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学试题

采矿学试题

采矿学试题

第一章煤田开发概论

1.根据煤炭开采的技术特点,可根据厚度划分哪些煤层类型?

2.根据煤炭开采的技术特点,根据倾角可划分为哪些煤层类型?

3.什么是煤田、矿区和矿区?

4.井田划分时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划分方法有哪些?

5.为何要对矿井井型进行分类?我国怎样分类?

6.初步设计时,矿井储量是如何分类和计算的?

7.如何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8.井田再划分有哪些?

9.阶段内的布置有哪些?10.何谓采区、盘区?

11.什么是阶段、级别和开采级别?

12.何谓立井、暗立井、斜井、暗斜井、平硐、平巷、石门、煤门、上山、下山、斜巷?13.什么是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14.什么是雷区开发?矿区开发模式?矿田开发方法有哪些类型?第二章矿田开发模式

1.对照教科书的图,叙述立井(或斜井)开拓系统各巷道的名称及作用。

2.描述竖井(或斜井)多级上坡开拓的开挖顺序;煤炭运输系统,煤矿通风系统,煤矿

面运料系统。

第三章分析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叙述影响井筒位置的因素。

2.描述上坡和下坡开采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

3.描述开采水平垂直高度的合理确定。

4.水平大巷有哪些布置方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第四章井底车场

1.简述井底停车场的基本概念。

2.井底车场按井筒形式、大巷运输方式、矿车类型及运行线路不同是如何分类的?

3.以立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为例,说明井底车场的组成、线路长度要求、硐室布置和

调车模式类型。

4.简述选择井底车场形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和原则。第五章矿井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

1.简述采矿平衡在煤矿生产中的意义。

2.简述三量的规定与要求、用三量反映采掘关系的合理性。

3.简述矿井开拓延深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第六章单一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1.绘制并描述单走向长壁采矿法的巷道布置、开挖顺序和生产系统。

2.简要描述按照中线和腰线建造采矿巷道的区别。

3.不同采煤工艺对区段平巷的坡度和方向各有什么要求。

4.断面巷道单巷布置与开挖、双巷布置与开挖、沿空留巷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5.双工作面布置特点、生产系统及使用条件。

6.绘图并用文字说明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中切眼的用途。

7.绘图并用文字说明采煤工作面不同回采顺序的特点。

8.绘制并描述工作面内不同通风方式的回采巷道布置和巷道防护要求。9.简要描述受结构影响的时区漂移的布局特征。第七章厚煤层分层长壁开采方法

1.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分层同采时巷道布置有何特点?分层分采时巷

道路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什么是人工假顶,分层开采中为什么要铺设人工假顶?什么是再生顶板,什么条件

能否形成再生屋顶?

3.人工假顶主要有那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4.假顶下回采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5.简述倾斜分层采煤法适用条件。第八章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1.简述放顶煤开采法的原理和主要应用类型。

2.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与普通综采工作面有何不同?

3.说明放煤方式与放煤步距的种类。

4.放顶煤开采的主要煤炭损失是什么?如何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5.简述放顶煤支架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

6.放顶煤采煤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第九章单一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1.尝试描述倾斜长壁采矿法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优缺点和应用条件。为什么煤层倾斜

是影响采用这种方法的最主要因素?

2.尝试分析倾斜和倾斜开采的特点和使用条件。

3.绘图说明倾斜分层倾斜长壁分层同采时的巷道布置,并说明掘进顺序、运输和通风

系统

第十章急倾斜煤层采煤法

1.急倾斜煤层开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急斜厚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工艺的种类及适用条件是什么?

3.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4.急倾斜煤层伪斜向长壁采矿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工作面会出现伪倾斜?西席煤柱采矿法

1.柱式体系采煤法的实质是什么?房式与房柱式采煤法的区别是什么?

2.连续式采煤工艺有几种?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3.尝试分析块状矿柱房采矿法和条带矿柱房采矿法的主要优缺点。

4.与传统采矿系统相比,王维一采矿法有哪些特点?

5.为什么矿柱采矿法采用多巷道布置?

6.简述柱式体系采煤法的主要优缺点及适应条件?第十二章采煤方法概念、分类与选择

1.简述采煤方法的分类第十三章准备方法

1.说明采区式、盘区式、带区式准备方式的应用。

2.采区上、下部车场有哪些形式?第十四章长壁采煤法回采工艺

1.简述炮采工作面设备、工艺、工艺特点及适用条件。

2.简述了普通工作面单滚筒采煤机单向截煤和双向截煤的过程。

3.简述综采工作面基本设备。

4.煤炭开采技术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5.根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循环作业图表可以知道哪些?

采矿问题集(2)

第四篇特殊开采

第二0章放顶煤开采引起的岩层和地表移动

1.何谓“三带”,影响“三带”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如何确定地表移动盆地的边界角、移动角、破裂角和最大沉降角?

3.简述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基本规律。

4.简要描述地表移动盆地的类型。

5.应用概率积分法预计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第二十一章“三下一上”采煤

1.简述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特征。

2.简述哪些开采方法可以有效地的减小地表移动与变形,简述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

3.简述条带开采法的开采条带宽度、预留条带宽度、回采率要求及适用条件。

4.简述水体下采煤的理论依据及方法。

5.简述水下开采安全煤岩柱的类型、支护方法及使用条件。

6.简述水下采煤的安全技

术措施。

7.简述“下三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8.简述承压水上开采时,采

煤诱发底板突水的基本规律。第二十二章上行开采顺序采煤法

1.尝试描述放顶煤顺序采矿法的应用条件。

2.尝试描述放顶煤顺序采煤法的判别方法。

3.尽量描述恒底采矿法的适用条件。第二十三章充填采煤法

1.试述矸石充填采煤法的分类、特点及工艺过程。

2.尝试描述水砂充填采煤法的充填系统、工艺及发展趋势。第24章水力采矿法

1.何谓水力采煤?水采矿井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简述全部水力化矿井主要包括哪些

生产系统?3.与旱采矿井相比,简述水采矿井开拓特点。4.简述水力采煤的优点及其适

用条件。

第五部分非煤固体矿床开采

第二十五章非煤固体矿床开采概述

1.术语解释:矿石品位;截止坡度;工业级;矿石贫化;采矿精度;切

2.根据成因,非煤矿床的类型是什么?其各种类型的发生特点是什么?

