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台手术手术间清洁消毒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8.61 KB
- 文档页数:1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一、严格人流、物流管理(一)手术区按照三区三通道的原则运行(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洁净走道、工作人员通道、污物通道)(二)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洁净物品作为洁净流线;手术后器械、敷料、污物等作为污物流线,严格区分。
(三)人员管理:1.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按“手术通知单”注明的手术人员,经核对后进入手术室;2.进入手术室人员按规定穿戴专用的衣、裤、鞋、帽、口罩等,离开时衣、裤、鞋放入污衣袋内,帽、口罩放入医疗废物桶;3.手术患者穿干净病号服、戴手术帽由交换车接送。
4.外来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与医务部联系,征得手术室同意后方可参观。
5.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连台手术按要求洗手及更换手术衣等。
6.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7.凡需在手术室就餐的,应在就餐区内,不得在其他区域就餐,饮食器具应存放在就餐室内,不得放置其它区域。
(四)手术间管理1.无菌手术间根据不同的洁净度分别安排不同的手术,感染手术应安排在最后进行。
2.特殊感染手术必须在隔离手术间施行,手术后要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3.连台手术之间应及时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并在自净15分钟一30分钟后再进行下一台手术。
二、手术器械、无菌物品管理(一)手术器械、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二)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如有污染立即更换。
各种治疗包、手术包在标签上有效期内使用。
(三)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宣采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低温灭菌方法。
待高压灭菌物品,包外用3M 化学指示胶带,包内用化学指示卡检测灭菌效果。
(四)植入性(介入性)耗材的使用管理依据相关规定执行。
(五)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管理依据相关规定执行。
手术病人交班报告范文第1篇一、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
严格区分洁净及污染流线: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
二、手术部用房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工作区域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
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三、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
四、术前30min打开空调机组,提高空气的洁净度,保证手术质量。
接台手术前应自净30min。
急诊手术在接到手术通知单时先开放空调机组然后再做其他术前准备。
感染手术与非感染手术、有菌和无菌手术分室进行,如不能分室进行原则上先阴性后阳性、先无菌后有菌。
五、接台手术处理: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按要求再次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等,两台手术之间,做好空气净化消毒、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
六、手术器械及物品:一用一灭菌,原则上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高压蒸汽灭菌方法。
对于不能耐高温首选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在使用前严格检查日期、签名、化学指示卡并判断灭菌效果,以保证手术物品灭菌质量。
七、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
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
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八、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九、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
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十、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十一、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新灭菌。
十二、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并做好录手术病人交班报告范文第2篇1、大枣龙眼枸杞粥具有健脾补肾、填髓生血的功效,适合化疗后血象减少的患者。
手术室护理质控标准一、急救物品管理:1、药柜放置定位,清洁、整齐、无灰尘。
2、柜内药品有基数单,帐物相符,各种标签清楚,无过期、变质。
3、吸引器性能良好,电源插座性能良好。
4、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签名。
5、熟练使用抢救设备,掌握复苏抢救技能,熟悉抢救药品的性能,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器械室管理:(专人管理)12345123456712.3.412、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使用有效时间4小时,标记清楚,有灭菌、使用日期,不得连台使用。
3、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医疗垃圾处理按照特殊感染手术标准处理。
4、隔离手术手术通知单有标注,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术后终末消毒,不得参观,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齐全。
5、采用对接车,被服每日更换并消毒,感染病人专用,用后并消毒。
6、洗手毛巾刷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
7、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8、术后器械密闭运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特殊感染手术手术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
