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0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指导,走工作科研化的教改之路,以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我校“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科研服务质量”的意识,明确“课题承载科研,科研融合教研,科研培训一体”的工作思路,以“课”(包括课题、课程与课堂)为中心,发动全体教师研究课程教学,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深化教学改革,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发展,促进了学生高素质的形成。
一、推进读书学习,升华理论素养1.坚持开展“每周一摘”学习活动。
新学期第一周就启动“每周一摘”学习活动,引导老师们阅读学校订阅的教育教学杂志,填写“每周一摘”学习记录表,定期上传到自己的校园博客中。
教科室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做好统计汇总,在校园博客上公示检查结果。
期末将“每周一摘”完成情况纳入教师平时业务考核。
2. 扎实开展“有效教学大家谈”读书沙龙活动。
活动之前,把《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专著发放到老师身边,要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撰写好读书心得,4月8日,利用周三下午的业务学习时间,全校老师分成19个学习小组围绕“有效教学”开展读书沙龙,做到人人交流发言,提高了老师们对于有效教学的理性认识,创设了学习思考的良好氛围。
3.井井有条地开展青年教师“做好一个优秀教育博客”评选。
期中进行督促检查,期末进行评比,以过程性管理抓好做实“做好一个优秀教育博客”评比活动,引领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育行为、提炼教育规律,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4. 做好继续教育验证、教师培训系统的日常管理和区级远程全员培训报名工作。
时常关注xx区教师培训群中发布的通知,做好各项继续教育工作。
3月初,顺利完成了继续教育验证工作。
4月5月,及时登录培训管理系统做好专业学时记录。
6月初,指导部分老师参加省级网络培训,指导老师登录个人帐户接受学习培训。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室以太仓市教科研工作会议和学校工作计划为统领,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原则,弘扬“喜高处立、乐平地行”的学校精神,打造学校“幸福教育”文化和课堂品牌特色,立足一线的实践与研究,注重科研方式和成果的推广,优化理念,创新方法,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系列科研特色活动为平台,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品质与实效。
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如下:一、细化管理,重视各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一)扎实推进各级课题研究扎实推进“幸福创生”课程研究。
开学初,各子课题组长制定本学期研究方案。
每月定期召开课题核心组例会以及各子课题例会,回顾一个月来课题研究的进展并对下个月的课题工作进行展望。
本学期,子课题一从课本着手,分类找出逆境角色,并于六一节展演了一个逆境剧本;子课题二研究项目分类、设定目标,完成学生才艺申报,并与六一奥斯卡结合,展示学生才艺;子课题三各年段梳理研究主题、确定主题,撰写社会问题研究方案并进行方案修改;子课题四将创客、3D打印与机器人等方方面面融合起来,突出智慧与创新,完成课例《党的生日贺卡》。
同时,为了让“幸福创生”课程研究思路更清晰,概念解读更深入,2018年5月29日,学校邀请了江苏省教育学会杨九俊会长,进一步指导“幸福创生”课程。
杨会长指出课题研究必须要找到理论的原点,就我校十三五课题而言,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的四重境界即欲求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可以给我们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进一步丰富了理论内涵,深化课题研究。
扎实推进太仓规划课题及微型课题研究。
冯筱老师主持的太仓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预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依托经贸小学英语团队,扎实开展每月例会、理论学习和课题研讨活动。
本学期研究重心从调查分析转向实践运用,关注一起作业网及其他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和软件的应用。
结合研究,梳理成文,论文《刍议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以6A Unit7 Protect the Earth语篇阅读为例》在太仓市“科研引领、科教融合”教育科研专项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在校长室领导下,在李奉军副书记指导下,在各年级、处室大力支持下,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共同努力工作,教科室已圆满完成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现总结如下:
1、做好“国学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2、定期召开教科室主任办公会。
3、督查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和总结的上传。
4、完成初高中衔接教材的编写。
5、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
6、召开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会议。
7、成功开展第二届教师研题。
8、加强对指导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调研和指导。
9、加强对一轮听课的调研和指导。
10、积极申报2018年省级、市级课题。
11、加强7个市级课题的督查,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12、动员参加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13、做好2017-2018年“一师一优课”的动员工作。
14、指导教研组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15、开展两次教学大检查。
16、制订“关于在全校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活动的通知”
的草案。
17、加强“定远县第三届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方案”的宣传。
18、动员参加2018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论文评选。
19、加强对教科研活动的宣传工作。
20、对优秀教研组、先进备课组评价进行修改。
总之,教科室在本学期的工作中,认真执行了工作计划,紧紧围绕打造高效课堂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开展各项具体活动,不断使教师整体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都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今后的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2017—2018学年笫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室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本着教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紧张、有序、扎实、高效地开展教科研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作岀了一定的贡献。
下面就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以校本培训为平台,浓厚学校科研氛围校本培训工作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培训,为了切实开展工作,本学期教科室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组织教师平时的自学、教研组定期开展的学习活动、课题组组织的学习活动、青年教师扬帆读书活动,外派教师参加各类科研活动等。
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开阔教育视野,促进专业发展。