3.某矿开采铁矿床,已知一矿块的工业储量为84kt,工业储量平均品位为60%,该

矿块采出矿石量80kt,采出矿石的品位为57%。若混入的废石品位为15%,试计算:

(1)矿石损失率;(2)矿石贫化率;(3)废石混合率;(4)金属回收。4.某

矿开采磷矿时,已知一个矿段的工业储量为63kt,工业储量的平均品位(P2O5的平均含量)为24%。该矿段矿石量57kt,矿石品位21%。混合废石品位为4%时,试算:

(1)矿石回收率;(2)矿石贫化率;(3)废石混入率。

5.分析非煤矿床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硬度、结块、氧化、自燃及矿岩稳定性对采矿

的影响。第二十六章矿床开发

1.名词解释:主要开拓巷道;斜坡道;竖井开拓法;联合开拓法。2.非煤矿床开拓

与煤矿井田开拓有哪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3.与煤矿开发相比,非煤矿开发有哪些特点?分析并解释原因。第27章采矿技术

1.名词解释:落矿;矿石运搬;补偿空间。

2.放矿方法有哪些?为什么凿岩爆破法广泛应用于非煤矿床的地下开采?

3.与浅孔采矿相比,中深孔采矿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4.与采煤工艺相比,采矿工艺(非煤矿床回采工作过程)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二十八章采矿方法

1.术语解释:采矿方法;拉底;采矿准备工作量;球形电荷。

采矿学考题2套参考答案

采矿学考题2套参考答案 三、解释名词(每小题2分,共10分) 27、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或(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待顶板垮落稳定后再掘进区段平巷开采下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 28、(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 或(矿井设计时预计可以采出的储量。) 29、沿空掘巷—沿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很窄的煤柱掘进巷道。 30、倾斜长壁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向推进的长壁工作面。 31、DK615—2—4 单开道岔,600mm轨距,轨型为15kg/m,2号道岔,道岔曲线半径4m。 四、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2、 准备方式类型(2分):带区式,上山带区,两邻两分带组成的带区,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带区。 巷道布置特点(4分): 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回风大巷布置在m3煤层中; 在大巷附近开掘一套煤仓和材料斜巷联系各煤层回采巷道。 各分层分带运输斜巷通过分带煤仓和行人进风斜巷与运输大巷相联,各分层分带回风斜巷通过甩车道与材料斜巷相联; 从运输大巷开掘分带运料石门与材料斜巷相联。 33、运煤、通风和运料系统 运煤(2分):16—6—4—1 通风(2分):1—5—6—16—7—10—3—2 运料(2分):1—8—3—10—7—16 五、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34、运输大巷的断面要求 断面要求(4分):要满足运输、通风、行人、安全和铺管线的要求。 (1分)大中型矿井一般为双轨巷道断面;中小型井一般为单轨巷道断面。 (1分)大巷采用胶带运输的矿井一般设双大巷,胶带运输大巷的一侧可以设检修道,要留出胶带与检修道之间的安全距离。 (2分)矿车运输大巷的风速V≯8m/ s,设计时最大用6m/ s,胶带运输大巷的风速V4m/s。35、上山运输方式类型及运输设备对上山倾角的要求 运输上山运输方式类型(4分): 胶带输送机,分吊挂式,落地式; 铸石溜槽上链式刮板输送机; 自溜运输; 绞车和矿车运输。 轨道上山运输方式类型:主要是绞车和矿车运输。 运输设备对上山倾角的要求(4分): 一般胶带输送机α; 大倾角新型胶带机α=28;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就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 Z=(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 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4、开拓煤量 就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与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

采矿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采矿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 分,共 分) 、某大型地下矿山,由地表分别掘进斜坡道、竖井通达矿体。斜坡道作为地下大型无轨设备出入并兼作通风和材料运输之用;竖井用来提升矿石,则该矿山采用开拓方法为 ,按开拓巷道在开采中所起的作用,斜坡道与竖井分别属于 开拓巷道和 开拓巷道。 、按矿体倾角的大小,金属矿床可分为:倾角小于 °时为 ;倾角 ° °之间为 ; ° °之间为 ;倾角大于 °为 。 、在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 、 。其中,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多采用 开采顺序。 、矿井生产能力在 × 以上时,井底车场可选用 或 井底车场; × 的矿井,可采用 井底车场; × 以下的矿井可采用 井底车场。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覆岩下放矿的,新建矿山采用此方法开采围岩稳固的盲矿体,需要人工强制放顶时,按照覆盖层与回采工作先后不同,可分为 、 、 三种形成覆盖层的方案。 、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体厚度由薄至厚和极厚),是 采矿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爆破法落矿时,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 、 、 。 、矿块采准包括 和 等巷道工程,采准工程量的大小一般常用采准系数和 两项工作指标衡量。 、矿体为厚矿体 ,阶段生产能力 × 的矿山 ,阶段巷道多采用 形式布置;当开采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且通过能力达 × 时,可采用 布置形式。 、开采有色金属、金矿或稀有金属矿时,广泛采用充填采空区的支护方法,按充填材料的成分和输送方法不同,可分为: 、 、 。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 分,共 )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步骤是( ) 凿岩、爆破、通风、出矿; 矿床开拓、采准与切割、回采; 落矿、采场运搬、阶段运输和矿井提升; 矿床开拓、落矿与通风 、薄矿体开采过程中,与矿体倾角密切相关的是( )

