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齐宝江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齐宝江)

政治:政治通过建立垄断性的社会公权力来调整共同体内的群体利益和冲突,以形成基本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的人类生活方式。它表现为公权力的统治与管理活动,以及人们围绕特定利益的实现而进行的各种影响社会公共权利体系的活动。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在人类社会的生活秩序体系中具有根本性地位。

氏族: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它具有特点: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的根本纽带;2.具有纯粹公共性质的议事机构,管理机构与氏族成员之间没有对抗性关系;3.氏族成员具有互相帮助的义务,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

国家: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家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相互冲突的阶级,在无谓的斗争中不至于把自己和社会消灭掉,就需要建立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将其维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半国家:半国家是指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别称。马克思主义把少数剥削者镇压大多数被剥削者的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称作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无产阶级国家虽然仍是实行镇压的特殊机器,但只镇压少数剥削者,广大人民群众则享有充分的民主。同时,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它的主要职能。从发展方向看,它又是在逐步地向"自行消亡"过渡的国家。无产阶级国家的这些职能和特征,表明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列宁称它为"半国家"。

国家职能:就是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国家活动的总目的和总方向,是全部国家机器活动的总和与整体功能。国家职能分为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国家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内部职能,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外部职能;有效地发挥外部职能,才能巩固内部职能。

古希腊城邦伦理政治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

古希腊政治学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伦理政治观的内涵在于挽救城邦危机,强调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提升公民道德。他们意识到政治应当包含一定的价值追求,对政治的理解与人与人的相互对待有关。古希腊哲学家试图将个体的人性的善加诸于政治以形成群体的共性的善,最终使人,这种“天生的政治动物”过上自由、法制、平等的生活,即“要在城邦中过有德行的生活”。政治是实现至善生活的手段。用自由注解人的本质,以自由为目的,以平等为原则,已普遍参与为特征。古希腊伦理政治奠定了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体系,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马基雅维里权力政治观的特征及其理论意义:

权力政治观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统治

者应以获取并保障权力为目的。政治的本质在于利益与权力。在一个国家内部,权力体现为让人畏惧的实力或暴力。在国与国之间,权力意味着独立,不受外来侵略与暴政的干涉。权力政治观是对伦理政治观的反动。它认为政治的本质是人类各种活动间力量的较量,政治与道德无关。马基雅维里权力政治观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政治科学由此开始走向独立。

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逻辑:

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个人的让渡

政府的目的在于个人

政府权利的有限性

1.格老秀斯:重建自然法的理论基础

1)自然法是正确的思想所下的命令,按其是否符合于理性,指出一种行为本身具有道德根据或道义上的必然性

2)将自然法完全置于人类理性的基础之上

2.霍布斯:自然权利与社会契约

1)谋求建立政治哲学的科学基础

2)谋求一个和平、友爱的社会秩序的建立

3.卢梭:

天赋人权:

1)自然法赋予人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三项不可被剥夺的基本权利; 2)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的自由状态,自由、平等,权力和管辖都是相互的。

有限政府:

1)政府的产生源于人们通过契约对权利的让渡,其权力受到人们订立契约的目的和让渡权利范的限制;

2)政府目的在于保障人的自由;

3)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且必须是受到限制的。

5.孟德斯鸠:分权制衡与政治自由

1)自由的条件:政治自由只能在政治宽和——权力不被滥用的——政府里存在。政治宽和的政府强调分权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

6.卢梭:人民主权与强迫自由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关于国家本质的论断: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国家的起源来分析国家的本质,即通过与“前政治社会”的氏族组织的对比来把握国家的本质。

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对国家的涵义作了界定:“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的定义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就是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其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表明了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再次,国家是个机器。顾名思义,国家是一个工具,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机构。但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机器,具有公共权力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1.国家是个历史范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绝非公正地代表社会,而是特定阶级的统治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特定的“秩序”范围内。

如何理解“政治思维是一种永恒的困惑”:

人文(社会)科学不是对确定结论的记忆和积累,而是在坦率承认各种不确定性前提下的思维的持续推进。我们的知觉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可避免要受到进化过程的局限,因此所谓“确定”的东西只能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特定的有限的理解。政治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其本身就不是也无法达到确定性,更何况在政治学上还存在着“性善之于性恶”“差别之于平等”“民主之于专制”等许多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悖论。在理性的辩论中要紧的是使不同的主张向批评开放,不断抛弃我们认为错误的理论,留下到目前为止最好的理论,这就构成了进步的动力,也体现出了悖论存在的价值。政治思维是一种永恒的困惑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客观政治现实本身具有复杂性与演进性

1)复杂性:涉及诸多方面,唯以认知的;政治学的悖论本质

2)演进性:文明发展不断产生新事物

2.人自身认知能力有限

1)获取信息能力的有限;

2)分析理解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