4.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意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学习是工作的先决条件,与时俱进是学习化时代的本质要求,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教科室积极促进教师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以“读书、学习、写作”等形式,引导教师做好阅读专业类报刊、杂志、专著等,向教师推荐优秀教育理论刊物《XX教育》、《XX教育研究》、《教育》、《上海教育科研》、《XX教育》等,定期下发到各个办公室,推荐给各个教研组,以方便老师们的学习。
本学期要求每人每月完成一篇读书摘抄、一篇读书心得,在不断的专研当中结合实践认真完成教研手册“六个一”,以此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2专家引领,提携成长专家引领是我校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专家引领,我校教师开始主动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进行有效地自我反思,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市校合作”重点项目2018第一次活动xxxx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汪笑梅作讲座《文本解读例说》;“市校合作”第二次邀请了XX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专业支持工作核心成员吴XX教授作专题讲座《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新取向》,特邀XX省小语名誉理事长、全国小语会顾问、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杂志的主编袁浩老师从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反思、专业写作等几个方面谈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勉励老师们耍主动发展,快速成长;第三次XX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做专题报告《叙事性文本的教学策略》;第四次全国著名理论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杨再隋教授作专题讲座《扎根返本归真一一关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和走向的思考》,魏X老师作专题讲座《叙事与叙事型文本教学策略》。
2018年下半年教科室工作总结2018年,学校教科室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教育科学发展观思想,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新思想学习,坚持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入手,深入细致地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聚焦有效教学,深化行动研究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引导教师着眼于改进教学行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继续大力推行行动研究,引导教师以研究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改进教学实践。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堂教学理论。
提倡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每位老师撰写了读书心得体会,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比。
2.提倡教师自主学习。
学校给每位老师提供经费,征订教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每位教师自主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报刊,让教师通过自学,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把教育科研知识的普及、应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3.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与反思、评课稿,教科室组织开展行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开展有效课堂交流研究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效课堂交流的开展,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本学期组织开展了新教师亮相课、评职教师研讨课,通过课堂交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
本学期各教研组老师围绕有效课堂,积极探索,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老师们通过课堂听课观察,集体评课活动,加强了课堂反思,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三、通过专家引领,校内校外相结合,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邀请了市教育教学专家、名师对老师进行了课堂心理调控、课堂跟踪调研、评职课注意事项、校本课程开发等讲座,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现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剖析了教师专业意识的形成、活动、提升,激发教师职业激情,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
中学2017-2018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室在校长室部署和要求下,立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突出校本教研,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加强常规教研工作的指导、落实和检查,使每一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内容、有责任人,真正取得实效,使校本教研正常化、常规化。
圆满完成了学期初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一、规范课题管理,强化科研实效本学期有两项课题需要结题,语文组的马定和陈东喜老师的语文课题,外语组的蒋凤军和王修婷老师的英语课题需要结题,结题按照规定的程序在进行中。
王玉峰老师主持的中央电教馆2017信息技术教育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中国文化英语交流能力培养实践研究》进入中期检查阶段,课题取得了初步的课题成果,课题成果即将出版。
徐小云老师主持市级政治课题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稳步有序的进行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成果。
由我校和五河教研室申报的省级课题获准立项。
我校近两年的课题申报的级别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有很大提升。
定期召开课题小组会议,了解课题研究实时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二、组织论文撰写,提炼教学经验本学期初,组织老师们在教学这块园地不但勤于探索,善于总结,我校有多位老师撰写了论文,在省市级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多篇论文在CN刊物发表。
三、发展青年教师团队,构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一直是我校取得优异教育教学成绩的保障。
吴志强老师被评为县名师,语文教研组吴春云老师、英语教研组郭颖老师荣获“怀远县第六届教坛新星”荣誉称号,县级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许璐璐的作品荣获市级一等奖。
四、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我校扎实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
学校树立起科技兴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了科普教育的投入和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培养。