采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对于煤层厚度大于1米、小于2.5米的中厚、硬煤层炮采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有(ABC) A、对眼; B、三花眼; C、三角眼; D、五花眼; E、单排眼。 2、我国中型矿井的生产能力有(BCE) A、30万t/a; B、45万t/a; C、60万t/a; D、75万t/a; E、90万t/a。 3、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有(BCDE) A、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上行垮落法; B、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法; C、水平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D、斜切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E、倾斜分层倾斜长壁上行充填法。 4、采区中部车场按甩入地点不同分(ACD) A、平巷式; B、顺向平车场; C、石门式; D、绕道式。 5、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站位置不同分(ABC) A、大巷装车式; B、石门装车式; C、绕道装车式; D、平巷装车式。 6、道岔型号DX918-5-2019中的“DX”表示(C) A、单开道岔; B、对称道岔; C、渡线道岔; D、单线道岔。 7、人为划分井田的方法有(BCD) A、走向划分法; B、水平划分法; C、垂直划分法; D、倾斜划分法。 8、煤层倾角为10°时适合采用的准备方式有(AC) A、采区式; B、盘区式; C、带区式; D、混合式。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空重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时,立井采用箕斗提升、大巷采用矿车运输的环行井底车场称为立井⎽⎽⎽⎽⎽⎽立式⎽⎽⎽⎽⎽⎽⎽⎽⎽环行井底车场。 2、在Zk=(Zg-P)C的关系式中,Z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Zg代表工业储量,P代表永久煤柱损失量,C代表⎽采区回采率⎽⎽,中厚煤层的C应不小于0.8。 3、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 拓⎽⎽、⎽⎽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采矿学试卷、习题及答案

《采矿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某大型地下矿山,由地表分别掘进斜坡道、竖井通达矿体。斜坡道作为地下大型无轨设备出入并兼作通风和材料运输之用;竖井用来提升矿石,则该矿山采用开拓方法为,按开拓巷道在开采中所起的作用,斜坡道与竖井分别属于开拓巷道和开拓巷道。 2、按矿体倾角的大小,金属矿床可分为:倾角小于5°时为;倾角5°~30°之间为;30°~55°之间为;倾角大于55°为。 3、在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其中,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多采用开采顺序。 4、矿井生产能力在30×104t/a以上时,井底车场可选用 或井底车场;10~30×104t/a的矿井,可采用井底车场;10×104t/a以下的矿井可采用井底车场。 5、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是在覆岩下放矿的,新建矿山采用此方法开采围岩稳固的盲矿体,需要人工强制放顶时,按照覆盖层与回采工作先后不同,可分为、、三种形成覆盖层的方案。 6、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体厚度由薄至厚和极厚),是 采矿法应用的基本条件。 7、爆破法落矿时,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 、、。 8、矿块采准包括和等巷道工程,采准工程量的大小一般常用采准系数和两项工作指标衡量。 9、矿体为厚矿体,阶段生产能力60~150×104t/a的矿山,阶段巷道多采用 形式布置;当开采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且通过能力达150~300×104t/a时,可采用布置形式。 10、开采有色金属、金矿或稀有金属矿时,广泛采用充填采空区的支护方法,按

充填材料的成分和输送方法不同,可分为:、 、。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3分,共15) 1、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步骤是() A 凿岩、爆破、通风、出矿; B 矿床开拓、采准与切割、回采; C 落矿、采场运搬、阶段运输和矿井提升; D 矿床开拓、落矿与通风 2、薄矿体开采过程中,与矿体倾角密切相关的是() A 爆破抛掷距离; B 凿岩方式; C 地压管理方法; D 采场运搬形式 3、空场采矿法矿块回采顺序是() A 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B 先采矿柱后采矿房; C 矿房与矿柱微差爆破同步回采; D 二者回采顺序无关紧要 4、崩落法采矿永久损失的矿柱矿量是() A 上盘三角矿柱矿量; B 下盘残留矿量; C 脊部残留矿量; D下盘残留矿量与脊部残留矿量之和 5、下面采矿方法中属于一步骤回采的采矿方法是() A 浅孔留矿法; B 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 C 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D 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三、简答题(45分) 1、试述垂直深孔落矿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共同特征。(5分) 2、简述应用空场法的基本条件及空场采矿法的特点。(5分) 3、简述VCR法的优缺点。(10分) 4、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有哪些?(10分) 5、下图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矿块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试按所给标号标出各工程名称。(2)列出此法的几个重要采场结构参数。(3)影响分段高度的因素有哪些?(4)上下相邻分段内的回采巷道(进路)程交错布置,试分析其原因。(5)应用该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有哪些?(15分)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采矿工程”《采矿学(下)》网课测试题答案5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采矿工程”《采矿学(下)》网课测试 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是指露天开采境界内某一水平分层的岩石量与矿石量之比。 A.平均剥采比 B.境界剥采比 C.生产剥采比 D.分层剥采比 2.最终开采境界的确定是露天开采设计与规划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既是技术决策,又是经济决策。() A.错误 B.正确 3.正在开采的台阶叫工作台阶或工作平台、工作平盘,由工作台阶组成的边帮称为干活帮。() A.错误 B.正确 4.依据工作线的推进方向与矿体走向的关系,台阶工作线的布置方式可有三种形式,即横向、纵向和垂向。() A.错误 B.正确 5.()按物质形态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矿产。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油汽资源 6.矿床中()储量及其品位是确定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A.可采矿石 B.矿石 C.矿岩 D.岩石 7.铁路运输开拓多采用()坑线。 A.移动式 B.迂回式 C.固定式 D.混合式 8.通常以爆破漏斗半径和()的比值来表征爆破作用指数的大小。 A.炮孔深度 B.最小抵抗线 C.炮孔直径 D.漏斗可见深度 9.台阶的三要素包括:台阶高度、()和台阶宽度。 A.台阶坡面 B.台阶面 C.台阶坡线 D.台阶坡面角 10.矿产资源按物质形态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矿产。() A.错误 B.正确 11.台阶坡面角主要是岩体稳定性的函数。() A.错误 B.正确 12.推到最终境界线的台阶所组成的空间曲面称为()。 A.边帮 B.最终边帮 C.边坡 D.侧帮 13.废石场的潜在危害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其一是由于废石场稳定性差所引发的废石场变形、滑坡及废石场泥石流; 其二是废石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其污染形式有()。 A.酸雨 B.毒气 C.粉尘 D.塌方 14.台阶坡面角主要是岩体()的函数。 A.稳定性 B.抗压强度 C.整体性

