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礼仪及商务礼俗
- 格式:ppt
- 大小:631.00 KB
- 文档页数:17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中韩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作为商务人士,对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知识的了解是顺利进行商务交往的前提。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需要商务人员了解的内容有:韩国宗教信仰、商务接待礼仪、礼品赠送礼仪、饮食礼仪、其他的一些礼仪禁忌内容等。
韩国宗教信仰韩国是单一的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亦称韩国语),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种宗教。
他们崇拜熊,认为熊是本民族的祖先;民间还把虎视为山神;人们又把马看作城陛的象征;把猪看作地神;把狗视为客鬼;把蟒封为财神等等。
韩国商务接待礼仪约会见面须提前预约,即使主人迟到,你也不能迟到。
谈判过程中,为了推迟做出决定,通常可以说“我们会好好考虑”之类的话。
在韩国商界,你可以通过你的联系人,再由他向公司汇报以作出最终决定,这种一对一的方式来完成业务。
你回国后出于礼貌,还要与联系人保持联系。
韩国人见面时通常行握手礼并鞠躬。
晚辈与长辈握手时,常以左手置于右手之上,表示尊敬。
对长辈、上级和初次见面的客人要用敬语问候。
韩国有一半以上人姓金、李、朴,为便于区别,称呼时最好以头衔相称。
问候时应该微微低头,握手时两眼直视对方。
社交中,女士一般不握手。
商务代表团进入房间时,一定要按级别顺序,行礼一定要等到接待方停止行礼后方可停止。
会议开始时需要鞠躬,会议结束时的鞠躬时间要略长。
千万不要忘记交换名片,把名片放在桌子上以备查阅。
韩国礼品赠送礼仪韩国人重视业务往来中的接待。
上门作客,宜带上鲜花过其他小礼物,进门后双手递交给主人。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
优质茶叶和咖啡、家居装饰品和印有公司标志的礼品,以及中国的书法精品都很适合。
韩国饮食礼仪口味偏清淡,不喜油腻,但特别喜欢吃辣味莱肴。
他们通常吃烤、蒸、煎、炸、炒、汤类莱,喜食莱肴有干烧桂鱼、豆瓣鱼、肉丝炒蛋、细粉肉丝、香干绿豆芽、四生火锅、炸虾球、辣子鸡丁、干炸牛肉丝、红鱼水饺等。
辣饱菜和汤,这两种食品是不可缺少的。
世界各国宗教的的礼仪习俗一、基督教以耶稣言行为指导的宗教(一)经典:《圣经》-上帝如何创造世界和派遣耶稣作为救世主来拯救世界。
旧约全书:法书、历史、先知、杂集新约全书: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启示录。
全世界现在有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亿人口,不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地,这此夫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的不同,礼仪方面也呈现很大差异。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犹太教、印度教。
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
大该有13亿之多,相当于中国人口的总数。
(二)基本信条1、十戒信奉上帝为万物之主,不信其它神灵。
不为自己雕刻或者敬拜偶像。
不以上帝之名妄名虚誓。
恪守礼拜日孝敬父母不杀人不行奸淫不偷盗不妄证不贪念他人妻子和财物。
2、三位一体:相信圣父、圣子、圣灵3、信原罪:一切罪恶根源是始祖亚当和夏娃偸吃禁果引起的。
4、信救赎:上帝把耶稣派到人间偿还人类偷吃禁果之罪,因此虔诚的信仰耶稣必得到救赎。
5、末世论:相信有世界末日上帝对人类进行最后的审判,无罪入天堂,有罪入地狱。
(三)门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摩门教。
(四)礼俗:1、十字架;国际礼仪中忌交叉握手形成十字,代表不详象征。
2、数字13的忌讳耶稣受难前夜,最后的晚餐被第13人的犹大出卖。
如果哪天周五和13重全就成为“黑色星期五”楼层、房间没有13层,被隐晦掉了。
电脑黑客也喜欢在这天发病毒。
3、饼和酒。
基督教在进行弥散活动时,使用饼代表主的身体、酒代表主的血,吃喝主的肉和血,表示已经领受了耶稣的意愿。
可以获得免罪。
饼和酒成为教徒常用的食品。
二、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创建经典《古兰经》。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成为穆斯林,意思为顺从真主安拉的人。
五个信条;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
教徒要行五功念功-念颂真经礼功-做礼拜,每天做五次礼拜。