9、手术后的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10、湿化瓶、吸引瓶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瓶子光亮清洁,管壁无污物。
六、卫生保洁1、每日手术后对手术间壁柜、无影灯、仪器、器械车、手术床、操作台面、地面进行擦拭。
2、每周对天花板、、墙壁、空调机网进行彻底清洁。
3、内外走廊、辅助间地面每天拖抹两次。
4、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有明显标记。
5、手术床单清洁、整齐,一人一单。
67使用。
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
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2)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先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保持有效静脉通道,必要时在开一条静脉(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CPR等抢救措施。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发[2015]36号更新1、医院根据规模、性质、任务需求可设置一般手术室和洁净手术室。
洁净手术间的建筑设施应符合GB50333要求。
2、每个手术间应设1张手术台。
3、应设置外科洗手设施,洗手设施应符合WS/T313要求。
4、负压手术间应位于手术部的一端,自成区域并设缓冲间。
5、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应采取湿式清洁消毒方法。
清洁消毒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宜有明确标识、分开使用,用后清洗消毒并干燥存放。
6、手术间所有物体表面,如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器械车、地面等宜用清水擦拭,并在手术开始前至少30分钟完成。
7、手术中尽量避免血液、体液污染手术台周边物体表面、地面及设备,发生可见污染或疑似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8、每台手术后应对手术台及周边至少1-1.5米范围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9、空气的污染控制(1)手术进行中手术间的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2)手术开始前工作人员应打开洁净手术间的自净开关,自净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0、负压手术间应采用独立空气净化系统,新风口和排风口间距离不少于10米,应采用零泄漏负压高效的排风设备。
负压手术间内宜配备专门控制、收集、过滤、排放气溶胶和外科烟雾的装置。
11、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空气处理机组的普通送风口应每月检查、清洁。
当送风末端出风面被污损时应及时更换。
非自动清洁的初效滤网应2天清洗一次并无肉眼可见的毛絮等附着物。
空气净化装置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维护并定期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
12、每天术前应记录洁净手术间的静压差、风速、温度、湿度。
每天第一台手术前30分钟空气净化装置应当正常开启,环境参数应达到GB50333要求。
连台手术,30分钟前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全天手术结束并进行清洁消毒后,空气净化系统需继续运行30分钟。
影响我院连台手术正常衔接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连台手术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多台手术,这种手术模式可以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影响我院连台手术正常衔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影响连台手术正常衔接的原因1. 手术室准备时间过长手术室准备时间过长是影响连台手术正常衔接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和设备检查等工作,以确保下一台手术的顺利进行。
然而,由于手术室清洁、消毒和设备检查等工作不够高效,导致手术室准备时间过长,从而影响了连台手术的衔接。
2. 医护人员配备不足连台手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等。
如果医院医护人员配备不足,将无法保证连台手术的顺利进行。
此外,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容易出现疲劳,也会影响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3. 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也是影响连台手术正常衔接的原因之一。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身体检查、手术方案制定、麻醉准备等,如果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将导致手术延误,从而影响连台手术的衔接。
4. 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手术器械和药品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如果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将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停顿,从而影响连台手术的衔接。
5. 手术室内外沟通不畅手术室内外沟通不畅也是影响连台手术正常衔接的原因之一。
手术室内外沟通不畅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干预措施1. 提高手术室准备效率为提高手术室准备效率,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详细的手术室清洁、消毒和设备检查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3)引入先进的手术室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手术室准备速度。
2. 增加医护人员配备为保证连台手术的顺利进行,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医护人员数量,确保手术过程中有足够的人力资源。
(2)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减轻其工作压力。
手术物品清点管理制度一、手术清点的范围:任何手术,全部手术用物。
二、手术前清点、登记1、洗手护士整理器械台,按次序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螺帽、缝针、刀片、纱布、棉垫、纱条、棉片、小纱块、电刀头、电刀清洁片、注射器及其针头、其他特殊耗品等数量,并检查器械的完整性。