东北大学2021年9月《采矿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6

东北大学2021年9月《采矿学》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1. 矿物是地质作用或宇宙作用的产物,是地壳或宇宙中自然存在的各种元素所形成的自然物体。(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2. 成矿流体按照溶质成分及温度可分为的类型有( ) A.高温硅钾卤水 B.中温硅钾卤水 C.低温硅钾卤水 D.超低温硅钾卤水 参考答案:ABC 3. 测矿物硬度不必考虑是否为新鲜表面。(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4. 以下开拓方法属于联合开拓法的是( )。 A.平硐开拓法 B.竖井开拓法 C.平硐盲竖井开拓法 D.竖井硐盲竖井开拓法 参考答案:CD 5. 露天矿常用的运输方式有哪些? 露天矿常用的运输方式有哪些? 本题答案:露天矿常用的运输方式有: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胶带卷扬运输、斜坡箕斗运输及联合运输等方式,其中汽车运输应用最为广泛。

6. 穿孔作业是矿床露天开采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其作业内容是采用某种穿孔设备在计划开采的台阶区域内穿凿炮孔,为其后的爆破工作提供装药空间。(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7. 矿床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是各步骤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每一步为下一步创造条件。(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8. 沸石水失去会对沸石族矿物的结构产生影响。(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9. 露天矿开采终了时(或某一时期)所形成的空间轮廓称为( )。 A.露天开采轮廓 B.露天开采境界 C.开采轮廓 D.开采境界 参考答案:B 10. 在离子晶体结构中相当于半径较大的阴离子作最紧密堆积,半径较小的阳离子则充填于空隙中式。(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11. 对各种矿床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和建设时间等方面的初步比较,选出2-3个方案,是初步分析比较阶段。( )

采矿学(二模拟试题一答案

采矿学(二)模拟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自然资源,物质,环境。 2.矿体圈定,品位估算。 3.最终开采境界。 4.穿孔,爆破,铲装及运输,排岩。 5.工作水平。6.选型,数量,劳动力。7.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台阶宽度。8.孔距,排距。9.固定式。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BD2.B 3.C 4.A 5.C 6.C 7.B 8.C 9.D 10.B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什么是采矿? 采矿是从地壳中将可利用矿物开采出来并运输到矿物加工地点或使用地点的行为、过程或工作。 2.最终开采境界受哪些因素影响? 最终开采境界主要受矿床自然赋存条件、社会经济和采矿组织技术三大因素影响。 3.什么是露天矿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能力有何意义? 露天矿生产能力指每年采出的矿石量和剥离的岩石量。 生产能力的确定直接影响到矿山设备的选型、设备数量、劳动力及材料需求等。因此,一个矿山生产能力确定的是否合理意义重大。 4.何为生产剥采比?均衡生产剥采比有何意义? 露天矿山在生产期间的某一段时间内(一般为1年)所生产出来的岩石量与矿石量的比值就是生产剥采比。 均衡生产剥采比是为了保证矿山生产的稳定,尽量减少生产剥采比的波动,从而可以保持矿山生产设备、人员、管理队伍的稳定,避免矿山使用设备的大副度变化。均衡生产剥采比还可以分散剥岩高峰,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什么是露天矿床开拓? 露天矿床开拓是指建立地面与露天矿场内各工作水平以及各工作水平之间的矿岩运输通道,以保证露天矿场的生产运输,及时准备出新的工作水平。6.露天采矿中常用的炸药有哪些?各用于什么情况? 铵油炸药,用于干孔; 重铵油炸药,用于克服较大的抵抗线; 乳化炸药,用于水孔。 四、某小型长露天铁矿山,其赋存条件如下图所示,埋深145m,倾角60°;水平平均厚度30m;走向长度约为530m。经过调研后,采用下列数据作为设计参数:开采矿石的平均成本35元/t;剥岩成本18元/m3;矿石容重γ=3.3t/ m3;矿石的销售价格P0=89.5元/t,矿山下盘最终边坡角取38°,上盘最终边坡角取40°。试确定该矿山开发盈利最大时的开采深度。

