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常钓到的毒鱼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1
梭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梭鱼的毒素怎么去掉
今天在海鲜市场看到一种鱼,叫做梭鱼,打特价还挺便宜的,就是不知道梭鱼好不好吃,梭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呀?
一、梭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海鱼。
海鱼就是生活在大海里的鱼类。
海鱼的种类繁多,包括我们熟悉常见的梭鱼,亦属海鱼。
它生活在沿海或海水淡水交界处,以水底的微生物为食。
梭鱼的广盐性很高,不管是高盐度的海水又或者是淡水的浅海,河口均可生存。
说起体型,棱梭个体较小,梭鱼、体形较大,产于我国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二、梭鱼好吃还是鲈鱼好吃
都很好吃,看个人的喜好。
梭鱼鲜香肉嫩,下饭配下饭几乎不要太鲜味。
这种海鱼最大的特点便是没有鱼腥味,不必担忧家人不爱吃了。
鲈鱼肉质细腻、鲜嫰、营养丰富。
蒸、煮、煎味道都很不错,大人,小孩都爱吃。
三、梭鱼的毒素怎么去掉
去掉鱼胆即可。
梭鱼中的鱼胆,是千万千万不能吃的。
鱼胆中含有一些毒素成分,如鱼胆汁毒素等,对人体会产生毒性作用或过敏反应,如果不慎食入后,会身体造成伤害。
四、梭鱼身上有寄生虫吗
有。
寄生梭鱼体上的鱼虱属东方鱼虱,受感染的鱼,有时遍体皆虽,痛痒万状,欲罢不能,鱼因此食欲不振,日益瘦弱,久而死亡,严重之可致池鱼全部死亡。
最常出现这种病的是在越冬季节期间,多半由于水质恶劣所引起的。
春季放养时还会将鱼虱带入养殖池中。
这种病,在我国北方养鱼港、盐田贮水池养殖以及海水池养殖中都曾有所发生。
海鲈鱼有毒吗海鲈鱼产地在哪里超市水产区有一种身上有如星星般排列的黑点的鱼就是鲈鱼,不过鲈鱼有淡水鲈鱼和海鲈鱼之分,那么,对于不常见的海鲈鱼,我们了解的不多,海鲈鱼有毒吗?海鲈鱼产地一般分布在哪里?海鲈鱼有别于淡水鲈鱼,体型较大,分为白鲈和黑鲈。
海鲈鱼体型粗而较长,鳞片十分粗糙,一般身长110-120cm,体重15-18kg,下颌长于上颌,鱼嘴较尖。
白鲈背部呈青灰色,腹部较白,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点;黑鲈颜色较黑,整体颜色深黑灰色,黑色斑点不明显。
海鲈鱼有毒吗?对于厦门市一男子在市场购买海鲈鱼回家的路上,被海鲈鱼刺伤了右脚,50小时后为保命,医生为其进行了截肢手术”消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静表示,海鲈鱼不属于有毒鱼类,患者本身并不是因为海鲈鱼有毒而导致发病,可能是由于在海鲈鱼的养殖过程当中受到水环境的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所以海鲈鱼刺有毒的说法是假的。
专家教你辨识有毒鱼类在购买时,消费者该如何辨识有毒鱼类呢?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看到头上和背鳍上的刺比较强硬且比较多的,十有八九是有毒鱼类,这样的鱼购买时一定要提防,接触时尽量用镊子和手套,提防被这个鱼刺扎着。
如果不慎被毒鱼刺刺伤,患者首先应该**时间争取用大量水去冲洗,创面被细菌污染,水的冲洗可去除大概95%以上的病菌。
如果不放心的话,冲洗后还可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再次消毒处理。
海鲈鱼产地在哪里?鲈鱼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黄海、渤海较多,鲈鱼在我国,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性凶猛,以鱼、虾为食。
个体大,**可长至30~50市斤,一般为3~5市斤。
钓马鲛鱼的方法和技巧钓马鲛鱼的方法和技巧马鲛鱼。