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创设科普文化氛围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学校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各专业组配合具体落实各项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范文最新推荐------------------------------------------------------ 中学2018-2018年度第二学期教科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发展”为宗旨,以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为抓手,以管理为保证,进一步落实教育科研的群众性、示范性和实验性,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坚持教育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力求做到“研教结合,同步相长”,努力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校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省级“十五”美育课题的成果总结和结集工作为了更好地总结我校江苏省“十五”立项课题《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的成果,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组织、落实了“传是文集”第三辑“美育文丛”的编撰及出版工作。
为保证编撰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组成了由陆琪校长、宗甄副校长为主任的编撰委员会,领导此次编撰和出版工作。
教科处负责了具体的组织和落实工作。
计划中的“美育文丛”由七本书(题目暂定)构成:《美育论丛》主编:陆琪 洪敏 约20万字1 / 16这是学校开展“美育”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
包括对学校三个“五年计划”中美育课题研究的概述;“十五”课题美育研究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学校在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中渗透美育的做法总结;教师撰写的在德育、课堂教学、环境建设中实施“美育”的论文,教师撰写的以开展审美教育为主题的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美苑漫步》编撰:王积庆 约15万字这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校本教材,分美学概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四个专题,共10-12讲。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室在校长室部署和要求下,立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突出校本教研,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加强常规教研工作的指导、落实和检查,使每一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内容、有责任人,真正取得实效,使校本教研正常化、常规化。
圆满完成了学期初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1、校本培训:学校依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出台了我校校本培训年度方案,以自学、“走出去请进来”、校本教研、远程教育培训等形式开展我校校本培训工作。
在6月26日,宣州区师训工作评估检查中受到检查组的高度好评,组长梁发刚校长对我校的师训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认为xx二中对师训工作高度重视,且开展过程中规范深入,有亮点:教研简报和师徒传帮带活动,有特色:参加市区培训活动多、校际交流开展有序且按评估顺序装订成册。
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
2、本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教科室列出专项计划,全体老师在本学期内,每人均安排上一节优质录像课,此录像课作为校级教学开放公开课,网上晒课、观课、评课议课同步展开,收到了良好效果。
学校按排了16节精品课,打造优秀录像课,今年我校晒课指标、实录课指标等各项指标正在完成之中。
3、本学期各学科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英语组举行了英语竞赛获得优异成绩;高三各学科都请外校名师作高考讲座;为主动适应我市高考综合改革,2018年4月21日上午,xx市教体局组织,xx二中承办了全市普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培训会,会上邀请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纪明泽作《高考改革带来的高中教育新变化》专题报告,各项活动的开开展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4、集体备课。
继续实行学校行政楼半日集中备课,学校强化了过程考勤,有专人考勤,学校值班行政领导参入集体备课考勤,教科室做到了一周一公示。
5、组织了全校老师开展xx市全员培训项目网络及研修工作。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级中学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在将校长室的领导下,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弘毅精神”引领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以课题研究、教学思考、校本培训、竞赛管理为重点,创新教科研模式。
服务并推进学科基地建设、“e”学习研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和教育内在品质,为一线教师搭建良好的教研平台,为推进名师工程服务,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1.课题研究:以学校主课题为中心,结合省级课题的研究,形成学校发展的增长点。
本学期,结合《为创新人才奠基的初高中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城中学、实验学校、外国语学校的共建活动。
开展了省、市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
加强对市级、县级教科所、教研室课题的管理,部分市级、县级课题结题。
2.教学思考:本学期,教科室继续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探索与反思,撰写研究论文,并为教师撰写论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定期推荐论文参加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推动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
共有64篇论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42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学校论文评比共收到论文一百多篇,且质量在不断提高。
3.继续教育:本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培训。
配合教师进修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的考核工作。
同时进一步规范制度,促进教师加强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认真完成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认真做好笔记。
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所有教师完成了所需的继续教育学分。
20名青年教师报名参加教育硕士入学考试。
4.“e”学习试点工作:本学期围绕数字化校园建设和“e”学习模式的探索,教科室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吸收评审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的有效办法,办好实验班。
与信息组一起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探讨“e”学习所需的硬件构成。
受到教育厅基教处马斌主任的认可。
小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学流程的管理。