斋功-斋戒课功-把收入的一部分奉献给安拉。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宗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宗教场合中,文明礼仪是维护宗教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范,更是一种内涵上的修养。
本文将从宗教场合中的言行规范、服饰礼仪以及宗教场所的参观礼仪等方面,探讨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
首先,宗教场合中的言行规范是维护宗教秩序的基础。
在宗教场合中,人们应当保持肃静,尊重宗教仪式的进行。
不应大声喧哗、争吵或者使用粗俗的语言。
同时,人们应当尊重宗教教义和信仰,不得嘲笑、诋毁或者干扰他人的宗教仪式。
此外,宗教场合中要遵守秩序,不得插队或者推搡他人。
只有通过遵守这些言行规范,宗教场合才能保持庄重肃穆的氛围,让信众能够专心参与宗教活动。
其次,宗教场合中的服饰礼仪是表达对宗教的尊重和敬意。
在宗教场合中,人们应当根据不同宗教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服装。
一些宗教要求信众穿着朴素、庄重的衣物,以示对宗教的虔诚。
同时,应当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者引人注目的服装,以免干扰他人的宗教体验。
此外,宗教场合中应当尽量避免佩戴过多的饰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通过合适的服饰礼仪,人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宗教场合,与信众们一同感受宗教的力量。
最后,参观宗教场所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在参观宗教场所时,人们应当保持安静、谨慎。
不得随意触摸或者破坏宗教文物和建筑。
同时,应当尊重宗教场所的规定和要求,不得在宗教场所内吸烟、喧哗或者乱丢垃圾。
参观宗教场所是一种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学习,只有通过遵守参观礼仪,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宗教的智慧和价值观。
总之,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是维护宗教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通过遵守宗教场合的言行规范、服饰礼仪以及参观礼仪,我们能够更好地尊重宗教信仰,与信众们共同感受宗教的力量。
宗教场合中的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范,更是一种内涵上的修养,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宗教和社会的尊重和关爱。
只有通过共同遵守文明礼仪,我们才能够在宗教场合中营造出和谐、肃穆的氛围,让宗教的光芒照亮我们的心灵。
宗教中的礼仪文化一、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佛教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由这些宗教衍生出来的不同宗教背景的人们的行为、语言方式和在礼仪上不同的标准。
二、关键词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礼仪三、引言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而宗教礼仪作为宗教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处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使人同信仰对象接近或合二而一的象征作用,具有超越个人的重要社会价值。
因此,在从事宗教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宗教的人们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带人接物的方式、对待自然、超自然现象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的礼仪。
四、正文宗教渗透在生活中,不同宗教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礼仪文化。
(一)、基督教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欧洲许多人都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相传它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它的经典著作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