口大、眼大,体形为纺锤形。
性凶猛,牙锋利,喜活食。
游速极快属中上层鱼类。
常成群队的捕捉小鱼,如鲻鱼等。
所以马鲛鱼的出现,往往是整个海面大批小鱼逃命时的跳越和马鲛鱼飞身捕鱼的景象,场面十分壮观。
当然这种场面的出现也令马鲛发烧友激动不已。
由于马鲛鱼肉多刺少且味道极美,所以成为众多海钓发烧友十分喜爱垂钓的对象。
钓马鲛选点很重要,一般太靠近岸边或海水水质受到污染的地方它很少光顾,即使偶尔钓上几条也只是散兵游勇罢了。
所以选点应选在靠近岛屿和海岛边大的岩礁周围及海水清澈处,这就要求钓友出海上岛或船钓方有大量的收获。
钓马鲛鱼可分为拟饵和真饵钓。
拟饵钓在岛上较为合适,真饵用于船钓更好。
但各个海域的地貌和鱼的习性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笔者只谈谈南海海域。
现介绍拟饵钓和真饵钓的配置。
拟饵钓具:1.选2.4米左右的硬调玻璃钢海竿。
2.大号的绕线轮(最好是传动比大的即5. 5∶1以上)。
3.主线直径0.37毫米左右的强力尼龙线100米,太粗的尼龙线抛不远且阻力大。
4.15~20克的空心坠一枚。
5.大号8字转环一枚。
6.脑线用细钢丝或大号火线长约一米。
7.大号圆形长柄直钩一枚。
8.白色的布条或塑料布若干(配置如图)。
需要重点说明一下的就是钩、钢丝和布条的距离及做法。
将细钢丝直接绑于钩上,并在钩柄上端20厘米的地方加一小咬坠或自制线结,目的是使空心坠不能和钩直接接触而加快下沉速度。
白布条不能整块不加工就绑于钩上,而应沿布条边缘向内剪成许多像触角或毛须状并能将钩茂于其中的形状,这些密集的小触角在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潮水的流动和人为的拖动使这些假触角在水中可呈现出像活物一样的漂动,极易引起马鲛的注意,拟饵的工具大致如此。
真饵钓具:真饵钓一般在船上进行,由于人在船上地方小站立不稳(有些人会晕船),故不适合用海竿或手竿,而用手线(手排)就灵活方便了,而且手线携带方便多带几个钓点增多,收获也就多些。
海洋十大最危险的生物一、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长可达3米左右。
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贝尔彻海蛇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并且当前尚无血清可以解毒。
不过庆幸的是,世贝尔彻海蛇性情温和,很少攻击人类,更喜欢捕杀鳗鱼、贝类以及小虾。
二、河豚,世界上或许没有一种鱼类像河豚这样可爱又极具伤害性吧。
虽然名字叫做“河豚”,但却洄游于大海与江河之间。
作为世界上第二毒的脊椎动物,河豚体内的毒素轻则让人窒息,重则足以让人丧命,而目前没有对抗这种毒素的解药。
据悉,一只普通河豚体内的毒素足以杀死20个成年人。
三、芋螺,芋螺又存有一个外号“鸡心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通常多生活在冷海,属软体动物,在珊瑚礁、沙滩上经常能够看见它们美丽的身影。
不过,你可以千万别被它色彩斑斓的外表给蒙蔽了。
芋螺就是一种所含剧毒的海洋生物,它的尖端部分暗藏着一个不大的开口,里面存有毒牙,可以从这里箭出来毒液,不足以并使一个成年人一命呜呼。
芋螺肉食性海洋动物,通常以海洋蠕虫类动物、小鱼、甚至其他软体动物为食。
由于鸡心螺的行动相当缓慢,使得它们身体进化了带有剧毒的“鱼叉”四、绣花脊熟若蟹,绣花脊熟若蟹又叫作马赛克蟹,原产于日本、斐济、萨摩亚、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岛等地,它的全身布满红白相间的网状花纹,非常可爱。
绣花脊熟若蟹生活环境为海水,常生活于低潮线至水深30米的岩石底或珊瑚礁丛中。
其存活的海拔上限为—30米。
绣花脊熟若蟹就是未知镇压者的螃蟹,他们的体内有的所含河豚毒,有的所含麻痹性贝毒,有的所含海葵毒。
一只成年绣花脊熟若蟹体内的毒素可以毒死只小老鼠。
五、蓑鲉,蓑鲉又被称之为“狮鱼”,是家养鱼缸中备受欢迎的`宠物。