木学期,立足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生木教育”理念统领学校教学工作,以提升质量为重点,以课程实施为载体,以课堂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发挥“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责, 规范常规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提升教研品质,推进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书香校园,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成长以校本研修及培训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打造名师、培养梯队,改革课堂教学,践行生本,探索有效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
(-)推进专业阅读写作。
结合书香校园打造活动,继续实施读书工程,即每月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学期各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反思、教学策略、教学随笔、教育叙事、教学论文。
开展教师读书分享活动,将理论阅读与实践思考相结合起来,为阅读行为与教学行为架起互通的桥梁。
2018年3月2日,开展了“读专业文化享幸福人生”寒假读书分享会,一年级组的王鑫宇老师对阅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进行汇报,分享了清华附小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的推展及实践经验;二年级的王海霞老师分享了《孩子在哪里,要让放手成为一种爱》,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三年级的樊鑫圆老师在拜读了《致教师》,要做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做到"三心二意”,即要有爱心、信心、恒心、真情实意和深情厚意;四年级的尹俊芳老师分享的书籍是《龚雄飞与学本教学》,对推动“学为中心”的课改进行阐述;五年级的赵丽老师分享的是《阅读教学教什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
在交流会上,大家围绕所读书目的精彩内容,或叙说案例,或阐述观点,或畅谈体会,尽情分享着读书的收获与快乐。
(二)抓好梯队建设。
1 •指导培养,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为给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开展了青年教师新教师系列跟踪指导活动。
教科室2018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本学期,教科室以三个代表和第三次全教会精神为指针,以市教科所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大力深化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
1、健全教科研组织,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要使教科研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首先必须要有健全的组织。
学校已基本形成由教科室带头,以课题组为主体的教科研网络。
本学期,学校进一步加强教科研网络的建设,健全教科研组织,以形成完整的教科研体系。
同时,教科室在各课题组中培养了一批对教科研比较热心且有一定造诣的先行者,成立了以谢柏林为组长的语文课题组、以眭春新为组长的数学课题组、以刘童为组长的英语课题组、以史秋花为组长的理化生课题组、以洪云俊为组长的政史地课题组。
加强了对教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使教科研积极分子占全校专任教师的80%以上,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中心的教科研队伍。
2、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因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科研基础理论工程尤为必要。
本学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解读新课程》,并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每位教师写了2万多字的读书笔记。
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讨论,从整体上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为深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3、加强课题管理,规范教科研课题管理体系。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主体,是教科研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学校科研层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学校加强了对已有课题的管理与研究,重视教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时进行总结。
同时将课题《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进行了通迅结题。
4、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教学领域,主渠道是课堂教学。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就必须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用现代化的教学法手段来提高单位时间的信息密度。
本学期,组织新教师参加每周二晚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第三期培训,组织了骨干教师参加了市进修学校组织的第一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和考核,同时检查了电教设备的使用情况。
使学科使用各项设备的课时达80%以上。
5、总结教科研经验,认真组织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与评比活动。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对实践又有指导作用。
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教科研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再用这个理论来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本学期,我校教师在丹阳市级以上获奖文章23篇,其中省级5篇,市级18篇。
在即将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教科室认真贯彻县教科研工作计划及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研保障和理论支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指引科学的研究方向。
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水平的推进器,着力开创我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
现将一学期工作,做如下回顾:一、“早”字当头,健全制度,以人为本追求实效1、健全科研组织制度,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为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营造我校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开学初,在经过校长室领导批准,教科室同志充分讨论后,修定了《涟水实验小学教科工作奖惩制度》。
刚开学第一周,教科室立即召开了部门工作会议,会上罗鹏程校长就教科室同志的分工作了具体明确的部署,并对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会后教科室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计划及学校工作计划即刻制定了教科研工作计划,并召开了全体教学人员会议,组织学习了《涟水县实验小学教科研工作奖惩制度》。
2、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追求教科研工作实效。
本学期教科室对教研组活动进行了改革,变每周活动为课题组、教研组间周进行。