采矿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采矿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矿产资源的是: A. 煤炭 B. 石油 C. 铁矿石 D. 水 答案:D. 水 2. 矿床是指: A. 地壳下沉的地方 B. 蕴藏矿产的地层或岩石 C. 矿石产量最高的地区 D. 矿工开采的地方 答案:B. 蕴藏矿产的地层或岩石 3. 采矿的基本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请按顺序排列) a. 矿石选别 b. 爆破

c. 运输 d. 粉碎 A. a-b-c-d B. b-d-a-c C. c-d-a-b D. d-c-a-b 答案:D. d-c-a-b 4. 下列哪个环节对于采矿有重要影响: A. 矿石选别 B. 爆破 C. 运输 D. 粉碎 答案:A. 矿石选别 5. 以下哪个方法不属于矿石选别的常用方法: A. 重选 B. 浮选 C. 震选 D. 采样

答案:D. 采样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采矿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答:采矿是指对自然界中蕴藏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的过程。 采矿的重要性在于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们广泛应用于 工业生产、建筑、能源等各个领域。采矿不仅能够提供工业原料和能源,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2. 请简要介绍矿床形成的原因。 答: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地质过程和构造运动。地质 过程包括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等,可以使得矿物质逐渐富 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构造运动包括地壳变形、板块碰撞等,可以 形成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进而使得矿物质得以聚集形成矿床。 3. 简要说明采矿工程中的爆破技术及其作用。 答:爆破技术是采矿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破岩破矿方法。它通过将炸 药等爆炸物放置在合适位置,使其爆炸释放能量,破坏矿石或围岩的 结构,实现矿石的破碎和破岩、破矿的目的。爆破技术在采矿工程中 起到了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矿石回收率等重要作用。 三、论述题 请针对采矿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论述。 采矿工程的进行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矿学试题

采矿学试题 第一章煤田开发概论 1.根据煤炭开采的技术特点,可根据厚度划分哪些煤层类型? 2.根据煤炭开采的技术特点,根据倾角可划分为哪些煤层类型? 3.什么是煤田、矿区和矿区? 4.井田划分时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划分方法有哪些? 5.为何要对矿井井型进行分类?我国怎样分类? 6.初步设计时,矿井储量是如何分类和计算的? 7.如何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8.井田再划分有哪些? 9.阶段内的布置有哪些?10.何谓采区、盘区? 11.什么是阶段、级别和开采级别? 12.何谓立井、暗立井、斜井、暗斜井、平硐、平巷、石门、煤门、上山、下山、斜巷?13.什么是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14.什么是雷区开发?矿区开发模式?矿田开发方法有哪些类型?第二章矿田开发模式 1.对照教科书的图,叙述立井(或斜井)开拓系统各巷道的名称及作用。 2.描述竖井(或斜井)多级上坡开拓的开挖顺序;煤炭运输系统,煤矿通风系统,煤矿 面运料系统。 第三章分析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叙述影响井筒位置的因素。 2.描述上坡和下坡开采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 3.描述开采水平垂直高度的合理确定。 4.水平大巷有哪些布置方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第四章井底车场 1.简述井底停车场的基本概念。 2.井底车场按井筒形式、大巷运输方式、矿车类型及运行线路不同是如何分类的? 3.以立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为例,说明井底车场的组成、线路长度要求、硐室布置和 调车模式类型。 4.简述选择井底车场形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和原则。第五章矿井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 1.简述采矿平衡在煤矿生产中的意义。

2.简述三量的规定与要求、用三量反映采掘关系的合理性。 3.简述矿井开拓延深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第六章单一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1.绘制并描述单走向长壁采矿法的巷道布置、开挖顺序和生产系统。 2.简要描述按照中线和腰线建造采矿巷道的区别。 3.不同采煤工艺对区段平巷的坡度和方向各有什么要求。 4.断面巷道单巷布置与开挖、双巷布置与开挖、沿空留巷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5.双工作面布置特点、生产系统及使用条件。 6.绘图并用文字说明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中切眼的用途。 7.绘图并用文字说明采煤工作面不同回采顺序的特点。 8.绘制并描述工作面内不同通风方式的回采巷道布置和巷道防护要求。9.简要描述受结构影响的时区漂移的布局特征。第七章厚煤层分层长壁开采方法 1.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分层同采时巷道布置有何特点?分层分采时巷 道路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什么是人工假顶,分层开采中为什么要铺设人工假顶?什么是再生顶板,什么条件 能否形成再生屋顶? 3.人工假顶主要有那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4.假顶下回采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5.简述倾斜分层采煤法适用条件。第八章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1.简述放顶煤开采法的原理和主要应用类型。 2.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与普通综采工作面有何不同? 3.说明放煤方式与放煤步距的种类。 4.放顶煤开采的主要煤炭损失是什么?如何提高工作面回采率? 5.简述放顶煤支架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 6.放顶煤采煤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第九章单一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 1.尝试描述倾斜长壁采矿法的主要特点,并解释其优缺点和应用条件。为什么煤层倾斜 是影响采用这种方法的最主要因素? 2.尝试分析倾斜和倾斜开采的特点和使用条件。 3.绘图说明倾斜分层倾斜长壁分层同采时的巷道布置,并说明掘进顺序、运输和通风

