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9.1 科学立法》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21.80 MB
- 文档页数:26
《科学立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立法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科学立法的基本含义,理解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科学立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民主性、科学性、法治性等。
3. 学会运用科学立法的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在立法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科学立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立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实践意义。
为此,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 科学立法的核心内容及其对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作用。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科学立法在具体立法工作中的运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立法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教学准备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 搜集和整理有关科学立法的理论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等。
2. 准备相关案例,如近年来的重要立法案例和立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等。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4. 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本环节旨在通过引入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课程内容打下基础。
1. 引出话题:教师可先从社会热点或学生身边的法律案例入手,如“最近热议的某部新法规的制定过程”或“学校校规的制定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立法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对立法的理解,以及他们认为立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初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后续的教学内容调整做好准备。
二、知识讲解环节本环节旨在通过系统的知识讲解,使学生对立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1. 立法的基本概念:讲解立法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立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科学立法的原则:介绍立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民主性、科学性、公正性等,强调这些原则在立法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一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在我国,制定与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的,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地方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D.国务院相关部门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这一规定说明推进科学立法应该( )A.坚持依法立法B.坚持文明立法C.坚持规范立法D.坚持民主立法答案:D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四条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这说明( )A.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B.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C.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D.科学立法应明确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科学立法的要求的理解。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说明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与题意无关。
4.5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了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为编纂好民法典,全国人大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共有425 600多人参与,网民意见总数达到102万。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保护人民的民事权利,守护人民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这说明( )①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公民权利有法可依②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了立法质量③公民增强政治参与意识,推动了法律的宣传、普及和实施④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材料说明国家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公民权利有法可依,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了立法质量;③不符合题意;④错误,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权利和义务始终是统一的。
9.1 科学立法导学案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杨晓建【预习案】一、科学立法(一)内涵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不断提高法律的()。
(二)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1.():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2.():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3.():制定行政法规4.():制定部门规章5.():制定地方性法规6.():制定地方政府规章7.():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坚持科学立法的标准1.科学立法体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
具体要求: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2.科学立法符合()。
具体要求:要立(),立(),完善(),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3.立法必须遭循(),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
具体要求:要明确划分(),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四)怎么样坚持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要做到()。
在我国,()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科学立法要()。
要健全(),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科学立法要()。
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
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讲授案】总议题: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议题一: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议题二: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议题三:公正司法守卫公平正义议题四:全民守法倡导社会新风议题一: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基础过关:科学立法知多少?结合预习,快速浏览教材,自行梳理:Ⅰ科学立法的内涵?Ⅱ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哪些?(提示:本问题比较简单,请同学们提前在教材上圈画知识点。
9.1《科学立法》导学案【课时目标】1.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基本标准;理解科学立法的要求。
2.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通过学习,明确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判断标准;理解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要求。
难点:理解科学立法的判断标准;理解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总体要求。
【课前自主预习】1.科学立法的内涵?2.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3.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哪些?4.推进科学立法的要求?【课堂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结合课本思考,如果你是立法者,你会遵循什么原则来进行制定或修改法律呢?探究活动二:同桌间交流,从立法方向看,三段材料分别是如何体现立法原则的?探究活动三:《民法典》关于遗嘱规定的变化,体现了立法的什么原则?探究活动四:从《宪法》到《国家安全法》再到《生物具体法》体现了科学立法需要遵循什么原则?探究活动四: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根据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探究如何推进科学立法?【课堂合作探究】1.社会万象,纷繁复杂;立法所向,千头万绪。
提高立法质量,使法律法规更加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更加准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立法工作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材料表明()①立法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②立法要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实现立法过程科学化③立法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立良善、管用之法,要解决现实问题④立法应尊重和反映规律,超越社会发展,有效调整社会关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我国地方立法一直存在“部门化立法”痕迹,一些部门在立法时“有利则争,无利则推,他利则拖,分利则拒”。
地方立法被部门利益绑架,缺乏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和正当性。
法律冲突不可避免,但地方立法工作者要考虑该法律责任所对应的行为的各种情况,能够适应于其所对应的行为的各种情节。
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1 科学立法【学习目标】1.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基本标准;理解科学立法的要求;2.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3.明确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判断标准;掌握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要求。
难点:明确科学立法的判断标准;掌握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总体要求。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讨论、情景导入【课前预习】1.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重要意义3、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合作探究】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椎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良法来保障善治?【当堂检测】1. 判断正误。
(1)立法过程只需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 )(2)科学立法要符合实际、实现良法善治。
( )(3)科学立法要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程序。
( )(4)我国公民享有立法权,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2. 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 部、地方性法规8600 多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而目前我国推进科学立法,开启了法律“提质”的新征程。
这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立法权,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科学立法取得了重大成就C.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已得到全面贯彻实施D.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3. 2019年8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建立发言人机制举行第一次记者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
9.1科学立法(备教案)-【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3)【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立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科学立法的方法和实施路径。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如何科学立法,并在实践中掌握立法技巧。
3.了解我国的立法机构以及立法程序和权力,掌握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规定和程序。
【教学重难点】1.科学立法的方法和实施路径。
2.我国的立法机构以及立法程序和权力。
3.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规定和程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安排】一、科学立法(一)概念和意义(15分钟)1.简介科学立法。
2.科学立法的意义。
(二)科学立法方法和实施路径(30分钟)1.科学立法方法。
2.科学立法实施路径。
(三)案例分析:调整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的立法(30分钟)1.科学调查和诊断。
2.立法原则。
3.立法内容。
二、我国的立法机构以及立法程序和权力(一)我国的立法机构(20分钟)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
2.国务院。
3.民族自治地方的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构。
(二)立法程序和权力(35分钟)1.制定法律的程序。
2.修改法律的程序。
3.立法机构的权力。
三、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一)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规定(15分钟)1.法案的制定。
2.法案的审议。
3.法律的公布。
(二)制定和修改法律的程序(25分钟)1.法案的办理程序。
2.法案的表决程序。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科学立法、我国立法机构、立法程序等为主要内容,通过讲授、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
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立法的方法和实施路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知悉,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法律素质。
同时,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立法机构以及立法程序和权力,掌握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规定和程序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建立了学生正确的法制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