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央国家机关等评比达标表彰名录
- 格式:doc
- 大小:513.50 KB
- 文档页数:21
国家卫生计生委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卫生计生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加强评比达标表彰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印发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和《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卫生计生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应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严格审批、总量控制、合理设置、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体现先进性、代表性和时代性。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人事司负责委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和联系单位、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政策指导、统筹协调、审核备案、监督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涉及相关司局职责的,相关司局要积极承担相应任务,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委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和联系单位、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举办的面向本系统本行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第二章申请审批第五条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实行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展。
第六条委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和联系单位、委业务主管社会组织举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分为周期性项目和临时性项目。
周期性项目(详见附件1)为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保留的项目,由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实行总数控制。
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确有必要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申请方案报送人事司,由人事司会同有关司局初审,经分管委领导审核,报委党组审定后,以我委名义向国务院正式申报,经国务院转由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同意后方可开展。
第七条各主办单位要严格按照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的项目内容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已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如需调整或变更项目名称、主办单位、活动周期、评选范围、奖项设置等,应当按申请程序报批,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调整或变更。
艺术类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职称改革,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市工艺美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结合我市工艺美术人才需求和职业属性,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工艺美术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初级职称分设员级和助理级。
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工艺美术员、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三条本条件适用于全市从事工艺美术制作、研究、设计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
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离退休人员不适用本条件。
第三章基本条件第四条申报工艺美术专业职称,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作风端正。
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持续参加行业组织开展的工艺美术公共文化和社会教育等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行业认可。
(二)符合国家和XX市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的。
(二)专业技术人员受到政务(党纪)处分的,在处分影响期内的。
(三)在其他规定不得晋升职称(职务、职级)期间的。
第四章工艺美术员申报条件第六条具备大学专科毕业,专职从事工艺美术工作1年以上;或具备中专毕业,专职从事工艺美术工作2年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或高级工艺美术师工作室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经考察合格;或专职从事工艺美术工作5年以上。
第七条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完成辅助性专业工作的操作能力。
第五章助理工艺美术师申报条件第八条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并经考察合格;或具备大学本科毕业,专职从事工艺美术工作1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专职从事工艺美术工作2年以上;或中专毕业,专职从事工艺美术工作4年以上;或专职从事工艺美术工作10年以上;中专(不含)以下学历,取得工艺美术员职称后,从事工艺美术相关工作满5年;或取得工艺美术员职称后,在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或高级工艺美术师工作室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且独立完成至少3件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3.24•【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2年第9号•【施行日期】2022.03.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2年第9号关于修订《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公告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已经2022年3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第12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20年4月14日发布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年第15号)同时废止。
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4月1日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2009年8月1日发布2016年8月29日第一次修订2020年4月14日第二次修订2022年4月1日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表彰在标准化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中办发〔2018〕69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彰奖励管理暂行办法》(市监人函〔2019〕168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设立,并经中央批准的奖项。
第三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分为标准项目奖、组织奖和个人奖,每2年评选1次。
第四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一般不评选副司局级或相当于副司局级以上的个人和集体,不评选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评选处级或相当于处级干部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表彰总数的20%。
第五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提名、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突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坚持以德为先、依法守规、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不收取任何费用。
我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发展研究□张琼[摘要]国家表彰奖励制度是国家人才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经历了制度初创(1949-1965年)、工作停滞(1966-1977年)、恢复发展(1978—1997年)、深化发展(1998—2012年)、不断规范(2013年至今)5个阶段。
按照表彰奖励层次的不同,我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分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勋章和荣誉称号制度,国家级表彰奖励制度,省部级表彰奖励制度,市县级表彰奖励制度5级,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促进我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发展,需健全地方表彰奖励机构设置,提高人员队伍专业性,同时明确不同层级和部门职责权限,探索推广成熟有效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表彰奖励制度界定历史沿革制度内容[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国家表彰奖励制度作为国家人才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对提高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营造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立足于我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体系界定,结合制度发展历史与改革实践,对制度内容进行系统描述,发现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提供相知寸策建议。
国家表彰奖励制度体系的界定根据《辞海》解释,“表彰”的意思为:对功绩、先进事迹等公开赞美,如表彰大会、表彰先进等;“奖励”的意思为: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
表彰奖励可理解为对功绩、先进事迹等公开给予荣誉或财物来进行赞美和鼓励。
表彰奖励制度即为公开赞美和鼓励功绩、先进事迹等而设置的相关标准、程序、仪式的规则。
[文章编号]2096-5761(2021)05-0080-13目前我国确立了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出台了规范省级及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管理办法,国家表彰奖励制度形成了新的制度体系。
