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国 诸葛亮骂王朗【94版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根据三国历史杜撰出来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跟史实不符。
当然,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实在太大,导致很多人都拿《三国演义》来说事,继而湮没了历史真相。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误区。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温酒斩华雄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是关羽,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其实在历史上,华雄是被孙坚所斩。
根据《三国志孙破虏传》记载:“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二、三英战吕布三英战吕布也只是演义中的事儿,在历史上,并没有所谓的三英战吕布。
同样,在真实的历史中,吕布也是被孙坚打败的。
三、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在真实的历史中,关羽的确斩杀过颜良,但文丑并非关羽所斩,而是在与曹军的交战过程中死于乱军之中。
四、过五关斩六将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这档子事。
熟悉地理的朋友稍加查阅就能知道,所谓的五关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东西不通。
五、美人貂蝉三国时期,根本就没有貂蝉这个人。
而貂蝉的原型实则是宋元之际的民间歌女,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
六、草船借箭演义中实施草船借箭这一计谋的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诸葛亮,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草船借箭乃孙权所为,而且也不叫“草船借箭”,而叫“草船探箭”。
七、诸葛亮神机妙算,决胜千里我们都知道,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军师,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在用兵法谋方面并不突出,他真正厉害的是他善于治理内政。
当然,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倒是真的。
八、单刀赴会在演义中,我们看到,关羽带着青龙偃月刀慷慨赴宴,面不改色,英雄之气概跃然纸上。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是鲁肃单刀赴会,而他赴的正是关羽之宴。
九、诸葛亮骂死王朗在演义中,诸葛亮靠一张嘴舌战群儒,倒不是什么稀罕事,后来他竟然凭一张嘴就骂死了王朗。
当然了,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无此事。
王朗病死于公元228年,并未随军出战。
十、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张飞很多人都受演义影响,认为张飞是个粗人,而且有勇无谋。
诸葛亮的轶事趣闻按照正史,蜀国没有一寸土地是诸葛亮打下的。
三国演义写的诸葛亮的胜仗基本上全部是虚构的,或者移花接木从别人头上抢功劳硬安到诸葛亮头上的,诸葛亮在正史上其实只是个搞后勤的。
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有——————1 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4 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甚至把败仗写成了胜仗,例如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明明是败了,小说却写成是胜仗,为了美化诸葛亮而颠倒黑白。
5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
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6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其他诸如智激周瑜,苦肉计等均为虚构。
7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无他8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管粮草。
9 取蜀攻略:由法正庞统完成,非诸葛亮10.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熟虚构11 .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12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
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3 .诸葛亮用兵如神: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
14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根本不会被气死,而且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
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
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25个名人真实死因xx文1.温酒斩xx: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2.xx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3.xx斩xx:此乃刘备所为。
4.孙文台之死∶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5.小霸王孙策之死∶孙伯符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
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即使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至于因于吉之故而怒攻心死,则为杜撰尔。
6.张飞怒吼长板桥∶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小说的夸张手法尔。
xxxx确有其人,病死于军中。
7.xx借刀杀祢衡:说是xx杀之,实则被xx杀。
8.诸葛三气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
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
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后来,xx因操劳过度,死于xx。
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掩主母∶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糜夫人于刘备进汉中前病殁。
10.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而马超兴兵,实乃背父叛乱。
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
11.xx亡命: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12.追命xx,xx显圣:不用说也知道是子虚乌有,不多说。
13.死xx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
《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
第39卷第4期2019年7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39No.4Jul.2019《三国演义》“武乡侯骂死王朗”情节新论杨汉驰1,葛恒刚2(1.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24;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4)摘要《三国演义》中“武乡侯骂死王朗”的情节,反映出明清小说中皇权的规训及其非理性特征。
这种反智的规训是明清小说所代表的民间意识形态在中国前现代化阶段的一种转变,它表明专制皇权的存在缺乏法理与逻辑的合理性,无法有效应对逻辑缺失带来的挑战,权力只能通过政治高压和反智的道德训诫来掩盖其脆弱的实质。
关键词:《三国演义》;王朗;皇权思想;规训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9)04-0040-06收稿日期:2019-05-20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江苏区域文化内涵与特征研究"(17ZD008)。