采矿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采矿学(二)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填空(每空1 分,共20 分) 1. 铁路运输,汽车运输,联合运输。 2. 矿石,废石。 3. 浮锥法,LG 图论法 4. 露天开采程序。 5. 固定式,移动式。6.延伸速度,推进速度。7. 汽车运输 8. 破碎,松动,爆堆。9. 变形,滑坡,泥石流。10. 逐孔起爆。 、选择(每题2 分,共20 分) 1.C 2.B 3.D 4.C 5.B 6.A 7.BCD 8.B 9.BC 10.B 三、简单回答下列问题(每题4 分,共24 分) 1.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线段比法确定矿体的合理开采深度? 地质横剖面上的线段比是面积比的一种简化形式,当矿体走向较长,且矿体形态变化不大时,可运用线段比来代替面积比,这样既可保证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精度,又免除了运用求积仪求算面积的繁琐工作。2.螺旋布线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螺旋布线的特点主要有: (1)螺旋线弯道半径大,线路通视条件好,汽车直进行驶,不需经常改变运行速度,道路通过能力强; (2)工作线的长度和推进方向会因采场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生产组织较为复杂; (3)各开采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影响,新水平准备和采剥作业程序较为复杂; (4)要求采场四周边帮的岩体均较为稳固。3.编制露天矿采掘进度计划的总目标是什么? 编制露天矿采掘进度计划的总目标是:确定一个技术上可行的、能够使矿床开采的总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贯穿于整个矿山开采寿命期的矿岩采剥顺序。4.汽车运输开拓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与铁路运输开拓相比,汽车运输开拓抗线形式较为简单,开拓坑线展线较短,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爬坡能力大,机动灵活,适于采用移动坑线,可设置多个出入口进行分散运输,适于强化开采。 缺点:吨公里运输费用高,设备维修复杂,需要熟练工人数量多,油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扬尘污染大气。5.逐孔起爆的实质是什么? 所谓逐孔起爆技术,就是爆区中任何一个炮孔爆破时,在空间上都是按照一定的起爆顺序单独起爆的爆破技术。其实质就是前一个炮孔起爆后为后一个炮孔提供更多自由面。 6.台阶正常采掘爆破时,需要确定哪些参数?底盘抵抗线、炮孔规格(孔径与孔深)、布孔方式、布孔参数、起爆顺序及装药结构等。 四、已知某一个露天矿山的矿体水平厚度150m,矿体倾角70°,台阶坡面角75°,台阶高度12m,最小工作平盘宽度为40m,工作帮坡角15°,由上盘向下盘推进;工作线长度为1500m,采区长度为250m,挖掘机台年效率为180 万吨,试根据开采技术条件验证该矿山矿石年生产能力3000 万吨是否可行。

采矿学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版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采区上山 2、暗立井 3、可采储量 4、开拓煤量 5、采掘平衡 二、简答题(6×6=36分)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有哪些优点? 3、在解决井田开拓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试述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5、简述大采高综采工艺的特点及防止煤壁片帮的措施。 6、阶段内的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 三、分析题(2×12=24分) 1、试分析我国煤矿井田开拓的发展方向。 2、试分析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特点及使用条件。 四、综合题(25分) 用双线条绘出斜井多水平上山式开拓平、剖面示意图,标出井巷名称,并写出井巷掘进顺序、运煤系统及通风系统。 《煤矿开采学》试题(六)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 1、采区上山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倾斜巷道 2、暗立井 又称盲立井、盲竖井,又称盲竖并、盲立井,为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立井。 3、可采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Z)是矿井没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故Z =(Z-P)C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并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置的水久煤柱损失量;C__采区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 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矿不低于0.7。新井设计时可按上述数据选取。 4、开拓煤量 是井田范围内己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5、采掘平衡 准备巷道的开掘和工作面成一顶的比例 二、简答题 1、采区上山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采区上山的位置,又布置在煤层中或底板岩层中的问题;对于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还有布置在煤层群的上部、中部或下部的问题。 (一) 煤层上山 (1)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2)开采只有两个分层的单—厚煤层采区,煤层顶底板岩层比较稳固,煤质在中硬以上山不难维护;(3)煤层群联合准备的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4)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于通风或运煤的上山。 (二)岩石上山 对于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在煤层上山维护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目前多将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其技术经济效果比较显著。巷道围岩较坚硬,同时上山离开了煤层一段距离,减小了受采动影响。为此要求岩石上山不仅要布置在比较稳固的岩层中,还要与煤层底板保持一定距离,距煤层愈远,受采动影响愈小,但也不宜太远,否则会增加过多的联络巷道工程量。一般条件下,视围岩性质,采区岩石上山与煤层底板间的法线距离为10—15m比较合适。 (三)上山的层位与坡度主要考虑因素是:适应煤层下行开采顺序,减少煤柱损失和便于维护。否则,为了保护上山巷道.必

采矿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1—() A、岩石运输大巷; B、m1回风平巷; C、盘区石门;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2、2—() A、进风行人斜巷; B、m2上分层运输平巷; C、盘区回风大巷; D、m2上分层采煤 工作面。 3、3—() A、盘区石门; B、进风斜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4、4—() A、采煤工作面; B、回风运料斜巷; C、区段溜煤眼; D、盘区轨道上山。 5、5—() A、m1煤层采煤工作面; B、m2上分层回风平巷; C、无极绳绞车房; D、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6、6—()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 C、车场绕道; D、m1煤层回风平巷。 7、7—() A、m2上分层回风平巷; B、m1煤层回风平巷; C、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D、区段煤仓。 8、8—() A、区段煤仓; B、车场绕道; C、m2煤层上分层运输平巷; D、进风斜巷。 9、9—()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进风斜巷; C、溜煤眼; D、材料道。 10、10—() A、进风行人斜巷; B、回风运料斜巷; C、溜煤眼; D、盘区石门尽头回风斜巷。 11、11—() A、回风运料斜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C、m1煤层运输平巷; D、m1煤层回风平巷。 12、12—() A、回风运料斜巷; B、材料道; C、进风行人斜巷; D、溜煤眼。 13、13—() A、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 B、材料道; C、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D、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14、14—()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m1煤层区段运输平巷;