在世界上它是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教徒约十亿人。
基督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基督教指所有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狭义的基督教专指新教,它与正教、公教(天主教)共同构成了基督教的三大流派,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各个新宗派及其不断分化而成的更多新宗派的统称。
现在新教主要流行于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欧诸国。
新教在中国又被称为耶稣教或基督教。
1954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1980年成立中国基督教协会。
天主教被统称为公教,崇拜上帝(天主圣父)、耶稣基督(天之圣子)和圣母玛利亚。
以梵蒂冈为领导中心,奉担任梵蒂冈首脑的教皇为“基督在世的代表”,由其充当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尼⽇利亚风俗和商务礼仪尼⽇利亚联邦共和国(TheFederalRepublicofNigeria),简称尼⽇利亚,位于西⾮东南部,是西⾮的“天府之国”。
⾯积92.3万平⽅公⾥.⼈⼝10191万⼈,居民中穆斯林占47%,基督教徒占34%。
英语为官⽅语⾔,通⽤语⾔有豪萨语、约鲁巴误和伊博语。
居民中穆斯林占47%,基督教徒占34%。
尼⽇利亚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都拉各斯(Lagos),是优美的热带海滨城市,⼈⼝约400万,是主要的港⼝和⼯业基地。
市区⾼*的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有国⽴图书馆、博物馆、拉各斯⼤学等,有国际航空站,海滨是疗养胜地和旅游中⼼。
尼⽇利亚是⾮洲国之⼀。
1960年10⽉1⽇独⽴。
1978年新宪法规定总统民选。
国会分参、众两院。
1971年2⽉10⽇与我国建交。
⽇利亚有许多部族,其习俗与⽂化传统有很⼤差别,所以他们的⽣活⽅式也截然不同。
施礼前,总习惯先⽤⼤拇指轻轻地弹⼀下对⽅的⼿掌再⾏握⼿礼。
谈话中应回避的⼀个话题是宗教。
他们不愿谈论政治,特别是有关⾮洲的政治问题。
要避免谈有关南⾮的事,另外,所携的印刷品不要有涉及南⾮活动的画⾯。
恰当的话题是有关尼⽇利亚的⼯业成就和发展前景。
尼⽇利亚⼈和⼈交谈的时候,从不盯视对⽅,也忌讳对⽅盯视⾃⼰,因为这是不尊重⼈的举⽌。
他们忌讳左⼿传递东西或⾷物,忌讳“13”。
已婚妇⼥最忌讳吃鸡蛋。
她们认为妇⼥吃了鸡蛋就不会⽣育。
尼⽇利亚伊萨⼈认为⾷指是不详之物,⽆论谁⽤右⼿的⾷指指向⾃⼰,都是⼀种挑衅的举动;如果有⼈伸出⼿并张开五指对向⾃⼰,更是粗暴地侮辱⼈的⼿势,相当于辱骂祖宗。
这些都是令⼈不能容忍的。
他们⽤餐⼀般习惯以⼿抓饭,社交场合也使⽤⼑叉。
尼⽇利亚的商务礼俗,由于以前它是英国的殖民地,旧统治者的影响仍然存在。
⽬前他们所采⽤的⽂书图表*多⽤的是英国模式。
贸易以英国为主,其他欧美国家也都有往来。
访政府官员宜穿西装,访问商界不必穿西装,但是宜打领带。
拜会政府机关宜先订约会,访问商界,并⾮必要。
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随着国际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许多白领一族开始频繁与世界各地的商务人士交往,这时候就需要充分了解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世界各国的商务礼仪常识泰国访问泰国各级政府机构宜穿西装,但商人见面时穿讲究一点。
拜访大公司或政府部门必须提前预订时间,并持有用英文、泰文和中文对照的名片,当地两天即可印好。
泰国进出口商以华人为主,目前泰商也日渐增多,但大多数是做政府生意。
如果需要在曼谷市内四处谈生意,最好包一辆计程车,这样会既方便又省钱。
同泰国人打交道,千万不要夸耀自己国家的经济如何发达,否则他们会认为你太傲慢,在以后的交往中,有可能会有意地为难你。
因此,在泰国商人面前,显得越谦虚越好,他们才能很好地与你配合。
另外,在泰国进行商务活动,最好携带旅行支票,少用或尽量不用现金支付。
在泰国进行商务活动,必须尊重当地的教规。
如果你对泰国的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视的行为,就被视为是有罪的,拍摄佛像尤其要小心,比如依偎在佛像旁或骑在佛像上面,就会惹出轩然大波。
进入寺庙必须赤脚而行。
到当地人家做客,如果发现室内设有佛坛,要马上脱掉鞋袜和帽子。
初到泰国,要注意当地人所行的合掌见面礼,你也可以仿照这样做。
泰国人非常重视人的头部,他们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千万不要轻易抚摸别人的头部。
即使是喜爱的小朋友,也绝不可以用手去摸他们的头,否则将被视为是对此小孩所带的神的不尊重。