为使课题组实验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本学期增加了课题组活动的时间,同时陶会主任还专门印制了关于课题研究工作的资料,并带领大家学习了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方法等,让广大教师消除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神秘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二、搞好活动,塑造形象,全力打造品牌特色1、认真组织了作文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为了搞好本次活动,教科室牵头组织成立了由郎宝堂、卢玲、徐鹂、徐曙光、周明、陶会等六位同志组成的评委小组,并分别召开了评委和参赛选手会议,冯霞、左洋、胡成杰、邹雅雅等四位老师积极报名参加了本次选拔活动。
参赛选手都能精心准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评委同志能挤时间调好课务克服困难顾全大局,为本次活动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经评委认真评比冯霞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县选拔活动,左洋、胡成杰、邹雅雅分别获得了二等奖。
为了能在县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六位评委对冯霞的课进行了两次试教指导,本着“愉快教学、快乐作文”的理念进行作文教学。
在县决赛中,冯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得到了评委同志的一致赞誉,并顺利进入了市决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2、组织好省、市优秀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
教科室牵头由罗鹏程校长亲自带队,陶会、李月霞、冯霞、李海艳赴繁荣路小学分别参加了省、市优秀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并都顺利通过省、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
3、积极落实布置“七彩杯”读书成果展示活动。
为了在“七彩杯”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展示实小师生的良好形象,开学初就由教科室牵头并在校长室的统一布置下,将此次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并落实了专人负责。
另外还组织了各班自愿征订《七彩语文》等杂志,在准备过程中教科室多次检查督促各负责同志认真准备,特别是徐鹂主任负责的节目,准备充分,指导到位,获得了市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4、积极配合电教中心,做好信息技术整合及网络课评比参赛工作,对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竞赛取得较好的成绩,邹雅雅、孙云代表县参加市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邹雅雅还将代表淮安市参加省级评比。
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
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胡成杰同志从拟发通知到稿件的催交修改,以及初稿选择、排版打印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文学社还积极申报参加淮安市诗词教学先进集体评比,今年学校再次被评为淮安市诗教工作先进单位。
6、另外,教科室为了申报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做了大量的材料准备工作。
三、更新理念,抓好教研,注重课题过程管理1、抓好教研组活动,浓厚研究氛围本学期,教科室组织校内骨干教师上研讨课并组织老师撰写评课稿,利用周三时间集体评议,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笪月霞、卜金英、赵红春、李梅、高超、王攀攀、李玉等老师作了精彩的校内公开课。
同时我们还开设讲座。
一学期以来,先后有陶会主任、卢玲主任、罗鹏程校长、韩峰主任为全体老师分别作了学科讲座,帮助老师更新教育理念。
各教研组在单周三放学后活动正常,参加听课人员都写了评课稿,集体研讨研究氛围浓厚。
2、抓好资料整理归档,注重过程管理教科室先后多次调研了各教研组、课题组计划制定及落实情况,经查各组计划齐全,并能按计划活动。
低语组、中语组、低数组、中数组、美术组、英语组,杨杨、支海兵、刘曙光、冯霞、张彬、胡成杰、何爱乡等同志为组长的课题组每次活动到会人员齐能按计划活动,效果较好,而且各课题组老师能及时做好学习记录。
课题组的各项资料整理规范,计划齐全,并能按计划活动。
3、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教科室除了参加了县教科室召开的教育科研专题会议,及时传达至各课题组相关同志外,还积极报名参加省内外的有关教学研究活动,先后组织了朱靖涛、邹雅雅、李春林、胡成杰等同志参加全国作文教学优质课评比淮安地区选拔赛观摩活动,卜金英同志参加了“千人万课”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观摩活动。
何艾乡、卢玲、李春玲等同志参加了省青年教师阅读课观摩活动。
还组织了全体语文老师观看了特级教师录像课,有力地提升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4、编写资料,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本学期,教科室还编印了《实小科研》们充分展示了我校年轻教师的风采,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力。
3、利用网络资源、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了以教育教学为主题的理论学习活动、教科沙龙活动等,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观察理论水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积极组织全体青年教师参加溧阳市初中数学、英语优秀课评比和基本功竞赛活动,我校两位老师都获得优秀课二等奖,一位老师获得英语组基本功竞赛三等奖,中青年数学教师全参加数学基本功竞赛,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显示教师自我要求发展和我校培养优秀教师出色的工作。
2、能依托教师听课笔记本,引领教师认真完成各项听课、培训活动,并认真开展读书写作活动,参加各级各类研讨活动。
3、能认真做好青年教师考核工作,从理论学习、教学五认真等方面加强管理督促力度,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能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刊及各类报刊及时发布、交流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供大家学习。
六、今后发展思路及浅层思考1、深入阐释并灌输“校本教研”思想,进一步打造适合我校的教研格局,积极完善适用于我校的教研制度,以教研推动教改,以教改提高质量,以质量谋求发展。
2、号召并鼓励教师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搞教研,以勤教乐研为荣,以厌学不究为耻。
3、优化校园局域网,实现校外资源校内共享化,营造与时俱进的教研氛围,凝聚强大的教科研实力,推进我校向现代化学校迈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反思本学期工作,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把教科室的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务实,为我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4年7月xx市xx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执笔:教科室所负责的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更是一种集体行动的智慧。
它的价值还在于提高育人质量和效益,在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标准,将教研、科研、校本培训融为一体,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的提升。
一、指导思想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坚持以校为本,科研强校,充分发挥校本资源,在师资培训和学生培养方面走一条新路。
突出新课改的精神,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做为教科研工作的灵魂,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反思优化,使教科研落到实处,走健康高效的兴教强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