这种鱼看似温顺,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却也具有令人吃惊的毒性。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表示,虽然蓑鲉不会给人类造成致命伤,但被棘刺刺中也会引发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决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
引导语:鱼类大家都见过。
有美丽的,有丑陋的,有神奇的,但是还有一种恐怖的恶魔鱼,这个你一定没有见过吧!那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这些恐怖的恶魔雨吧!胆小勿入!海洋绿巨人海洋“绿巨人”:海鳝海鳝科是80多种鳗类的统称。
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生活于浅水。
它们一般躲藏在礁石的缝隙里,伺机捕食。
海鳝有着一张大嘴和锋利的牙齿,它们以海洋生物为食。
不过,如果有人类离它们太近,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
海鳝体长一般不超过1.5公尺(5呎),但太平洋的长体海鳝(Thyrsoidea macrurus)可长约3.5公尺(11.5呎)。
在世界上某些地区人们食海鳝的肉,但某些种类有毒,可引起疾病和死亡。
凶残的食人鲳南美洲食人鱼食人鱼(又名食人鲳)栖息在主流、较大支流,河宽甚广、水流较湍急处。
体长约6至7厘米。
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
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
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
食人鱼因其凶残特点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
成年食人鱼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觅食,以昆虫、蠕虫、鱼类为主,但其有些相近种只吃水果和种子。
活动以白天为主,中午会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另外,它们的食欲大得惊人,远超出你的想象。
如果填不饱肚子,它们还会攻击同类。
外表憨厚的“坏小子”康吉鳗康吉鳗,外表看上去并不像前面9位那般令人恐怖。
不过,介于它庞大的体型(体长可达惊人的3米多)和凶猛的攻击性,美洲康吉鳗和海鳗都是很著名的凶猛游钓鱼。
笨重的脑袋、宽阔的大嘴和强健的牙齿还是具有很大破坏力的。
没有人会蠢到愿意与这样的“坏小子”待在一起——除非它是“听话地”躺在我们的餐桌上。
会发光的琵琶鱼琵琶鱼琵琶鱼,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
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
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
琵琶鱼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发达,还有一条马鞭一样的长尾。
1、签鱼签鱼的体积非常的小,扁平且小巧,但嘴部非常的小就像一根刺一样,就像一根签子。
但它却是巴西的吸血鬼,一旦碰到它们,钻进体内,如果没有及时手术清毒,那就必死无疑!2、水虎鱼它们的体型并不大,因为它们鲜艳的嘴巴以及看起来就十分尖锐的牙齿而得名水虎鱼。
它们看起来十分凶猛,攻击性极强且游动速度非常的快。
3、蝰蛇鱼它长着鱼的身子,头部却有几分蛇的味道,又被称为毒蛇鱼。
一般生活在海底一千五百米处,通过身体的发光引诱食物,并用它们尖锐而长的牙齿刺穿食物的身体。
4、医生鱼医生鱼看起来非常的温和美丽。
但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在它的尾部长有含剧毒刺,还会主动攻击人类,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会导致人的死亡。