如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在地上或者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否则就是极大的不尊敬。
人坐着的时候,忌讳他人拿着东西从头上面经过。
在泰国人面前盘腿而坐是不礼貌的,如进行商务谈判坐下时,千万别把鞋底露出来,这样也被认为是极不友好的表示。
用脚踢门会受到当地人的唾弃,更不能用脚给别人指东西,这是泰国人最忌讳的动作。
奥地利随着我国与奥国经济往来不断增加,前往奥国访问的商人逐年递增,与奥地利商人接触,必须特别注意各种礼节,因为奥国商人相当正式、严肃。
欧洲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信仰法国:社交礼仪:在法国女士优先,法国人采取的见面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法国人非常保守而且正式。
商务会议礼仪:要提前俩周预约,秘书要在开会之前要把开会的材料准备好,事先通好电话,以及接洽人是谁,这些准备工作都要事先做好。
法国的法定节假日是七月和八月,所以这时不要安排任何的活动,如果你要推辞见面时间,不要忘了打电话,说明原因。
开会一般都是以讨论为主,并不会做出最终的决定,要注意你的言行举止,说话时不要夸大其词,因为法国人不喜欢这类的人。
信仰忌讳:要注意商务礼俗,法国人忌讳”13”,他们不住13号房间,不在13日这天外出旅行,不坐13号座位,更不准13个人共进晚餐。
法国人喜爱花,切记不要送菊花,因为法国(或其他法语区),菊花代表哀伤,只有在葬礼上才送菊花。
其他黄色的花,象征夫妻间的不忠贞,千万别送。
另外也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在法国,康乃馨被视为不祥的花朵,法国人喜欢玫瑰,玫瑰花表示爱情。
在法国,男人向女士赠送香水,有过份亲热和“不轨企图之嫌”。
也忌讳送刀、剑、刀叉、餐具之类,若送了,意味着双方会割断关系。
送花通常要逢单数,但别逢不吉利的“13”。
法国人除非关系比较融洽,一般不互相送礼。
英国:英国客人重仪表,注重“女士第一”。
英国人在社交场合中特别注重礼仪形式,他们很喜欢别人在称呼他们时,把姓名的后面加自己的荣誉头衔。
礼节礼仪:英国人在与客人初次见面时的礼节是握手礼;女子一般施屈膝礼。
英国男子戴帽子遇见朋友,有微微把帽子揭起“点首为礼”的习惯。
信仰忌讳:很忌讳“13”和“星期五”这些数字与日期。
一般都视其为“厄运”和“凶兆”。
他们还忌讳“3”数。
尤其在点烟的时候,不论用火柴还是打火机,只能点到第2个人,然后要把火熄后,再给第3个人点。
他们认为一次火点3人的烟是不吉利的。
英国人同别人谈话时,不喜欢距离过近,一般以保持50公分以上为宜。
他们还特别不喜欢大象及其图案,对墨绿色很讨厌,很忌讳黑猫,认为这将预示这个人要遭到不幸。
世界各国商务礼仪介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礼仪传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奇风异俗;对于我们这些长期需要与外国客户打交道的商务人士来说,如果能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客户感觉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从而拉近与客户之间的亲切感;因此我们汇总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商务社交礼仪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各位;一、美国美国人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喜欢结交朋友,在社会交往中不拘小节;但是仍有要注意的地方:1、美国人的穿着以体现个性为主,很难从服装上看出他们是富有还是贫穷,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如果是一位穿着时髦笔挺西装的男士,看上去像某大公司的老板,其实他可能是演艺界的艺员,甚至是一个美容美发师;而穿着牛仔裤运动鞋旧T恤的,看似流浪汉,其实却可能是一位不修边幅的大老板;因此,若简单地以衣帽取人,不仅会主次不分,使自己陷入窘境,而且会让美国人轻视;当然,在正式的场合下,美国人的服装还是比较讲究的;2、美国人很珍惜时间,浪费他们的时间等于侵犯了他们的个人权利,因此拜访美国朋友须预先约好;赴约要准时,不迟到不早退;要准备好话题,谈完事就告辞;如果送上点小礼物,他们会很高兴;3、见面时,应互相问安,主人应主动向客人介绍自己的身份和来宾的姓名和他们的工作、爱好幽默些;与美国朋友握手,用力不能太小,否则有不礼貌之嫌;男士与女士握手时,要待到女士伸出手时方可与对方握手,一般只宜轻轻握住女士的手指部位;4、交谈时要注意态度文雅,不要用过大的手势,也不要口吐飞沫,更不要用食指指着对方;不要左顾右盼,看表,不要随便打断对方;谈话内容不要涉及到个人隐私,比如年龄、婚姻状况、收入、财产、宗教信仰等;5、美国人有时会用手搭在你的肩膀上,表示肯定与鼓励;见面结束时,要把有关计划