2、清点时,洗手护士要大声读出所清点物品的名称、数量,每样物品清点两次;巡回护士及时记录,清点一项,记录一项,切勿全部清点完毕后再记录。
3、清点完毕,洗手护士核对记录的数字准确后,才能确认。
4、带教实习生、进修生、新职工时,洗手护士本人应亲自清点、核对。
三、术中管理1、手术开始,在切皮前,洗手护士在丢第一块纱布或棉垫时一定要确认污物桶内无纱布或棉垫。
2、手术台上已清点的纱布、棉垫一律不得剪开使用。
3、台上用过的纱布、棉片、小纱片等小敷料应放置于手术台上,不得投入污物桶内。
4、手术开始后,手术台上的任何物品不得拿出手术间。
5、术中因手术需要增加任何物品,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登记、核实。
6、洗手护士随时记住体腔内放置的敷料数目,并提醒医生。
7、手术全程,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始终注意观察手术间的情况,防止清点物品的流动,以保证清点的准确性。
8、监督医生不得向地上丢纱布、棉垫等,不慎落下,巡回护士及时拾起,集中放置。
9、手术用缝合针应及时归位,不得放到他处。
断针要保持其完整性。
10、术中任何交接班,均应核实、清点、记录。
四、关闭体腔前、后清点1、任何手术在关闭体腔前洗手和巡回护士均应共同清点所有手术用物,手术医生协助清点,与术前完全一致,才可通知医生关闭体腔。
2、关体腔后洗手和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清点所有手术用物。
3、在清点过程中如发现数量或完整性与术前不符,经过寻找,未发现或不确定,则拍片证实。
并在备忘录上进行记录、签名。
五、手术结束时清点1、手术结束,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清点,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
2、如清点数目或完整性有出入,应及时寻找,若无其他原因要重新打开伤口检查或拍片确认。
附件3广东省医疗机构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指引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紧急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的重点科室之一。
为切实做好手术室医疗机构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确保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有效防范医疗机构感染事件的发生,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感染防控组织管理要求(一)医院手术部(室)应集中设置和管理。
(二)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各司其职。
科室感染防控管理小组应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护士等组成,职责分工明确。
(三)有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及规范的全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涵盖消毒与隔离、标准预防、手卫生、传染病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知识,有培训及考核评价的记录。
(四)建立健全本科室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及操作指引(详见附录)。
(五)建立与医疗机构感染相关事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措施。
(六)每季度开展院、科两级督导检查,院级督导检查有记录、反馈;科室每季度开展自查,针对院、科两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有总结、分析、整改、评价。
二、建筑布局与设施要求(一)手术室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感染控制的要求。
根据环境卫生清洁等级,应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
1.墙面应平整,应采用防潮、防霉、不积尘、不产尘、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
墙面与地面成一整体,踢脚与地面交界的阴角应做成R≥30mm的圆角,墙体交界处的阴角应成小圆角。
2.地面应平整、防水,采用耐磨、耐腐蚀、易清洁、浅色材料,不应有开放的地漏。
3.吊顶不应采用多缝的石膏板。
4.门窗密闭性好。
(二)手术室应独立成区,与临床手术科室相邻,与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血库等部门间路径便捷;出入路线应符合洁污分开、医患分开的原则。
(三)医院应根据规模、性质、任务需求,设置普通手术间或(和)洁净手术间。
有条件的医院可设术前准备间、隔离手术间(或负压手术间)。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15912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 14295 空气过滤器GB/T13554 高效空气过滤器GB 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0469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T0506.2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性能要求和水平GB 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DB11/408-2007 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GB19193-2003 疫源地消毒总则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手术(室)Operating Suite由手术间及其辅助用房组成,承担医院手术服务的独立部门。
3.2 手术间operating room进行各类手术操作的场所。
3.3 洁净手术间clean operating room设置空气净化系统,达到GB50333标准的区域。
3.4 负压手术间negative-pressure operating room设独立空调净化系统,室内空气静压低于相邻相通环境空气静压,实施污染手术的区域。
3.5 一般手术间general operating room未设置空气净化系统,采用其它消毒方法,使空气达到我国GB159122要求的区域。
连台手术手术间清洁、消毒记录
日期 手术间 名称 上台手术 患者姓名 所在 科室 手术 结束时间 物表、地面清洁、 消毒时间 自净时间 连台手术 患者姓名 所在科室 责任人签名
备注:手术结束时间:是指上台手术患者离开手术间时间。物表、地面清洁消毒时间:是指上台手术患者离开手术间后物表、地面执行清洁、消毒所用的时间。
自净时间:是指洁净手术室从污染后的低洁净度级别恢复到固有静态高洁净度级别的时间,这里是指上台手术结束地面物表清洁消毒完毕(静态条件下)至连
台手术病人进入手术间之间的时间(百级手术间自净时间需15分钟,万级手术间自净时间需30分钟)。
连台手术手术间清洁消毒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