5、鲉鱼鲉鱼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身上也长有含有剧毒的刺,如果被刺到,除了最开始的疼痛外,这种毒素会迅速扩散到人身体的各个部位。
6、黄貂鱼这种鱼的长相非常的独特。
它身体的前办部分还有七根刺,如果碰到了食物就会靠前,如果卡在了受害者的体内,后果将十分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7、石鱼这一种鱼看起来非常的憨实。
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它们将毒液藏在身体里,极其善于隐藏。
一旦受到它的攻击,你就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只要你一不小心碰到他,它就会向你发起进攻。
8、狮子鱼这种鱼虽然名为狮子,但并不会主动发出攻击,十分的温和。
但一旦是碰到了它,它就会释放毒液,而这种毒液会让人感到剧烈的疼痛,然后死亡。
9、盒子鱼盒子鱼得名于它的长相,除去凸起的嘴巴和鱼鳍,它长得四四方方的。
但它的毒素非常具有破坏力,一旦它释放毒素,那么周边的生物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还会破坏红血球和呼吸能力。
10、豚鱼豚鱼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日本的河豚面可以说是很出名的。
也是一种含有剧毒的鱼,在食用时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就会中毒身亡。
但在海洋中,它们并不会主动攻击。
毒鱼类螫伤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某些毒鱼螫伤人体,释放毒液,引起中毒。
主要为刺毒鱼类或蝎毒鱼类,世界约有3000种,我国约有100余种,分布在我国的海域和淡水中。
它们有发达的毒器,常见有下列几种。
1•赤缸又叫洋鱼,夏季在沿海浅水区或邻海淡水中活动。
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广西的左江和右江等地。
赤缸的尾刺较长,背腹面均有突起的纵幡和凹沟,沟内有毒腺;刺的两侧倒生锯齿。
当不慎被刺伤时,会引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死亡。
2.宽纹虎鲨第1及第2背鳍棘为毒棘,棘后有宽凹槽,槽内有白色软组织,能分泌毒液,刺伤后产生剧痛。
分布在黄海和东海。
3.黑线银鲸尾刺尖长,背脊后有一浅沟,沟内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人被刺伤后感到剧痛。
分布在渤海北部一带。
4.日本鬼鲂又称海蝎子,分布于我国沿海、黄海北部。
背部有16~17根鳍棘,腹鳍有一根鳍棘,臀部有两根鳍棘。
各鳍棘有前纵崎,幡的两侧有前侧沟,沟内有发达的毒腺。
刺后毒液经棘刺侧沟注入人体,产生局部剧烈疼痛,有时持续数天高热、畏寒及全身阵痛。
5.蹶鱼又称桂鱼,是一种淡水鱼类,分布在全国的江河湖及水库。
东北的鸭绿江、辽河、碧流河及辽丰水库较多。
有12条背鳍棘、3条臀鳍棘及1条腹鳍棘,均为毒棘。
棘外有皮膜、皮膜中有毒腺。
人被刺伤后局部剧烈疼痛,一般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毒理】受毒鱼鳍棘刺入后,所刺组织膜即被破坏,毒腺分泌的毒液由棘沟注入人体,其毒液为无色清的水状液,PH为中性;有弱氨水味,毒液不稳定,除对热敏感的蛋白质、肽、各种酶和磷酸二酯酶外,尚有3种具高毒性的蛋白质。
其分子量约为100oO0。
除中毒外,并可引起过敏反应。
【中毒症状】1.局部症状受伤部位立即流血,伤口长达15cm,局部红肿剧痛,偶有麻木感,痛可长达6〜48h,肿胀范围迅速扩大,可持续1周之久,伤口局部变为黑色,组织坏死,大块脱落。
手足部受伤时,渐渐扩展到整个四肢,可引起足趾坏死。
伤口很难愈合。