作者简介:杨汉驰(1994—),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葛恒刚(1969-),男,江苏沐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文学、词学、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
doi:10.16401/ki.ysxb.1003-6873.2019.04.090《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情节。
其中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影响深远。
小说通过这一情节彰显诸葛亮的雄辩大才和蜀汉集团北伐的正当性。
无论是最通行的毛本还是目前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嘉靖壬午本(以下简称“嘉靖本”)都保留了一首赞诗,说诸葛亮“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
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⑴⑵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批文中更是明言:“今观骂王朗一篇,即以此当骂曹丕,即以此当布告之文耳。
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巴山张飞以饮酒诱张合劫寨,大败之。
合奔瓦口隘。
张飞再次打败张合,与魏延领兵夺瓦口关,张合败回南郑。
曹洪令取葭萌关。
孔明派黄忠,严颜往葭萌关打败张合,黄忠、严颜使计得天荡山,张合等奔定军山。
●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操亲出征,至蓝田,看望蔡邕女蔡琰,试杨修才。
黄忠从法正步步为营、“反客为主”之计,打败驻守定军山的夏侯渊,俘夏侯尚。
黄忠在法正帮助下,先夺得定军山西一山头,以逸待劳,杀了夏侯渊,夺了定军山。
黄忠烧操粮草,被围,赵云救出,据汉水打败操追兵。
玄德,孔明赞子龙一身都是胆。
操命徐晃从斜谷小路取汉水,王平往助。
●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徐晃不听王平意见,被黄忠,赵云打败,王平降玄德。
操被刘备打败,回到南郑,魏延、张飞已得南郑,操走阳平关。
亮以疑兵胜操。
操亲领兵战,备兵大败曹兵,操弃阳平关而逃至斜谷界口,进退两难,杀了杨修,次日出兵大败回京兆。
●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诸葛引法正等人欲尊玄德为帝,玄德不从。
孔明建议暂为汉中王,玄德应允,筑坛于沔阳,时位汉中王。
操派满宠为使,说权攻荆州。
关公大败曹仁,得襄阳,至樊城。
●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操令于禁解樊城之危,庞德为先锋。
庞德造一榇,抬赴樊城,与妻子生死离别,以表破关公之决心。
关公与庞德战百余回不分胜负,庞德一箭射中关公左臂,于禁恐其成,鸣金收兵。
于禁兵屯罾口川,关公放襄江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擒不降而死。
关公被曹仁兵放箭射中右臂。
●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关公不顾箭伤,只要取樊城。
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公全无惧色。
操连东吴,夹攻关公。
孙权拜吕蒙为大都督,夜袭荆州。
孙权放于禁归。
傅士仁、糜芳投降孙权。
●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徐晃大败关平、廖化、关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大喷子——诸葛亮21年气死三个人!
导语:刀枪确实厉害,但历史上也有那些唇枪舌剑致人于死地的。
诸葛亮就是那种刀子嘴,XX心的。
完美诠释了何为:君子动口不动手!
1 诸葛亮三气周
刀枪确实厉害,但历史上也有那些唇枪舌剑致人于死地的。
诸葛亮就是那种刀子嘴,XX心的。
完美诠释了何为:君子动口不动手!
1.诸葛亮三气周瑜(死于210年)
一气——周瑜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先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才能去攻取。
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真是一举两得!
二气——刘备夫人死之后,孙权按周瑜的计策假装将自己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将其杀害。
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但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
诸葛亮随后使计让刘备安然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叫士兵高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致使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拒绝东吴的要求,却又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名为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之计,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吴军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最终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生活常识分享。
孔明骂死王朗的一点启示曹真行不行,他们兄弟好几个实际上也都蛮有名气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曹真这个人虚张声势,实力不足,可是这个时候他也只好鼓起勇气率领大军前去跟孔明对战。
司徒王朗自愿在两军阵前说降孔明,他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其实王朗在曹睿指派夏侯楙当都督的时候他就已经认为这个人不能信任,这一次轮到曹真出来,他更鼓起勇气说我要随军一起去打。
到了前线以后,他居然说凭我一个人就可以打败孔明,大家吓一跳啊,你有什么本事可以打败孔明,他说明天开打的时候我站出来,你们都不必动,我来骂孔明一顿,我一定当场把他骂得羞愧不堪,不是来降就是自杀。
其实啊,你骂别人还好骂,骂孔明,你为什么不打听打听当年孔明刚下山的时候一个人单独跑到江东去,面对江东那些人士,侃侃而谈,一个一个对付,为什么不打听一下这一段呢,孔明你要他拿刀也许不怎么样,你要他用口剑,用口才来谋死人,你要小心。
果然不错,这位王朗站出来,“我太祖武皇帝万姓倾心,四方仰德,实乃天命所归也”,王朗说曹操是天命所归,他是什么样的人?王朗是曹操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在朝廷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可以说是三朝元老,可是你说他有多大贡献,他没有,他就是嘴巴硬,喜欢骂人,自己认为了不起,就是这样而已。
那他这次来当然要讲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可是我们也听出来他心里头的确是很佩服曹操的,跟曹操久了以后耳濡目染,总觉得做人做事就应该像曹操那样的,曹操的那一套不管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但是最起码对王朗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信念,可见人不能够随便有信念的。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诸葛村夫,量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了天空之皓月”,骂得其实也是很有力量的,把他全身的力量,把他所能骂的恶毒的话统统说光了,孔明一个一个回驳,怎么怎么样,骂得他直接从马上摔下来吐血身伤。
我们想大概是血压高,或者心脏病突发,然后一头栽下去的。
一个要骂死别人的人居然反过来被别人骂死,这也值得我们很好地警惕,因为每一个人在家里算盘都打得很如意,而且当他在衡量这个结果的时候都是一厢情愿,人很麻烦的就是一方面打如意算盘,一方面想得一厢情愿,最后又犯了一个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我一定对,没有错,就照我这样去做,结果害死了自己,王朗就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以他的实力,王朗应当如何在骂战中干掉诸葛亮?却惨死阵前本文导读:诸葛亮的口才,那自然是一流的,在东吴就曾留下了舌战群儒的美谈,这是真实力。
然而,骂死王朗,就未必了。
王朗文武双全,东征西战,一身伤病,当时已是76岁高龄出战,在三国,这绝对是高寿了。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垂暮老人,带病出战,被人损了几句,气急攻心,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心肌缺氧,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以致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猝死。