C、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D、进风斜巷。 15、15—() A、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B、m2煤层上分层区段运输平巷; B、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D、m1煤层区段回风平巷。 16、16—() A、进风斜巷; B、溜煤眼; C、车场绕道; D、m2煤层上分层区段回风平巷。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7、在T = Z k /(A×K)的关系式中,T代表矿井服务年限,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 代表⎽⎽⎽⎽⎽⎽⎽⎽⎽⎽⎽⎽⎽⎽⎽⎽⎽⎽⎽⎽,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 18、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用爆破落煤、⎽⎽⎽⎽⎽⎽⎽⎽⎽⎽⎽⎽⎽⎽⎽⎽⎽⎽⎽⎽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 19、斜井开拓条件下,当煤层或岩层的倾角与斜井的倾角不一致时,斜井布置可以采用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小时可以采用沿煤层顶板穿层斜井,煤层倾角较大时可以采用⎽⎽⎽⎽⎽⎽⎽⎽⎽⎽⎽⎽⎽⎽⎽⎽⎽⎽⎽⎽⎽⎽⎽斜井。 20、井底车场内用于排水的副井主要硐室是⎽⎽⎽⎽⎽⎽⎽⎽⎽⎽⎽⎽⎽⎽⎽⎽⎽⎽⎽⎽⎽⎽⎽⎽⎽。 21、运输大巷采用轨道和矿车运输时,根据矿车的卸载方式(法)不同,分⎽⎽⎽⎽⎽⎽⎽⎽⎽⎽⎽⎽⎽⎽⎽矿车和底卸式矿车两种。 22、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站位置不同,分大巷装车式、⎽⎽⎽⎽⎽⎽⎽⎽⎽⎽⎽⎽⎽⎽⎽⎽⎽⎽⎽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下部车场三种类型。

采矿学 试题库答案解析

1、矿石:凡是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就叫做矿石。 2、废石:在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以及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夹石),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则称为废石。 3、矿体:矿石的聚集体叫做矿体。 4、金属矿石:作为提取金属成分的矿石,称为金属矿石。 5、放出椭球体:当无限边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得出,放出体为一近似椭球体,称之为放出椭球体。 6、矿石合格块度:爆破崩矿时,矿石破碎到适合放矿和运输条件的最大允许块度,叫做矿石合格块度。 7、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体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8、矿石贫化率:因混入废石量和在个别情况下高品位粉矿的流失而造成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率,叫做矿石贫化率。(或: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对采出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9、矿田: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10、井田: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个矿井(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11、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12、阶段高度: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阶段高度。 13、阶段斜长:上下两个相邻阶般运输巷道沿矿体的倾斜距离。 14、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抛回采单元,称为矿块。 15、采区: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定距离,掘进采区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这个单元称为采区。 16、矿石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17、含水性:矿石或岩石吸收和保持水分的性能。18、碎胀:矿岩破碎后,碎块之间有较大的空隙, 其体积比原岩体积要增大,这种性质称为碎胀。 19、碎胀系数:矿岩碎胀后的体积与原岩体积之比。 20、矿体厚度:矿体上盘与下盘间的垂直距离或水 平距离,前者称做垂直厚度或真厚度,后者称作水 平厚度。 21、矿床开拓: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 以便把地下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 空气送入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 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 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 系统,称为矿床开拓。 22、采准: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 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 在矿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 23、采准系数:每一千吨采出矿石量所需掘进的采 准、切割巷道米数。 24、采准的工作比重:采准切割巷道的采出矿量T ˊ与T 矿块采出的矿石总量之比。 25、切割工作:是指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 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拉底或切割 槽),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称为辟 漏),以为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 26、三级储量:将矿石储量按开采准备程度划分为 开拓储量、采准储量、备采储量三级,称为三级储 量。 27、开拓储量:凡设计所包括的开拓巷道均开掘完 毕,构成主要运输,通风系统。并可掘进采准巷道 者,则在此开拓巷道水平以上的设计储量 28、采准储量:在已开拓的矿体范围内,按设计规 定的采矿方法所需掘进的采准巷道均已完毕,则此 矿块的储量,叫采准储量。 29、备采储量:已做好采矿准备的矿块,完成了拉 底空间或切割槽、辟漏等切割工程,可以立即进行 采矿时,则次矿块内的储量称备采储量。 30、矿石损失:凡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在数量 上的减少,叫做矿石的损失。 31、矿石损失率: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与工 业储量之比,(%)。 32、矿石回采率:开采过程中,采出的纯矿石量与 工业储量之比,(%)。 33、矿石贫化: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质量的降低, 叫矿石的贫化。 34、废石混入率: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与采出的矿 石量之比率。(%) 35、崩落带: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称为崩落带。 36、移动带:崩落带边界起至出现变形的地点,称 为移动带。 37、崩落角:从地表崩落带的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 的连线和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称为崩落角。 38、移动角:从地表移动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连 线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39、落矿:回采工作中,将矿石从矿体分离下来并 破碎成一定块度的过程,称为落矿。 40、矿石合格块度:爆破崩矿时,矿石破碎到适合 放矿和运输条件的最大允许块度。 41、不合格大块:大于合格快度尺寸的矿石块,称 为不合格大快(简称大块)。 42、不合格大块产出率:不合格大块数量与全部崩 落的矿石数量之比,称为不合格大块产出率(以重量 百分比表示)。 43、矿石运搬:将回采崩落的矿石,从工作面运搬 到运输水平的过程。 44、重力运搬:回采崩落的矿石在重力作用下,沿 采场溜至矿块底部放矿巷道,直接装入运输水平的 矿车中,这种从落矿地点到运输巷道全程上的自重 溜放矿石方法,称为重力运搬。 45、地压管理:地压使开采工艺复杂化,并要求采 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为保证正常 回采,而采取的减少或避免地压危害的措施,或积 极利用地压进行开采,这种工作就是地压管理。 46、采矿方法:为了很好地回采矿石而在矿块中所 进行的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的总称。 47、平场:浅孔留矿法回采时,为方便工人在留矿 堆上进行凿岩爆破作业,局部放矿后应将留矿堆表 面平整,叫作平场。 48、撬顶:平场时,将顶板和两帮已松动而未落下 的矿石或岩石撬落,以保证后续作业的安全,叫作 撬顶。 49、放出体:设从漏口放出矿石量Q时,矿石Q 在采场崩落矿岩中原来占有的形体称为放出体。 50、松动椭球体:在矿岩堆中产生移动(松动)的 部分称为松动体,它的形状也近似一个椭球体,称 之为松动椭球体。 51、放出漏斗:覆岩下放矿过程中,在松动范围内 各水平层构成漏斗状凹下,称之为放出漏斗。 二、填空 1、根据所含金属种类不同,金属矿石可分:贵重 金属矿石、有色金属矿石、黑色金属矿石、稀有金 属矿石和放射性矿石。 2、按所含金属成分数目,金属矿石可分为:单— 金属矿石和多金属矿石。

