措。
你不可能选修所有的课程,但是要尽可能体验更多的课程!大学里有很多事情可做可学,每件事情都会为你提供不同视角来审视世界。
如果我只能给你们一条选课建议的话,那就是:挑战自己!不要认为你早就了解自己对什么样的领域最感兴趣。
选择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的课程。
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2023·浙江·模拟猜测)杭州一名学校生在作文中指出,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有一个很大的“学问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竟然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饭、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是师徒四人每顿必点菜品。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①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反映方式③意识反映的主动制造性带来内容的多样性④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中涉及的遍布于西域各国的菜名绝大多数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吴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
这表明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根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①④正确。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识的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反映方式”的说法错误,故②错误。
③:意识内容的多样性带来意识反映的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反映的主动制造性带来内容的多样性”的说法错误,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海南海口·海南华侨中学校考二模)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苦苦思考如何“振兴中华”,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大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如今,中国高铁奔驰领先世界,大路纵横遍布城乡,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时的设想。
材料表明( )①正确的理念总是先于社会变革而消灭②战略性谋划对社会进展具有打算作用③正确的意识对实现改造世界的目标具有乐观意义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制造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正确的理念可能先于社会变革消灭,也可能后于社会变革消灭,①说法错误。
②:意识不能对社会进展起打算作用,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②说法错误。
高二语文教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课师说翻译9篇高一语文上册第二课师说翻译 1课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他对于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八上河北教育英语第2课笔记一、重点词汇1. tournament n. 锦标赛,联赛例子: He won the championship in the tournament.2. native adj. 本地的,本国的例子: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children is English.3. obey v. 服从,遵守例子: All soldiers must obey orders.4. greedy adj. 贪婪的例子: He is greedy for power and wealth.5. reward n. 奖励,奖赏例子: The police offered a reward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murder.二、重点表达1. in order to 为了例子: She studied hard in order to pass the exam.2. be ready to do sth 准备做某事例子: Are you ready to leave?3. try/do one's best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例子: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help him.4. promise to do sth 承诺做某事例子: I promise to be there on time.5. 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某事例子: My parents won't allow me to stay out late.三、语法重点1. 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的影响或结果,也可以表示过去的动作或状态一直延续到现在。
基本结构是:主语 + have/has + 过去分词。
例如: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我已经完成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