本文将我国国家表彰奖励制度界定为以国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及部门、地区、系统的名义,单独或联合开展的对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或组织团体,通过授予勋章、荣誉称号、奖章、奖金等形式进行精神、物质奖励的制度安排。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2.28•【文号】国资厅发纪检[2007]20号•【施行日期】2007.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资厅发纪检[2007]20号)各厅局,直属单位、直管协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2号)精神,根据监察部等九部门《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国纠办发〔2007〕1号),国资委制定了《国务院国资委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国务院国资委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2号,以下简称《通知》),根据监察部等九部门《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国纠办发〔2007〕1号),为确保2007年6月底前全面顺利完成国资委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工作(以下简称清理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清理工作的原则和总体目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面清理、逐级负责、严格审核、大幅减少、统一规范”的原则,全面清理、审核国资委机关及联系行业协会和直属单位、直属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面向本系统、基层和企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实现撤销违规项目,合并减少可合并项目,积极发挥保留项目的作用,减轻基层、企业、群众负担的目标,促进国资委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国资委联系行业协会和直属单位、直属事业单位规范管理,进一步改善国资监管方式,为全面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奠定基础。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印发《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2.04.16•【文号】国评组发〔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4.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间组织管理正文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印发《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评组发〔202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有关工作机构:《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已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2022年4月16日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加强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根据《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和《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主办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第三条社会组织开展的下列活动不适用本办法:(一)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二)属于业务性质的展示交流、人才评价、技能评定、水平评价、信用评价、技术成果评定、学术评议、论文汇编、认证认可、质量分级等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及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进行的认定评定;(三)行业、领域统计数据信息发布;(四)体育比赛、技能竞赛等比赛竞赛;(五)以本单位内设机构及人员为评选对象的评比达标表彰。
社会组织开展前款第一至三项活动不得以授予称号、颁授奖章、发布排行榜等方式变相开展评比达标表彰;开展前款第四项活动不得在比赛、竞赛项目设置外再颁授任何其他名义的奖项。
第四条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非营利性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和程序开展,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体现先进性、代表性和时代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07-31 浏览次数:38《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已经中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0年10月27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防止活动项目过多过滥,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1.本办法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和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以下简称有关社团)举办的面向各地区各部门或者本系统本行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2.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3.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属业务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本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为评选对象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等,不适用本办法。
二、审批权限4.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批制度。
党中央、国务院负责审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负责审批本地区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审批权限不得擅自下放或者变相下放。
各地区各部门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一般不得要求下级单位配套开展。
5.中央设立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政策指导、统筹协调、审核备案、监督检查。
协调小组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牵头,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日常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
6.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每年对各地区各部门报党中央、国务院审批调整的项目进行一次集中审核。
因重大事件、重要专项工作等特殊情况,需临时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可单独审核。
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相应的达标表彰工作协调机构,负责本地区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的审批和管理工作,并将本地区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报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备案。
山西省民政厅关于规范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9.08.21•【字号】晋民发〔2019〕72号•【施行日期】2019.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间组织管理正文山西省民政厅关于规范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通知晋民发〔2019〕72号各市民政局、各全省性社会组织:根据《中共山西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教组发〔2019〕14号)有关精神,依照《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民函〔2012〕125号)和《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晋办发〔2019〕32号)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社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级民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规范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对于净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上来。
二、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刻领会晋办发〔2019〕32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利用多种有效方式及时向社会组织进一步传达民函〔2012〕125号文件精神,确保不留遗漏,为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打好基础。
三、严格规范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社会组织凡未按要求和规定程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一律尽快停止。
已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一律不准向评比达标表彰对象收取或变相收取任何费用。
四、全省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所属或本领域内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审查和监管。
要严格按照《社会组织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国评组发〔2012〕2号)的要求,从严控制新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设立,凡可用行业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替代,或者可通过日常考核、资质资格认定等方式达到促进工作目的的,不再设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正文:----------------------------------------------------------------------------------------------------------------------------------------------------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2022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2022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创建示范活动管理,深入改进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充分发挥创建示范引领作用,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工作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统筹管理、合理设置、严格审批、动态调整、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权限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创建示范活动,是指各地区各部门为提高政策落实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某项工作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采取必要的推动措施,动员组织相关地方或者单位开展创建,通过评估、验收等方式,对符合标准的对象以通报、命名、授牌等形式予以认定,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活动。