2.全身症状重者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软弱无力、出冷汗、低血压、胸闷、心律失常、心率缓慢、咳嗽、呼吸困难、肺水肿,甚至高热、昏迷、抽痉而死亡。
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鮋背鳍棘中的毒腺结构刘晓萍;于业军;张克凌【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1999(30)6【摘要】于1996年6月—1997年6月,在山东青岛、日照沿海采集日本鬼,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其背鳍棘中毒腺的形态结构,研究其致毒机理。
结果表明,日本鬼背鳍的毒腺呈梭形,位于背鳍棘背外侧的两纵沟内,有结缔组织包绕。
在毒腺内发现两种类型的细胞:Ⅰ型细胞的胞质为均质状,单核;Ⅱ型细胞胞质内充满颗粒,未见细胞核。
两种毒腺细胞均呈多边棱柱体,呈辐射状排列。
Ⅰ型细胞胞质电子密度中等,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细胞内仅见少而散在分布的线粒体和线头状结构;Ⅱ型细胞颗粒为许多囊泡及电子密度不同的颗粒状物质。
腺体内下方的组织内有一种小细胞,其胞质内含有溶酶体样结构,其内涵物与Ⅰ型细胞胞质类似。
提示该毒腺的细胞不同于哺乳动物的分泌细胞。
【总页数】7页(P597-603)【关键词】日本鬼You;毒腺;结构;背鳍棘;棘毒鱼类;毒性【作者】刘晓萍;于业军;张克凌【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6.3;Q959.499【相关文献】1.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棘毒液对螫伤大鼠局部组织结构及代谢的影响 [J], 刘晓萍;张克凌;于业军2.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的毒腺结构 [J], 刘晓萍;于业军;张克凌3.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鱼由螫伤的调查与研究 [J], 张克凌;刘晓萍;于业军;孙衍增;王海青;秦士德4.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Ⅰ型毒腺细胞形成的研究 [J], 刘晓萍;张克凌;于业军;孙衍增;王海青;方丽华;秦士德5.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光魟螫伤的调查研究 [J], 于业军;刘晓萍;张克凌;孙衍增;王海青;秦士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条恐怖鱼1.南美洲食人鱼食人鱼(又名食人鲳)栖息在主流、较大支流,河宽甚广、水流较湍急处。
体长约6至7厘米。
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
2.琵琶鱼琵琶鱼,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
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
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
3.虎鱼顾名思义,虎鱼是根据被捕获时好斗的特点、强力掠夺的习性或外观而命名的数种鱼类的统称。
它的牙齿向外生长,闭着嘴时也能看到其匕首般的尖牙。
4.海鳝海鳝科是80多种鳗类的统称。
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生活于浅水。
它们一般躲藏在礁石的缝隙里,伺机捕食。
海鳝有着一张大嘴和锋利的牙齿,它们以海洋生物为食。
不过,如果有人类离它们太近,也会遭到它们的攻击。
5.蛇头鱼蛇头鱼类早在远古时代就在民间传说中占一席位,它们的特殊生态习性产生了一个真实与幻想混合的传说。
6.蝰鱼来到榜单的后五名,我们又看到了一种和蛇多少有些相似的鱼类。