或反馈意见告诉他们;与美国人接触时,会发现美国人喜欢运用手势或其他体态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要注意以下四个禁忌:1盯视他人;2冲着别人吐舌头;3用食指指点交往对象;4用食指横在喉头之前;美国人认为,以上体态语言都具有侮辱他人之意;在公共场合,不要蹲在地上,也不要双腿叉开坐;交谈或者相处时,必须保持50厘米到150厘米,因为美国人认为个人空间不容冒犯;不适宜送给美国人的礼品有香烟、内衣、香水、药品以及广告用品;另外,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因为Negro主要是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要如此;否则,黑人会感到你对他的蔑视;二、德国德国人素来以严谨、高效而着称,这也是日耳曼民族的特点;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1、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2、德国生活小事忌讳多,守纪律,讲整洁,守时间,喜清静,待人诚恳,注重礼仪;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3、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与德国人握手时,有必要特别注意下述两点;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4、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则大都可行;5、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您”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6、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禁忌与注意事项;1、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2、德国人很反感在交际场合四个人交叉握手,或进行交叉谈话或者窃窃私语,因为那是很不礼貌的;3、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不宜订约约会;交谈时尽量说德语,或携带翻译同往;商人多半会说一些英语,但使用德语会更令对方高兴,拉近距离;4、与德国人交谈时,要少谈论政治,少炫耀关系;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等话题;5、德国人极度厌恶“13”与“星期五”;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三、法国法国人是“边跑边想的人种”,这一点与德国人大相径庭;德国人在商谈时会将所有细节完全研讨过,并且确认感到满意之后才会签约,而法国上人则在谈妥了50%的时候,就会在合同上签字了,但昨天才签妥的合同,也许明天又要求修改,这点令对手头疼;但是,也可以认为法国人很珍惜人际关系,而这种性格也影响到商业上的交涉;但尚未成为朋友之前,法国人不会跟你成交大宗买卖的;法国人的基本习惯:1、“女士第一”的观念在法国极为盛行;2、时间概念很强;无论出席什么集会,都习惯准时到达,从不拖拉迟到;3、法国人在同客人谈话时,总喜欢相互站得近一些,显得亲切;法国人的手势:1、谈话习惯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和我们的习惯不同:1我们用姆指和食指分开表示“八”,他们则表示“二”;2在表示“是我”的时候,我们通常用手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而他们的手指指向自己的胸膛;3把姆指朝下表示“坏”和“差”的意思;法国人初次见面礼仪1、轻轻握手是通常的问侯方式,但客人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不应主动伸手;2、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以握手为礼,少女向妇女也常施屈膝礼;3、男女之间和女子之间的见面,常以亲面颊代替相互握手;4、在法国一定的社会阶层中“吻手礼”也颇为流行;施吻手礼时,嘴不应接触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场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法国人的禁忌1、忌讳黄色;对墨绿色也极为反感;2、不能对老年妇女称呼“老太太”,视为一种污辱的语言;3、忌讳男人向女人赠送香水;否则,就有过分亲热或有“不轨企图”之嫌;4、忌讳别人打听他们的政治倾向、工资待遇以及个人的私事;5、初次见面就送礼,会被人认为是不善交际的,甚至还会认为你行为粗鲁;法国人商务谈判的风格1、法国人大都着重于依赖自己的力量,很少考虑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