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属于业务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技术示范、改革试点工作,以及以本单位内设机构为对象开展的创建示范活动,不属于本办法规范的创建示范活动。
第四条中央和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党政机关和群团机关,市县级党委和政府,经批准可以开展创建示范活动。
市县级其他党政机关和群团机关以及乡镇(街道)不得开展创建示范活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扬单位和个人推荐名单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已撤销)
•【公布日期】2024.05.08
•【文号】
•【施行日期】2024.05.0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扬单位和个人推荐
名单公示
根据《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做好全国“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单位和个人推荐工作的通知》(司发通〔2024〕11号)要求,经逐级审核推荐,现将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扬单位和个人推荐名单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4年5月8日至5月13日。
公示期间,如有不同意见,请以电话、信函或电子邮件等形式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法制工作办公室反映。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cn
通讯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法制工作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01)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2024年5月8日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扬单位和个人推荐名单
一、表扬单位
1.浙江省台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处
二、表扬个人
邵文干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二级主任科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0.10.27•【文号】中办发〔2010〕33号•【施行日期】2010.10.27•【效力等级】办法•【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作风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办发〔2010〕33号各省、自治区、直属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已经中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0月27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为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防止活动项目过多过滥,根据中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1.本办法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单位和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社会团体(以下简称有关社团)举办的面向各地区各部门或者本系统本行业的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2.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3.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目标考核、责任制考核,属业务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以本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为评选对象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等,不适用本办法。
二、审批权限4.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批制度。
党中央、国务院负责审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团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负责审批本地区省级以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
审批权限不得擅自下放或者变相下放。
各地区各部门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一般不得要求下级单位配套开展。
5.中央设立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政策指导、统筹协调、审核备案、监督检查。
协调小组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牵头,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日常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
关于公布党群等系统中央单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的通告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党委、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通知》(厅字〔2008〕20号)部署和要求,2009年以来,中央纪委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直工委、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成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等系统(简称党群等系统)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清理工作。
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预期目标。
全国党群等系统共撤销项目73726个,保留项目1862个,其中党群等系统中央单位保留项目135个,总撤销率为97.54%。
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将党群等系统中央单位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予以公布;省一级的保留项目经联席会议批复后,由各省(区、市)自行公布。
请各有关单位遵照公布的项目名称和周期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党群等系统中央单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目录(135项)
特此通告。
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联席会议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1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关于评选表彰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3.11.09•【文号】人社部函〔2023〕122号•【施行日期】2023.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关于评选表彰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1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生态环境厅(局):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工作突出、事迹感人的先进典型。
为表彰先进、激发斗志,弘扬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精神,进一步调动广大生态环境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落到实处,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决定,评选表彰一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一)评选范围1.先进集体的评选范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各级机关、直属单位及其内设机构。
2.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范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各级机关、直属单位连续工作5年(含)以上的在岗正式工作人员。
推荐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原则上不能集中在同一个单位。
曾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且享受待遇的人员,除有新的重大贡献外,一般不参加评选。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
技术奖初评结果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4.04.08
•【文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100号
•【施行日期】2024.04.0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奖励
正文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
第100号
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的公告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
现将初评通过的5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13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jl)公布。
初评通过的1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专用项目和39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用项目在委托管理单位、提名单位及项目完成单位等进行内部公布。
自初评通过项目公布之日起10日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持有异议的,应当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异议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以书面方式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
个人提出的,须写明姓名、联系电话等,并亲笔签名;单位名义提出的,须写明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我办按有关规定对异议提出者相关信息予以保护。
特此公告。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奖励监督处(请注明:异议材料)
邮政编码:100045
电子邮箱:***************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