采矿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矿石:凡是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就叫做矿石。 2、废石:在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以及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夹石),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则称为废石。 3、矿体:矿石的聚集体叫做矿体。 4、金属矿石:作为提取金属成分的矿石,称为金属矿石。 5、放出椭球体:当无限边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根据实验得出,放出体为一近似椭球体,称之为放出椭球体。 6、矿石合格块度:爆破崩矿时,矿石破碎到适合放矿和运输条件的最大允许块度,叫做矿石合格块度。 7、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体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8、矿石贫化率:因混入废石量和在个别情况下高品位粉矿的流失而造成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率,叫做矿石贫化率。(或: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对采出工业储量矿石品位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9、矿田: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10、井田: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个矿井(坑口)开采的全部矿床或其一部分。 11、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这个矿段叫阶段。 12、阶段高度: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阶段高度。 13、阶段斜长:上下两个相邻阶般运输巷道沿矿体的倾斜距离。 14、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抛回采单元,称为矿块。 15、采区: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定距离,掘进采区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这个单元称为采区。 16、矿石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采矿学各种习题

《采矿学》试卷(答题时间:100分) 一、看图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6分) 根据图1所示的采矿工程平面图和剖面图,回答要问的数字代表的巷道名称是什么?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注意:第1个数字是题的序号,第2个数字是要问的巷道名称。 图1 采矿工程立面图 1、 1—( )A 、溜煤眼;B 、行人眼;C 、小眼临时封闭;D 、采区回风石门。 2、 2—( )A 、运料眼;B 、架头移动轨迹线;C 、采区运输石门;D 、采煤工作面。 3、 3—( )A 、运料眼;B 、行人眼;C 、收作眼;D 、采区运输石门。 4、 4—( )A 、架头移动轨迹线;B 、行人眼;C 、收作眼;D 、溜煤眼。 5、 5—( )A 、行人眼;B 、初采斜巷;C 、收作眼;D 、架尾移动轨迹线。 6、 6—( )A 、区段运输巷;B 、区段回风巷;C 、采区运输石门;D 、采煤工作面。 7、 7—( )A 、区段运输巷;B 、采区运输石门;C 、区段回风巷;D 、采区运输石门。 8、 8—( )A 、收作眼;B 、架头移动轨迹线;C 、初采斜巷;D 、采区运输石门。 9、 9—( )A 、采区运输石门;B 、架头移动轨迹线;C 、收作眼;D 、架尾移动轨迹线。 10、 10—( )A 、区段回风巷;B 、区段运输巷;C 、架头移动轨迹线;D 、架尾移 1499810101315 7345261211116

动轨迹线。 11、11—()A、溜煤小眼;B、永久封闭墙;C、架头移动轨迹线;D、架尾移动轨迹线。 12、12—()A、区段回风巷;B、区段运输巷;C、采煤工作面;D、初采斜巷。 13、13—()A、架尾移动轨迹线;B、溜煤小眼;C、永久封闭墙;D、区段运输巷。 14、14—()A、区段回风巷;B、区段运输巷;C、永久封闭墙;D、初采斜巷。 15、15—()A、小眼临时封闭;B、平巷临时封闭;C、上山临时封闭;D、架尾移动轨迹线。 16、16—()A、上山煤柱;B、大巷煤柱;C、区段煤柱;D、采区边界煤柱。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7、在缓倾斜煤层中的长壁工作面,炮采工艺方式是指采用⎽⎽⎽⎽⎽⎽⎽⎽⎽⎽⎽⎽⎽⎽⎽⎽⎽⎽⎽⎽落煤、爆破装煤和人工装煤、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及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方式。 18、空重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时,立井采用箕斗提升、大巷采用矿车运输的环行井底车场称为立井⎽⎽⎽⎽⎽⎽⎽⎽⎽⎽⎽⎽⎽⎽⎽⎽⎽⎽⎽⎽⎽⎽⎽环行井底车场。 19、在Z k =(Z g-P)C的关系式中,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Z g代表工业储量,P代表永久煤柱损失量,C代表⎽⎽⎽⎽⎽⎽⎽⎽⎽⎽⎽⎽⎽⎽⎽⎽⎽。 20、⎽⎽⎽⎽⎽⎽⎽⎽⎽⎽⎽⎽⎽⎽⎽⎽⎽⎽⎽⎽⎽⎽是井田范围内已开掘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可采储量。 21 在T = Z k /(A×K)的关系式中,T代表矿井服务年限,Z k代表矿井可采储量,A 代表矿井生产能力,K代表储量备用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 22、主立井多用箕斗提升煤炭,副立井多用⎽⎽⎽⎽⎽⎽⎽⎽⎽⎽⎽⎽⎽⎽⎽⎽⎽⎽升降人员、材料和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