蝰鱼属于辐鳍鱼纲、巨口鱼目、巨口鱼科、蝰鱼属,是海洋深处的凶猛捕食者之一。
7.尖牙鱼它是又一种长着骇人脸庞的深海暗杀者,同时也是海底最深处的居民之一,它们被发现生活在海底5千米以下的黑暗环境里。
8.龙鱼排名第8位的仍然是恐怖的深海掠食者——龙鱼。
龙鱼以其巨大的嘴和尖牙闻名于世,这些特征也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各种“恶魔鱼”所共有的特点。
9.吞噬鳗这种典型的深海鱼是大洋深处样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
体型较大,有资料记载其体长可以长到1.8米。
10.康吉鳗排名最后的康吉鳗,外表看上去并不像前面9位那般令人恐怖。
不过,介于它庞大的体型(体长可达惊人的3米多)和凶猛的攻击性,我们还是将其排进了前10位。
海钓常钓到的毒鱼、毒物及危险鱼种
点击数: 498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矶钓时,有时会钓上毒鱼,需要特别小心处理,一不小心,小则刺伤引致刺痛,严重甚至要送往医院救治。
另外,有些鱼种虽然无毒,但在处理时同样要注意和留心,它们部份鱼种拥有强而有力的嘴部,解钩时如
果不小心,牠们的嘴部和牙齿足以将钓人的手指咬伤甚至咬断。拥有极尖利牙齿的鱼种,都建议大家剪线
或使用器具帮忙。而部份鱼种则拥有极为尖利的背鳍和侧鳍。所以钓友都应该懂得判别,必须认清该鱼获
是否有危险才解勾
坑帘 (线纹鳗鲶)
高度危险鱼,嘴上和边有触须,身体两旁有横间纹,其背鳍及胸鳍头节上有毒刺, 其毒刺所分泌的毒液含有鳗
鲶神经毒和鳗鲶溶血毒,其毒性很强,轻则可使被刺的部份长时间痛楚,其间肌肉受到很大伤害,会引起长
达48小时以上的抽痛、痉挛及痲痹等症状,甚至引起破伤风,是危险的海洋生物。
石崇
高度危险鱼,天暗时与石九公几可乱真,其背鳍前端较长,有剧毒刺,如被刺中必需第一时间去治疗,内
脏有毒。
鸡泡鱼 (河豚,厦门话叫"鬼仔鱼")
嘴部肌肉发达,门齿锋利,其力度可咬碎一般贝壳类生物,大部分鱼的肝脏及卵巢具剧毒,食后必可致命
泥蜢 (厦门话叫"臭肚")
背/胸/腹鳍尖而幼,因其生性较生动,被刺中后有机会折断,和带有毒性,刺到使人感到剧痛。此鱼应尽量
被免接触。
金鼓 (厦门话叫"打铁婆")
杂食性,主要以蠕虫、甲壳类、水栖昆虫及藻类碎屑为食。背鳍棘尖锐且具毒性,刺到使人感到剧痛.
老虎鱼
居于浅水石礁。背鳍鳍棘有毒。被刺后使人感到剧痛.
油锥
其牙齿密,短但尖,而口部肌肉发达,如咬着物件会死口不放,且会用身体出力地把目标包卷着。
魟鱼 (厦门话称"一魟二虎"就是这种)
一般魟鱼尾部有一条长刺﹝有些品种没有﹞,毒性很高,伤口会极度痛楚,但不会致命。
狮子鱼
狮子鱼性格凶猛,喜食小鱼、虾、蟹,通常栖息于岩礁洞穴或岩壁的阴暗面,伸张各鳍来保护自己,以夜间
活动为主。由于背鳍、胸鳍均有毒棘,尖锐能分泌剧毒,被刺伤者会极端疼痛、红肿、发烧,严重者能致
命。
庵钉 (厦门话叫"浔仔鱼"或"臭扯浔")
体色呈蓝色 尾鳍分*,头平扁,有三对须,背鳍前缘和胸鳍皆具有毒刺,被刺后伤口感觉如火烧,若钓得
必需要弃之。
鼠衔鱼
鼠衔鱼的鳃盖两端各有一条尖刺,锐利无比,被刺中伤口痛楚,大量流血,伤口会有形成坏死组织,要5
至6日才可痊愈
牛鳅
如鼠衔鱼般,两边鳃盖处皆有刺,上钓后左右摇摆来攻击人,被刺中伤口会大量流血及痛楚。
鲈鱼
鱼鳃锋利,大鲈四号母线过鳃时可断,背鳍有多支尖刺。
牙带
牙齿短密而锋利,如不幸被咬中不放,可用手在两腭间大力按下,便会自然地张开
海毛虫
身上茸毛具有毒性,触之使人有火烧般剧痛感。
海蛇
毒性剧烈,可致命,若钓得须谨慎处理,舍弃为妙。
海胆
成群生活在低潮线下的岩礁区,夜间出外觅食,以岩石上之藻类为生,依*棘或管足之配合缓慢移动。刺棘
甚长,有毒,但易折断,为有刺毒的种类。如被刺伤需立即送医。
八爪鱼
一般八爪鱼虽可食用,但要小心八爪鱼的牙,其牙齿锐利而有力,被咬到会大量出血。有些八爪鱼食后会
中毒,若钓得的八爪鱼有鲜艳的花纹和斑点,舍弃为妙。
尾长黑毛
鳍边锋利如刀,可一下见血而感觉不到。
水母
有时在水面上可看到水母,丝上含有强烈毒性,但不致有性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