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利用实施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435.33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回收利用方案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技术发展,尤其是由于现代社会和城市化带来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雨水利用技术正逐步受到重视,并有了很大进步。建筑区雨水利用是建筑水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生态效益。我公司着重于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搭建,项目方案的制定均严格遵循《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等各项国家标准,并根据雨水水源和回用用途以及处理站的具体情况,优化设计方案。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一般由雨水收集贮存部分,雨水净化处理部分和雨水利用部分组成,其中雨水收集和雨水利用两个环节决定了雨水处理、净化的处理工艺及流程。雨水利用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分别包括雨水截污汇集分系统、初期雨水弃流分系统、雨水调蓄沉淀分系统、雨水净化处理分系统、雨水分配回用分系统。

一、设计依据及原则

1.1 设计依据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

主设计单位提供的参数和图纸等资料。

1.2 设计原则

1.安全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弃流系统进行合理的高程设计,避免暴雨倒灌,保证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安全运行。

2.经济性:合理进行雨水弃流和处理的工艺设计,减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智能控制,提高雨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体现雨水利用的经济性。

3.可靠性:选择稳定可靠的工艺,保证处理后水质达标,实现用水的安全、可靠。

4.简便性:雨水弃流、处理处理设施应能自动运行,操作、维护简便,以减少劳动强度。

二、雨水利用系统分析

2.1 项目概况

雨水处理利用工程,依据我司经验,绿地及道路雨水太脏,来水水质情况不稳定,处理困难、运行成本大,不推荐收集。推荐项目收集屋面雨水,前期雨水做弃流处理,后期雨水收集,雨水经处理后主要回用于绿化灌溉。雨水处理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3

2.2雨水利用量计算

日用水量最大为

地块Qd=16430×3×10-3≈49.3m3/d;

由于降雨的不确定性,雨水作为杂用水水源和补水水源具有不稳定性,则清水池上部应设置自来水补水设施。

2.3设计范围:

根据现有资料,本方案主要针对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初期雨水的弃流处理、雨水蓄水、水质净化。不包含雨水收集管网、雨水回用管网和雨水入渗等系统的设计。

2.4 系统处理能力分析

根据上述水量计算,本方案相关设计水量如下:

1.雨水蓄水池容积:目前尚无规范对雨水蓄水池容积计算做具体规定,一般认为,该池容积设计需综合考虑可收集雨水量、雨水利用需水量和建设方的投资能力,本项目收集面积分别为9000平米,根据降雨一年重现期,收集水量远大于绿化日用水量38 m3,雨水蓄水池容积应根据用水量进行设计,应保证至少3d的绿化日用水量,从经济合理性角度考虑,建议蓄水池容积按100m3设计。

2.由于降雨的不确定性,雨水作为杂用水水源具有不稳定性,因此绿

化用水应考虑设置自来水补水设施。

3.雨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根据用水量计算结果,雨水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应按日用水量38 m3/d设计,处理设施小时处理雨水量可按10m3/h设计,最长每天运行约4h。

3.工艺流程说明及设计

雨水利用系统由初期雨水弃流、调蓄存储和净化处理三部分组成,弃流部分主要由安全分流井、雨水弃流控制器和复合流过滤器组成;调蓄存储主要为蓄水池;净化处理部分根据雨水的用途和用量,选择混凝、反应、过滤、消毒的物化法处理工艺。

3.1初期雨水弃流部分

由于降雨过程中,初期的雨水冲刷屋面、道路,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粉尘和泥砂,水质较差,应对其进行弃流处理,使其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对于后期较为清澈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后经适当的处理回用,

以减少处理工序和降低运行费用等。一般建议以初期2-3mm降雨径流为界,进行弃流和收集。

雨水水质应以实测资料为准,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中的经验值:雨水弃流前的雨水水质为CODCr、 SS均达到两千多,污染较高,雨水初期径流弃流后的水质为CODCr 70-110mg/L、SS 20-40mg/L、色度10-40度,连续降雨时径流水质较好。

3.1.1安全分流井

安全分流井井底标高低于雨水弃流管,雨水汇集管与弃流管标高相同。分流井通过雨水收集管连接至弃流控制器。井内设有水质传感器,水质信号传输至弃流控制器用以控制雨水收集管道的开闭。分流井内雨水收集管距井底有一定高度(但低于雨水汇集管),作为沉泥空间;井底可渗水(或预埋钢套管),便于降雨结束后清理。

3.1.2弃流控制器

弃流控制器前端具有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悬浮物,栅条间距3mm,雨停后将提篮格栅取出倾倒即可。弃流控制器附带控制箱,控制箱内具有雨量传感器。

雨水处理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弃流控制器无须人工控制,完全由内置PLC控制程序进行多点信号串联监测控制,可对降雨的雨型、频次、雨量、pH值、暴雨倒灌等进行记忆处理,根据测试数据调整弃流时间和流量,收集优质雨水。多点信号串联监测控制点位包括:

根据汇流面积、汇流时间,确定弃流初期2-3mm降雨径流的时间(常规值);根据雨频确定收集时间(动态值);

根据雨水水质在线监测结果,确定弃流时间(监测值);根据分流井内水位,确定是否收集(报警值)。

设备性能参见下表。弃流控制器直接置于安全分流井之后,尽量缩小其间距离。

弃流控制器前端具有格栅,用于拦截大颗粒悬浮物,栅条间距3mm,雨停后将提篮格栅取出倾倒即可。弃流控制器附带控制箱,控制箱内具有雨量传感器。

雨水处理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弃流控制器无须人工控制,完全由内置PLC控制程序进行多点信号串联监测控制,可对降雨的雨型、频次、雨量、pH值、暴雨倒灌等进行记忆处理,根据测试数据调整弃流时间和流量,收集优质雨水。多点信号串联监测控制点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