办事权限很大;2、组织结构单纯,从下级管理职位到上级管理职位大约只有二三级,因此在参加商谈的时候,也大多由一人承担,并且能够决策,因此,商谈能够顺利进行;3、和法国人谈判时,即使他们英语讲的很好,他们可能也会要求用法语进行谈判;在这点上他们很少让步,除非他们恰好是在国外而且在商业上对你有所求;如果一个法国谈判者对你说英语,那么,这可能是这一天你可能取得的最大让步;4、虽然法国人为人冷淡但不正规刻板,他们每天和你握手的次数比你洗手的次数还要多;和法国人建立友好关系,需要做出长时间的努力;如果你和法国公司建立了多年的友好关系,互惠互利,并且未发生纠纷,那么你会发现他们是容易共事的伙伴;他们会热忱地与你交往,以美酒佳肴招待你,使过去的不愉快烟消云散;四、英国英国的经济发展较早,曾经一度称霸世界,由于存在这种大国民的意识,英国人喜欢带着一种悠然自得的样子,在大部分外国人的眼里,英国人“自命清高”和“难以接近”;但是,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他们之间善于互相理解, 绅士风度处处可见;英国人商务谈判的特点1、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即使在公务完成之后也如此;2、在英国经商,必须属守信用,答应过的事情必须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完成;3、英国人注意服装、穿着要因时而异;他们往往以貌取人,仪容态度尤须注意;“外表决定一切”;与英国人交往还要尽量避免感情外露;4、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讲话十分客气,“谢谢”、“请”字不离口;请他办事时说话要委婉,不要使人感到有命令的口吻,否则会遭到冷遇;禁忌1、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这种“V”形手势,是蔑视别人的一种敌意做法;2、忌谈个人私事、家事、婚丧、年龄、职业、收入、宗教问题;3、在正式的宴会上,一般不准吸烟;进餐吸烟被视为失礼;4、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这是个不吉祥的数字;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13"这个数字,用餐时,不准13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话,则认为这是双倍的不吉利;五、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英联邦国家,国内居民95%为英国移民的后裔,因此澳洲人生活及饮食习惯具有浓重的英国特点;基本礼仪特点1、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人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大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握住双肩之类的动作;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熟人之间可称小名;2、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大多数人不论其地位多高,都很平易近人,肯定会真诚而专注地倾听你的意见;他们讨厌任何仗地位来摆架子的作风;他们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为一起进过餐,生意就好做了;3、澳洲人很重视办事效率,不愿把时间浪费在不能决策的空谈上;在商务谈判时,他们不喜欢先太高价格,再慢慢减价,尽力避免在讨价还价上浪费时间;与澳商谈生意时,对方在价格上往往不太计较,但对产品质量要求相当严格,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对方将不客气的提出索赔;3、澳大利亚不流行小费,但服务人员如果为你提供了额外的服务,可给适当的小费,数目不宜多;到商店里买东西不要讨价还价;坐车不系安全带是违法的,小孩也要系安全带;4、澳大利亚人崇尚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乐于保护弱者;除了保护老人、妇女、孩子、弱小种族之外,他们还讲究保护私生子的合法地位,甚至将保护动物看作是自己的天职;5、澳洲人大都崇尚自然与运动,与他们交谈时,可以多谈一些旅行、体育运动及到澳大利亚的见闻;澳洲礼仪禁忌1、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将本国与英国处处联系在一起;虽然不少人私下里会对自己与英国存在某种关系而津津乐道,但在正式场合,他们却反感于将两国混为一谈;2、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听“外国”或“外国人”这一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抹杀个性,是哪一国家,是哪个国家的人,理当具体而论,过于笼统地称呼是失敬的作法;3、澳大利亚人对公共场