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粹同步】八年级语文上册《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题2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22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狠抓基础1.给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嗜.酒()黔.娄()衔觞.()箪.()俦.()吝.情()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7)晏如..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3.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4、本文是一篇,作者,(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7.简答题(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课文第二段的“赞”,归纳了五柳先生哪两个特点。
二、强攻阅读(一)课内精段阅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号__________。
9.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____________ 辄____________10.解释加点的字。
(1)或.置酒而招之__________ (2)环堵.萧然__________(3)期.在必醉__________ (4)短褐穿.结__________11.对下列句子里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B.因以为号焉(因:因此)C.既醉而退(既:已经)D.以此自终(以:用)12.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13.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粗字注音。
好读书()嗜酒()黔娄()衔觞()箪()俦()吝情()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7)晏如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B.闲静少言,不幕荣利。
C.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用)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往、到)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吝惜)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这样)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5、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6、填空。
①《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_,“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_____,“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托,描绘了一个爱好____________、不慕____________、安贫____________、忘怀____________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卓尔不群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③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④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关于弯腰的语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弯腰阅读答案篇一:阅读题《只要弯一弯腰》附答案阅读题《只要弯一弯腰》附答案只要弯一弯腰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拣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遵照这一指令,便弯腰拣起几颗石子。
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__:天!昨晚怎么就没能多拣些呢?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__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不是吗?教育送给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而视而不__,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__,是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的。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拣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拣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18颗樱桃。
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
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拣起来吃。
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
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不会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开镰收割吗?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并解释该词语。
(1)后悔不dié ()(2)发人深xǐng ()(3)视而不jiàn ()(4)意味深cháng()2、请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5篇在各个领域,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阅读《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选段,并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不慕荣利()(2)性嗜酒()(3)既醉而退()(4)晏如也()2、翻译下列句子。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柳先生既然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还能做到晏如也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中谈到读书的方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对此,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爱慕(2)爱好,嗜好(3)已经(4)安然自若的样子2、(1)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3、这充分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4、答案提示: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时所采用的两种态度和方法。
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表明了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醉,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
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
人教版八年级下《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 ②不慕荣利___________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__________ 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___________⑤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 ⑥造饮辄尽___________⑦期在必醉___________ ⑧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⑨环堵萧然___________ ⑩短褐穿结_____________3.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4.“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回答)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环堵萧然( ) ②短褐穿结( )③晏如也( ) ④造饮辄尽( )⑤兹若人之俦乎(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8.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现在哪六个方面?概括出来。
9.“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二)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①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③。
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_学习方法网---------------------------------------第20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一、自主练习⒈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②造饮辄尽()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短褐穿结()⑤箪瓢屡空,晏如也()()()()⑥颇示己志()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⑧衔觞赋诗()⑨无怀氏之民欤()⒈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②不戚戚于贫贱戚戚: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⑤衔觞赋诗衔觞: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⑧ 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___ 置:___________⑨颇示己志。
颇:____________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⒈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⒈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⒈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
”其言乎?,。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②生活:③志趣:二、阅读延伸(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也多。
提高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是多读多练。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五柳先生传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与题目五柳先生传一、文学常识及字音:本文选自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作者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朝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给下列的字注音嗜( ) 辄( ) 吝( ) 褐( ) 箪( ) 屡( )晏( ) 黔娄( ) ( ) 汲( ) 兹() 俦( )觞( ) 欤( )二、结构、内容和中心: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志趣等第二段: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赞语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中心: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三、解词和翻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
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何许:何处,哪里。
〔2〕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3〕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因,因此;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相当与“矣”。
号,别号。
〔4) 荣利:荣誉,利禄。
〔5〕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甚:过分的。
〔6〕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同步习题及答案知识梳理·温故知新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造饮辄尽箪瓢屡空短褐穿结衔觞赋诗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每有会意:2造饮辄尽:3环堵萧然:4晏如也:5不戚戚于贫贱:6不汲汲于富贵:3.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1性格:2生活:3志趣: 4.填空。
本文是一篇,作者,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经典语段精练课内精练·精心剖析阅读课文,完成5~9题。
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造饮辄尽_______ 2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8.“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探究·发散思维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王勃传节选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②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③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部编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之《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说明:本材料已整理,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也可以重新编辑。
本资料仅供师生教育教学使用。
阅读《五柳先生传》和《陶潜之略传》两文,回答7-12题。
【甲】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乙】陶潜之略传房玄龄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
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
②畜:通“蓄”。
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A、但识琴中趣但:但是B、尝著《五柳先生传》尝:曾经C、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D、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C、既醉而退学而不思则罔D、无怀氏之民欤高卧北窗之下9、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五柳先生传-课文同步练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 ②不慕.荣利___________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__________ 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___________⑤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 ⑥造.饮辄尽___________⑦期.在必醉___________ ⑧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⑨环堵..穿结_____________..萧然___________ ⑩短褐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3.“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回答)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环堵萧.然()②短褐穿.结()③晏如..也()④造饮辄.尽()⑤兹.若人之俦乎()5.翻译下列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7.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现在哪六个方面?概括出来。
8.“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二)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①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②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③。
22《五柳先生传》阅读练习02
(一)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
4.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5.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参考答案:
1、A
2、(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3、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
4、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5、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4、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二)(二)
1、(1)处所(2)到,目(3)同类,辈
2、(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3、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喜欢。
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
不喜欢。
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借酒消愁,安于现状。
(三)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
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
(1)亦不详.其姓字()(2)每有会.意()
(3)期.在必醉()(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参考答案:
1、(1)清楚详细(2)体会、领会(3)期望(4)辈、同类
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
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