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上海港
- 格式:ppt
- 大小:9.30 MB
- 文档页数:26
上海洋山深水港——打造世界最大海岛人工港工程总投资:700亿元以上工程期限:2002年——2020年洋山深水港北港区效果图,上方为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东海大桥。
下方为吹沙填海形成的近10平方公里港区用地,面积相当于1000个足球场。
洋山深水港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深水人工港,港区位于浙江嵊泗崎岖列岛以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东南约30公里的大海里,由大、小洋山等十几个岛屿组成,平均水深15米,是距上海最近的天然深水港址。
港口北距长江口72公里,南距宁波北仑港90公里,向东经黄泽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扼守亚洲—美洲、亚洲—欧洲两大国际航线要道,是上海港的中转集装箱码头,也是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
九十年代上海港口贸易量发展迅速,但是也遇到了瓶颈,主要是黄浦江内码头岸线已经用完,没有深水泊位,长江口进港航道水深太浅,远不能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要求,跳出黄浦江,越过长江口,到大海建深水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深海中建造大型港口,是对人类工程技术能力的巨大挑战。
洋山港地处风大流急的杭州湾外口,这里还是强台风经常光顾的区域。
大、小洋山由十几座不相连的小岛组成,工程人员要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岛屿之间,用吹沙填海的方式将岛屿间的海域填平,造出长6公里,宽1-1.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平整陆地。
这相当于在1000个足球场的面积上,将沙子堆到七层楼的高度,砂石抛填总量超过一亿立方米。
孤悬海外的洋山岛港区,通过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东海大桥,连接到南汇芦潮港。
东海大桥耗资105亿元,总长32.5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可抗12级台风、七级烈度地震。
大桥共消耗钢材50万吨,浇筑混凝土150万立方米,足够装满500列火车。
经过万余名建设者六年多的努力,一座海岛超级港口终于神奇地出现在了东海之上。
洋山深水港概况洋山港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港区,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自2002年至2020年分三期实施,工程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其中2/3为填海工程投资,装卸集装箱的桥吊机械等投资约200多亿元。
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十大港口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港口作为一大水陆联运的运输集结点和枢纽,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国际航空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
那么,在当今世界港口中,前十名的港口都是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城市文化中了解看看吧。
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十大港口排名一、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中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中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
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作为世界著名港口,2013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
上海港继续保持全球码头“一哥”地位,2015年前11个月集装箱吞吐量升3.33%至3347万箱。
上海港地理位置:概貌: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
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
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
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位置交通:1、位置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
2、交通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沿海北距大连558海里,南距香港823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公里。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204、312、318、320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
2009第 8期 CHINA PORTS集装箱运输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产生及现状上海港集装箱运输始于 1973年 , 是我国第一条开辟上海、天津至日本的国际集装箱航线 , 不久又开辟了上海港至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香港、新加坡和西欧航线。
经过近 40年的发展 ,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 上海港已开辟遍布全球国际直达的美洲、欧洲、澳洲、非洲以及东北亚、东南亚等地的班轮航线 200多条 , 集装箱月航班密度达到 2183班 , 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密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港口。
全球最大的 20家中外船公司已全部进驻上海 , 在上海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的外国航运公司已逾 80家。
2005年 , 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 4.43亿 t , 超越新加坡港 (4.23亿 t 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口 ; 2007年 ,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 2615万TEU , 首次超越中国香港港升至世界第二 ; 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 5.82亿 t , 同比增长 3.6%, 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 2800.6万 TEU , 同比增长 7.1%, 仍位列世界第二。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虽有长足进步 , 但长期以来 ,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 , 内河水运和铁路运量所占比例极少 , 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 , 上海当地集装箱量所占比例大 , 适用公路运输 ; 第二 , 受上海市内河航道的制约 , 上海市内河集装箱运输没有开展起来 ; 第三 , 上海港缺少集装箱铁路集疏运条件 ; 第四 ,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内 , 上海港集装箱运输主要腹地邻近外高桥 , 公路集疏运条件充分。
上述原因造成了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主要为单一的公路运输方式。
二、上海港水路集装箱运输现状及对策上海港 65%的出口货物来源于长三角地区 , 长期以来 , 这一地区的集装箱主要是由公路运至上海港。
东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港口?一、上海港口上海港口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东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位于黄浦江口,依托长江和杨浦江,地理位置优越。
上海港口拥有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码头设施,是全球最繁忙和最具竞争力的港口之一。
上海港口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全国首位。
1.上海港口的历史渊源上海港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松江县渡口。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上海港口逐渐崭露头角,先后成为清朝指定的对外贸易口岸和1876年设立的商埠。
20世纪初,上海港口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2.上海港口的现状上海港口拥有多个港区,包括洋山深水港、吴淞口港区和杨浦港区等。
洋山深水港是上海港口的核心,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口,能够接纳大型集装箱船舶。
吴淞口港区则负责江海联运和内河航运。
上海港口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与内陆和海上贸易网络紧密相连。
3.上海港口的影响力上海港口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也对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上海港口通过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推动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上海港口也是全球物流业的重要中转站,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形成了积极影响。
二、深圳港口深圳港口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的枢纽港口。
深圳港口位于珠江口东岸,靠近香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深圳港口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中国第三大港口和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1.深圳港口的发展历程深圳港口的发展始于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深圳港口逐步壮大,成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目前,深圳港口拥有多个港区,包括蛇口港、盐田港和大鹏港等。