合的噪声极其厌恶;在公共场所大声哗者,尤其是门外高声喊人的人,是他们最看不起的;4、澳大利亚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礼拜”之习;他们的这种作法“雷打不动”,想在这天与他们进行约会,往往“难于上青天”;5、澳大利亚人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倒霉;6、在澳大利亚,即使是很友好地向人眨眼尤其是妇女,也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六、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上,是中东地区相当富裕的一个国家;沙特人性情很固执、脾气很倔强,不轻易地相信别人,比较保守,家族观念很重;在他们的社会里,等级制度依然根深蒂固,主人绝对不做佣人干的事,即使这个工作极为轻而易举;封建主义的色彩十分浓厚;基本礼仪与商务特点1、沙持阿拉伯人见面时、习惯首先互相问候说;“撤拉姆阿拉库姆”你好,然后握手并说:“凯伊夫哈拉夫”身体好;有的沙特阿拉伯人习惯伸出左手放在你的右肩上并吻你的双颊,这是一种吻礼;一般人在外多以握手问候为礼;如果双方指男子信仰一致或比较友好,双方左右贴面三次;有时候主人为表示亲切,会用左手拉着对方右手边走这说;如果沙特人带着妇女作伴,别指望与她握手,也别指望会把你介绍给她;2、沙特人很大方;你不要老盯着看他的手表、衬衫链扣或其他东西,否则他会当场摘下来送给你;如果你拒绝的话,就会得罪他;沙特阿拉伯没有夜总会和电影院,饭馆也非常少;3、沙特人不相信谈判代表,总要求与制造商直接谈判;法律限定该国商业必须由本国商人经营;沙特商人总是身兼进出口,零售商经营商品种类奇杂;沙特商人往往兼营多种商品进出口,且善于讨价还价,谈生意需要细心又耐心;4、谈判节奏较为缓慢;在阿拉伯国家进行商务谈判,不可能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指望一通电话就可以谈妥某项事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与阿拉伯人的一次谈判只是部分地同他们进行一次磋商;因为,他们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出谈判的最终决策;因此我们要保持超强的耐心;5、按照沙特人的商务礼俗,冬日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约会须先预约,但象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会见松散不守时;因此,即使是约定的时间去拜会,最好仍需在日程上留一点余地;对方晚到15~30分钟是常有的事;依公司类别而定,上班时间千差万别,夜间上班的公司也很多;最好约对方到咖啡店单独谈判;在洽谈业务时,沙特人员常被来往人员打断;阿拉伯人认为这是“家庭”的延伸,不认为是失礼;遇到这种情况,一是耐心等待,二是预约到外面单独洽谈;商务禁忌1、沙特阿拉伯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他们讨厌别人用眼睛盯着他们,也反对别人送他们雕塑或女人照片之类物品;他们忌讳左手递送东西或食物,认为这种举动有污辱人的含义,所以一般人都讨厌使用左手;2、应回避的谈话内容包括中东的政治和国际石油政治;3、沙特阿拉伯人严禁崇拜偶象,在他们的心目中真主只有一个,所以不允许商店橱窗中有模特及出售小孩玩的洋娃娃,而且任何人还不得携带人物雕塑等偶象进入公共场所;4、忌讳照像;尤其是未经许可对他们进行拍照的话,是大不敬的;5、禁止吸烟喝酒,不准赌博,这主要是其教规的限制;沙待阿拉伯人还禁食猪肉及一切外形丑陋和不洁之物,如甲鱼、螃蟹等;。
什么是宗教礼仪
宗教礼仪,是指宗教信仰者为对其崇拜对象表示崇拜与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
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宗教,自然也就存在着多种宗教礼仪。
在社会生活里,宗教礼仪不仅是各种宗教之间相互区别的显著标志,而且也是各种宗教用以扩大宗教组织、培养宗教信仰的重要的常规*手段。
从广义上说,对神的崇拜行为都可以叫宗教礼仪;从狭义上说,宗教礼仪是被普遍化和定型化的对神的崇拜形式,是有秩序有规律的宗教行动。
日本学者宇野圆空先生认为:“礼仪是被制度化和戒律化了的身心的宗教行动。
”
宗教礼仪有三种:
第一种是物象礼仪,即向神佛供献各类供物,几乎所有宗教都有这样的礼仪……
第二种是示象礼仪,这是较高层次的宗教礼仪,指在表达对神佛的崇拜、敬畏和祈祷等感情时,将一些宗教礼仪规范化、符号化、象征化,以增加加宗教礼仪的崇高*和神圣*。
世界上各大宗教礼仪多为这类礼仪,它是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种是意象礼仪,它是超越了一般形式的礼仪,是最高层次的宗教礼仪,它是一种心灵的礼仪,是信教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宗教的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