一代名将这样离去,实在令人惋惜。
我们看看王朗的战力如何,演义中十五回:朗遂引兵会合白虎,同陈兵于山阴之野。
两阵对圆,孙策出马,谓王朗曰:“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朗骂曰:“汝童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今日特与严氏雪仇!”孙策大怒,正待交战,太史慈早出。
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听,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听交锋。
两下鼓声大震,互相鏖战。
忽王朗阵后先乱,一彪军从背后抄来。
朗大惊,急回马来迎:原来是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听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
王司徒单挑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够牛逼吧,而且是互相鏖战,能称为鏖战,起码得有几十回合吧,可见太史慈并无能力在短时间胜王朗,接着往下看,更恐怖的是,周瑜和程普从后杀来,前后夹击,王朗寡不敌众,杀条血路跑了。
各位,王朗在太史慈、周瑜、程普三人围攻之下,竟然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活脱脱第二个吕布斩三英啊!所以啊,司徒王朗死于战术不对,若学学关羽斩颜良的办法去偷袭结果就大不同了,他一个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蜀兵也不会阻拦,若倒提着刀直接催马过去,见了诸葛亮二话不说,举刀便砍,那绝对是手起刀落,提着诸葛亮人头而回。
可惜王朗舍长取短,竟然与诸葛亮舌战,以至于中计惨死。
悲哉,王司徒。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篇1《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罗贯中所编选的历史小说。
这本书的人物非常吸引人,其中最令我欣赏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国的丞相,他字孔明号卧龙。
记得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
因此更加说明了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位。
为什么我那么欣赏诸葛亮呢?是因为诸葛亮是一个国家统治需要的忠臣,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并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
这些都是令人叹服叫绝,意想不到的。
诸葛亮的计谋成功不光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还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为刘备统一三国,永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因此他才能成功。
记得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巨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首诗赞颂了诸葛亮的意志坚决,遇事镇定自容,但是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终于积劳成疾。
诗的第一句是指诸葛亮的英名千古流芳,永远留在天地之间,表现了人们对他无限的崇敬。
我以后也应该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争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中华儿女。
《三国演义》诸葛亮读后感篇2说起诸葛亮,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如此一个熟知天文地理,通晓古今,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甚至能呼风唤雨的军师,可以说是主导曹刘争霸胜败的重要筹码。
如今来看,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可真是慧眼识英才啊。
《三国演义》阅读题及答案一、填空。
大意失荆洲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代作者罗贯中。
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2、作者是__罗贯中__,名__本__,号__湖海散人___,_元末明初__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通俗演义___小说.3、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4、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苦肉计、连环计。
5、《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赵云,长坂坡头退曹军百万兵的将军是张飞,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马超。
6、《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羽。
7、“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8、“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魏、蜀、吴;曹操;刘备、孙权。
9、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
10、《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11、《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12、《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
13、请说出《三国演义》中和下列数字有关的故事情节。
单:千里走单骑三:三顾茅庐五:过五关斩六将六:六出祁山七:七擒孟获八:诸葛亮排八阵图14、《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持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直大雨将至,雨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描述的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对曹操的评价是奸雄。
对刘备的评价是随机应变,是英雄。
15、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赤壁之战。
94版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片段
王朗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
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孔明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王朗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孔明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王朗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邦,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
谅尔等腐草之荧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孔明哈哈哈哈……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黄巾之后,董卓、李傕、郭
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
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以至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你...你... 诸葛村夫……你敢……
孔明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
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朗我……我……
孔明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
王朗我……我……
孔明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