2.深圳港口的现状深圳港口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
蛇口港是深圳港口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盐田港则负责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进出口业务。
上海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作者:孙文奇来源:《现代企业》2018年第05期上海港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港口,位于海上交通运输航道的交叉点,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
自2013年,上海港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都位列世界第一,“港兴城兴”已变成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理清上海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演变发展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上海港城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分析1.上海港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①上海港带动浦东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产业,上海港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货物的吞吐量也在不断地迅速上升,上海港的发展也快速带动了浦东新区的发展。
1990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只有60.24亿元。
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7%,2014年,浦东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年均增速达21.99%。
目前,浦东新区的生产总值大约占上海全市的25%,外贸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市的50%。
②对上海市产业的带动作用。
港口是上海市最重要的优势之一,依靠着上海港的快速发展聚集了大量工业企业,由此,临港的工业得到快速的提升和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上海港的辐射空间日益增强,它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向较高的层次进行发展,临港科技园、产业园、物流园区等慢慢兴起,从而形成港区联动的港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2.上海城市发展对上海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
①政策支持。
从上海港的发展沿革来看,上海市的政策支持对上海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以及上海市政府都非常关注上海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推动上海港快速发展的重要的政策。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便提出,“要利用上海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港口业,从而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由此,上海港拉开了其快速发展的序幕。
1993年至2005年,这一阶段的政府政策大量围绕着港口发展的主题,推动了对与老的港区的重新修建和新的港区的建设,实现了上海的港口功能。
上海的航运发展历程上海被誉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枢纽,其航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自古以来,上海就是一个重要的海港,吸引了众多商贾和航海家。
古代的上海是一个小渔村,位于黄浦江河口附近。
在唐朝时期,上海渐渐成为一个废弃的渔村,因为黄浦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能通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浦江的航道逐渐恢复了,上海的航运也重新开始发展起来。
明朝时期,由于外贸的需求增加,上海的海运业开始繁荣起来。
许多中国和外国商人发现了上海的潜力,并开始在这里建造渡船和船坞。
此外,上海的修筑工程和城市规划也进一步改善了航运条件。
到了清朝时期,上海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外贸水平急剧提高,上海的航运业也进一步发展。
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设立办事处,将上海作为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贸易中转站。
然而,上海的航运业真正迈上新的台阶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逐渐发展为一个全方位的航运中心。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上海的航运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航运业的发展,投资建设了一系列现代化港口和码头设施。
上海港区被分为各个功能区,包括货运码头、旅客港口、船舶修理厂等,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港逐渐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船舶、集装箱和货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国际航运公司纷纷将上海港作为亚洲的主要枢纽。
上海还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巡航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游客。
现在,上海的航运业已成为全球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港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枢纽,还是一个重要的船舶修理和航线服务中心。
上海港区正在计划进一步扩大,以适应更多的船舶和货物贸易。
总的来说,上海的航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并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上海港区的发展不仅为上海带来了经济繁荣,也为中国和世界的贸易和航运提供了重要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上海的航运业还将继续发展,成为全球航运业的重要力量。
上海港∙上海港位于中国海岸线(coastline)的中心、长江入海处(estuary),面对太平洋,以我国最大的经济、科学、技术中心——上海市为依托,通过铁路、公路(highway)、海运(ocean carriage)、内河(waterway)(inland river)构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transportation networks)。
全国有20多个省的物资(goods and materials)在这里中转(transit shipment),对外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年货物吞吐量(handling capacity)达4亿吨以上,占全国15个主要沿海港口总吞吐量的35%,国际集装箱(container)吞吐量占沿海港口的33%。
∙上海港为适应现代化(modernize)运输的要求,加快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berth)的建设和业务发展,码头上配备了桥吊(bridge cran∙travelling bridge∙),场地上配备(allocate∙)了各类大型专业机械。
生产作业(handling technology∙)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装卸(load and unload )handling technology工艺并应用电脑管理。
The Port of ShanghaiLocated in the middle China’s coastline and at the Changjiang (Yangtzi) River’soutlet to the East China Sea, the Port of Shanghai faces the Pacific Ocean at the front and is supported by the city of Shanghai –the country’s largest econom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enter. Access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is provided by rail, highway and inland navigation, which enable the Port to transship the commodities from 20 Chinese provinces. Internationally, the Port has so far established trading and shipping relations with over 400 ports in more than 16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ts annual cargo handling has reached 400 million tons, accounting for 35% of total via15 China’s major ports. Its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handling capacity accounts for 33%of that of China’s ports along the coast.To accomplish the modern shipping need, the Port of Shanghai is quickening theconstru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berths. Theoperation adopts advanced handling method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withcontainer cranes at quayside and other heavy-duty machinery in the yard。